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職能基準是指產業創新條例第18條所述,由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或相關依法委託單位發展,為完成特定職業(或職類)工作任務,所需具備的能力組合。此能力組合應包括該特定職業(或職種)主要工作任務、行為指標、工作產出、對應知識、技術等職能內涵的呈現。
勞動部表示,所謂職能基準,即透過職能分析,清楚描述產業各職業從業人員所需具備的能力規格,使人才培育端的學校及培訓機構能夠校準產業需求提供合適的教育訓練,以減少學 ( 訓 ) 用落差,充分支持產業發展,並使政府人力資本投資、企業人力資源發展,民眾就業轉業訓練等,都能有所依據。
簡單而言,就是針對每個專業職能,訂出該職能員工從事這項專業工作所需具備的能力。勞動部這幾年動用各領域職能專家輔導,並經業界代表實務檢視後,完成455項產業職能基準,訂出特定職業或職類各主要工作任務、對應行為指標、工作產出、知識、技術、態度等職能內涵。

勞動部表示,職能基準不以特定工作任務為侷限,而是以數個職能基準單元,以一個職業或職類為範疇,框整出其工作範圍描述、發展出其工作任務,展現以產業為範疇所需要能力內涵的共通性。
職能基準清楚描述各職業所需具備的能力,因此有助於人才培育連結產業需求,減少產學落差,有助產業發展。例如製造業相關的工作職務,至少涵蓋生產管理、製程研發、設備安裝維護、品質管理、資材及庫存規畫及工業安全管理等六大項,在各職務下則有更細緻的職務分工,多達數十項職務。
職能基準出爐後,最大好處就是企業可以此職能基準做為用人依據;很多職訓機構也可用此發展出更精準的職訓課程、教材,訓後更符合產業需求;勞工則是透過職能基準了解職務特性及所需具備能力,更能鎖定就業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