2014年8月10日 星期日

2014 2015 左永安顧問 國家品質獎 安永經營管理商學院 EMBA 台灣百大講師之首 職能基準 職能認證課程 人力資源主管 共通核心職能 TTQS 人力資源 創業百萬小學堂 台灣大學 和君 品牌 創新研發中心 品質 卓越經營模式 網路的「微型創業家」 看看芬蘭、瑞士、荷蘭,小國還是可以有小國的情調。 7月初,我擔任導師的AAMA台北搖籃計畫第一期學員畢業了 蘇麗媚 前三立電視執行副總,目前以個人身分創辦夢田文創,探索在數位匯流的無序結構「流經濟」大趨勢下,實驗跨產業、跨平台、跨市場的文創產業「流經濟」的各種可能性。只要把喜歡做的事、想到做的事,做到最好、最獨特,就能創造更多元有趣的產業面貌。

撰文者:蘇麗媚  發表日期:
7月初,我擔任導師的AAMA台北搖籃計畫第一期學員畢業了。在畢業典禮的活動中,除了很開心他們的成長之外,在這個針對創業成長期的育成組織裡,最讓我感動的部分是,

第一期的學員裡面,有做科技的、做美妝的、做觀光事業的、做社會企業的,本來他們都只能在各自領域裡打拚,但因為組織平台的出現,讓這些本來微小的創業體,產生了新的有機連結。
這種連結不僅僅在於人際面的互動,也是創意的交流。
在台灣,我看到的狀況是,工作者在各自的專業領域中都表現得相當優秀。然而,也因為如此,我們少了水平的延伸,所以當我們面對一個講求連結的全新數位化時代時,反而變得有些手足無措,不曉得哪裡可以連結,又怎麼去跟別人連結。
我曾經開玩笑地跟朋友聊到,中國大陸近幾年數位化發展快速,也許該歸功於他們太常跳槽,常常換公司的效益就是,你很容易找到連結的節點與資源。
這種職業態度好壞見仁見智,我想強調的是,台灣工作者其實條件並不差,加上現在網路平台資源的發達,只要願意勇敢一點說出你的個人主張、秀出你的獨特觀點,很容易就可以找到更多的同好,靠彼此直接的對話、密集的互動,進而產生微妙的共鳴,都有機會成為網路的「微型創業家」
回顧台灣過去的經濟發展歷程,也許是因為我們跟美國、中國走得太近、關係太密切,對於事業的想像常常依循著「規模越大越好」的設定。
不過,我們忘了,這樣的設定真的適合台灣的體質嗎?
看看芬蘭、瑞士、荷蘭,小國還是可以有小國的情調。所以當我看到這麼多年輕人對未來感到焦慮,我覺得走出困境的關鍵,在於我們必須回到找自己,年輕人會沮喪,那是因為他們心中對自己的生命狀態仍然真誠,對於未來的樣子還有想像力,不願意隨波逐流,渾噩渡日。
現在自媒體如此發達,只要把喜歡做的事、想到做的事,做到最好、最獨特,就能創造更多元有趣的產業面貌。
比如我在做巷弄及書店案子的期間,就看到許多小店的年輕店主,雖然環境很辛苦,但因為他們相信商品總有情意,所以努力創造店面與人們敘事的連結,來反應製造者或服務提供者生命中執著的信仰。它未必比較精巧,但很獨到;它未必比較便宜,但永遠物有所值,所以才能在大眾市場中,帶來個性化的驚喜差異。
也許從經濟產值面,微型創業相較起來不起眼,但它帶動的社會影響力,也許比我們想像的更大,因為真摯的初心,是生活中最美的風景。現在,也是能展現初心的美好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