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永安顧問 安永經營管理商學院 主持顧問 VIEWPOINT

2014年10月18日 星期六

2014 2015 左永安顧問 EMBA 個案討論 讀到博士,從蒐集、組織、歸納、分析到創新知識,都是你應該具備的能力!大學時都在讀課本,碩士班要學習歸納分析各家之言,寫碩士論文也是著重學習研究方法。到了博士班呢?除應該嫻熟研究方法外,還要有創新能力!

台銘 也曾被台大EMBA拒門外


【聯合報╱記者江碩涵/台北報導】2013.03.21 

不只吳寶春申請EMBA碰壁,日前批評「博士賣雞」的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也因學歷不符,被台大EMBA拒於門外;儘管台大後來下修報考資格,並公開歡迎郭台銘入學,他卻就此絕口不提此事。

畢業於中國海專的郭台銘,十五年前曾報考台大EMBA,當時台大要求具學士學歷才得以報考,郭台銘不符資格,被迫放棄;後來台大將資格下修為專科也可報考,卻再也等不到郭台銘。

鴻海集團內部人士表示,郭台銘事業忙,再也沒提過入學深造的事,整件事情沒有後續發展。

雖然郭台銘沒再就讀EMBA,但小細節仍可看出郭台銘重視教育。2013年二月鴻海園遊會時,他再三強調,透過教育才能改變台灣的產業結構,還說「人才不能在資產負債表上呈現」;三月郭台銘又提到博士生賣雞排浪費教育資源。

雖然評論「雞排博士」引發爭議,但科技人士表示,整個事件凸顯台灣高等教育氾濫,導致高教育者無處發揮;但對於有實務經驗想深造的社會人士來說,教育之門不僅狹窄且制度僵化,教育資源錯置,才是台灣產業無法進步的最主要原因。

※ 相關報導:

* 吳寶春盼修EMBA…台灣拒絕他 新加坡歡迎他

世界冠軍麵包師傅吳寶春國中畢業後,時隔廿八年有心重返校園進修,想申請國內大學EMBA,卻因學歷不符被擋在門外。但新加坡國立大學伸出雙手,派員赴台與吳寶春面試,稱讚吳寶春是個「傑出的故事」。

 教部擬鬆綁 讓吳寶春們進修

麵包師傅吳寶春想讀EMBA研究所,國內大學拒絕,新加坡國立大學卻給他機會。政大EMBA執行長季延平說,吳寶春有開麵包店經驗、加上夠努力,如不是法令限制,他的能力來讀政大EMBA應沒問題。教育部決定修改法令,讓傑出專業人士可讀研究所。

楊泮池:太重視學歷 失去競爭力

「我們太重視學歷,反而讓我們失去競爭力。」2013.6.21上任的台大新校長楊泮池指出,台灣重視學歷甚於能力,類似吳寶春這類業界頂尖人才,應有更彈性的管道,讓他們到大學進修,甚至教書,讓學界和業界無縫接軌。

....台大管理學院院長李書行也說,像吳寶春這類學歷不夠、但能力強的人,來讀EMBA,吸收、整合更多管理知識,對拓展事業肯定大有幫助。但教育部若要鬆綁就讀限制,也不宜太過浮濫,最好限制招生比率。

* 讀EMBA不能幹的三件事

第一、不要合夥搞地下投資基金,一定會有人用各種名目來騙你,說同學在各行各業,消息面很靈,有錢大家一起賺,跟著投資保證賺錢這些鬼話。

第二....不要和同學合夥創業或開公司」企業家說,很多人連EMBA都沒讀完就已經反目成仇甚至告上法庭。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不要和同學成為同事。



◆ 博士為何會去賣雞排

【戴伯芬】2013-03-21 中國時報

博士賣雞排成為高教熱門的話題,業界人士認為需要徵收「教育浪費稅」,教育界終於痛心疾首地開始檢討博士招生額員。台灣社會需要多少大學生?又需要多少博士生?這不是個簡單的市場供需問題,背後牽涉到更複雜的國家人力資源政策、產業需求、社會文化期望等因素,一旦交付市場供需決定,在傳統文憑主義下就形成失控的局面。

