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3日 星期二

2022 12 14左永安顧問 台大台師大 EMBA 人生意義 真正的美, 就是把 笑容掛在臉上, 自信披在肩上; 堅強放在心上, 命運握在手上。 A beautiful woman wears a smile on her face, carries confidence on her shoulder, keeps courage in her heart, and holds destiny in her hand.

真正的美,

就是把

笑容掛在臉上,

自信披在肩上;

堅強(勇氣)放在心上,(勇不畏懼)

命運握在手上。  


A beautiful woman 

wears a smile on her face, 

carries confidence on her shoulder,

 keeps courage in her heart,

 and holds destiny in her hand.


艾蜜莉在巴黎 (Emily in Paris), 2020

2022 12 13左永安顧問 ESG是什麼? 了解企業為何開始重視ESG永續? ESG 可如同一間公司的健檢報告,針對公司內外做評鑑 中華城鄉文化經貿交流總會 China City Cultures & Economics Association中華亞健康生命科學世界總會 WORLD FEDERATION OF CHINA SUB HEALTH /LIFE SCIENCE 人力資源高階主管 台師大 EMBA 商學院 高階經營管理碩士 TTQS ICAP 共通核心職能 關鍵就業能力課程老師 PMP 專案管理 數位轉型 HR的轉型策略ESG分別是環境保護(E,Environmental)、社會責任(S,Social)以及公司治理(G,governance)的縮寫,是一種新型態評估企業的數據與指標

 ESG是什麼? 了解企業為何開始重視ESG永續?

什麼是ESG?

ESG分別是環境保護(E,Environmental)、社會責任(S,Social)以及公司治理(G,governance)的縮寫,是一種新型態評估企業的數據與指標,

ESG代表的是企業社會責任,許多企業或投資人會將ESG評分,視為評估一間企業是否永續經營重要的指標及投資決策。

 

環境保護(Environmental)

代表企業需重視環境永續議題,涵蓋溫室氣體排放、減少碳排放、氣候變遷、環境永續、碳排放量、汙染處理等。

社會責任(Social)

涵蓋包括企業如何管理與員工、供應商、客戶和、工作環境、資訊安全、 供應商、社區計畫等。

公司治理(Governance)

涵蓋公司管理高層、主管薪酬、審計、內部控管、股東權利、企業道德 、資訊透明、董事多元、企業合規等議題。


ESG 可如同一間公司的健檢報告,針對公司內外做評鑑,評估一間公司的整體表現,不僅要財務表現亮眼、照顧好員工與股東,更需要承擔更多社會責任,企業規模不僅需要做大,更要長久達到永續經營。


撰文者:陳瑋鴻、陳禹蓁 整理

商周頭條 2022.09.27
摘要

1.ESG是為了評估企業是否符合永續發展目標,將E-Environmental(環境)、S-Social(社會)、G-Governance(公司治理)這3項指標,納入評量企業營運的標準中。

2.ESG與CSR的差異在於,CSR是永續發展的概念,ESG是基於這個概念而產生的評核指標。

3.曾有研究指出歐洲83家上市銀行在2008年及2012年兩次金融危機中,獲得更高ESG分數的銀行,受到的衝擊影響較小。

極端氣候不斷發生,反映出我們居住的地球環境正不斷的惡化,永續發展的觀念在近年更加普及於各國政府及企業之間。尤其在各國政府提出的淨零碳排目標下,不論是大、小企業都需根據ESG指標,調整企業自身的營運及發展方向。而ESG所代表的意義是什麼呢?與CSR、SDGs有什麼不同?商周這邊為您整理完整資訊,說明企業需要注重ESG的理由,並分享執行方法與評分機構,帶您全面認識ESG的重要性。

ESG是什麼?顧及環境、社會、公司本身的3面向評量指標

ESG是為了評估企業是否符合永續發展目標,而提出的評量指標,這3個字母最初是源自2005年,由聯合國提出的《Who Cares Wins》報告中,提及全球企業應該將E-Environmental(環境)S-Social(社會)G-Governance(公司治理)這3項指標,納入評量企業營運的標準中。此舉是期望企業不再只以財務報表評斷優劣,而是能兼顧環境與社會發展。投資人也可以根據該企業的ESG評量分數,評估前景發展。

以下說明E、S、G涵蓋的範圍:

 

Environmental 環境

注重企業在環境、生態與氣候等面向的處理措施,常見的項目有:

  • 產品生產過程進行碳中和
  • 建構碳足跡
  • 處理工廠排放廢氣、廢水
  • 改用綠能供應能源

Social 社會

指企業在社會面向的表現,常見項目有:

  • 注重員工健康與安全
  • 完善勞工權益
  • 杜絕強迫勞動
  • 維持平等的工作環境
  • 維繫與客戶的良好關係
  • 回饋社會、社區

Governance 公司治理

指企業經營面向的表現,包含:

  • 內部管控
  • 股東權益
  • 保障利害關係人利益
  • 管理供應鏈
  • 資訊透明
  • 保持商業倫理

    ESG與CSR、SDGs難分清?白話解釋給你聽

    ESG、CSR與SDGs,這些名詞常讓許多企業經營者搞得暈頭轉向,除了都經由聯合國倡議過以外,也都是基於永續發展的理念提出。以下簡要說明CSR與SDGs的定義:

    CSR

    CSR(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企業社會責任是目前全球共同推動的經營理念,是指企業在追求利潤及業績成長的過程中,也會增加對社會公眾、生態環境及政治決策的影響力,因此需肩負起相應的責任。

    CSR的概念是源自1979年由美國喬治亞大教授Archie B. Carroll提出企業社會責任金字塔(Carroll Pyramid of CSR),他將企業社會責任分成4個層次,由下往上分別是:

    • 經濟責任:商業行為將基於盈利的基礎上
    • 法律責任:遵守國家法律,由企業自身做好典範。
    • 倫理責任:秉持公平、正義的商業道德,拒絕做出損害雙方利益的行為。
    • 慈善責任:回饋社會,透過捐獻的方式改善環境。

    這樣的概念到了1999年,由時任的聯合國祕書長(Kofi Anan)向全球企業倡議,推動CSR落實,才讓企業意識到社會責任的重要性。 隨著CSR概念普及,各家企業開始公開自家的企業永續報告書(也稱作CSR,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Report),向利害關係人、投資人及社會大眾提供公開透明的企業資訊,以供人查證、瞭解該企業內部的管理狀況。

    SDGs

    SDGs是聯合國延續2000年發布的千禧年發展目標(MDGs,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為因應全球飢餓、性別歧視、種族歧視、社會發展導致的貧富差距等問題,以及氣候變遷對生態造成的衝擊。在3大原則下,於2015年提出的17項永續發展目標,共包含169條細向、230個參考指標。定位為2030年前,讓全球各國推動發展時可以參考的目標。

    SDGs的3大原則:

    1. 基於人權的作為(Human Rights-based Approach)
    2. 一個都不能放棄(Leaves No One Behind)
    3. 性別平等及女性賦權(Gender Equality and Women`s Empowerment) 

    以白話來說三者差異:

    CSR-全球為永續發展共同追求的理念。

    ESG-在永續發展理念下制定的檢驗標準。

    SDGs-聯合國為解決環境及人類發展問題提出的發展目標,與ESG相輔相成。

    為什麼企業需要重視ESG指標?

