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5日 星期一

2023 12 25 左永安 顧問/講師/委員 多益(TOEIC)考什麼?報名多益前、中、後請避開這3個地雷 隨著國際化,愈來愈多產業重視英文,不少工作者會報考多益作為英文能力證明。多益考試有哪些題型? 以職場情境為導向的多益,考題設計涵蓋13種社交及職場情境,中包括:企業發展、外食、娛樂、金融/預算、一般商務、保健、房屋/公司地產、製造業、辦公室、人事、採購、技術層面、旅遊。

 


隨著國際化,愈來愈多產業重視英文,不少工作者會報考多益作為英文能力證明。應試規則讓你眼花撩亂嗎?考試前該做什麼準備

關於多益,你應該知道的3件事 :

  1. 2020年台灣考生平均成績為566分,僅贏過日本、越南等地。
  2. 取得多益平均分數最高的三個產業,分別是貿易、外交、製藥業。
  3. 多益主辦單位會依考生的英語能力頒授對應顏色的證書。

多益考試是什麼?哪些人最需要考?

多益是台灣最普遍的英文測驗之一,由美國教育測驗服務社(ETS)針對母語非英語人士所研發的英語能力測驗,全球每年有超過700萬人次報考,分為「閱讀與聽力」、「口說與寫作」兩種測驗類型,其中較常被企業、大專院校視為英文能力指標的是「閱讀與聽力」測驗。

相較於托福、雅思這類以升學導向的英語測驗,多益考試內容較聚焦於職場專業用語,考題涵蓋契約、談判、應徵、書信到商務旅遊,準備方向更明確。

究竟是哪些人報考多益?根據《2020年多益英語測驗臺灣區成績統計》報告,考生年齡以 18~24 歲居多,約占 51.6%。此外,因大學畢業門檻規定、找工作而來報考多益的人,加起來近五成,可見初入社會、準備銜接職場的新鮮人,是相當依賴藉由多益認證取得面試機會。

多益是否真的有助於求職?104人力銀行人資長鍾文雄就指出,從2020年的求職數據觀察,求職者是否具備多益證照且英文能力好,跟獲得面試次數之間的關聯性,不僅呈現正相關,甚至有多益證照的人,比沒有的人多出10次以上的面試機會。

多益考試有哪些題型?

以職場情境為導向的多益,考題設計涵蓋13種社交及職場情境,中包括:企業發展、外食、娛樂、金融/預算、一般商務、保健、房屋/公司地產、製造業、辦公室、人事、採購、技術層面、旅遊。

聽力與閱讀測驗,分別各有100題,測驗時間分別為45分鐘及 75分鐘。

聽力測驗混合了美、英、加、澳四種口音,題型分為照片描述(6題)、應答問題(25題)、簡短對話(39題)、簡短獨白(30題)四個大題。 

閱讀測驗則有三大題,包含句子填空(30題)、段落填空(16題)與閱讀題(分為單篇閱讀與多篇閱讀,共54題)。 

需特別注意的是,考生在聽力測驗時間內就必須填答完畢,在閱讀測驗時間內只能檢查該題型的答案,若跨區作答,將喪失應試資格。

幾分算高分?多益等級、分數能力對照

多益滿分為990分,聽力測驗和閱讀測驗各占495分。依成績分為五個等級,證書也會依此做顏色區別,由高到低依序是:金色證書(860~990分)、藍色證書(730~855分)、綠色證書(470~725分)、棕色證書(220~465分)、橘色證書(10~215分)。

