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新想法都是一個或多個舊想法的混搭或重整。
在一張紙上畫兩條平行線,這是以前在學校就學過的小遊戲:
現在有幾條線呢?
不是只有天才才能想出有創意的好點子,只要做你自己就可以了!
這本書要告訴你:創意無所不在,人人都可以玩創意。
這本書是數位時代中的創意宣言,
這本書是數位時代中的創意宣言,
用正面的訊息、活潑的圖表和插畫、實用的練習與實例教導讀者,
讓每一個人都能直接碰觸到自己屬於藝術的那一面。
這本書揭露了創意的真相:沒有什麼是原創的,所以不要害怕受到影響,
從別人的作品中學習,混合之後成為另一種面貌,藉此走出自己的路。
跟著自己的興趣走,有些看起來像是興趣的事情,可能會成為你終身的志業。
別再管那些陳腔濫調,說什麼「寫你知道的東西」,而是要「寫你想讀的書;
拍你想看的電影」。
最後,腦子保持靈光,不要揹上債務,在日常生活裡也要冒著變無聊的風險,
這樣你才有撒野的空間,大膽嘗試想像,放手創作。
所有建言都是經驗談
我認為有人給你建言時, 他們其實是在與過去的自己對話。
這本書就是我在和上一版本的自己對話。
書中字字句句,都是近十年來我嘗試藝術創作的心領神會。
但當我開始與他人分享時,突然覺得很奇妙──我發現這不只適合藝術家,
也適合所有人。
所有想為生活及工作注入創意的人,都適用這些想法。
(那應該就是我們所有的人。)
換句話說:無論你是誰,無論你做什麼,這本書都是為了你寫的。開始吧。
說穿了就是這樣。當你這樣看世界,就不會再擔心什麼是好、
什麼是壞──只有值得偷學和不值得偷學的東西。
什麼都可以偷學。如果今天沒找到值得偷的,明天、下個月,
或者明年,你可能就會找到。
創意的族譜
所有新想法都是一個或多個舊想法的混搭或重整。在一張紙上畫兩條平行線,
這是以前在學校就學過的小遊戲:現在有幾條線呢?
有一條、兩條,但兩條線中間還有另一條空白的線。看出來了嗎? 1+1=3
遺傳學就是個好例子。每個人都有父母,擁有來自兩人的特質,
但是總和來說,你大過父母兩人:你是父親、母親以及所有祖先的混合體。
正如你有族譜一樣,你的創意也有族譜。你沒辦法選擇自己誕生的家庭,
但你可以選擇你的老師、你的朋友,選擇你聽的音樂、你讀的書,以及你看的電影。
你選擇將什麼納入自己的生活,其實就塑造了你自己。
你受到的影響,加總起來就是你。
德國作家歌德曾說:「我們所愛的事物就塑造了我們。」
進來是垃圾,出去也是垃圾
藝術家是收藏家,但不是囤積狂──提醒你,這兩者是不一樣的。
囤積狂照單全收,但藝術家精挑細選;藝術家只會蒐集真正喜愛東西的。
有個經濟學理論是這樣說的,如果你把最要好五個朋友的收入加總之後平均,
這個數字與你自己的收入會相當接近。
我認為創意也是如此。你的創意只會和環繞在你周圍的事物相當。
我媽媽常跟我說:「進來是垃圾,出去也是垃圾。」
以前我聽了忿忿不平,但是現在我懂她的意思了。
你的工作就是蒐集好的創意,蒐集得愈多,
就有愈多好創意可供選擇,影響你的作品。
天下無原創
作家強納森‧ 列瑟(Jonathan Lethem)曾說,被稱為「原創」的東西,
十之八九是因為人們不知其參考或原始資料來源。
優秀的藝術家知道,凡事皆非憑空而來。所有創意工作都是延續著前人的足跡,
沒有完全原創的東西。聖經即有明訓:「日光之下並無新事。」
(傳道書第1章第9節)
有些人聽到這話會覺得很沮喪,但我卻充滿希望。
曾獲諾貝爾文學獎的
法國作家紀德(André Gide)說:
「該說的話都已經被說過,但是因為沒人在聽,所以還得全都再說一遍。」
一旦我們從追求完全原創的重擔裡解脫,就可以停止努力無中生有,
接納而不需逃避前人的影響。
自我教育
上學是一回事,教育是另一回事;兩者不一定相關。無論你是否還在上學,
總之你都要讓自己接受教育。
你要對自己生活的世界感到好奇:進行調查,打破沙鍋問到底,
鑽得比別人更深、才能獨占鰲頭。
什麼都用Google 搜尋一下,什麼都可以。
Google 你的夢想、Google 你的煩惱。問問題之前一定要先Google,
你就會找到答案或者提出更好的問題。
要一直讀書。去圖書館。書海環繞之下會有奇妙的事發生。在書架間遊走,
細讀參考書目。
一開始讀哪一本不重要,而是書帶領著你又找到了哪一本書。
蒐集書,即使你不打算馬上讀也要做。
美國知名電影製片約翰‧ 華特斯(John Waters)說:
「最重要的東西莫過於一座藏書都沒人讀過的圖書館。」
不要擔心做研究會太累,搜尋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