    自1999年世界183個國家簽訂《京都議定書》以來,各國開始回頭檢視工業革命後,人類發展對地球造成的破壞,如全球暖化、極端氣候、生態滅絕等,同時人類社會也存在著壓迫、歧視、貧富差距等問題,若置之不理,長此以往將使我們居住的地球環境走向更嚴峻的處境。為了下一代的生活及人類的延續,聯合國才會開始倡議CSR、SDGs及ESG等概念及目標,要求各國及企業一同為永續發展做出努力。

    在這樣脈絡下誕生的ESG,是用來檢視企業是否落實永續理念的評量標準,過去投資人只能依靠財務報表評判一家企業優劣,但賺錢的企業不代表他們會善盡社會責任、維護生態環境。透過ESG指標,我們能觀察出一家企業在經營時是否兼顧社會及環境層面。

    而在2008年金融危機及2012年歐洲債務危機時,歐洲83家上市銀行中,ESG分數較高的銀行受到的衝擊反而比較小。可見投資人與社會大眾更願意和體質健全、持續投入永續發展的銀行往來。

    ESG已經成顯學,為了追上全球共同推動的2050淨零目標,現在開始為自家企業導入永續概念還不遲。

    ESG如何執行?哈佛教授提出5個行動準則

    哈佛商學院企業管理講座教授,同時也是國際公認的ESG投資權威喬治・塞拉分(George Serafeim),為企業提出的5個行動準則,分別是:

    1.找到並採用最具策略性的ESG作法。

    2.打造明智的ESG目標和責任結構。

    3.圍繞企業目的建立文化。

    4.為了ESG的成功,推動正確的營運改革。

    5.與投資人、社會及環境保育進行有效溝通。

    同時,他也提出執行ESG的5個步驟:

    步驟一:將ESG視為策略。

    步驟二:建立責任制度。

    步驟三:圍繞企業目的,建立文化。

    步驟四:設計彼此信任的組織架構。

    步驟五:誠實的傳達結果。

    台灣企業如何做?依照金管會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路徑圖推動

    以台灣為例,金管會於2022年3月正式啟動「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路徑圖」,讓國內大型企業可以依照永續發展路徑圖推動自家的減碳措施。最後還要將自家的ESG資訊產出為永續報告書,主動向大眾揭露ESG資訊,才能由政府單位、ESG評分機構評估執行成果。

    至於中小企業該怎麼推動ESG?歡迎參考:未來賣便當都走ESG!中小企業5步植入永續基因

    ESG評分機構有哪些?盤點世界3大知名永續指數

    近年ESG一直受到質疑,其中一項爭議就是全球目前沒有統一的評分標準,因此對企業來說,只能透過國際公認的永續評分機構驗證,以確立自家揭露ESG資訊的權威性。

    1.道瓊永續指數(DJSI)

    國際上公認最具公信力的企業永續評比,每年以E、S、G各面向為企業打分數,檢視企業營運的風險與機會。前10%的企業將入選為「DJSI World」,作為全球投資人衡量企業非財務面成績的重要指標。

    2021年入選的台灣企業共30家,包含:中國信託、玉山金控,台積電、聯電等知名企業。

    2.富時永續指數(FTSE ESG)

    該指數於2001年成立,會排除涉及菸草、核武、煤礦業務的企業,基於E、S、G的3大面向、14個主題和300個指標為企業評分。

    台灣指數公司和富時國際有限公司在2017年合編「台灣永續指數」,綜合企業曝險程度與財務指標,篩選出66檔成分股。該指數是台灣第一個全面性評估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三個面向的指數,也是第一個引入國際標準的永續投資相關指數。

    台灣永續指數目前最大市值前10名分別為:

    台積電、鴻海、聯發科、南亞、國泰金、中華電、中信金、富邦金、統一和中鋼。

    3.標普500ESG指數(The S&P 500 ESG Index)

    全世界通用的評比標普500ESG指數(The S&P 500 ESG Index),以E、S、G三大面向為企業打分數,評選出具競爭力的企業。標普500ESG指數會排除爭議性業務的企業,如軍火、菸草等產業,而且若受審公司的ESG評分低於同產業,也將無法入選。另外,若發生爭議事件,像是全球社群龍頭Facebook在2019年6月因為資安疑慮,就被移出排名。

    永續、減碳,不只是倡議,而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2022年12月12日 星期一

    2022 12 13左永安顧問 數位轉型的核心思維及發展策略 中華亞健康生命科學世界總會 WORLD FEDERATION OF CHINA SUB HEALTH /LIFE SCIENCE 人力資源高階主管 台師大 EMBA 商學院 高階經營管理碩士 TTQS ICAP 共通核心職能 關鍵就業能力課程老師 PMP 專案管理 數位轉型 HR的轉型策略 視訊錄影、HIS、IOT、AI 和 支付只是基本的功能元素 創新 OMO(Online merge Offline) 服務模式及商務模式管理才是主要的價值

     數位轉型的核心思維及發展策略


    目標

      Innovation : 

    創新商業及服務模式,增加收益,降低成本,

    提升客戶服務體驗

     核心精神

     Customer Center : 

    以<個別客戶>為中心,藉由數位科技及大數據充分了 解客戶,以精準化的服務提升客戶體驗及忠誠度


    發展策略

    OMO : 虛實融合,Any time / place / device 無所不在的服務

     Personalization:

      依據客戶剖像及需求提供精準的差異化的服務

     CRM : 

     全面的數據收集及精準有效的客戶關係管理

     Eco-partners : 

    同業結盟,異業合作,藉第三方資源提升服務能量及競爭力

     Collaboration :

     全體員工及合作夥伴無縫協同合作提供服務

    視訊錄影、HIS、IOT、AI 和 支付只是基本的功能元素 

    創新  OMO(Online merge Offline)

    服務模式及商務模式管理才是主要的價值

    • 客戶管理:分類、分級、分機構、分團體

    • 醫護管理:分類、分級、分機構、分團體

    • 服務管理:醫護團隊和受照護群體的配適及授權

    • 合作夥伴管理:合作機構的工作分配、管理及授權

    • 收費管理: 線上支付、年费、企業授權、紅利和儲值

    • 裝置及數據管理:串接、數據授權、使用及輸出

    • 各種服務及管理報表




    2022 12 11左永安顧問 中華亞健康生命科學世界總會 WORLD FEDERATION OF CHINA SUB HEALTH /LIFE SCIENCE 長生不老並非不可能 老化是所有生物必經的過程,代表著細胞的活性、代謝及再生能力變差。 人力資源高階主管 台師大 EMBA 商學院 高階經營管理碩士 TTQS ICAP 共通核心職能 關鍵就業能力課程老師 PMP 專案管理 數位轉型 HR的轉型策略 造血幹細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 HSC)是可以分化出所有血球的幹細胞,同時具有複製、多潛能性(multipotency)及自我更新(self-renewal)的特性,是已知人體中體積最小的細胞之一。

    造血幹細胞越大,老化速度越快?