若不清楚分數代表的能力,不妨參考官方公布的對照表

多益, TOEIC

官方統計,2020年台灣考生平均成績為566分,落在綠色證書區間,其中聽力平均309分、閱讀平均257分。

以產業類別來看,「貿易業」的考生平均分數最高達630分,事實上,許多大學商學院都有設下多益750分的畢業門檻,是為學生將來與外商人士溝通打下基礎。

(你可能也想知道:多益考幾分才有競爭力?各產業平均分數一覽

此外,平均596分的「外交事務業」、594分的「藥品製造業」、593分的「交通運輸業」、592分的「高中以下教育業」等領域的考生,紛紛緊追在後。

與全球成績相較,僅贏過中國(533分)、日本(531分)、越南(491分)、泰國(485分)等國家,但輸給南韓(683分)印度(674分)。








2023年12月23日 星期六

2023 12 24 左永安 顧問/講師/委員 人生意義 高度不一樣 胸懷和格局 就不一樣

 


2023 12 23 左永安 顧問/講師/委員 2015年聯合國大會再度提出《2030年永續發展議程》, 並確立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169項標的與230個指標。 國立臺灣大學 台臺灣師範大學 EMBA TTQS PMI 安永經營管理顧問集團 左記歐洲商行 中華亞健康生命科學世界總會 台北無極鳳清道德宮 共通核心職能 關鍵就業力聯合國預估,2050年世界人口將劇增25億人,地球上2/3人口會居住在都市。ESG課題成為城市永續發展的必考題。

 



 | 文 易淳敏

20世紀初,全球僅10%人口住在都市,至今已攀升逾半數人口,

其中高達1/3的人集中於超大型都市。

聯合國預估,2050年世界人口將劇增25億人,地球上2/3人口會居住在都市。

近年,亞洲許多國家農村人口加速遷居城市,

「城市」創造超過80%的國內生產毛額,是經濟成長的引擎,

也讓數百萬人脫貧。

推估2030年,世界上人口數逾1000萬的城市將會增加到43個。

都市為了容納更多人,

勢必對環境(E)造成衝擊,社會(S)的利益衝突也愈來愈多,

政府治理(G)的效能難獲得滿意。

都市是一個複雜且開放的動態系統,城市發展過程與全球環境牽一髮動全身,

ESG課題成為城市永續發展的必考題。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是什麼?

2000年,聯合國通過〈千禧年發展宣言〉,隔年提出「千禧年發展目標」

(MDGs, 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

確立全球在2015年前應達成的8項目標。

目標雖未達成,但對於消滅貧窮仍功不可沒。

2015年聯合國大會再度提出《2030年永續發展議程》,

並確立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169項標的與230個指標。

目的在解決全球性的環境、經濟、社會問題,並提出具體的解決方案,

以貫徹聯合國建立和平、安全、繁榮、公正世界的使命。


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內涵為何?如何實踐?

SDGs永續發展目標共有17項,各項目標的內涵為何?

政府、組織或公民又該如何達成SDGs?

SDG 1:終結貧窮

消除一切形式的貧困,促進社會和經濟發展,以實現全球共同繁榮。

  • 支持地方社區,提供就業機會與職業培訓,幫助脫離財務匱乏。
  • 加強社會保險、社會福利體制,以保障弱勢族群的基本生活權益。
  • 鼓勵企業實踐企業社會責任,積極參與地方社區建設、公益事務。
SDG 2:消除飢餓

消除飢餓、實現糧食安全、改善農業和食品系統的永續性,以實現全球食品安全。

  • 推動農業現代化,提高農產品產量、品質,增加食品供應量。
  • 支持小農、農民合作社等農村組織,提高農業生產和銷售效率,增加收入。
  • 減少食品浪費,提高食品利用率,鼓勵剩食再利用、捐贈共享。

SDG 3:良好健康與福祉

實現全民健康,提高醫療保健和公共衛生服務水平,並促進健康生活方式。

  • 支持公共醫療體系建設,提高基層醫療服務水平和覆蓋面。
  • 加強疾病預防和控制,促進健康教育和健康生活方式。
  • 加強心理健康問題的關注和治療,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SDG 4:優質教育

