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永安顧問 安永經營管理商學院 主持顧問 VIEWPOINT

2024年11月5日 星期二

2024 11 05 左永安 顧問/講師/委員/宮主 永續管理師 永續發展基礎能力測驗 淨零碳規劃管理師 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以下稱WEF)於2023年1月發布之《2023年全球風險報告》(The Global Risks Report 2023):全球前景預見(Outlook)、全球風險嚴重性(Severity)、全球風險影響後果(Consequences)、全球風險預備與治理(Risk Preparedness and Governance)與面對風險的質化問題(Qualitative Questions on Risks)

 

世界經濟論壇(WEF)《2023全球風險報告》

重點整理與反思

文 / 魏麗容 中心兼任助理;郭雅婷 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以下稱WEF)於2023年1月發布之《2023年全球風險報告》(The Global Risks Report 2023),關注在地緣政治緊繃的局勢下,對既有社會經濟與環境各面向風險所帶來的挑戰。自2020年COVID-19的黑天鵝事件衝擊全球高度分工的供應鏈體系,全球各經濟體的脆弱與數位轉型的加速無形地加劇各個國家內部和各個國家之間的不平等現象;

至2022年初爆發烏俄戰爭、全球高通膨現象、與監管機構由鴿轉鷹的政策態度,全球風險樣貌無疑更趨複雜,多重危機的湧現將成為世界新常態

  有鑑於日漸詭譎的風險局勢,為維持合宜的風險感知(Risk Perception)以助各利害關係群體得以洞察並防範未來的不確定性,《2023年全球風險報告》針對未來一年、未來2年、與未來10年的風險重大性,與風險治理成效進行彙整分析,並提出「多重危機(Polycrises)」壟罩下的新興未來可能與相關籌備建議,以下將分成五個部分說明。

 

一、《全球風險報告》系列(The Global Risks Reports內容

  《全球風險報告》系列為世界經濟論壇統籌的年度風險研究報告,自2005年首版報告發布以來,已經超過18年。在該系列報告書中,所謂「全球風險」指稱不確定的事件或條件,但如果發生,則可能在未來10年內對多個國家或產業造成重大負面影響,所有的合作調查夥伴皆以此定義作為調查基礎(胡祐瑄,2021;張睿寧,2022)。

  《2023年全球風險報告》是根據2022年9月至10月進行的全球風險感知調查(The Global Risks Perception Survey,以下稱GRPS),調查對象橫跨不同國家之公私部門、學術界、政府、國際社會,與民間社會大眾,逾1,200名專家共同評估世界面臨的風險。往年,GRPS的調查主要分成三個部分,分別是:年度風險調查(例:The world in 2023)、全球風險格局(The global risks landscape)以及全球風險之間的關係(Global risks interconnections)。

  今年度的GRPS大方向地延續2022年的調查項目,分為五個調查子項:全球前景預見(Outlook)、全球風險嚴重性(Severity)、全球風險影響後果(Consequences)、全球風險預備與治理(Risk Preparedness and Governance)與面對風險的質化問題(Qualitative Questions on Risks),見表1。同時,根據五大關鍵風險主題,對風險選項進行調整,由前一年度的37個風險彙整成32個風險,並增加2個新風險項目,包含

(1)生活成本負擔困境(Cost-of-living crisis)

(2)錯誤資訊與造假資訊(Misinformation and disinformation)。

同時,基於環境議題備受重視,遂將「氣候行動失敗」區分成

「氣候變遷調適失敗(Failure of climate-change adaption)」與

「氣候變遷減緩失敗(Failure to mitigate climate change)」。

 

表1 GRPS五項調查子項目簡介

GRPS調查項目

內容

全球前景預見

邀請受訪者預測未來風險樣貌的演變與波動程度

全球風險嚴重性

評估不同期間(未來1年、2年、10年)全球風險的發展,對風險的急迫程度表達看法

全球風險影響後果

要求受訪者評估風險的影響層面,並考量風險間的連動效果,釐清關聯性

全球風險預備與治理

認識不同利害關係人對風險治理的現狀,評估治理的有效程度,確立未來全球行動與合作的機會領域,以期為下一階段的準備工作提供資訊

面對風險的質化問題

運用受訪者的專業,補充新興風險的識別,使全球風險視野更加全面

資料來源:World Economic Forum Global Risks Report 2023 (作者自行整理製表)

 