    老化是所有生物必經的過程,代表著細胞的活性、代謝及再生能力變差。

     以往我們認為老化的過程會增加 DNA 損傷的程度,使得細胞因無法進行細胞分裂而逐漸增大,所以細胞體積增加乃因老化造成。然而,最近一項以造血幹細胞的體積大小為研究標的動物實驗卻顯示,細胞體積過大才會加速老化的進程,反轉了先前的觀念,發現幹細胞大小與功能有直接關聯性,細胞大小是功能的重要標記。

    圖片來源:www.motionelements.com/

    撰文/陳淵銓

    老化是每個人均須面對的生命過程,不僅代表著年齡增加,也意味著細胞活性降低、代謝能力變差及細胞再生能力減弱。跟隨著老化而來的現象是齒危髮白、滿臉皺紋、行動遲緩、聽力變差、視力減退、免疫失能,甚至慢性病纏身。老化可分為「常態性」和「病態性」兩類,前者是生物的天性,正常細胞均有一定的壽命,生長了一段時間後就逐漸凋亡;後者是指個體受到疾病侵襲或外力的侵犯,導致細胞發生病變而失去功能,甚至死亡。

    細胞常態性老化可以分為下列兩種理論:

    (1) 老化是由細胞內基因時鐘設定好的一種生命過程,老化基因本來即已存於人體基因組中,

         所以如果能夠找到這些基因加以改造,長生不老並非不可能,染色體的基因療法未來

         也可望是「抗老化醫療」的方法之一。

    (2)老化是個體因來自後天組織器官的長期損耗與受到累積毒素的破壞,而導致細胞功能衰敗、

         失調或死亡的現象,相關的學說包括激素(hormone)減少假說、自由基(free radical)

         毒害假說、粒線體(mitochondria)退化假說及細胞膜破壞假說等。

    目前科學界對於老化的研究,比較傾向於自由基毒害假說,甚至有人認為自由基就是老化的元兇。自由基是食物分解產生能量的副產物,狀態非常不穩定且相當活躍,可能會攻擊鄰近細胞而造成死亡,

    很多老化引起的疾病都被認為與自由基的產生有關,如老年癡呆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症及關節退化病變等。因此,有些養生專家建議服用維生素及抗氧化劑來對抗老化。

    認識造血幹細胞

    造血幹細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 HSC)是可以分化出所有血球的幹細胞,同時具有複製、多潛能性(multipotency)及自我更新(self-renewal)的特性,是已知人體中體積最小的細胞之一。

     HSC分化出的血球可以分成骨髓群系(myeloid lineage)和淋巴群系(lymphoid lineage),

    前者的細胞包含有紅血球、巨核母細胞(成熟後形成血小板)、

    單核球(成熟後變成巨噬細胞)、嗜中性白血球、嗜鹼性白血球、嗜酸性白血球及肥大細胞等;

    後者的細胞則有樹狀突細胞、T細胞、B細胞(成熟後變成漿細胞)及自然殺手細胞等。

     

    造血幹細胞越大,老化特徵越明顯

    以往科學家認為老化的過程會累積 DNA 損傷,損害程度增加會使得細胞分裂無法順利進行,

    當細胞分裂頻率降低,便會導致細胞逐漸增大,所以細胞體積增加乃因老化造成。

    然而,近期研究卻反轉了這個因果關係:細胞體積過大將加速老化的進程。

    在2021年,美國研究人員為瞭解細胞大小與功能的關係,在小鼠模型的實驗中,

    使用輻射線誘導造血幹細胞(HSC)的 DNA 突變,這種突變會使細胞體積增加。

    他們發現體積較大的造血幹細胞無法生成血球細胞,但當其再被誘導變回到原本的大小時,

    又能夠執行正常功能。另一方面,研究團隊也讓另一組小鼠在初齡時就接受 Rapamycin

    (一種能夠抑制細胞生長的抗癌藥)治療,因為 Rapamycin 也能避免小鼠幹細胞過度增生,

    結果顯示在此實驗組中,小鼠即使生長到 3 歲高齡,較小體積的造血幹細胞仍能持續

    生成血球細胞。

    此外,研究團隊也發現細胞大小和其他類型的幹細胞功能有類似關係,

    例如體積較大的腸道幹細胞(intestinal stem cell)生成腸道類器官功能較差。

    結果顯示細胞質中不穩定蛋白質的流失可能會造成細胞變大後的健康受損, 

    雖然 HSC 能夠在被激活後擴展粒線體膜,但若HSC過度擴大,

    則會耗盡粒線體和ATP 等代謝物。

     

    上述研究指出造血幹細胞生成血球的功能受到細胞大小的影響,

    故從細胞體積調控細胞功能的應用將是一個新的研究方向,

    未來若能開發出可使過

    大細胞恢復成正常體積的藥物,將有助改善造血幹細胞功能相關的血液性疾病,

    如貧血(紅血球過少或功能不足)、白血球疾病(如白血球異常的免疫功能低落、

    惡性淋巴瘤及白血病等)、出血性疾病(如過敏性紫癜、血友病和瀰漫性血管內凝血等)

    和造血系統惡性腫瘤(如多發性骨髓瘤及惡性組織細胞病等)。

    在幹細胞的研究領域,細胞大小與功能有直接相關,

    細胞大小可以說是幹細胞功能的重要標記(marker)。

     

    參考資料

    1. Lengefeld J, Cheng CW, Maretich P, Blair M, Hagen H, McReynolds MR, Sullivan E, Majors K, Roberts C, Kang JH, Steiner JD, Miettinen TP, Manalis SR, Antebi A, Morrison SJ, Lees JA, Boyer LA, Yilmaz ÖH, Amon A. Cell size is a determinant of stem cell potential during aging. Cell size is a determinant of stem cell potential during aging. Sci Adv. 2021 Nov 12;7(46):eabk0271. doi: 10.1126/sciadv.abk0271. Epub 2021 Nov 12.
    2. Rudolph KL. Stem cell aging. Mech Ageing Dev. 2021 Jan;193:111394. doi: 10.1016/j.mad.2020.111394. Epub 2020 Nov 9..
    3. De Winter G. Aging as Disease. Med Health Care Philos. 2015 May;18(2):237-43. doi: 10.1007/s11019-014-9600-y.
    (Visited 1 times, 1 visits today)

     

    2022年12月11日 星期日

    2022 12 11左永安顧問 中華亞健康生命科學世界總會 人力資源高階主管 台師大 EMBA 商學院 高階經營管理碩士 TTQS ICAP 共通核心職能 關鍵就業能力課程老師 PMP 專案管理 數位轉型 HR的轉型策略 什麼是亞健康   亞健康是指身體介於健康與疾病之間的邊緣狀態, 又稱“第三狀態”。 世界衛生組織(英語: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縮寫為 WHO)認為,健康是一種身體、精神和交往上的完美狀態, 而不只是身體無病。 ①疲勞;   ②失眠;   ③健忘;   ④食欲缺乏;   ⑤煩躁不安;   ⑥抑鬱或消極、焦慮不安;   ⑦頭暈、心悸氣短;   ⑧大小便異常;   ⑨性欲低下;   ⑩免疫功能下降 (經常感冒或有感冒癥狀、咽喉不適、口腔潰瘍等)

