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全球製造業在 各種 數位科技 及 資通訊技術 的 推波助瀾 下持續升級,
為因應近年來
1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
2 供應鏈短缺
3 淨零碳排趨勢
企業正 加速實施 各種 智慧化措施 來 管控產線 及 產品品質,
如何善用數位科技驅動
數位化升級 與 零碳轉型,成為目前最重要的議題。
製造部門 2019年 溫室氣體排放量 約147.5百萬噸CO₂e,
約占我國總排放量51.4%。
製造業 面臨 智慧、安全、永續、效能 等市場需求,
加以 全球暖化 和 氣候變遷 亦帶來挑戰,全球約有 20%碳排放 來自 工業生產。
根據 環境部公布 最新國家溫室氣體排放 清冊報告,
疫後經濟復甦
導致 2021年 淨排放量不減反增,較 基準年 2005年 增加 2.57%,
離第二期目標(2025年減量10%)仍有相當差距。
根據《歐盟官方公報》公告,歐盟委員會於2023年5月16日宣布
「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
要求 進口至歐盟的 碳密集型 產品 提交 碳排報告。
為實現2050年碳中和目標,2026年以後,進口商須購買憑證抵碳排,
目前試行範圍 雖僅 包含 水泥、電力、肥料、鋼鐵和鋁業等特定產業,
惟2034年將擴大至其他產業,我國出口至歐盟國家的所有產品成本將大幅提高。
企業需建立明確的減碳策略與行動計畫,以達成淨零排放目標,
而在這條通往 淨零排放 的路上,需仰賴 高品質碳盤查數據,以掌握碳排放熱點,
並確保各年數據的正確性與可比較性。
碳盤查即為最重要的起始點,再來
1了解排放熱點
2 訂定減碳目標
3 減碳措施
在碳稅計算的議題之下,
了解 碳權、碳捕捉及 達到 碳中和 目標,
也對企業出口降低成本。
根據104人力銀行最新統計,2024年平均每月有3657個綠領職缺,
年成長幅度高達73%,拉長時間觀察,近10年成長幅度更高達10倍。
其中以一般製造業、電子資訊/軟體/半導體相關產業需求最多,
平均每月徵才數量超過千個,合計占整體綠領人才需求近6成。
1 永續管理師、
2 碳盤查管理顧問師
等成為熱門職缺,其中又以製造業、半導體產業需求占最大宗。
課程目標:
鎖定製造業在職人士,針對製造業的碳相關議題,
從極端氣候下的
各項淨零政策議題、
碳盤查、
碳足跡,
學習各項碳相關應用實務,
有助於 企業因應碳關稅下的 低碳轉型議題處理能力。
訓練目標:
製造業在進行低碳化轉型時,最佳的選擇是
內部培養熟悉 生產製程流程 或 材料特性之人員進行低碳轉型計畫,
故培養在職人士具備
1 ISO 14064-1組織溫室氣體盤查
2 ISO 14067產品碳足跡
3 ISO 14068-1碳中和
導入永續資訊揭露等相關專業,更能夠幫助企業掌握低碳化轉型的關鍵,
了解自身的淨零碳做法。
了解 國內外 淨零碳政策、規劃、作法,
學得
ISO 14064-1組織溫室氣體盤查、
ISO 14067產品碳足跡、
ISO14064-2減量專案計畫、
ISO 14068-1碳中和、
判讀與分析永續報告書,並
透過製造業的低碳化案例討論,
更聚焦製造業的碳管理做法,
協助在職人員了解並掌握如何幫助企業
進行 淨零碳永續發展。
就業展望:
對應職缺名稱為:
永續管理師、企業永續人員、碳盤查管理師、永續專員
工作內容:
1.制定永續發展策略並統籌規畫執行
2.掌握分析相關法規及國內外永續發展趨勢,提出策略及建議並
規劃應用於組織政策