實現全球優質教育,提供平等且包容的教育機會,以促進人類發展和社會進步。

  • 支持偏鄉、貧窮地區孩子的教育,提供經濟援助與資源支持。
  • 鼓勵跨文化教育,促進不同國家、不同地區的文化交流融合。
  • 加強教育體制改革,提高教育品質與教學水平,並強化學生創新和科技素養。
SDG 5:性別平等

消除性別歧視和暴力,實現性別平等、女性賦權,以促進社會和經濟發展。

  • 加強性別教育、宣傳,提高公眾對性別平等問題的認識和理解。
  • 改善女性就業率、促進女性職業發展機會,打破性別歧視所致的障礙。
  • 防止性暴力、性剝削,保障婦女、女童的權益跟人身安全。

SDG 6:潔淨水與衛生

確保人們獲得乾淨、永續的飲用水及衛生設施,同時促進水資源的永續管理。

  • 加強水資源管理和水汙染治理,確保供水安全和水質潔淨。
  • 加強對水資源的利用和保護教育,促進水資源的永續利用和管理。
  • 改善衛生設施建設,提高衛生環境意識、個人的衛生意識。
SDG 7:可負擔的潔淨能源

確保人們獲得可負擔、永續的能源,以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並降低能源對環境的影響。

  • 加強潔淨能源的開發和利用,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 推廣節能減碳技術、潔淨能源新科技,以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
  • 鼓勵公共和私人部門投資清潔能源項目,促進清潔能源產業發展。

SDG 8:尊嚴就業與經濟成長

促進包容性和永續的經濟成長,提供永續的工作機會和良好的工作條件,以實現全球共同繁榮。

  • 加強職業培訓和技能提升,提高勞動力市場競爭力和就業機會。
  • 鼓勵永續生產和消費模式,減少浪費和汙染。
  • 推動企業社會責任和綠色產業發展,促進經濟永續成長。
SDG 9:產業、創新與基礎設施

促進創新和技術發展,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現代化產業,以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 推動生產環境的基礎建設,促進區域和城市的永續發展。
  • 加強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提高產品和技術創新能力。
  • 鼓勵公共與私人部門投資基礎建設,提高基礎建設的運作效率。

SDG 10:減少不平等

消除各種不平等現象,包括收入、性別、種族、地區等方面的不平等,以建立公平、正義和包容的社會。

  • 改善貧困和弱勢群體的生活條件,提高基礎生活水平、社會與經濟地位。
  • 加強民族、種族平等的觀念宣導,避免種族歧視現象。
  • 促進地區間均衡發展,縮小城鄉差距。

SDG 11:永續城市與社區

建立永續的城市和社區,提高城市基礎建設、生活品質,促進都市化進程的永續發展。

  • 推動城市永續發展,促進綠色建築、低碳交通。
  • 加強城市汙染治理與廢棄物管理,提高都市環境品質。
  • 鼓勵社區參與、社區自治,提高公民參與治理的意識,賦能公民。
SDG 12:責任消費和生產

實現永續消費及生產,減少生產過程對環境的傷害,提高資源使用效率。

  • 推廣綠色消費和循環經濟,減少浪費和污染。
  • 強化產品品管、建立標章認證系統,提高產品和服務的品質和安全性。
  • 鼓勵企業實行環保和社會責任,推動永續生產和消費模式。

SDG 13:氣候行動

因應氣候變遷問題,促進低碳、綠色及永續發展,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保護全球生態環境。

  • 鼓勵企業和個人減少碳排放,促進低碳經濟轉型。
  • 加強氣候變化預警、應變措施,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 推動清潔能源的開發和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SDG 14:海洋生態

保育、復育海洋生態系統,減少海洋汙染和過度捕撈,促進海洋生態環境的永續發展。

  • 加強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減少海洋汙染、資源過度開採問題。
  • 推動永續漁業和海洋資源管理,保護海洋生物的多樣性。
  • 鼓勵各國加強國際合作,共同維護全球海洋生態系統的穩定。
SDG 15:陸地生態