     什麼是亞健康

      亞健康是指身體介於健康與疾病之間的邊緣狀態,

             又稱“第三狀態”。

    世界衛生組織(英語: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縮寫為

    WHO)認為,健康是一種身體、精神和交往上的完美狀態,

    而不只是身體無病。

    根據這一界定,經過嚴格的統計學統計,人群中真正的健康

    者“第一狀態”和患病者“第二狀態”所占比例不足1/3,

    有2/3以上的人群處在健康和患病之間的過渡狀態,

    世界衛生組織稱其為“第三狀態”,目前常常稱之為

    “亞健康”狀態。 

      亞健康是指人體處於健康和疾病之間的一種

            健康低品質狀態及其體驗。

           處於亞健康狀態者,不能達到健康的標準,表現為一定時間

           內的活力降低、各種功能和適應能力不同程度的減退。 


    亞健康的表現

      亞健康以主觀感受為主,客觀體徵極少或沒有,癥狀

             可單一出現,也可以交替或合併出現。

    【亞健康】

    是指身體雖然沒有明顯的疾病,但呈現活力下降、

    適應力減退的一種生理狀態,久而久之會造成許多身體上

    的器官的功能失調,產生各種又不固定的不適應的症狀。


    亞健康在臨床上的主要表現有: 

      ①疲勞; 

      ②失眠; 

      ③健忘; 

      ④食欲缺乏; 

      ⑤煩躁不安; 

      ⑥抑鬱或消極、焦慮不安; 

      ⑦頭暈、心悸氣短; 

      ⑧大小便異常; 

      ⑨性欲低下; 

      ⑩免疫功能下降

             (經常感冒或有感冒癥狀、咽喉不適、口腔潰瘍等)。 


          ..........................

    「亞健康」是人們表現在身心情感方面,處於健康與患病間

      的健康低質量狀態與體驗。

       亞健康狀態是身體發出的一個信號,

       說明及提醒你該注意健康了。

    亞健康一詞是從國外翻譯過來的,

    亞健康在全世界發病率很高,它是由於心理、社會環境的壓力

    而造成人體的一種不適應狀態。

    亞健康的定義可以說它是人體處於健康和疾病的一種狀態。

           對社會環境不適應,甚至出現明顯身心不適現象,

          但身體機能上,無明顯結構和代謝的異常。

         有些人到了醫院說了很多的症狀,但還需有明顯的症狀,

         病人自我感覺比較痛苦,這就是比較典型的亞健康狀態

     綜合症不是亞健康狀態,它包括兩方面,

    一方面是高血壓、高血脂、肥胖等這一系列症狀,

    另一方面是冠狀動脈的微小循環病變

    亞健康它是一個疾病狀態。



    2022年12月9日 星期五

    2022 12 10 左永安顧問 人力資源高階主管 台師大 EMBA 商學院 高階經營管理碩士 TTQS ICAP 共通核心職能 關鍵就業能力課程老師 PMP 專案管理 數位轉型 HR的轉型策略 太空衛星產業鏈上游包含零組件供應與設備製造,中游為發射營運商,下游為應用服務商。 整機設備主要可分為衛星、發射載具、太空船及地面設備等四大類型國際主要衛星製造業者如Boeing、Airbus、Thales Alenia Space、Lockheed Martin等。

     太空衛星產業鏈

            太空衛星產業鏈上游包含零組件供應與設備製造,中游為發射營運商,下游為應用服務商。

    一、上游:

    太空衛星產業上游包含零組件/材料供應、次系統及整機製造等。

    整機設備主要可分為

    衛星、發射載具、太空船及地面設備等四大類型

    依照設備類型各自擁有不同之次系統及零組件/材料供應廠商。衛星在太空中依循特定軌道運行在地球周圍執行不同任務;

    依軌道高度而言,衛星可分為

    地球同步軌道衛星(Geostationary Orbit Satellite, GSO)

    及非地球同步軌道衛星

    (Non-geostationary Orbit Satellite, NGSO),

    GSO在距離地球表面35,786公里高度之軌道上運行,

    NGSO則可再依高度細分為

    中軌道衛星(Medium Earth Orbit, MEO)及

    低軌道衛星(Low Earth Orbit, LEO)。

    依任務屬性不同可分為地球觀測、通訊、導航、廣播及軍事

    等衛星。

    國際主要衛星製造業者如Boeing、Airbus、Thales Alenia Space、Lockheed Martin等。

    發射載具主要是將衛星或載人太空船運輸至次軌道、地球軌道或其他太空空間之載運工具,包含消耗性運載火箭及可重複使用運載火箭。

    國際發射載具製造商如美國Boeing、Arca Space、Astra Space、Space Exploration Technologies(SpaceX)。

    太空船可分為物流太空船與載人太空船;物流太空船任務包含運輸食物、推進器、機具等至太空站,載人太空船則負責將太空人送至太空站執行任務。

    主要國際太空船製造廠商如SpaceX、Northrop Grumman Innovation Systems、Blue Origin、Boeing等。

           地面設備部分可分為地面站(Earth station/ Ground Station)及用戶終端(User Terminal)等兩大類型。地面站具備射頻設備及相關電子元件可與衛星間進行發射、接收等通訊訊號傳輸,地面站透過數據分析設備或連結外部分析設備,提供衛星高度、移動與運作狀態等資訊分析,部分地面站兼具追蹤、指令與控制衛星之功能。

          國際主要地面站製造商如Comtech、Hughes等。用戶終端部分,依據不同應用類型包含衛星機上盒、超小孔徑終端(Very Small Aperture Terminal, VSAT)、導航設備、衛星電話等。

    其中衛星通訊為近年衛星營運商主要布局應用,帶動家庭、企業衛星寬頻連線之VSAT相關裝置成長,主要品牌業者為Hughes、ST Engineering iDirect、Gilat、Comtech等。

    次系統部分,整合零組件/材料後依照不同設備所需之功能,提供相對應之次系統,主要包含酬載、通訊、航電系統、結構、電源與熱控等。

    以酬載次系統為例主要廠商如Northrop Grummamn、Airbus、Thales Alenia Space及L3Harris Technologies等。

    零組件/材料供應部分主要可分為通訊使用之天線及射頻/基頻元件與晶片,其中天線可分為碟型天線、一般天線與平板相位陣列天線;

    隨衛星通訊逐步採用毫米波頻段,衛星服務商與設備業者多投入發展與採用相位陣列天線,負責陣列天線控制之Beamforming IC為關鍵零組件,主要廠商為STMicroelectronics、Analog Devices及Anokiwave等。

         近年隨低軌衛星通訊服務商用發展,擁有大型星系的服務商為提升衛星通訊傳輸效率與減少大型地面站的建置與維運,開始在衛星中導入採用雷射光通訊技術的衛星間通訊系統,提供高速之衛星間數據傳輸,帶動業者投入開發相關產品,主要業者包含Airbus子公司Tesat-Spacecom、Thales Alenia Space、德國新創Mynaric等。