3.主導編撰永續報告書完成
4.擬定並推動公司永續功能性小組及策略
5.啟動溫室氣體盤查及制定節能減碳方案
6.定期追蹤永續發展成效及擬定改善方案
7.對應第三方有關節能減碳、再生能源相關議題
8.其他有關永續發展之相關事務
課程內容:
● 氣候變遷治理、重要倡議內容、
國際碳稅貿易政策(3小時)
1.2050淨零碳排趨勢與政策法規
2.企業面對ESG壓力源與因應做法
3.淨零排放專有名詞用語與定義
4.國內淨零政策法規介紹(氣候變遷因應法、綠色金融行動方案)
5.國內外2050淨零排放路徑介紹
(國際能源署、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轉型策略作法)、RE100(100%再生能源)
● 碳中和實施導論(3小時)
1.PAS2060/ISO14068-
1碳中和
2.碳費制度
3.碳匯、碳權分類與交易
4.碳中和步驟與架構
5.碳中和個案解析
● 組織型溫室氣體盤查(12小時)
1.組織型溫室氣體盤查範圍與規範說明
2.組織型溫室氣體盤查報告邊界界定
3.溫室氣體排放量量化計算概要
● 產品碳足跡(12小時)
1.碳足跡管理與計算基礎條文說明
2.產品製程地圖製作與系統邊界
3.產品類別規則(PCR)訂定概念介紹
4.生命週期評估概念介紹
● 減碳專案計畫(6小時)
1.ISO14064-2溫室氣體減量設計
2.製造業2030減碳路徑
3.環境部自願減量專案
4.減碳設計實作演練
● 永續資訊揭露與分析(12小時)
1.ESG永續報告書的組成和重要性
2.如何收集、分析和呈現ESG資訊
3.定義利害關係人和其重要性
4.國際永續揭露相關準則
5.ESG永續報告書資訊揭露
● 專題實作(6小時)-專題實作與報告
ESG 相關職缺有哪些 ?工作內容、專業技能需求、市場需求狀態
根據 LinkedIn《2023 全球綠色技能報告》指出,儘管全球招募市場放緩,
要求具備綠色技能的 ESG 相關職位卻逆勢成長,
在 2022 至 2023 年間綠領職位就成長了15.2%。
並指出 3 個想發展綠領職涯的人才,可以考慮的重點領域:
佔據第一和第二碳排放源「能源產業」和「交通運輸業」,
以及綠領人才比例成長最快的「金融業」。
以市場現況而言,企業內部可能會需要的永續相關人才與工作內容,可分為以下 3 種:
1. 永續長(CSO,Chief Sustainability Officer)
工作內容:配合經營策略並整合人力資源,專責規劃企業的永續長期發展目標。
所需專業技能:永續專業知識、管理能力,並具備商業敏感度,以洞見公司未來發展方向與趨勢。
市場需求狀態:目前主要是大規模企業會增設此職位,但國內外在此職位的發展皆尚未完全成熟,有許多企業的 CSO 都為兼職,距離真正發揮永續轉型的影響力還有一段差距。
2. 永續管理師(也稱 ESG專員、ESG策略師)
工作內容:蒐集國外資訊、分析國際法規變動、追蹤金管會法令與聯合國永續議題,以確保公司 ESG 策略符合國際趨勢與規範;熟悉董事會人員、投資人、供應商結構,以利與利害關係人溝通;整合與撰寫永續報告書及參與國際評比;籌備與執行推動公司年度 ESG 企劃等工作項目。
所需專業技能:永續專業知識、語言能力、專案管理能力、數據分析能力等。另外市面上雖有許多永續管理師認證班,但建議多爬文評估是否對勝任此職位有所幫助,再決定是否進修提升自我。
市場需求狀態:此職位是目前大中小型企業皆非常積極延攬的人才,除了可以較快推動企業 ESG 執行,更能有感提升品牌價值與市場信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