保育、復育陸地生態系統,防止生物多樣性消失、阻止生態系破壞,保護野生動植物,實現生物多樣性的永續發展。

  • 保護陸地生物多樣性,減少森林砍伐、維持綠地面積。
  • 加強土地保育、避免土地沙漠化,提高土地資源利用效率。
  • 鼓勵永續農業和林業發展,推動生態經濟的共存共榮。

SDG 16:和平、正義與制度

促進和平、公正和包容的社會,建立強大、當責的機構與公共治理體系,以保障人權及法治,促進社會的穩定和永續發展。

  • 加強國內、國際和平與安全,減少暴力、恐怖主義和貪腐。
  • 推進民主和法治建設,保障公民基本權利和自由。
  • 鼓勵各國建立公正透明的政府與法律制度,提高政府機構的效能和公信力。
SDG 17:伙伴關係

加強全球性的合作,建立包容性、平等且互惠的全球伙伴關係,共同實現永續發展目標。

  • 加強國際合作和伙伴關係,實現全球永續發展。
  • 推動各國間平等、雙贏,促進全球經濟和社會的均衡發展。
  • 鼓勵各方一同參與全球永續發展事務,實現共同繁榮和進步。


2023 12 23 左永安 顧問/講師/委員 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 1.No Poverty 2.Zero Hunger 3.Good Health and Well-Being 4.Quality Education 5.Gender Equality 6.Clean Water and Sanitation7.Affordable and Clean Energy

 

     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

二、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包含17項目標(Goals)及169項細項目標(Targets)。17項永續發展目標(Goals)如圖一、二與表一。17項SDGs涵蓋環境、經濟與社會等面向(如圖三),展現了永續發展目標之規模與企圖心。
圖一、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英文)
圖一、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英文)
圖二、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中文)
圖二、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中文)
表一、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
目標 (Goals)
目標1
No Poverty
在全世界消除一切形式的貧困。
目標2
Zero Hunger
消除飢餓,實現糧食安全,改善營養狀況和促進永續農業。
目標3
Good Health and Well-Being
確保健康的生活方式,促進各年齡人群的福祉。
目標4
Quality Education
確保包容和公平的優質教育,讓全民終身享有學習機會。
目標5
Gender Equality
實現性別平等,增強所有婦女和女童的權能。
目標6
Clean Water and Sanitation
為所有人提供水資源衛生及進行永續管理。
目標7
Affordable and Clean Energy
確保人人負擔得起、可靠和永續的現代能源。
目標8
Decent Work and Economic Growth
促進持久、包容和永續經濟增長,促進充分的生產性就業和人人獲得適當工作。
目標9
Industry, Innovation and Infrastructure
建設具防災能力的基礎設施,促進具包容性的永續工業化及推動創新。
目標10
Reduced Inequalities
減少國家內部和國家之間的不平等。
目標11
Sustainable Cities and Communities
建設包容、安全、具防災能力與永續的城市和人類住區。
目標12
Responsible Consumption and Production
確保永續的消費和生產模式。
目標13
Climate Action
採取緊急行動應對氣候變遷及其衝擊。
目標14
Life Below Water
保護和永續利用海洋和海洋資源,促進永續發展。
目標15
Life on Land
保育和永續利用陸域生態系統,永續管理森林,防治沙漠化,防止土地劣化,遏止生物多樣性的喪失。
目標16
Peace, Justice and Strong Institutions
創建和平與包容的社會以促進永續發展,提供公正司法之可及性,建立各級有效、負責與包容的機構。
目標17
Partnerships for the Goals
加強執行手段,重振永續發展的全球夥伴關係。

