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寓言學管理/設定目標 應檢視合理性
2023-10-23 23:13 經濟日報/ 林行宜(企業培訓導師)
話說,有個養猴人跟猴子說:「我決定早上餵你們三升橡實,下午餵四升。」猴子很不高興,嫌早上吃太少了。於是,養猴人說:「那我們改早上四升,下午三升。」猴子聽了都很高興。
此故事出自《莊子.齊物論》,用以提醒主管,在建立目標共識時,須避免自以為是地衡量事理,需在意部屬對目標合理性的認定。
目標設定SMART五法則中,「R」除了代表Relevant 或Related(相關),也就是目標必須與承接者職責相關外,也代表著Reasonable合理性,意指所設目標,應是合理的。
為何目標合理很重要呢?
因為,目標合理與否,將影響部屬投入意願。若目標合理,自然心甘情願地拚盡全力;若目標不合理,那就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或是躺平處理。
至於,何謂「合理」呢?詞典上定義是:合乎道理或事理。我們可以從兩個面向進行討論。
第一個面向,是目標的達成機率,是否合乎道理或事理。
SMART法則中的「A」,有助「合理性」的推論。所謂A意指目標設定應Attainable或Achievable(具挑戰性但有機會達成)。簡單地說,就是目標須有難度,但不能難如上青天。
若目標過低,對部屬而言,不僅毫無成就感,也無價值提升可能。若目標過高,達成機率幾近於零,部屬通常直接放棄。挑戰性與達成機率兼具,才是個合理的目標。
此外,如何確認所設定目標,是合理的呢?
所謂合理,適合主管的理?還是合部屬的理?
這就得思考第二個面向,
也就是目標的參考標的,是否合乎道理或事理。
目標設定時,想找個毫無爭議、訴諸四海皆準的公理不易得,但若能提供參考資料,作為比較基準,有助於對目標合理與否的認定。例如以下四個標準:
一、個人績效:以員工過去表現的績效數據,作為下一期提升的參考。
二、同儕水準:以同一職等或相近年資的績效數據,作為挑戰目標設定對照。
三、業界標準:以外部同業類似職務績效數值,作為設定目標的基礎。
四、投入產出比:以職位薪酬,對應產出的價值,作為目標設定依據。
以朝三暮四的故事為例,若提供其他猴子團隊的橡實額度,給予猴子們參考,證明符合情理。相信,猴群較能接受所提方案。
每個人對於事情的看法不同,須避免用自己的角度評價他人。應深入了解對方言行背後的理由,對焦彼此認知落差。
就故事原角度來看,「朝四暮三」與「朝三暮四」只是順序改了,總數相同,猴子便以為拿的較多而滿足開心了。意謂著猴子的智商不高或自以為是。
然而,人們有問過,猴子為什麼選擇「朝四暮三」嗎?說不定,猴子的回覆是:「早上那餐須支應整日體能所需,得多吃一些。」或者是:「主人常說話不算數,所以早上多拿些,比較保險。」若釐清原因後,究竟是誰自以為是呢?
人人對目標,各有不同的解讀與認知,容易產生歧見。因此,針對目標合理與否的議題,主管與部屬得經過討論,藉此釐清想法,並取得共識。
合理與否?這個答案將影響人的態度行為,也將影響最終的產出。
一個合理的目標設定,應有合理的「參考指標」、「達成機率」與「對焦過程」。基於這些合理元素與流程,部屬較願意全心投入、全力以赴,而期末依此目標作為獎懲依據,部屬也可欣然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