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畫PDF 下載
課程編號B1026 6hr 問題反映與分析解決
餐飲業爆漲價潮!民眾批「先調漲、後領基本工資補助」 倒楣是消費者
2021 12 19
通膨引發漲價潮,今年物價明顯上漲。資料照片
圖片來源 : 蘋果新聞網
明年1月起基本工資調漲約5.21%,經濟部表示基本工資補貼方案最快可於明年1月中旬開始受理申請,補助對象包括受疫影響的服務業等。
然而該補貼方案還未上路,國內不少餐飲服務業包括速食業者、連鎖品牌及大型餐飲集團等卻已先宣布調漲,民眾不滿便宜都讓業者佔盡,「先向消費者漲價,再伸手向政府領補助」,倒楣的都是消費者實在很不公平,怒嗆今年漲價的店家明年最好不要喊窮領補助。
商總及消基會建議政府應嚴查「無正當原因趁機哄抬物價」的不肖業者,經查屬實甚至可排除這類投機業者領取基本工資補貼。
行政院10月14日核定明年基本工資調漲方案,明年(2022年)1月起基本月薪從24000元調漲至25250元、時薪由160元調至168元,調漲幅度約5.21%。但也有人不支持基本工資調漲,擔心物價因此連帶跟著翻漲。
此外,部分因今年新冠肺炎疫三級警戒受創的餐飲業跟內需服務業則認為,基本工資調漲不僅讓已受挫的內需產業營運雪上加霜,更會打亂復甦步伐,行政院考量今年度疫情衝擊國內內需產業,加上明年調漲基本工資對企業造成的負擔,11月4日拍板定案基本工資調漲的補貼配套方案,補助時期為明年1至6月,補貼對象包括受疫情影響的服務業、農業與部分製造業。
不過基本工資補貼方案還未上路,國內物價卻已先大漲一波,先是統一「滿漢大餐」、味丹「味味一品」等泡麵業者開漲價第一槍,接著麥當勞、肯德基、SUBWAY、潛艇堡、丹丹漢堡、胖老爹炸雞等連鎖速食業也調漲,王品、瓦城、八方雲集、梁社漢排骨等餐飲也接連漲價,民生餐飲頻傳漲價,民眾可說苦不堪言,行政院跨部會物價聯合稽查小組本周起將全面展開稽查。
中華民國全國商業總會理事長許舒博表示,有些業者調漲是真的因為國際原物上漲,但國內上游供應的肉品、蔬果並無明顯價格波動,有些業者卻也漲價,政府應詳查是因為「境外通膨」還是「境內通膨」調漲,而不是放任業者哄抬,明明國內原本就有生產的原物料又無天災也無生產不足情形,業者卻蓄意抬高價格,政府不但要查,嚴重者甚至可以取消基本工資補貼方案的補助。
消基會名譽董事長游開雄表示,基本工資補貼方案是補助今年受疫情影響的服務業等,業者若因原物料上漲,為了反映成本而調漲,也無可厚非,但近來真的是萬物狂漲,漲價又和物價的關聯度高,其中不乏趁機哄抬的不肖業者,政府若查出業者炒作或是漲價不合理,可列為不予補助的黑名單或是收回補助。
民眾表示今年疫情慘兮兮,不只餐飲業慘,很多人失業或放無薪假也很慘,但近來物價漲翻天,大型餐飲集團調漲,很多小吃店也莫名跟著漲價,若這些業者明年可以領到基本工資補貼,現在卻先向消費者漲價,豈不是「一手向消費者漲價,另一手又伸手向政府領補助」,業者好處全拿,倒楣的都是消費者。
更何況補助業者的錢還都是小百老姓的納稅錢去「倒貼」,便宜都讓業者佔盡,實在很不公平,質疑今年已漲價的業者明年都不要喊窮向政府申請補助。
對此經濟部表示,基本工資補貼方案跟業者漲價是兩碼子事,前者是補助業者因疫情及基本工資調漲受到的衝擊,後者是業者因成本上漲而調價,兩者不能混為一談,不能劃上等號,針對物價上漲,經濟部持續關心並結合大賣場推出平價專區。(許麗珍/台北報導)
林喬慧 2021年9月1日 週三 上午5:58 鏡週刊
身為飯店業龍頭老大,晶華董座潘思亮有感疫情重創產業,讓他「看不下去」,親上火線接受鏡週刊專訪,他說去年國際觀光飯店
是住進加護病房的重症病人,今年本土疫情肆虐,讓產業二度受到重創,直言飯店業者死傷慘重,近乎斷氣。
潘思亮再三強調,他不是替晶華發聲,而是有感國際觀光產業有上萬從業人員,也就是有上萬家庭受影響,他呼籲政府7月薪資
補貼結束後,能給予和去年同樣的補助,讓各飯店在業績衰退7、8成的狀況下,至少還能保住員工生計。
「我真的是看不下去!國際觀光飯店死的死、傷的傷,已經快要不見。我們很多同業裁員,