2023 12 20 左永安 顧問/講師/委員 ISO 14064-1 ISO 14064-2 ISO 14064-3 ISO 14067 ISO 14068-1 ISO 14065 ISO 14066 ISO 14021 ISO 14026 國立臺灣大學 台臺灣師範大學 EMBA TTQS PMI 安永經營管理顧問集團 左記歐洲商行 中華亞健康生命科學世界總會 台北無極鳳清道德宮 共通核心職能 關鍵就業力

ISO 14064-1  

ISO 14064-2 

ISO 14064-3  


ISO 14067  


ISO 14068-1  


ISO 14065 

ISO 14066  

ISO 14021 

ISO 14026  




2023 12 23 左永安 顧問/講師/委員 碳交所董事長林修銘 首批國際碳交易8.8萬噸 金額2500萬 國內碳權交易平台 2024年下半年上線 國際碳權可以滿足企業碳中和、ESG(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 兆豐金、玉山金、第一金、元大金、國泰金、中信金 合庫金、華南金、台灣金、台新金、富邦金、開發金、永豐金 國立臺灣大學 台臺灣師範大學 EMBA TTQS PMI 安永經營管理顧問集團 左記歐洲商行 中華亞健康生命科學世界總會 台北無極鳳清道德宮 共通核心職能 關鍵就業力 首批國際碳交易8.8萬噸 金額2500萬 國內碳權交易平台 2024年下半年上線 台灣碳交所22日啟動國際碳權交易平台,臺灣證券交易所、臺灣碳權交易所董事長林修銘(前右起)主持、環境部長薛富盛、國發會主委龔明鑫、金管會主委黃天牧、經濟部長王美花等首長出席。(郭吉銓攝)

 


首批國際碳交易8.8萬噸 金額2500萬元

國內碳權交易平台 2024年下半年上線

 
中國時報
 
吳靜君 、 柯毓庭


台灣碳交所22日啟動國際碳權交易平台,臺灣證券交易所、臺灣碳權交易所董事長林修銘

(前右起)主持、環境部長薛富盛、國發會主委龔明鑫、金管會主委黃天牧、

 經濟部長王美花等首長出席。

(郭吉銓攝)



碳交所國際碳權交易平台22日正式啟動,碳交所董事長林修銘表示,

首批交易8萬8520噸,交易金額大約80萬美元(約新台幣2500萬元)

至於國內碳權交易平台,預計2024年下半年上線。

碳交所表示,國際碳權交易平台首批上架7個碳權專案

專案類型包括

1潔淨水源

2太陽能發電

3風力發電

4沼氣發電

專案案場  位於

亞洲、非洲和南美洲

賣方則是  瑞士、英國、新加坡和台灣仲介 等。

平台啟動首日交易順利進行,共計有27家企業參與,包含金控子公司的話,

有8萬8520噸,每公噸價格在3.9到12美元間,總共交易金額80多萬美元。

碳交所表示,今天的交易情形超過原本預期,後續還會視原來的交易情況

上架新商品,雖不像首批這麼大量,但是也並非一個一個上,

大概會集數個一起上架,目前企業需求熱絡,對於有需求的企業來說

「先搶先贏」。

不過對於企業購買,碳交所會去看信託帳戶金額是否足夠,

確保買賣雙方交易安全,和 避免胖手指事件

國際碳權交易平台有3大特色

1.首先是以美元計價,接軌國際;

2.其次是信託帳戶進行交易,保障買賣雙方交易安全;