           太陽能板與電池則提供衛星等太空設備之電力供應,其中太陽能電池供應廠商如Spectrolab(Boeing子公司)、Rocket Lab(併購SolAero)等。其他主要零組件/材料如協助地球觀測任務之影像感測、提供火箭推進動力之燃料等。

    二、中游:

           太空衛星產業鏈中游包含發射服務、仲介服務與營運管理等領域。發射服務商提供運載火箭協助政府、學研機構與企業等將衛星、太空船等設備載運至太空,主要發射服務提供商如SpaceX、Arianespace、United Launch Alliance、Rocket Lab、Virgin Orbit等。

         仲介服務主要提供發射服務媒合、發射服務代理、發射任務顧問管理等服務,通常為立方衛星、小型衛星等尋找合適之發射服務商,國際主要業者如Mitsui(併購Spaceflight)、Nanoracks、SEOPS (L2 Solutions子公司)等。

            營運管理服務方面,可分為衛星網路及地面設備兩部分。衛星網路營運管理業者可直接提供服務給用戶,或透過代理、租用方式由服務商提供衛星通訊、導航等服務。

          衛星網路營運管理業者如Echostar、Eutelsat、Inmarsat等傳統衛星通訊業者,多採用地球同步軌道衛星,相關軌道資源有限且僅需少數衛星即可覆蓋全球,因此通常衛星數量較少;另一方面,由Starlink(SpaceX)、Oneweb等業者代表之低軌衛星通訊業者,則具大規模星系,衛星數量從數百顆至萬顆不等。

              導航衛星部分,目前全球代表性的導航衛星系統多由政府所營運管理,如美國太空軍(United States Space Force)營運全球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俄羅斯航太營運之格洛納斯系統(Globalnaya Navigatsionnaya Sputnikovaya Sistema, GLONASS)及歐盟太空計畫局的伽利略定位系統(Galileo)等。

    地面設備營運管理部分,除可由衛星營運商自行建置管理外,鑑於許多小型衛星業者缺乏於全球範圍下建置地面網路之能力,發展出地面網路託管或地面站即服務(Ground Station as a Service)等業務,提供衛星地面網路之設計、採購、天線安裝及營運、衛星控制、數據分析等服務。主要業者如Kongsberg Satellite Services(K-SAT)、Swedish Space Corporation(SSC)、AWS、Microsoft、Viasat等。

    三、下游:

            太空衛星產業下游包含通訊、影像遙測、導航定位等服務。衛星通訊服務部分,可分為衛星語音及窄頻數據傳輸服務、衛星物聯網服務及衛星寬頻服務。衛星通訊服務之提供除前述由衛星網路營運商直接提供外,亦可透過服務代理商向終端用戶提供。衛星語音及窄頻數據服務商如HughesNet、Viasat、Thuraya、Iridium、Globalstar等;衛星物聯網則提供環境監測、物流、能源等垂直領域之連網服務,相關服務商如Inmarsat、Orbcomm、Kepler等。

    運用點數波等技術之高通量衛星則可提供較傳統固定衛星通信高出數倍以上傳輸速度與容量之衛星寬頻服務,主要服務業者如Viasat、Eutelsat、Starlink、Oneweb、Telesat。

         導航定位則利用導航衛星之定位資訊提供相關服務;影像感測部分,從衛星拍攝之影像數據,可應用於環境監測、農業、災害預防、地圖、能源、基礎建設等領域,主要業者如Maxar Technologies、Spire Global、Planet等。

            觀察衛星服務市場發展,衛星通訊與衛星影像觀測在相關技術演進下可應用至更多領域且其用戶市場逐步擴大。其中在衛星通訊服務部分,2020、2021年受到全球疫情影響,衛星通訊主要應用之航空、船舶等領域在各國出入境控管下大受影響,使相關營收下滑,但隨全球陸續解封,預期2022年以後衛星通訊市場將逐步回復。

          同時,由Starlink、Oneweb等新興衛星通訊營運商積極推動服務商用,根據非營利組織憂思科學家聯盟(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 UCS)之統計資料,2021年全球共發射1,697顆衛星中,約超過8成以上之衛星為通訊衛星。

           主要服務業者發展方面,Starlink自2020年10月推出測試服務後加速全球布局腳步,至2022年5月中已完成約2,500顆衛星發射,其中超過2,000顆衛星在軌道上運行,已經接近Starlink第一代星系規模4,408顆衛星布建目標的一半。

           服務並於全球32國推出服務,擁有約40萬用戶。OneWeb雖在2022年初受到烏俄戰爭影響,導致衛星發射時程延宕,但隨即與SpaceX、New Space India等發射商簽約將負責執行後續發射計畫,至2022年6月初已完成254顆衛星發射,覆蓋北緯50度以上地區包含加拿大、阿拉斯加與英國等,預計將於夏季開始提供示範服務。

            其他衛星通訊業者以區域市場為主,如HughesNet之網路服務於美洲市場擁有約150萬用戶;Viasat亦主要經營美國市場,擁有約59萬用戶。除既有業者持續投入衛星網路建置與服務拓展外,國際科技大廠、航太業者等亦規劃加入提供衛星頻通訊服務,如Amazon旗下衛星通訊服務計畫Project Kuiper於2021年底向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申請擴大既有衛星規模,額外增加4,538顆衛星,合計總規模將達7,774顆,

          規劃2022年第四季將發射2顆原型衛星進行相關傳輸技術驗證測試,並於5月宣布與發射商United Launch Alliance合作,未來將陸續完成47次發射任務,協助Amazon部屬衛星星系。航太業者Boeing及Astra Space亦於2021年底申請各自低軌衛星星系部屬計畫,預期未來可帶動相關衛星、地面設備等產品需求。





    2022 12 09 左永安顧問 人力資源高階主管 台師大 EMBA 商學院 高階經營管理碩士 TTQS ICAP 共通核心職能 關鍵就業能力課程老師 PMP 專案管理 數位轉型 HR的轉型策略「藍海策略」(Blue Ocean Strategy)一書中所說的--真正持久的勝利不在競爭求勝,而是創造屬於自己的重大價值,讓對手相形見絀,無法趕上;而只有創造屬於自己的價值,開拓別人所沒有發現的美域,才能在自己的人生中找到專屬的藍海。

     找到自己人生中的藍海

    文/林麗銖 | 2006.01.01 (月刊)

            去年底,收到一位從會計工作轉戰壽險業務已近2年的朋友來信,她在信中首先是請教我一些關於最低稅負制的問題,接著便大吐苦水訴說她在保險行銷工作上的困擾。她說好幾次跟客戶談保險時,都是因為碰上別家公司的業務員用商品比較或低價策略將她的客戶搶走;不然就是遇到目前法令尚未明確規範的問題時,因為她語帶保留不敢跟客戶做明確承諾,因而經常眼睜睜看著花了好多時間與心力開發的業務就這樣被敢打包票的業務員給拿去。她表示一再遇到這樣的狀況讓她既灰心又氣餒,也讓她開始懷疑入行以來不做價格競爭、不比較商品、一切以誠實為上策的堅持是否過於天真、不切實際?未來的路該如何繼續下去?