二、全球風險新局勢:「生活成本負擔困境」與「氣候變遷減緩失敗」列屬近期及遠期未來的首要挑戰

  《2023年全球風險報告》由近而遠的推進對風險重大程度的預期,揭露不同時間點下,全球普遍不願面對卻日漸加劇的全球性風險。以面臨未來一年(2023年)的重大風險來說,世界多國由於烏俄戰爭所致,使得糧食及能源產生供給危機,面臨輸入型通膨(Importing Inflation),或稱供給驅動的通膨危機(Supply-driven Inflation)。

為了穩定物價水平,各國監理機構相繼推行緊縮性貨幣政策,告別過往的低利率時代。然而,快速的升息步調卻壓抑了經濟復甦,產生停滯性通膨的隱憂。同時,疫情催化經濟發展極化與數位轉型加速的問題仍存,亦使相關議題於短期內備受關注。故根據圖1,將受訪者對各項風險感知在2023年對全球範圍的影響嚴重程度進行排序,可以發現

「能源供給危機」、

「生活成本負擔困境」、

「通膨升溫」、

「糧食供給危機」與

「關鍵基礎建設遭受網絡攻擊」


為未來一年最為重大的前五項風險

 

圖1 面臨未來一年(2023年)的重大風險

資料來源:World Economic Forum(2023)Figure 1.1(作者自行翻譯)

 

  另外,今年度「全球風險感知調查排名」(Global Risks Perception Survey Ranks)顯示,由於戰爭導致原物料資源短缺、供應鏈破碎與高通膨等問題,快速的升息步調亦提升民眾的借貸與租賃資金成本,致使生活成本負擔困境」迅速飆升為短期(未來2年內)最具威脅的全球危機,「自然災害及極端天氣事件」延續去年排名居次,而「地緣經濟衝突」則因疫情及戰爭因素首度躍升前三。

值得關注的是,長期(未來10年內)的十大風險中氣候環境面向的風險具有6項其中以「氣候變遷減緩失敗」列居首位此外,長短期的10大重要風險議題僅有一項相異,彰顯未來10年內的風險熱點將多延燒在近似的議題上,並以環境面與社會面的風險為主,如圖2。

 

圖2 按照影響嚴重程度劃分的未來短期與長期十大全球風險感知排名

資料來源:World Economic Forum(2023)Figure A(作者自行翻譯)

 

  各風險之間常常會彼此互相影響,故報告亦呈現風險關聯圖,展現風險之間錯綜複雜的相關性,藉以萃取出全球的核心風險議題之關聯,如圖3中「國家解體」與「社會凝聚力侵蝕」和「州際衝突」息息相關,亦可能因此引發「大規模非志願性移民」問題,同時也間接與「自然資源危機」交互影響。綜合來看,WEF根據調查結果,將未來的全球風險收斂至

五大關鍵風險主題

(經濟面、環境面、地緣政治面、社會面,與科技面

如圖4,其中囊括經濟穩定性、自然環境生態系統、人類健康水平、人類安全、數位權利,呼籲各利害關係人不可輕忽風險間的相依性。

 

圖3 全球風險關聯圖

資料來源:World Economic Forum(2023)Figure C(作者自行翻譯)

 

圖4 全球風險調查結果呈現

資料來源:World Economic Forum Official Site, 2023b.(作者自行翻譯)

 

三、新興未來可能:多重危機情境

  併發衝擊與韌性的弱化,多領域的脆弱度使得未來多重危機將成為嚴峻的挑戰。因此,《2023年全球風險報告》以未來自然資源短缺為前景核心,並以「全球化合作程度」與「氣候變遷對資源供給的影響暨低碳轉型的速度」為雙軸,試圖地建構未來 2030年的4種多重危機情境之可能(如圖5):

資源競爭(資源自給自足的危機)、

資源合作(資源稀缺的危機)、

資源限制(分歧的困境)

與資源控制(資源爭奪的危機)

在可想見的未來,水與原物料資源的短缺將可能日漸成為社會不可忽視之問題,鑑於地緣經濟對抗的高低與氣候行動的積極與否,預計2030年世界將呈現上述4種多重危機情境的其中一種局面。總之,各國亦須以多重危機情境為預警,慎防世界走向其中之一的多重危機情境,造成不可挽回的惡劣局勢。

 

圖5 自然資源的多重危機情境(2030年)

資料來源:World Economic Forum(2023)Figure 3.2(作者自行翻譯)

 

四、全球前景預期:風險治理成效、風險短期示警與長期韌性、四大對策準則

  面對危機四伏的國際局勢,各國陸續部署風險預備與治理的工程。而今年度的報告遂針對風險治理成效感知進行調查,同時新增對各利害關係人治理的有效程度排序(如圖6)。調查發現氣候環境面雖為長期的重大風險議題,然卻被認知為準備最欠缺的領域,尤其是以平衡科學與政策可行性的淨零目標的不齊一、公私部門面臨多重危機的資源排他性問題,及公正轉型等重大議題同被視為氣候行動的三大挑戰。

