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永安顧問 安永經營管理商學院 主持顧問 VIEWPOINT

2011年5月15日 星期日

2011 左永安顧問 瑞士洛桑管理學院教授特賓(Dominique Turpin)指出 微笑曲線 宏碁集團 2353 新成立行銷長室,技術長室與營運分析室3項新單位,分別由狄普勒兼任行銷長,技術長由原負責策略管理與規劃的副總經理林永仁、原技術總監張瑞川,與主管技術的副總經理Arif Maskatia共同擔任,營運分析長則由供應鏈營運總處長黃資婷兼任。


微笑曲線」是宏碁集團董事長施振榮在1992年為了「再造宏碁」提出的理論。

後來曾加以修正成「產業微笑曲線」,做為台灣各產業中長期發展策略的方向。

1992年,宏碁開始推動台灣生產組件、海外事業單位組裝銷售的「速食店模式」,

但部分員工不願放棄原本的組裝業務,施振榮因此分析產業的附加價值,

說明電腦產業在生產變革後,

原本附加價值最高的系統組裝已經變成最沒有價值的部分。

施振榮藉此說服員工,要維持競爭力,就要集中在專精的領域,

放棄低附加價值的組裝工作,這就是「微笑曲線」。

簡言之,

微笑曲線是以「附加價值」的高低來看待企業競爭力,

企業只有不斷往附加價值高的區塊移動與定位,才能持續發展與永續經營。

施振榮認為,以資訊產業而言,在研發─製造─配銷的價值鏈中,

只有


以及


而「產業微笑曲線」則針對一國產業競爭力的分析。

施振榮從全球產業趨勢的觀點,提出台灣各種產業未來要有競爭力,

必須往產業微笑曲線兩端移動。產業高附加價值的來源,

一端是在上游的智慧權(專利權)、知識經濟,

一端是在下游的綜合服務、品牌,

而中游的製造是附加價值最低的區域,競爭力也較差。

施振榮認為,未來台灣科技產業想要提高附加價值,

在微笑曲線右端的研發方面,必須借重大陸人才,

以關鍵性零組件的技術優勢主導全球創新數位產品;

中間的量產製造上,利用產品快速創新設計,


以及大陸的廉價生產力,進行全球布局;


微笑曲線右端的品牌服務上,

則應立足大中華地區、放眼世界,藉著資訊科技的創新運用來創造價值。

瑞士洛桑管理學院教授特賓(Dominique Turpin)指出,

「微笑曲線」的模型雖然簡單,卻非常正確,

是二十一世紀的管理理論,放在台灣也非常合適。


2011 左永安顧問 宏碁集團 2353 新成立行銷長室,技術長室與營運分析室3項新單位,分別由狄普勒兼任行銷長,技術長由原負責策略管理與規劃的副總經理林永仁、原技術總監張瑞川,與主管技術的副總經理Arif Maskatia共同擔任,營運分析長則由供應鏈營運總處長黃資婷兼任。


acer暫代CEO王振堂交棒翁建仁,


另外成立針對手持裝置的"觸控事業群"



這個四月,對於acer真的是大震盪,

不僅任職六年的外籍打工仔CEO蘭奇在愚人節前一天閃電辭職,

職位由董事長王振堂暫代,而又宣佈更改企業識別標誌,

然後不到一個月的時間,

acer就將全球CEO的職務交給擔任擔任宏碁全球運籌中心總經理職務

有10年資歷的翁建仁;

不過先回到交棒這件事情,從這不到一個月內的巨大變化,

不難看出蘭奇的離職對acer也是有點過於突然,

也許雙方本來就有共識蘭奇一定會走,只是走的太快,

還來不及讓acer董事會決定下一任CEO是誰;