             這位朋友的困擾,讓我想起幾年前自己親身的經歷--有位患有肝疾的民眾來電問到,投保時是否該將肝疾誠實告訴保險公司?因為他的業務員要他隱匿病情等拖過2年就沒問題了!當時我二話不說就告訴他「當然要誠實告知」,還為他分析若違反告知義務後果將如何等等……;沒想到,半個月後他卻來電抱怨說我害他再也買不到保險了!因為那時拒保件是要通報的,只要曾被拒保過的民眾,想要再到別家投保往往都會吃閉門羹。這件事與那位朋友的情況,同樣都會讓人產生「難道堅持誠信錯了嗎?」的質疑。雖然那件事讓我難過好一陣子,但事後卻絲毫沒有動搖我對誠信的堅持與信仰。

           用低價策略、商品比較來爭取業務是很常見的行銷手法,也無可厚非,只是當該有的利潤不見時,要如何維持良好的售後服務?當販賣的商品不再比同業優惠時,還能拿甚麼來吸引客戶?何況以「利」為出發點的交易,是很難與客戶建立真感情的,因此我確信,只會用價格與商品銷售保險的業務員,是不可能培養真實力,更是無法走長遠的路。對於那位充滿疑惑、加入壽險業務工作不到2年的朋友,我認為她現在需要的除了堅持與時間外,就是要積極努力的創造自己無可取代的服務與價值,才可能在激烈競爭的情況下克敵制勝,擺脫傳統價格與商品的競爭。

            這樣的思維就像最近非常熱門的「藍海策略」(Blue Ocean Strategy)一書中所說的--真正持久的勝利不在競爭求勝,而是創造屬於自己的重大價值,讓對手相形見絀,無法趕上;而只有創造屬於自己的價值,開拓別人所沒有發現的美域,才能在自己的人生中找到專屬的藍海。

    新的一年,祝福每位壽險業務朋友,都能早日找到自己人生中的藍海!

    2022年12月4日 星期日

    2022 11 26 左永安顧問 台大 台師大 EMBA 商學院 高階經營管理碩士 傅安國(中華民國全國創新創業總會資深專案顧問) 品牌計畫/商品定價 創業者必修課創業流程包括: 一、商品及價格必須先行定位確認; 二、檢視是否具備市場同質商品的競爭力; 三、尋找最適合該商品銷售的區域或商圈。

     

    經濟日報 傅安國(中華民國全國創新創業總會資深專案顧問)

          創業者都知道「將本求利」、「薄利多銷」等概念,殊不知「知道」是一回事,「選擇應用」又是另一回事,往往因為這兩樣事的判斷選擇,最後影響自家產品的銷售。

         某業者開了一間潛艇堡專賣店,在一回我們的交流互動中,他問及了該店「產品定價是否適當」的問題。

           由於我對該商圈的消費特性極為了解,所以給出「價格偏高」的回應。只見他略帶緊張的說:「顧問,你有所不知,店裡用的物料都是用最頂級的,我們只是將本求利而已…之後的對話,就在諸多他的執著反饋下,畫下了休止符。

          還有一個想要在工業區鄰近商圈開店的創業者,在開店前找些親朋好友們試吃產品,還發了「試吃意見表」給大家,表格內包含了口味、內容物和售價建議等欄位,目的就是想要得知產品上的意見反饋。

         但問題來了,就在該店開業後沒多久,我約友人一同前往用餐時竟然發現,我所給予的各種建議(包括價位不宜偏高、內容物與賣相微調、品名命名等)幾乎完全沒有採納(當然我不知道其他人給的意見是什麼)。所有的真實答案,時間最終會告訴我們。忘了過了多久時日,上述兩家店都退出了他們當初自己選擇的商圈。

    一般來說,創業流程包括:

    一、商品及價格必須先行定位確認;

    二、檢視是否具備市場同質商品的競爭力;

    三、尋找最適合該商品銷售的區域或商圈。

    如果你已經開店了,請好好回想是否依照這樣的流程;

    假使沒有,目前的營銷獲利上的瓶頸與該流程有無因果關係?

    如果你正在考量創業階段,則請你確實走過流程後再行開店

    也不遲。

    值得一提的是,「商品定價」是創業者的必修學分之一,

    舉凡

    商圈(含線上線下)的觀摩調查啟動、

    商品的成本毛利(含單品與類別及平均)的細算反推、

    歷史數據的進銷存貨優缺盤點

    (針對已開店者)等運籌,不應掛一漏萬,

    才能得出最適合你想要入駐商圈(區域)受眾需求的甜蜜定價。

    經營管理是一門藝術,沒有絕對對或錯的答案!

    或許你很勇敢的想去嘗試以高於商圈平均單價來定價,

    但請別輕忽了「挑戰」背後可能會帶來的影響力道。

     

     

    倘若獲利未能順利如期,建議「及時改善」的導入計畫務必跟上併行,後續才有「化危機為商機」的可能。


    2022年12月2日 星期五

    2022 12 02 左永安顧問 低軌衛星產值龐大值逼近3000億美元  商業模式 工研院資通所所長丁邦安 人力資源高階主管 台師大 EMBA 商學院 高階經營管理碩士 TTQS ICAP 共通核心職能 關鍵就業能力課程老師 PMP 專案管理 數位轉型 HR的轉型策略 可能看到鴻海製造的衛星飛在天空。」鴻海董事長劉揚偉揮舞手指指著天空,向80萬股東宣示鴻海將投入低軌衛星產業。在超越5G(Beyond 5G)的時代,台灣既有的資通訊實力,足夠上太空了嗎?工研院認為相當有機會。

     

      經濟日報 記者 劉玟妤 宋慧昱/台北報導


    「明年可能看到鴻海製造的衛星飛在天空。」鴻海董事長劉揚偉揮舞手指指著天空,向80萬股東宣示鴻海將投入低軌衛星產業。在超越5G(Beyond 5G)的時代,台灣既有的資通訊實力,足夠上太空了嗎?工研院認為相當有機會。

              2018年SpaceX發射獵鷹9號火箭,馬斯克成功將兩顆小型實驗通訊衛星送上軌道,宣告星鏈計畫Starlink啟動,開啟低軌衛星時代。

    工研院資通所所長丁邦安:「我滿看好台灣把5G產業的經驗與能量,移轉到低軌衛星產業上。」

    時至今日,低地球軌道已經有超過1500顆衛星。台灣電信業者最快6月就能申請低軌衛星執照。箭已在弦上,台灣的資通訊產業鏈,要如何無縫接軌上太空?

    SpaceX上月26日發射獵鷹9號火箭,執行第29批次的「星鏈」低軌衛星投放,該...
    SpaceX上月26日發射獵鷹9號火箭,執行第29批次的「星鏈」低軌衛星投放,該次大約把60顆衛星放入軌道。美聯社

     

    值逼近3000億美元 台廠吃得到大餅嗎?