在大學開放與擴張政策下,台灣大學數量從二○○一年的五十三所,擴張到二○一一年的一一六所;高中升學率也從一九九一年的五一.九四%上升到二○一一年的九四.六七%。

隨著大學的市場化擴張,投資大學已經成為一筆「好生意」,讓集團企業與宗教團體都趨之若鶩。

以私立大學為例,招生人數在一九九一年為四三五七一八人,在短短二十年間呈倍數成長,二○一一年達到九一五二二三人。

公立學校的擴張更為驚人,在同一時期,學生人數從一七六六五八人增加到四三六八六一,更呈現出三倍數成長。

單從學生學費來計算,私立大學在這期間內就創造了近四八○億的產值。

在不考慮少子化與外部市場因素,單以台灣高教內部市場來檢視就業市場,就會看到勞動力市場供需失調的悲劇。

從一九九一到二○一一年間,台灣的大專院校總計生產了四○三一三位博士,遠高於同時期增加的教師人數一八○五六人。

過剩博士無法為產業界所用,只得擠在校園內無限延長博士後的生涯,充當教授們的高級研究助理,一直到計畫結束,讓年輕世代的生產創意熬到燈枯油盡之時。

不過,當我們進一步檢視各大學的生師比時,發現過去二十年間有急速惡化的趨勢。公立大學生師比從一九九一年十四.八增加到二○一一年的三○.九,而同一時間私立大學則從二四.四增加到三○.八。

從生師比的變化來看,二○○五年以來首度出現公立大學比私立大學生師比高的警訊,顯示公立大學招生浮濫狀況較私立大學更加嚴重。博士賣雞排反映的不但是人力過剩的危機,更是人力品質下降的危機。

隨著大學廣設,高等教育的師資並沒有隨之等比例增加,是高教品質下降的主因。

公立大學由於教育部的教師總量控管,造成專案教師盛行;如果不計兼任、專案教師師資,五年五佰億的頂尖大學中,有八所公立大學在二○○六年出現連續五年生師比在三二以上,達到教育部在二○○七年曾宣布的私校退場機制。學校不考慮未來少子女化因素,寧可大量興建校舍,卻不願投入師資的培育。再加上追求百大的虛榮,無限擴張研究所招生規模,卻不願增加師資,是造成文憑貶值的主因。

過去二十年,高等教育專任教師人數呈現人數倍增的成長。然而自二○○八年之後,短短四年內私立大學教師減少了一一七七人,占總私校教師專任人數的四.六%,平均每一個月就有二十五位私校專任教師的身影消失在校園中。對照上述同一時期,台灣高等教育學生的人數仍然增加中,私立大學卻開始大量裁減專任教師人數。

當前少子女化的效應尚未發生,然高等教育商品化、資源的不當使用才是造成當前高教人才失衡的主因;更造成人力市場的通縮現象,已經就業的教師勞動權尚且不保,博士生當然更面臨無法就業的窘境。未來伴隨著少子女化效應而雪上加霜,將會進一步引爆高級人才的就業危機,不但博士賣雞排,更可以看到教授賣雞排、咖啡、珍珠奶茶。這些錯置的人力資源是國家放任教育擴張以及資源誤用的結果。

(作者為台灣高等教育產業工會理事長、輔仁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創新應變 博士要像變形金剛

....好的博士應該像變形金剛,迅速適應環境,並找到成功的方式。博士生賣雞排是否浪費?端看他如何賣?如何經營?能對社會有貢獻,也替自己賺到安身立命的錢,就不是浪費!

....我的另一個認知是:其實從碩士開始,學習的內容就不只是知識而已了!

讀過研究所的人都知道,大學時都在讀課本,碩士班要學習歸納分析各家之言,寫碩士論文也是著重學習研究方法。到了博士班呢?除應該嫻熟研究方法外,還要有創新能力!

因此,如果你讀到博士,從蒐集、組織、歸納、分析到創新知識,都是你應該具備的能力!任何領域的博士,不管是主動或被迫進入新的行業,都應該可以比多數人用更短的時間學會新知,並迅速找到成功的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