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永安顧問 安永經營管理商學院 主持顧問 VIEWPOINT

2025年4月15日 星期二

2025 04 15 左永安 顧問/講師/委員/宮主/永續長/執行長/理事長 平衡計分卡(BSC, Balanced Scorecard)理論, 提示組織可由財務、顧客、流程、人才發展四大構面一、財務效益管理:財務報表,又稱為組織的體檢表

 2025/04/15 01:05:06 經濟日報 林行宜

       農家姑娘頂著牛奶,走回農莊。她邊走邊想:

「這桶牛奶賣的錢,可買300枚雞蛋。蛋孵出雞並養大後的獲利,

    可買條漂亮裙子。晚宴上,我穿上迷人新裙,年青小伙都會向我求婚,

    而我卻要搖頭拒絕。」想到這裡,她真的搖起頭來,頭頂的牛奶倒在地上,

    美妙幻想也隨之消失。

此故事談論的是,過度幻想不切實際,

對於「錢」的設想,卻是績效管理的重要一環。

談錢,雖覺得俗氣、現實,但所謂:「金錢雖非萬能,沒有錢卻萬萬不能。」

錢,對組織營運而言,如同人體中的血液,扮演著支撐全身器官動能的角色。

人缺少血液,難以活命;組織現金流不足,也難以運作。

所以,財務報表,又稱為組織的體檢表。藉直覺且有感的財務指標數據,

可評量組織機制是否健全、營運成效優劣,並在病入膏肓前,及早應對。

著名的平衡計分卡(BSC, Balanced Scorecard)理論,

提示組織可由財務、顧客、流程、人才發展四大構面

制定策略落地的目標與行動方案。

財務構面,即是其中之一。

組織資源有限,特別是金流,因此,不管是基層、中階或高階主管,

績效管理時,都須秉持財務思維,思考資源運用的效益,

設法將錢用在刀口上。

財務構面的關鍵提問是:「如何呈現財務成績?」,常見的思考角度如下:

一、財務效益管理:

透過財務決策方法,將短期或長期之利潤或獲益極大化,

以取得最佳的財務運用成果。

二、財務風險管控:

適度舉債有助於提高報酬,但若財務槓桿運用不當,

易遭反噬而產生虧損,故須做好對應風險控管。

三、財務彈性管制:

須因應長短期現金需求,保持資金彈性,維持企業的流動性與償債能力。

在績效目標設定時,常見各單位為追求單位利益最大化,

做出有損整體的決策,或抗拒跨單位協作。

若能建立財務思維,

引導前線    行銷、業務

流程中後段研發、製造,或是

資訊、人資、財會後勤單位

都拉升至整體財務視角,以組織利益最大化為決策依據,

是一種建立全局觀、降低本位主義的方式。

特別是,財務數據   具體、可衡量、易理解的特性,

有助於凝聚各單位的注意力。

且當各單位為組織創造財務成果後,再透過績效考核 與 獎酬共享成果,

將使得以財務構面為號召,更具吸引力。

當然,只看財務數據,也可能出現只為滿足短期帳面數據,

忽略了中長期發展,以致阻礙或扼殺未來發展機會等缺失。

因此,制定目標時,除了財務角度外,也須涵蓋

平衡計分卡的顧客、流程、人才發展等中長期構面,

達到相輔相成的效果。

回到「擠牛奶姑娘」的故事,在目標設定時,設想著「財務構面」,

思考著由牛奶轉換至雞蛋、小雞、裙子,最後成為眾人迷

亦即,以財務循環為基礎,考量營運周轉的經濟效益,

最終實現組織願景,是個必要的舉措。

然而,亦須留意未來之路上,可能會出現的「絆腳石」。

切勿過度樂觀,低估了風險;

過於理想化,財務槓桿運用過度,導致資金斷鏈;

同時,也須兼顧影響未來現金流的顧客、流程、人才發展等構面。

否則,不管短期、中期或長期,當現金流無以為繼,再多理想與抱負,

都將如同潑灑在地上的牛奶,淪為虛幻泡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