    低軌衛星產值龐大,光是SpaceX的Starlink星鏈服務,在各國順利落地後,2022年全球衛星市場產值就能達到2950億美元。目前已經有台灣廠商打入太空的國際供應鏈。

    丁邦安說明,低軌衛星使用的頻率,剛好是5G高頻段的部分。過去台灣5G產業的布局有一定程度的技術,因此將5G技術的應用移轉到低軌衛星產業上,是非常有機會的。丁邦安看好台灣的太空產業鏈,不過如何拿到國外大廠的訂單,是台廠目前最重要的課題。

    低軌衛星供應鏈大致分為兩個部分,包括衛星製造與地面設備。衛星製造部分包含印刷電路板、衛星天線、衛星晶片以及相關的航太零組件。地面設備則包括電源供應器、地面接收站、用戶端設備、降頻器以及天線等。其中地面設備是台灣廠商布局較成熟的產業。

    工研院產業服務中心執行長陳立偉提到,台灣的資通產業在國際上一直占有一席之地。他舉例,1991年波斯灣戰爭時,CNN記者在戰爭現場使用的衛星手提電話,就是台揚製造,也讓Made In Taiwan的衛星設備聲名大噪。顯現台灣在太空通訊產業早已布局多年。

    5G還在加溫 低軌衛星就要取而代之?

    低軌衛星話題不斷,市場盛傳蘋果、特斯拉都對低軌衛星有興趣。低軌衛星的軌道高度約在2000公里內,有些甚至只有幾百公里。因為距離地球較近,傳遞訊號時延遲比較低。

    但也因為距離地球近,衛星訊號能覆蓋的範圍較小,需要布署密度更高的衛星數,提高覆蓋率。未來低軌衛星可以應用在通訊以及自駕車,但令人費解的是,已經低延遲的5G行動通訊,為什麼還需要低軌衛星?

    工研院資通所所長丁邦安解釋,5G行動通訊需要設置基地台才能使用,難以建設基地台的位置就沒有訊號。譬如飛機上、船上以及偏遠鄉間。低軌衛星可以補足5G到不了的地方。丁邦安說,5G行動通訊與低軌衛星是互補關係,不是競爭關係,彼此應相輔相成。

     

     

     

     

     

     

     

     

     

     

     

     

    低軌衛星來了之後 對你我的生活帶來什麼改變

    SpaceX的Starlink星鏈服務從2020年開放申請至今,已經有超過30個國家可以使用。NCC6月開放申請執照後,電信業也能加入低軌衛星的行列。只不過,其他國家的商業模式在台灣可行嗎?

    丁邦安認為,台灣的電信基礎設施非常完善、基地台密度高,無論是在家裡、辦公室或是出門在外,都可以收到行動通訊的訊號,因此對一般民眾來說低軌衛星的加入,並不會為生活帶來巨大改變。

    他也提到,台灣目前可以運用低軌衛星的場域,大概會是基地台覆蓋不到、較偏遠的地方,或是做為監測土石流等天災時可以使用。

     

     

     

    2022 12 02 左永安顧問 民國111年12月6日(星期二)14:00,桃竹苗分署行政大樓405會議室,召開「111年度桃竹苗區域運籌人力資源整合服務計畫:諮詢輔導服務」第二次顧問共識會議。

     




    2022年11月27日 星期日

    2022 11 28 左永安顧問 預防老年癡呆


     

    2022 11 28 左永安顧問 樂齡心理建設 老年所得 我們超越了君王,不上早朝, 能知天下大事。 不用筆墨,可寫文章錦繡。 不問龍王,能知四海波瀾。



    有位過了六十歲,我問他有何改變?

    他回答說: 
                       
    1.我正在改變!
    以前我愛父母、兄弟、配偶、孩子、朋友,但現在我已開始愛我自己 。

    2.我正在改變。
    我瞭解到,我不是道 (太上老君/上帝),我扛不起整個世界。

    3.我正在改變。
    我不再和老伴計較,任何事情都由他(她)去吧!
    人生苦短,讓他(她)做些自己願意做的事情吧,道 (太上老君/上帝)留給我們的時間都已不多了,順其自然、由他(她)去吧!不給他(她)的人生留下遺憾。

    4.我正在改變。
    付計程車費時我不再等著司機找零錢,給他點小費或許會換來一個微笑。畢竟他為了生計比我辛苦多了。

    5.我正在改變。
    我不再對老人說,“這個故事你已講很多次了”。 
    畢竟這個故事讓他們重拾回憶,重溫往事。

    6.我正在改變。
    我學會了不再糾正別人,即使是他們有錯。畢竟,讓每個人完美,不是我的責任。能讓事情平和愉快更值得珍惜。

    7.我正在改變。
    我大方地給予讚美。
    這不僅讓對方心情變好,自己也受益。   
          
    8.我正在改變。
    我學會了不要為襯衫上的摺痕或斑點煩惱。
    畢竟,人格勝於外表。

    9.我正在改變。
    我遠離那些看不起我的人,因為他們不懂我的價值。

    10.我正在改變。
    我學會不要為堅持己見而破壞了朋友關係。
    畢竟,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11.我正在改變。
    我學會把每一天當成最後一天。
    畢竟,真的有一天會是最後一天。

    12.我正在改變。
    我正在做使自己快樂的事,我應該讓自己快樂,
    這是我對自己最應負的責任。
    青絲已去,白髮染頭!回首人生之路, 一腔熱血東流。
    有的還沒退休,就被上天接走; 有的退休不久,又躺醫院床頭; 我等非常幸運,仍在到處晃悠!!無論同學還是戰友,大官還是小官,無論官民窮富都要感恩知足,快樂向前走!
     
    現今的我們:
    已失去了青春的激情。
    也淡化了中年的勁頭。經歷了人間不平事。
    喝盡了 塵世紅白酒。

    展示了你我的善與美。藏起了自己的苦與愁。
    上奉養父母盡孝,下操勞子女紛擾。我們捫心無愧,
    要快樂地向前走。!

     我們超越了君王,不上早朝, 能知天下大事。 
    不用筆墨,可寫文章錦繡。 不問龍王,能知四海波瀾。

    無須騰雲,可在藍天行走。高鐵飛機,已讓地球縮小。電腦網路,已讓天涯牽手。

    我們趕上好時代,就要快樂地 向前走! 

       我親愛的朋友,自然規律要看透,早走遲走都得走。 
       多想一些開心事,莫為生計去發愁。





     

    2022年11月26日 星期六

    2022 11 27 左永安顧問 台大國發所教授薛承泰 人力資源高階主管 台師大 EMBA 商學院 高階經營管理碩士 TTQS ICAP 共通核心職能 關鍵就業能力課程老師 PMP 專案管理 數位轉型 HR的轉型策略 台大國發所教授薛承泰 累計1至10月,死亡人數已比出生多出5.7萬人 大數字/人口結構「生不如死」 差距擴大 人口老化問題日益嚴重,內政部日前公布最新人口統計,2022 年前十月僅有11.4萬名新生兒,年減約7.02%。

     

    大數字/人口結構「生不如死」 差距擴大

     
    臺灣人口於2022年10月底的官方統計數字為23,212,056人

    人口老化問題日益嚴重,內政部日前公布最新人口統計,2022年前十月僅有11.4萬名新生兒,年減約7.02%。





    人口老化問題日益嚴重,內政部日前公布最新人口統計,今年前十月僅有11.4萬名新生兒,年減約7.02%;前十月死亡約17.1萬人,年增18.6%,累計1至10月,死亡人數已比出生多出5.7萬人,「生死差距」明顯擴大,台大國發所教授薛承泰分析,最大主因除了生育率下降、人口老化之外,還有這兩年的疫情因素所致。