這是過去30年從未發生過的慘況。」
上週四(8月26日),晶華酒店董事長潘思亮在自家股東會後一週接受本刊專訪,
原先打算封口不談的他,一開場就吐露自己再上火線的心聲。
潘思亮小檔案出生:1965年
學歷: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企管碩士
現職:晶華酒店集團董事長
經歷:任職於第一波士頓投資銀行
家庭:已婚,育有2女
去年初疫情爆發,各國採取邊境管制,過去每年到台灣的國際客人逾千萬,但今年上半年,來台旅客竟只剩8萬多人,
大減百倍,包括圓山、國賓、福華、萬豪等大飯店,甚至台北晶華本身,住房率都從過去的平均6成多,雪崩下滑到個位數。
加上台灣本土疫情5月升三級、禁止內用,對最後僅靠餐飲勉強度日的飯店業更是雪上加霜。
今年來台旅客人數僅剩8萬多人,直接衝擊專做國際商旅生意的產業。
台灣旅遊交流協會理事長賴瑟珍就表示,過去政府花10年培養國際觀光產業,業者現在面臨的困境,卻是難以力挽狂瀾,
「已經到了關鍵時刻,政府再不出手,觀光產業沒有辦法生存,影響相當深遠。」
早在去年,潘思亮就預警飯店業會掀起一波倒閉潮,時至今日,他認為飯店業將加速倒閉。
潘思亮一語成讖,許多老字號飯店面臨存亡關頭,近期就有寒舍大規模裁員、華國大飯店熄燈,看到同業接連倒下,
潘思亮心急如焚,「如同《雙城記》,大家只看到國旅市場會有報復性消費,但我要讓社會知道真相,
過去10年好不容易培養起來的國際觀光產業,狀況不但比去年差,而且幾乎是要斷氣了。」
50多年歷史的華國大飯店,日前宣告不敵疫情即將在10月底熄燈。
「防疫很重要,我們當然配合政府政策,但犧牲最大的是國際觀光產業,所以希望政府至少給予去年的補貼方案,
這樣才能保住員工。」說起這段話時,潘思亮字斟句酌,看得出他非常慎重。
去年政府的紓困方案,提供飯店人才培訓每人最高1萬8千元的補貼,針對業績衰退逾5成的飯店,也協助雇主保障員工8成薪;
相較於去年三階段的紓困方案,今年政府的紓困4.0方案,薪資補貼只提供給業績衰退5成以上的旅宿業者,每名員工一次性補貼4萬元。
對此,潘思亮認為國際觀光產業是重症患者,政府應採取不同的處方,「現在是全部人都打疫苗,問題是我們病到呼吸都困難,
給我打疫苗是沒有用的,我需要不一樣的藥、需要葉克膜!」
他憂心指出,現在市場進入振興經濟階段,但國際客人進不來,國際飯店談何振興?「就像政府突然對住院的重症病患說可以出院了。」
逐漸解禁、開放內用,也無濟於事嗎?潘思亮指出:「餐飲沒辦法取代客房流失的營業額,甚至餐飲收入都還比不上餐飲流失的營業額。」
他略顯激動地說:「大家只看到週末坐滿人,其實那都是假象,平日根本是空城啊!」
【財訊快報/記者陳浩寧報導】2021 08 12
八方雲集(2753)全球門市已突破1100家,去年賺進逾一個股本,今年上半年每股稅後盈餘為4.71元,預計於9月上旬正式掛牌上市。董事長林欣怡於今日舉行上市前業績發表會中表示,
除台灣、香港將以多品牌策略持續展店外,美國加州中央廚房也已完工,預計於明年第一季開出美國分店,打造QSR(Quick Service Restaurant)複合式跨國連鎖品牌。
去年起新冠疫情肆虐全球,衝擊各行各業,尤其台灣今年5月下旬進入三級警戒禁止內用,更是重創餐飲業,但八方雲集及旗下品牌梁社漢排骨因外帶比重平均高達七成以上,且加強推動線上訂購服務,業績相對持穩,今年截至7月止,八方雲集營收為33.52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6.28%。不過,上半年則受到原物料價格上揚,侵蝕毛利,稅後盈餘2.83億元,較去年同期微幅衰退,每股稅後盈餘4.71元。
八方雲集總經理張瑞蓮提到,雖然疫情走向不見明朗,但八方雲集仍會照著既定計劃前進,以「多品牌、跨市場」的發展策略擴展事業版圖。台灣區將積極展店梁社漢排骨,擴大經濟規模,期望在5年內達到500家門店;
丹堤咖啡也將重新定位獲利模式,以新店型進行拓展,另外,規劃在今年底前推出全新的蔬食新品牌專賣店,挹注未來成長動能。