或者是說,acer董事會本來就試著向蘭奇施壓,

卻沒料到蘭奇真的選擇閃電走人。

無論如何,突如其來的改變讓acer董事會只好推出董事長王振堂暫代職位。

但王振堂以及董事會也有個底,就是王振堂作為接任CEO並不符合業界期待,

acer需要的是更能讓業界信服的新舵手,所以當時掛上的是暫代CEO,

而非長期繼任者。但對於acer,CEO的職位也不能長時間暫代,

畢竟對於產業界,一間國際企業的CEO居然是在前任外籍CEO辭職後,

長期由董事長暫代,是相當不合理的;

壇不可一日無主,國也不能一日無君,大公司的CEO職位也不可能長期晾著。

跳轉繼續

當時的人選有二,

一為接任蘭奇歐洲區營運總部經理的Walter Deppeler狄普勒,

另一就是此次接任的翁建人。狄普勒的重要性在於他對於歐洲通路的熟悉度,

以及穩定歐洲事業部的人心有莫大的重要性。

然而acer最後選擇以產品開發為強項的翁建仁,

一方面除了他是施振榮與王振堂原本就囑意的接班人以外,

研發的背景加上acer第一台筆電的催身者的頭銜,

以及當時宏碁集團分割時,也是由翁建仁負責執行與供應鍊接軌的任務,

也是acer第三次再造急需的要素。

與翁建仁的相關延伸閱讀如下:

數位時代聯合晚報鉅亨網發達網

acer應該體認到,光是只有銷售產品,已經無法讓acer再度成長,

HP的門檻擺在眼前,acer不僅沒有如當初預期在PC與NB市場打敗HP,

更反而平板與手持裝置大幅衝擊PC市場的困局。

而acer對於這一連串挫敗的回應,

也是這次跟著新人事案一同公佈的觸控事業群(真是簡單明瞭的名字阿...)。

這個新部門是將原本的資訊產品全球運籌中心一分為二,

將平板電腦、智慧手機等部門納入觸控事業群,


而其他PC為主的產品線則隸屬於電腦產品全球運籌中心。



觸控事業群象徵acer對智慧手持裝置的布局,不再只處於觀望與被動者,

而是將投入更多的資源,重新檢視過去過度保守的產品發展,

也可說這次才是真正把資源投入手持裝置發展,

讓先前併購倚天的效益達到最大。

簡單來說,以過去手持裝置以及電腦同樣隸屬在全球資訊產品運籌中心下,

照當初的規劃,PC仍是acer的絕對主角,手持裝置只是陪襯;

觸控事業群的成立,象徵在意義上手持產品在acer已經被視為與PC事業群一樣重要。

觸控事業群將會由翁建仁同時身兼最高主管,

既然CEO同時掛上這個事業群的最高主管,

也意味著acer將會把大量的資源灌注到觸控事業群,更加集中管理力道,

另外由熟悉手持裝置的倚天事業群總經理黃杉榕擔任副總經理;

不過微妙的是,原先原手持智慧總處副總經理甘博隆,

卻反而被指派到電腦產品全球運籌中心擔任總經理,

至於PC的布局還是會採取目前的多品牌策略,

並且維持以追求出貨量的既有政策,畢竟這已經是目前PC產業所面臨的局面。

而acer應該也體認到行銷戰的重要,

這次還新成立行銷長室,技術長室與營運分析室3項新單位,

分別由狄普勒兼任行銷長,

技術長由原負責策略管理與規劃的副總經理林永仁、

原技術總監張瑞川,與主管技術的副總經理Arif Maskatia共同擔任,

營運分析長則由供應鏈營運總處長黃資婷兼任。

(是說現在才成立行銷長室,那過去acer行銷這塊到底是怎麼處理的阿...?)

對於外界的揣測,翁建仁接棒是完全符合預期,雖然少了點新鮮感,

不過這個再造的關鍵時刻如果出現預期外的生面孔,

想必對acer不僅沒有加分,搞不好還會產生反效果。

不過acer能否體認到這個後PC時代是從軟體創造價值的關鍵?

畢竟單純從這次的新事業群命名,感覺仍是以硬體研發為主軸,

但也許acer已經開始醞釀在軟體方面的力道  迎接不只是PC的第三代ac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