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4日 星期四

2024 07 04 左永安 顧問/講師/委員 《氣候變遷因應法》 碳盤查、碳中和淨零碳排, 「認識你的顧客」(Know Your Customer,KYC)「KYC」多了另一層意義:Know Your Carbon!1到哪裡買 2買到的碳權品質如何 3是否有國際認證 4價格。TTQS人才發展品質管理系統 Talent Quality-management System 若想要追求金牌 國立臺灣大學 臺灣師範大學 EMBA 找左永安顧問輔導 ESG PMP HRD ICAP 人力資源管理 關鍵就業力 共通核心職能 左記歐洲商行 安永經營管理顧問

 文:顏和正 2022-05-23


買不到綠電,買碳權總可以吧?

但是,要去哪裡買、怎麼買、怎麼知道買到的碳權是真的還是假的?

國際上第—個由金融大咖創建的自願性碳權交易平台「碳市」

(Carbonplace)或許提供了—個答案?

「認識你的顧客」(Know Your Customer,KYC)是銀行業人人都知道的縮寫。

其實,這本就適用於任何企業;

現在,KYC更是成為所有企業營運時都需掌握的原則,

因為「KYC」多了另一層意義:Know Your Carbon!

碳盤查、碳中和淨零碳排,台灣企業目前最關注的這幾個關鍵字,

都跟KYC有關。

其中,如何減少碳排最令人頭痛。台灣綠電供不應求,也沒有碳權交易的平台,

到國外買碳權成為企業的選項之一。

然而,

1到哪裡買

2買到的碳權品質如何

3是否有國際認證

4價格

等問題,每個環節都充滿問號,買海外碳權也並易事。

最近國際上出現—個新的解決方案,就試圖利用新興的Fintech(金融科技)

所搭建的交易清算平台,解決這些問題,

以推動自願性碳市場(voluntary carbon market,VCM)的交易與發展——

由國際八大金融機構所搭建的碳權交易結算平台「碳市」(Carbonplace)。

五月初,碳市宣布完成了第—筆試點專案,協助信用卡巨擘Visa利用

分散式賬本(Distributed Ledger Tech nology,DLT)技術.

成功自巴西碳權專案開發商「可持續碳」(Sustainable Carbon)手中,

採購獲得國際碳權認證機構Verra認證的碳權。

八大銀行推動碳交易平台,

目標成為碳市場的Swift平台

碳市始自2021年7月,由

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Canadian Imperial Bank of Commerce,CIBC)、

巴西伊塔烏聯合銀行(ltau Unibanco)、

澳洲國民銀行(National Australia Bank,NAB)、

英國國民西敏銀行(NatWest)率先發起,

2022年瑞銀、渣打銀行、法國巴黎銀行、日本三井住友銀行(SMBC)跟著加入。

碳市成立的目的,是要利用跨國銀行的IT基礎設施與先進的金融科技,

包括KYC和反洗錢程序,提供結算基礎設施和系統,

來實現即時、安全、透明的跨國碳權交易,

而且只有根據國際公認標準驗證過的碳權,才會被平台受理交易,

從而解決阻礙自願性碳市場發展的挑戰,

更有效導引私營部門資本來推動全球氣候變遷的解決方案。

這個試點專案,是由

澳洲國民銀行代表Visa,

巴西伊塔烏聯合銀行代表「可持續碳」完成交易,

驗證了這個平台的速度、效率與安全性。

經由這個專案的經驗,碳市將持續開發平台,預計在2022年底正式上線營運,

希望能夠成為碳權交易市場的SWIFT平台。



銀行正積極推動碳交易平台。圖片來源/pixabay

「碳市正在創造新的機會來幫助我們的客戶採取減排行動並實現目標。

與Visa的成功試點交易,在幫助更多客戶解決現有障礙、

並使人人都能更容易取得碳權的路上,邁出重要的一步,」

澳洲國民銀行企金業務主管DavidGall說。

這裡面有一些概念得釐清。

強制性碳權vs自願性碳權

首先,這裡講的自願性碳權市場是指什麼?

碳權(carbon credit)

指的是碳交易中進行交易的標的或商品,計量單位為每噸二氧化碳

當量(tC02e)。

不過,因為有兩種不同的交易市場,從而出現兩種概念的碳權。

第一種姑且稱之為「強制性碳權」,這是指在強制性碳交易市場

(compliance carbon markets)中,政府根據國家總量排放管制的額度上限,

進—步配給受管制者(通常指企業)的排放量。

與其說是碳權,比較像是配給額度,而這些額度可以拿出來交易。

例如,有企業減碳成效卓越,減排量已經超過政府設定的強制目標,

就可以把超過的減排量當作「碳權」賣給無法達到減量目標的企業。

也就是說,減碳成效無法達到政府設定目標的企業,就得花錢買更多額度。

因為要花錢買碳權,如果碳權價格又很高的話,企業自然會更努力透過

自身減碳來避免這種花費。

如此一來,政府依據總量管制而採用的這種「強制性碳權」政策,

就能達到最終極的減碳目標。

強制性碳權是在國家溫室氣體總量管制的前提下運作

因此強制性市場間並不互通,且碳權核發也必須得到政府認證,

比較不會有重複計算(double counting)的問題。

第二種碳權就是碳市鎖定的

自願性碳市場(voluntary carbon market,VCM),

姑且稱之「自願性碳權」。

這是強制性碳權的補充機制,好讓企業在強制性市場之外, 

還能跟第三方碳權專案開發商(例如上述的「可持續性碳」)

