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所製造的碳足跡,同時也帶動重新思考的軌跡。
透過 ISO 14001 產品生命週期思維,可以不斷提升溫室氣體生命週期分析法。
當評估顯示,
有某一材料、流程或系統,對碳足跡形成重大的負面影響,
企業將可以重新審視該產品、流程或設施的全新思維設計。
ISO 14001:2015 新版標準大綱
1.適用範圍
2.引用標準
3.專有名詞與定義
4.組織背景
5.領導統御
6.規劃
7.支援
8.運作
9.績效評估
10.改善
新版條文通過 Annex SL 語言的實施,可在組織內建立跨系統的整合管理系統。
企業更可以將各種 ISO 系統進行整合,
包括 ISO 9001/ ISO 14001/ ISO 45001 / ISO 27001 / ISO 50001 等系統整合。
ISO 14001:2015 執行步驟
(1)召開 ISO 14001:2015 推行動員大會,最好是全廠人員參與,包括最高主管。
(2)任命環境管理者代表, 雖說標準未要求誰來做,但最好是企業第二或第三
負責人,這樣在執行時會事半功倍,管理者代表任命書應由最高主管簽發。
(3)確定各部門在推行 ISO 14001 中應扮演的角色及職責。
(4)每個部門應有一個代表,成立一個推行小組,擔任聯絡或佈達本身部門的作用。
(5)管道從哪裡進,哪裡出,盡可能將不同管道用顏色標出並繪製流向。
相關孔蓋、化糞池的位置,做好標示或留下平面配置圖等,
以確保後續保養維護。
(6)對推行小組成員進行標準訓練,環境因素識別 (環境考量面評估)訓練。
(7)確定流程的輸入及輸出的環境因素,確定流程的潛在與意外環境因素。
(8)由管理者代表會同環境推行小組確定公司重大環境因素。
(9)由採購依照公司化學品清單向供應商收集化學品的 SDS。
(10)由現場單位制定內部化學品的 SDS。
(11)由有資格人員對我司活動所涉及法律法規進行資訊蒐集並製作清單並評估
審查其符合性,由市場(業務)部對客戶要求進行收集製作清單並審核
其符合性。
(12)由最高管理者批准發佈公司的環境政策。
(13)由採購/市場/業務同事將環境政策對外(利害相關者)宣傳。
(14)由管理者代表制訂環境手冊,例如:
公司環境組織架構圖
公司平面圖
環境政策
公司基本資料介紹
管理者代表任命書 等附件
管理系統執行架構 等。
(15)環境考量面識別表格,與供應商相關的表格,指引文件所產生的表格,
記錄等。
(16)將系統文件發行,並對各級人員進行訓練。
(17)收集上年相關資料指標,不用太複雜,看得出每月用多少就可以了,
或單位用量。
(18)依照組織背景分析、環境考量面及守規義務等風險機會擬定目標的方案,
落實持續改善。
(19)制定監測與測量計畫。
(20)委託合格廠商(例如:環保署公告廠商),對公司廢水、廢氣、噪音排放
或飲用水進行監測。
(21)全廠實施廢棄物管理,包含垃圾分類,檢查、矯正其正確性,
例如:如有廢棄物清理計畫書,是否執行規劃與結果一致。
(22)如有有害事業廢棄物,是否有清運聯單,必要時應於 EMS 系統確認廢棄物
流向及跟車確保妥善處理。
(23)規劃消防演習(例如:自衛消防編組)並組織全廠(或足夠之緊急應變編組)
人員參加實施。
(24)消防管理:例如消防設備設施清單製作,檢查保養記錄,包括警鈴,
安全指示燈,指示牌或確認消防檢修申報書。
(25)如有使用化學品應規劃化學品洩漏(意外事件)演習並招集相關人員參加實施。
(26)化學品儲存應遵守酸鹼/固液體/氧化劑還原劑/易燃品助燃品分開放置原則;
通風/防爆燈/防洩漏裝置/消防砂/溫濕度控制/標識/危險品標誌/增加防護用品/
滅火器放在門外/開關插座裝在門外/專人管理。
(27)司機/醫護人員/廢水處理人員/稽核員/法律法規收集人員等專業資格(或訓練)
證明。
(28)對於有污染之虞之設備、溶劑應設置二次容器,例如:機器漏油用桶接住;
化學品瓶身可能會破損可用承接盤盛裝。
(29)全廠進行環境系統試運行,垃圾分類並依規定處理,廢水/廢氣/噪音達標排放,
能源消耗節約制度執行,報廢率控制,相關設施(水、電、消防)定期檢查
保養維修,環境資訊交流。
(30)如果為公告列管之空氣污染排放源、廢水排放、廢棄物清運,應有當地環保
機構核發之空氣污染防制許可證、水污染防治措施許可證、事業廢棄物
清理計畫書等
(31)如有運作毒性化學物質(關注化學品),應先取得當地環保局同意後
核發使用許可,並依據許可使用(可濃度、許可最大運作量),
並且需加入環保機構指定之毒災聯防小組。
(32)公司的廢棄物處置(清除處理)必須與回收商簽訂合約。
(31)對稽核不符合項進行由點到面的改善。
(32)由最高管理階層主持召開管理審查會議,
各部門提供相關報告 (依據管理審查輸入項目),
檢討環境保護相關工作情況,
並由最高管理階層提供會議結論(依據管理審查輸出項目),給予指導之方向。
(33)迎接驗證公司的正評,安排對應人員協助驗證執行,例如陪同稽核人員。
(34)對正評提出的不符合項進行改善,並於限期內提供給驗證單位。
(35)由驗證公司發證。
(36)驗證後持續對於制定程序或管理文件進行定期檢視及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