在海外市場方面,香港地區的新品牌百芳池上便當、八方台式麵屋將持續拓店,同時規劃前進美國、日本市場,預計最快明年第一季在美國加州開設第一家八方雲集門市,期能擴大自有品牌全球銷售通路,成為中式速食的第一品牌。
八方雲集近五年營益率約13-14%、ROE(股東權益報酬率)約31-32%,去年受惠新品牌梁社漢排骨的挹注,使集團營運在疫情中逆勢成長,稅後純益6.33億元、EPS 10.55元,ROE更來到34.7%高峰。
未來在新品牌加入、新市場開拓下,業績可望正向發展。
生活中心/游雅嵐報導2021 08 11 三立新聞網
王品集團旗下的越式料理餐廳「沐越」,在6、7月連收3店,不過今(11)日卻無預警宣布,全品牌結束營業,最後營業至8月31日。
© 由 三立新聞網 提供
▲沐越羅斯福路分店,租約到期7月31日熄燈。(圖/翻攝自Google Map)
王品沐越MuViet越式料理在臉書上公告,全品牌結束營業,並表示,「在經過多方評估後,我們仍須忍痛做出決定,因應品牌調整,沐越全台門店將營業至8/31,謝謝您長期以來的支持及惠顧。正式告別,感謝有您。」
© 由 三立新聞網 提供
▲王品沐越分店全收,最後營業到8/31。(圖/翻攝自沐越臉書)
網友見狀紛紛不捨留言,「可惜了!我覺得還不錯吃耶!」、「天啊!好險我吃過了…..太可惜了…」、「這消息令人好難過呀!我至少吃過20次以上」、「沐越我覺得是品牌內最好吃耶,真可惜」。
王品集團7月中時才發出聲明表示,疫情帶來新的挑戰,王品集團應對疫情期間的策略就是「汰弱留強、加速發展」。並重申,品牌經營需要長久、持續不斷努力。聚焦資源、適度調整品牌和門店規模,才能符合消費者的需求,帶來更大的商機。王品集團相信:台灣可以控制疫情、早日降級解封、開放餐廳內用、民眾也可以早日回到正常生活,王品集團也會努力做好準備,開啟新的成長新局面!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
南僑(1702)搶攻烘焙商機,看好新疫情時代下,烘焙產業與消費發展出新常態,南僑會長陳飛龍今(7)日表示,自12月9日至11日將於南僑桃園生活體驗區展出烘焙料理體驗化平台,推出約210款新產品,另外也將同步籌設集團首家麵包複合社區店,將於25日聖誕節開賣。
陳飛龍表示,南僑將料理觀念、手法、技巧等,導入烘焙經營,推出210項烘培料理化產品。陳飛龍指出,台灣有足夠技術,可用全世界原料,希望能把中國傳統優美膳食,在烘培業裡展現出新的產品,而南僑集團第一步是把烘培原材料做到符合國際標準,第二步是介紹給所有的人使用,第三步是讓它餐飲化,讓大家更方便食用。
面對後疫情時代,南僑提出翻轉疫情新烘培對策,南僑NEBOS烘培油脂系列與各地素材共創烘焙料理平台,烘培料理化將料理手法和技巧應用在烘焙研發制程中,其中烘培食材選擇與搭配,創作烘培品關鍵因素。而南僑烘培料理化體驗平台,在創造特色素材料理價值方面,分為三大項包括健康養生素材、地方特色素材烘培應用及VEGAN素烘培提案。
南僑10月自結稅後淨利為7479.6萬元,年增0.83%,單月每股盈餘(EPS)為0.3元,與去年持平;累計前10月稅後淨利7.15億元,年增3.06%,累計前三季EPS為2.89元,也高於去年同期2.8元。
至於南僑旗下首家麵包複合社區店位於北投關渡捷運站旁,佔地70坪,將結合集團餐廳寶萊納,推出早、午、晚餐及宵夜全餐期複合式餐廳。
陳飛龍表示,後疫情時代,可看出社區型複合式餐廳成為趨勢,集團挾著豐富的烘焙產品資源,透過研發更健康美味多元產品,希望可透過全新開設複合式餐廳來滿足消費者需求。
陳飛龍指出,隨著全新關渡寶萊納麵包複合式餐廳開幕,未來相關產品將不定期在餐廳上架推廣至市場;未來也會結合節慶推出相關產品,如情人節、兒童節及母親節等烘焙大檔期。
此外,南僑表示,在國旅市場以及餐飲業熱絡的情況下,今年集團冷凍麵團供應飯店業使用也隨之成長10%,主要原因在早餐使用麵包等需求都明顯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