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7日 星期日

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陽動陰靜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氣分佈,四時行焉。五行一陰陽也,陰陽一太極也,太極本無極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無極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氣交感,化生萬物。萬物生生而變化無窮焉。惟人也,得其秀而最靈。形既生矣,神發知矣,五性感動而善惡分,萬事出矣。聖人定之以中正仁義而主靜,立人極焉。故聖人與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鬼神合其吉凶,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故曰: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又曰: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大哉易也,斯其至矣。




宋代理學開山祖師─周敦頤,字茂叔,人稱濂溪先生。生於一個官僚地主的家庭,父親去世後,母親帶他投靠舅父鄭向,當時正擔任龍圖閣學士的鄭向見他聰穎好學,便著意培養他讀書,想讓他成為有成就的大學者。刻苦好學的周敦頤終未辜負舅父的期望,
成為一代名哲。

周敦頤知識十分廣泛,他善於博取眾家之長,融會貫通,自成一家之言。他的哲學思想以儒學為主,兼治佛學與道家之說,對於以後儒學發展有關鍵性的影響。之後的理學兩大宗師─程頤、程顥兄弟,便是他的得意門生。其主要的著作有太極圖說與易通書。
太極圖說全文如下:

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

陽動陰靜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氣分佈,四時行焉。五行一陰陽也,陰陽一太極也,太極本無極也。

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無極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氣交感,化生萬物。萬物生生而變化無窮焉。


惟人也,得其秀而最靈。形既生矣,神發知矣,五性感動而善惡分,萬事出矣。聖人定之以中正仁義而主靜,立人極焉。

故聖人與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鬼神合其吉凶,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故曰: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又曰: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大哉易也,斯其至矣。

周敦頤認為,太極是由無極而來的。無,是無邊無際、無形無像的意思;極,是指極限;太,象徵著至高無上,太極就是至高無上的無極,他主宰著宇宙中的一切事物。

太極非常抽像、非常虛幻,單憑人的肉體感官是捉摸不到的,因此人們也無法用某種具體的事物來形容他。太極創造了世界。

他動的時候產生陽氣,靜的時候產生陰氣。

陰陽的聚變產生了水、火、木、金、土五行。五行按一定的順序排列,生出了四時,也就是春夏秋冬四季。萬物也因此而生。

周敦頤把陰陽二氣汗水火木金土五行中最精微的部分叫做「精氣」,說他常常處於一種奇妙的凝合聚散狀態,這種狀態分為乾道和坤道,乾道生出男人,坤道生出女人,這就完成「人」的創造過程。

此外,他還認為,人是萬物中最靈最秀的部分,在人當中,又有聖人和凡人之分。聖人,則是人中之傑,也就是最偉大的人。

凡想要成為聖人,一方面要按儒家的道德標準,經常不斷地修身養性,另一方面要按道家的處世原則,最到無慾望、無所求,時常處於清靜自然的境地,這才能達到超越凡塵的境界,成為人中之傑。

太極無極二與均見先秦。太極是最先義,無極是無始義。天地萬物何自始,第一因只是無因可覓,故太極實即無極。西方思想論宇宙,必究其本質,故有唯心唯物之辨。

中國古代,僅著眼宇宙整體之變化,就現象論現象,認為天地萬物只是一氣之動,無始以來只是此動,而實無所謂最先之一動,故曰無極而太極。

周敦頤此種見解乃本於易經,惟自佛學來中國,遂傳進本體現象分離之觀點。濂溪此篇之無極,即隱含有宇宙最先本體之義,故曰無極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無極有一真,即是本體。

由此演化出天地萬物與人類,這一種宇宙論,是先秦傳統;是道家陳說,但是經過周敦頤重新提出,卻參進了佛學的影響。更加擴大了中國傳統的宇宙思想。

至於對人生方面的論點,

周敦頤認為:定有一無極之真為天地現象背後之本體,故而要把無慾作來人生的本體,即人極。如此始能與天地合德;

始能上達天德,使天地界與人生界貫通一致。這就是之後宋儒所謂「去人欲,存天理」的主要觀點。

至於通書,基本上與太極圖說沒有多大差異,惟通書多用中庸,強調的是一個「誠」字。他說:「誠者聖人之本,聖誠而已矣。」並且引易經:「大哉乾元,萬物資始」謂為誠之源也。


周敦頤生平最愛蓮花,他曾經寫了一篇「愛蓮說」,他 個人的行為也正如蓮花一般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由於他的行為光明若磊落,黃庭堅 曾推崇他是「人格甚高,胸懷灑落,有如光風霽月。」, 這句話及「蓮花出淤泥而不染。」, 都成為後代讚美人們品性高潔的名言。

周敦頤所著之太極圖說與通書都是中國學 術史上燦爛的一頁,理學家的學問比較玄,不易瞭解,但是他們 心口如一,追求道德 完美的精神,使後世景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