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 陳泳丞
這幾年來智慧手機市場風起雲湧,各家品牌廠商莫不卯足全力拚戰,不過品牌比的東西,除了工業設計、人機介面、無線通訊技術之外,從一些小地方,似乎亦可以看出國際大廠牌之所以享譽全球的「眉角」(關鍵處)到底在哪裡?
舉個例子來說,蘋果的手機包裝盒,不僅簡潔俐落,裡頭有些東西的小設計,其實也很有意思。例如用來戳開sim卡座的「迴紋針」,算是個相當細小的零件,擺在盒子裡很容易掉出來找不到,為了固定這根不常用到、但是卻相當重要的小東西,蘋果設計用可摺疊成蝶翼狀的紙板來「卡住」這根針,同時又可以當成上層紙盒的「提把」,可說是一舉兩得。
不過,當看到另一家大廠也跟蘋果同樣採取側邊sim卡座的設計時,他們的迴紋針卻是用「膠」直接黏在裡頭的附註說明書上,當你要把迴紋針拿起來用時,一拔就會把那張原本印刷精美的說明書給撕到破皮,精美的包裝很快就被自己的「手殘」給毀了。
更麻煩的是,從固定膠水上被拔下來的那根小小迴紋針,以後只能流落在那手機包裝盒的某個角落,甚至一不小心就會掉出去、從此跟手機主人說掰掰。
即使可供替代使用的迴紋針多得是,但是從此以後,那套手機的零組件就不完整了。這雖然是個小地方,卻可以看出各廠商在動腦筋設計自家產品時,用在關注消費者使用經驗上的努力。
國際大廠注意到不只手機被消費者使用時,他的功能、形狀、外觀材質要比人家炫,連只有消費者自己才看到得到的這種小地方,大廠照樣用心計較、很把它當一回事,這種小處的差異一旦積累,就會是終端產品競爭力的大分野。
以前某大代工廠的老闆總愛講「魔鬼都藏在細節裡」,強調工廠管理、製程的完善等等,是攸關代工品質的關鍵;現在來看看台灣科技品牌的國際競爭力,雖然技術上不見得處處輸人,但是不是在這些枝微末節的小地方,我們的品牌廠也用上心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