3.以及運用虛擬帳戶、法人統編及交易類型,採取標準化交易作業

 「子帳戶」架構設計,確保物流、金流。

林修銘表示,這批國際碳權可以滿足

1 企業碳中和、

2 ESG(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以及

3.供應鏈要求等三大需求。

例如金控公司除了ESG外,未來要發「碳中和卡」也可以透過買來的碳權來運用。

經濟部長王美花表示,以國外的經驗來看,韓國一開始大家惜售,

碳權大家買不到,需要金融協助才讓碳交易活絡,

所以碳交易一定要先有,沒有第一步就不知道後續如何改善。

國發會主委龔明鑫則表示,碳交易平台啟動,是提供台灣中小企業購買碳權機會,

否則到國外購買手續成本高。

日前財政部函令解釋,

對於國際碳權如果無法提供帳簿,按淨利10%課徵營所稅,稅率為20%。

財政部昨天再表示,

購買的企業,10年內都可以以進項稅額扣抵營業稅,但僅限於營業之用,

不可以用於抵員工酬勞或者是個人,像是董事長的公務車碳排就不能。


2023年12月19日 星期二

2023 12 20 左永安 顧問/講師/委員 「碳中和新紀元」:ISO 14068-1 : 2023 正式問世,企業邁向零碳未來! 新標準的標題:「氣候變遷管理,向淨零過渡,第 1 部分:碳中和。」 國立臺灣大學 台臺灣師範大學 EMBA TTQS PMI 安永經營管理顧問集團 左記歐洲商行 中華亞健康生命科學世界總會 台北無極鳳清道德宮 共通核心職能 關鍵就業力 國際標準組織終於在COP28 大會結束之後, 發布了期待已久的 ISO 14068 標準。ISO14068-1 2023 標準主要有以下重點: 適用于組織和產品,涵蓋了碳中和的全面要求。 遵循碳中和管理層次法原則,優先減排,其次是增匯,最後才是抵消。 要求持續改進,逐步減少對抵消的依賴。 要求文件化信息,確保碳中和工作的透明度。 對“碳中和”與“淨零排放”進行了區分。

 「碳中和新紀元」:ISO 14068-1 : 2023 

    正式問世,企業邁向零碳未來!


經過三年的等待,國際標準組織終於在COP28 大會結束之後, 

發布了期待已久的 ISO 14068 標準。

新標準的標題:「氣候變遷管理,向淨零過渡,第 1 部分:碳中和。」


ISO 14068-1碳中和管理標準重點摘要於2023年12月13日發布。

該標準由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制定,

適用於組織和產品,涵蓋了碳中和的全面要求。


ISO14068-1 2023 標準主要有以下重點

  • 適用于組織和產品,涵蓋了碳中和的全面要求。

  • 遵循碳中和管理層次法原則,優先減排,其次是增匯,最後才是抵消。

  • 要求持續改進,逐步減少對抵消的依賴。

  • 要求文件化信息,確保碳中和工作的透明度。

  • 對“碳中和”與“淨零排放”進行了區分。

以下是該標準的部分重點摘要:

  • 碳中和的定義碳中和是指在特定時間內,由於溫室氣體(GHG)排放量減少或溫室氣體清除量增強而碳足跡減少的情況,如果大於零則,可以透過碳抵消來平衡。

  • 碳中和管理層次法:碳中和管理層次法是指在碳中和管理中,應優先採取減排措施,其次是增匯措施,最後才是抵消措施。

  • 碳中和管理計劃:碳中和管理計劃是指組織或產品實現碳中和的具體方案。碳中和管理計劃應包括以下內容:

  • 碳中和目標

  • 碳中和路線圖

  • 碳中和措施

  • 碳中和評估和監測

  • 碳中和報告:碳中和報告是指組織或產品對其碳中和工作進行的報告。碳中和報告應包括以下內容:

  • 碳中和管理計劃的實施情況

  • 碳中和工作取得的成果

  • 碳中和工作面臨的挑戰和風險

  • 碳中和驗證:碳中和驗證是指對碳中和宣告的真實性、完整性和可追溯性進行的評估。碳中和驗證應符合ISO 14064-3或同等標準。


ISO 14068-1標準的發布,為全球組織和產品實現碳中和提供了統一的方法和原則。該標準的推廣和應用,將有助於推動全球氣候治理和應對氣候變化。


附帶信息:

  • 標準將在2025年底取代PAS 2060:2014

  • 公布日期:2023-12-13


參考來源:

https://www.iso.org/standard/43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