購買因為碳權專案(例如,種樹)而產出的碳權。

根據Bloomberg的統計,

2021年全球碳權交易市場規模超過7500億歐元(約23兆台幣),

其中大部分都集中在強制性市場,以歐盟、北美、英國為主;

自願性市場規模小很多,僅約10億歐元。

不過,當前自願性碳權市場規模其實很大,預估約為1億2千7百萬噸,並

可能在本世紀中會達到最低34億、最高51億噸的規模。

兩種KYC的挑戰

然而.自願性碳權需求雖然強勁,相較於有政府監管的

強制性碳權,

自願性碳權交易則面臨了兩種「KYC」的挑戰。

第一是「Know Your Carbon」、關於碳權本身品質的問題。

以種樹專案的碳權交易為例,要如何計算專案的碳排、監督碳排是否

依據專案規劃穩定落實、或是如何追蹤記錄等等,都會影響碳權的

真實性與品質。

因此,這種專案的碳權都需要通過國際驗證機構的驗證,

所以碳市要求在其平台上交易的碳權,都必須獲得這種認證。

上述Visa專案中的碳權,就得到Verra的認證。Verra是誰?

就是管理全球最廣泛使用的

自願性碳認證標準Verified Carbon Standard (VCS)的驗證機構。

第二是「Know Your Customer」、關於市場交易的問題。碳權供應商

獲得認證還不夠,因為一旦碳權變成類似金融產品的概念,

就會出現買賣雙方的身份認證問題、監管單位是否能夠知道他們是誰、

交易紀錄的公開與保存、信用額度與保險、是否重複交易等等金融交易會

面臨的問題。也就是說,

要確認商品本身的KYC(Know Your Carbon ),

還要做到認識買賣雙方的KYC(Know Your Customer)。




目前的碳權有兩種概念。圖片來源/pixabay

為了解決「Know Your Customer」的交易問題,

碳巿採取了分散式賬本(DLT)的技術。簡單來說,DLT就是把帳本分散出去,

讓每個人(也就是節點)共同持有。

一旦帳本要修改,所有節點將以共識機制投票決定哪一個複本是正確的。

一旦達成共識,所有其他節點都會按照正確複本的數據進行更新。

這種將以往單一的交易紀錄保存者去除的「去中心化」架構,

能夠大幅度減輕對中心機構的依賴,

例如政府機關、公證機構,從而提升信任度與交易效率。

因為人人都看得到交易紀錄,要偽造或竄改相對困難很多,

因此得以達到「Know Your Customer」的目標。

也就是說,碳巿想要達成的目標,就是透過實現造兩種KYC,

來優化與擴大自願性碳權交易的運作。

碳費、碳稅、碳交易

再回頭看看台灣,這樣的概念目前還不存在,因為政府規劃推出的減碳政策,

是採取隨量徵收的碳費,而非強制或自願性的碳交易機制。

行政院在2022年 四月通過的《溫室氫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正草案,將更名為

《氣候變遷因應法》,規定課徵碳費。

首波將針對287家每年排碳2.5萬噸以上大戶徵收,

遍及鋼鐵、石化、水泥、半導體等產業,預計開徵時間在2024到2025年間,

且碳費先行,暫不課徵碳稅。

為何是碳費而不是碳稅?這是因為碳稅會進入財政大水庫,

當做政府稅收的一部分;碳費則可以專款專用,

成為政府用來推動減碳措施的專款。

為何不推動碳交易市場?環保署長張子敬表示,台灣主要的碳排量,

幾乎都來自於這些「排碳大戶」,即便有碳交易平台,

這些企業本身減碳都來不及,恐怕也不會有多餘的碳權釋放出來交易。

市場流動性不夠,透過碳交易來推動企業減碳的目標,也就很難達成。

不如採用碳費方式,隨量徵收,讓企業為了少繳碳費而努力減碳,

反而可能比較容易達到效果。

事實上,台灣還是有溫室氣體減量抵減的專案,也有平台供企業媒合,

但因為目前交易制度尚未建立,有意購買或出售減量額度的雙方,

要透過私契約之方式交易。不過,根據環保署溫室氣體減量抵換資訊平台顯示,

自2015年《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施行以來,

至今僅累計87案專案通過註冊申請,預估總減量為68,649,949公噸C02e;

累計21案專案通過額度申請,已核發額度23,683,740公噸C02e。

額度轉移紀錄,則是零。

這也不能單純只怪罪政府的制度,畢竟減碳這件事超越CSR層級、

成為所有企業營運不可不忽視的要件,也就是這過去兩、三年來的發展。

再往前回溯,其實台灣第一筆正式被環保署認可的碳權交易,

也不過在八年前才出現,2014年,聯電與中龍鋼鐵簽署了

總額200萬噸二氧化碳當量的先期專案減量額度之交易合約。

聯電自1999年起開始自願性推動各項溫室氣體減量計劃與措施,

藉由源頭減量以降低整體溫室氣體排放量,然後將碳權出售後的收入,

全數作為環境保護專用基金,—方面推出「聯電綠獎」,

另一方面則成立了聯電節能服務隊,提供弱勢團體免費的節能服務。

不過,如果同樣的狀況拿到今天來看,

在2021年承諾將於2050年達成淨零碳排的聯電,

恐怕根本就不會出售這些碳權了吧?

銀行業有個冷笑話,

資產管理規模(Asset Under Management,AUM)

就是「Are You My Friend」。

而現在,碳權應該是所有企業都希望擁有的朋友跟資產吧!

從KYC到AUM碳權真是—個令人頭痛的問題,但能夠把問題化成資產的企業,

也就是能順利綠色轉型的企業,才有辦法提升競爭力,

不僅讓環境永續,也讓企業本身能永續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