  因此,大多數受訪者認為國家政府、多國努力和國際組織是管理這些全球風險最相關的利害關係人。亦即,全球風險是複雜的,有效的準備可能需要在各個地方、國家、區域,和全球層面共同採取行動。

 

圖6 風險預備與治理成效感知

資料來源:World Economic Forum(2023)Figure F(作者自行翻譯)

 

  另外,綜合GRPS的調查(如圖7),短期內雖有近8成的受訪者認為前景不穩定,然而長期而言,略多於一半的受訪者預計前景為負面,但是卻有約2成的受訪者相信局勢將重歸穩定,世界將恢復韌性。

 

圖7 未來短期與長期全球風險感知前景預期

資料來源: World Economic Forum(2023)Figure B(作者自行翻譯)

 

  隨著進入低度成長、低度投資、低度全球化合作的世代以及各國的經濟體面臨未來風險的調節能力下降之際,大多數的全球風險都須仰賴有效、國際性的合作,其中國家政府、跨國合作與國際組織亦被賦予重要使命。因此,《2023年全球風險報告》在這個各種風險相互衝擊的新時代下,給予四大對策準則的建議:

1)強化風險識別與預見

2)重新衡量未來風險之於現今的影響

3)投資多領域、跨族群間的風險準備

4)加強對風險的對策準備與響應合作行動。

 

五、反思:給台灣的啟示

  多領域脆弱度的問題浮現,風險源與各國際性危機間複雜的交互關係,皆點出目前已經沒有任何經濟體能夠置身事外。尤其考量本國的地理位置與地緣政治局勢,台灣將會是國際上首當其衝的國家之一。

 

1. 佈建國家等級的危機識別與預警系統

  覆巢之下無完卵,台灣須積極通過公私部門的資訊交流,建置國家等級的風險預警平台或者相關管理機制。舉例來說,美國目前正組建跨部門委員會並提出全球風險因應的法案;英國政府建立衡量社會經濟韌性的評估框架,以數據驅動方式評估不同族群間的風險( World Economic Forum,2023:71)。因此,建議政府應廣邀產、官、學界專家協同建立國家等級的前瞻風險預警平台,或者建立相關管理機制。

 

2. 全面性強化各產業之企業風險管理能力

  唯有整體各產業之企業的風險意識提升,氣候行動失敗的風險才得以有效降低。台灣得借鏡香港交易所公布「氣候信息披露指引」之經驗,編撰並揭露氣候風險評估與情境設定的方法指引,引導眾多中小企業與新創公司得以順利使用系統性的量化與質化的方法,完成永續報告書,強化企業風險管理能力,以避免未來遭遇不可預期的風險襲擊之危機,為未來各項風險衝擊進行準備與管理。

 

3. 金融產業宜扮演「氣候正義」的推行助力

  金融業宜根據全球風險報告揭露之重大風險源,設計相對應的融資、保險與投資策略。同時,不應排擠目前高碳排產業的客戶,而應積極扶持各企業,協助進行低碳轉型,以捍衛氣候正義的精神。

 

4. 植入永續DNA—積極參與國際合作並響應國際間的永續倡議

  面對氣候變遷與多重面向的危機考驗,都需要仰賴公私部門與跨國間的密切合作。因此,建議台灣各界亦需積極地回應國際間發布的永續倡議與框架,以期迎來更具韌性的長遠未來。

  

  總之,在面臨短期與長期的風險前景中,必須更好地提高國家準備程度和全球合作深度。我們需要共同行動,開闢一條擺脫連鎖多重危機的道路,並為下一次全球衝擊做好集體準備。因此,各國領導者必須接受風險的複雜性,並且根據平衡的願景採取合適的行動,以創造更強大、繁榮的共同未來。

 

參考文獻

  1. World Economic Forum(2023). The Global Risks Report 2023, 18th Edition — Insight Report. Geneva: World Economic Forum.
  2. World Economic Forum Official Site (2023a). "Global Risks Report 2023."
  3. World Economic Forum Official Site (2023b). "Global Risks."
  4. 胡祐瑄(2021)。〈世界經濟論壇(WEF) 《2021全球風險報告》重點整理〉。
  5. 香港交易所(2021)。〈氣候信息披露指引〉。
  6. 張睿寧(2022)。〈世界經濟論壇(WEF) 《2022全球風險報告》重點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