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31 聯合報 記者黃文彥/台北報導
健保署昨天公布一○二年十大賺錢與賠錢醫院,林口長庚去年在健保、急診收入就賺了一百零二億元,比一○一年增加六億元進帳,住院收入也成長百分之二。
林口長庚2013年收入扣掉人事、藥品等成本支出,有十八億元的毛利。
林口長庚表示,該院的盈餘,部分是來自於持有台塑企業分配的股票股利;不過,嘉義長庚與基隆長庚近年因陸續擴建或整建醫療大樓,一方面添購醫療設備,另一方面調高護理人員待遇,造成兩家醫院各虧損了六億兩千萬元及三億八千萬元,必須靠林口長庚和高雄長庚兩院區的盈餘來彌補。
林口長庚並非從健保賺最多門診費的醫院,而是台大醫院獨占鰲頭,去年光是門診的收入就有一百一十七億元,整體醫療收入達一百九十六億元;但由於醫療成本也高達一百六十三億元,造成毛利大幅縮水。
國內一名醫院管理專家表示,國內十大賺錢醫院有七家就位於雙北,顯示位於都會區的大型醫院,只要有堅強的醫護陣容,都會有基本的客源及病人號召力,尤其某些財團法人醫院向來著重醫院管理,一方面壓低各項成本開銷,另一方面則從非醫務收入項目委外經營,都是開源節流的方法。
醫改會研究員趙孟捷說,從健保署公布各大醫院的財報顯示,若單從醫務收入來看,七成醫院都有結餘,但這些錢顯然沒有回饋給基層人員,讓血汗醫院情況未見改善。
健保署醫管組劉林義科長表示,去年領取健保費超過六億元的醫院共有一百零九家,只有十二家沒有賺錢,其中包含台灣東部唯一一家醫學中心花蓮慈濟,花蓮慈濟去年虧損一億三千萬元,但同屬於慈濟系統的台北慈濟卻淨賺三億四千萬元。
賠錢醫院除了位於新北市的亞東醫院去年虧損二點八億元外,其他多數位於中南部,足見台灣醫療資源呈現極度分配不均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