    內政部統計,自2020年開始,台灣的人口結構正式進入「生不如死」階段,2020年出生人數較死亡人數短少7,907人,2021年出生人數比死亡人數減少2萬9,912人,甚至到了今年前十月,差距更是擴大至5.7萬人,從上述數據來看,台灣不願生育的狀況愈來愈嚴峻。


    薛承泰表示,「生死差距」近年日愈擴大,除了因為生育率一直下滑外,再來就是台灣人口結構持續改變中,當老化人口愈來愈多時,死亡人數也會增加,畢竟人老死亡都是自然現象。事實上,若單看老年人口的死亡率,台灣的死亡率並未突然大量增加,而是當老年人口基數變大時,死亡人數就會擴大。


    另外,薛承泰也說,再來就是這幾年受到疫情影響,老年死亡數也有增加,雖然不見得因染疫而過世的全都是老年人口,不過從數據上可以看到,在沒有疫情時,老年人口死亡率都約落在72%左右,不過近兩年的死亡率增加至75%,由此可見受到疫情這個因素干擾還是有的。


    另外,結婚對數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接下來一年內的出生情形,2022年10月結婚對數合計共1萬對新人結婚,年減11.4%,顯示出不僅生育率下降,結婚率也下滑狀況。


    在社會增加方面,今年前十月遷入人口約87.7萬人,遷出98.3萬人,維持「入不敷出」,彌補不了出生人數銳減的缺口。


    台灣自2020年人口自然成長「死亡交叉」後,已連續兩年「生不如死」,且差距逐漸擴大。


    雖然政府極力的力挽狂瀾,不斷加碼計出生育補貼措施,像是今年8月上路的生育津貼首胎發5,000元補貼、第二胎6,000元、第三胎7,000元;各種學齡前後幼兒的就學補貼;以及公共托育專業人員薪資的提升等各項政策措施,但似乎效果難以立即顯現。


           根據國發會通過最新人口推估報告,與前次報告相比,我國生育率持續下降,老化程度增加,預估2025年後,台灣進入「超高齡社會」,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超過20%,「人口紅利」將於2028年消失,也就是工作年齡人口占總人口比率將低於三分之二,扶養壓力沉重。


          其中15至64歲青壯年人口也將從2015年的高峰1,737萬人不斷下滑,而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則是會在2050年到達高峰,來到766萬人,這兩大族群的人口數也將會逐步靠近,2070年的差距將會縮短至百萬人以內。


    2022年11月25日 星期五

    2022 11 26 左永安顧問 台大 台師大 EMBA 商學院 高階經營管理碩士 影帝李康生、李千娜和各大KOL等人都是公司常客。《信樂燒狸》 《狸君居酒屋》君誠有限公司成立於2018年12月10日。林先生早年從事房地產,而後因不想繼承生技的家業,於是從無到有的自立創業了君誠有限公司《狸君居酒屋》,以信樂狸善良為本質,做為公司的吉祥物。

               《狸君居酒屋》君誠有限公司成立於2018年12月10日。林先生早年從事房地產,而後因不想繼承生技的家業,於是從無到有的自立創業了君誠有限公司《狸君居酒屋》,以信樂狸善良為本質,做為公司的吉祥物。

          在疫情期間沒有歇業反而做慈善,送餐點給支持鼓勵到台北聯合醫院及台大醫院醫護人員。公司從一開始6人,發展至今已有20位工作夥伴。

    影帝李康生、李千娜和各大KOL等人都是公司常客。

      開運信樂狸~八相緣喜~

    1. 笠:隔離惡運、保護自己。 2. 目:眼看八方、洞測事務。 3. 顏:笑臉迎人、心平氣和。 4. 腹:肚量寛大、大膽決斷。 5. 德利:厚植人德、利源自來。 6. 通:信用第一、說到做到。 7. 尾:持之以恒、善始善終。 8. 金袋:金袋飽湯、財運亨通。


            《信樂燒狸》代表好運的吉祥物。如“信樂狸八相緣喜”中所述,這是代表多種吉祥幸運的緣起物。通常在日本商店的前,作為生意興隆的幸運象徵。


            因為日本關西地近京都的琵琶湖南方山區,有個名為信楽町的地方以出產「信樂燒」聞名,是日本六大古窯之一。而信樂燒的代表,那就不得不提到狸貓。          昭和26年(1951年),昭和天皇訪問信樂,但因為當時信樂人口少,人們就想到用拿著日本國旗的狸貓來恭迎天皇的來臨。天皇非常喜歡這道風景,更即時吟詩詠唱,這件事被傳媒報道後,令信樂狸貓瞬間紅遍全國。其後,因著「狸八相緣起」在全國廣泛被討論,信樂狸貓從此就成為了無人不曉的吉祥物。現時信樂仍是生產狸貓的重鎮,它們的數量據說還超越了信樂居民的人口! 琵琶湖是日本面積最大,儲水量最多的湖泊。湖水相當清澈,縣民和政府的環境意識也非常高,縣內匯聚了大量和環境領域相關的企業和人才,是全國首屈一指的「環境先進縣」,這就是滋賀縣。       滋賀縣自古以來交通便利。是將「賣家受益、買家受益、社會受益」(不是只考慮到賣方的利益,買方也能從心底感到滿足,並透過買賣促進地域社會的發展並對促進社會福利有所貢獻)這種三方受益視為行動哲學的近江商人的根據地。 信樂燒的主要產地為滋賀縣甲賀市的信樂。這種陶器所使用的是附近丘陵地的優質土壤,成品整體呈溫暖人心的火色(緋紅色)。此外,由陶土中含有的成分和柴火灰發生化學反應產生的「自然釉」所展現的藍色和黃色,更為信樂燒平添一份獨特的在火中打造過的感覺。信樂燒的製造上,不僅依靠人類的力量,它本身是土與火融合結晶的藝術這點也是信樂燒受到人們喜愛的原因。 還有一點,說起信樂燒的代表,那就不得不提到狸貓。狸的念法可以分離成日本漢字的「他」和「拔」。有著「超越別人」意涵的吉祥物,肥碩的狸貓戴上斗笠,腦袋稍稍歪著,拿著酒壺的樣子十分可愛。大家應該在民家的門前或是日本餐廳的入口處看過它吧?這種狸貓被做成各種大小,有跟真人一般大的,也有小得能放在掌中的。 信樂燒的狸貓作為裝飾品的歷史並不久遠。陶藝家「藤原夷造」老師(1876〜1966年)是它的第一位製作者。西元1951年,為了歡迎昭和天皇來信樂的來訪,沿路上擺放了許多拿著日本國旗的信樂燒狸。昭和天皇非常喜歡這道風景甚至還吟詩一首。這件事經媒體報導後,信樂燒的狸貓在全國一舉成名。 現在您不需要花錢訂機票!只要你來到君誠,就會看見到處都是信樂的狸貓在歡迎您~! 君誠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君誠有限公司的工作行列。

    經營理念

    以善為根本,服務至上,以客為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