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費德勒(Fiedler)所提出的權變領導理論中,對於領導行為的決定,應取決於領導時的領導情境,其領導情境的因素不包括下列哪一項?
(A)領導者個人的魅力
(B)領導者與成員的關係
(C)領導者於職務上的控制力
(D)工作目標與流程的明確程度
菲德勒(Fred Fiedler)從1951 年開始,首先從組織績效和領導態度之間的關係著手進行研究,經過長達15 年的調查試驗,提出了“有效領導的權變模式”,即菲德勒模型。他認為任何領導形態均可能有效,其有效性完全取決於是否與所處的環境相適應。他把影響領導者領導風格的環境因素歸納為三個方面:職位權力、任務結構和上下級關係。
情境領導由三項因素決定:領導者與成員的關係、工作結構及職權
三項因素交織而成的情境,分為高度控制、中度控制、低度控制
1.領導者處於高度控制(極有利)及低度控制(不利)情境時,採工作導向的領導方式最有效
2.領導者處於中度控制情境時,採關係導向的領導型式最有效
最不喜歡的同事量表(Least Preferred Co-worker Scale,LPC)
此為權變論大師Fielder所編制,得分高者為關係取向,低的是工作取向
(1)職位權力(position power)。職位權力指的是與領導者職位相關聯的正式職權和從上級和整個組織各個方面所得到的支持程度,這一職位權力由領導者對下屬所擁有的實有權力所決定。領導者擁有這種明確的職位權力時,則組織成員將會更順從他的領導,有利於提高工作效率。
(2)任務結構(task structure)。任務結構是指工作任務明確程度和有關人員對工作任務的職責明確程度。當工作任務本身十分明確,組織成員對工作任務的職責明確時,領導者對工作過程易於控制,整個組織完成工作任務的方向就更加明確。
(3)上下級關係(leader-member relations)。上下級關係是指下屬對一位領導者的信任愛戴和擁護程度,以及領導者對下屬的關心、愛護程度。這一點對履行領導職能是很重要的。因為職位權力和任務結構可以由組織控制,而上下級關係是組織無法控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