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只想喝咖啡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只想喝咖啡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3年12月17日 星期日

2023 12 17 左永安 顧問/講師/委員 從育種到杯測 台灣咖啡莊園的品牌路 國立臺灣大學 台臺灣師範大學 EMBA TTQS PMI 安永經營管理顧問集團 左記歐洲商行 中華亞健康生命科學世界總會 台北無極鳳清道德宮 共通核心職能 關鍵就業力 台灣咖啡產業走精品路線,就像法國葡萄酒講究風土和工藝「花囍田咖啡莊園」 從育種到杯測 台灣咖啡莊園的品牌路 阿里山的方政倫、古坑草嶺嵩岳咖啡莊園的郭章盛 農委會(農業部前身)推動「一鄉鎮、一特產」 1917年農業部嘉義農事試驗分所就以阿拉比卡作為主栽培品種試驗研究、栽種

 從育種到杯測 台灣咖啡莊園的品牌路

楊淑閔 的故事 2023 12 17 驚豔台灣咖啡豆3(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17日電)











從育種到杯測 台灣咖啡莊園的品牌路© 中央社


台灣咖啡產業走精品路線,就像法國葡萄酒講究風土和工藝,由於返鄉的咖啡農增加,

年輕一代也投入杯測及打造品牌,快速提升質與量,消費者喝到喜歡豆子可以拜訪莊園,

可說是很幸福的事。

台灣開始栽種咖啡樹,已是100多年以前的事。

農業部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副場長邱垂豐說,

早在日治時代,1902年田代安定就在恆春創設殖產局。

1917年農業部嘉義農事試驗分所就以阿拉比卡作為主栽培品種試驗研究、栽種

1932年日本圖南株式會社接手,擴展至雲林古坑荷苞山進行經濟栽種,

從台灣東部像是花蓮瑞穗,早在日治時期也有試種。

在日本技術、資金撤出後,

1972年因為考量台灣咖啡豆生產成本高、進口咖啡豆量大價格競爭等因素,

當局擔心鼓勵栽種後恐怕滯銷,所以改採「不鼓勵、不限制、不輔導」的三不政策,

台灣咖啡產業就此停滯30年。

921大地震災後重建,反而為台灣咖啡文化復興帶來契機。

邱垂豐說,為重振地方發展,當時的農委會(農業部前身)推動「一鄉鎮、一特產」

就像南投縣魚池鄉發展紅茶,國姓鄉咖啡產業也做了起來,並鼓勵青農返鄉,

他說,當時的重點是栽培人力,市場上已有烘焙師,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就投入

「栽培管理、後製技術、防病蟲害、咖啡評鑑」四大領域的人才培育,

接著安排人才到產業界輔導,在產區舉辦評比活動,引導提升品質與規模量。

官方首名杯測師劉千如就是政府當年花費新台幣10萬、20萬元培育的,

她除了報名國際咖啡品質協會(CQI)在台開設的課程,

也派往中、南美洲考察、學習國際咖啡評比、競賽等實務運作。

劉千如說,過往約10幾年以前的農民,沒那個自信可以站出來說自己的豆子

是什麼味道、風味或是分類,現在他們學習杯測、成為杯測師,這已是基本能力,

甚至可以當講師,如此一來,就懂得推什麼品種好,分辨栽培、後製做得好不好、

要賣多少錢等。

她說,現在像是阿里山的方政倫、古坑草嶺嵩岳咖啡莊園的郭章盛

都是20年前就在栽種咖啡又比她資深的講師,他們經營方式各有不同,

方政倫參與國際型比賽,日治以來的第三代咖啡農劉易騰則主打教育訓練、

文化歷史導覽等。

新一代返鄉栽種咖啡的林貝珊,非常喜愛咖啡,她說,2016年跟先生

一起投入咖啡栽種,除了組成古坑當地最新、規模較小的20名成員的咖啡產銷班,

也自創品牌「花囍田莊園」,栽種面積3甲多、有3500株咖啡樹。

2017年遇到劉千如後,夫妻倆展開田間管理、後製(日曬、水洗、蜜處理)

杯測學習、咖啡萃取等一系列為期3年的完整學習。

還參與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的「參與式育種」,班員每年都做DNA檢驗計畫,

驗出來可確認品種,以此找到最適合產區栽種的品種去育種,產銷班、

「花囍田咖啡莊園」栽種鐵比卡、SL34、藝伎、黃波旁等,種植在中、

高海拔的風味多元,花香、果香的調性都蠻好的。

不同於以往1年做2次試驗肥,經輔導改為1年4次,

包含在開花期、萌芽期、小果期到大果期,

分4個階段施用複合肥,果實甜度、風味、果香都提升很多。

自己還期望未來能打造花囍田專屬的後製室,隨時精進咖啡風味。

誠如劉千如說的,技術導入後,農民調整後製作法,做出自家獨有的咖啡豆特色。

林貝珊就說,後製使用厭氧發酵,將黃波旁做成日曬豆,取名「幻想家」,

風味跟別人不一樣,有著比較濃郁果香,

帶有葡萄、香檳葡萄酒香味,甜感像甘蔗,有點像鳳梨、水果軟糖的調性。

看著這10年來台灣咖啡快速進步,劉千如還有遠景,她說,台灣咖啡農仍然很辛苦,

總希望能再做些什麼,讓台灣精品咖啡產生變化,例如增加產量等,

進而能進入咖啡門市銷售,讓咖啡農可以專做咖啡,咖啡不再是兼作的作物。

茶葉及飲料作物改良場預計,

2030年國內咖啡消費量

可望從目前4萬多公噸增至5萬公噸,

國產咖啡豆產量也將從目前的906公噸(產值6.2億元),增至1200到2000公噸

栽種面積從目前1167公頃,增至1600到2500公頃。

對此,林貝珊自信地說,投入7年多來,營收7成來自「花囍田咖啡莊園」

另3成靠種短期葉菜增加收入,再3年,運作會更成熟,預計可以品牌銷售維生。


1121217(編輯:陳清芳、管中維)






2023年10月24日 星期二

2023 10 24 左永安 顧問/講師/委員 2023年WSC世界虹吸咖啡大賽(World Siphonist Championship)冠軍 簡嘉程 台大 台師大 EMBA TTQS PMI 安永經營管理顧問集團 左記歐洲商行 中華亞健康生命科學世界總會 台北無極鳳清道德宮 共通核心職能 關鍵就業力 咖啡豆則選用「豆御香藝伎莊園」的藝伎咖啡 2023年WSC世界虹吸咖啡大賽(World Siphonist Championship)日前在日本東京舉辦,來自台灣的咖啡好手簡嘉程以自烘的阿里山咖啡豆、台灣本土設計師開發的磨豆機及咖啡品評杯等器具,搭配台灣本土特色食材,摘下今年的世界冠軍。

 


2023 10 24 左永安 顧問/講師/委員 2023年WSC世界虹吸咖啡大賽(World Siphonist Championship)冠軍 簡嘉程 台大 台師大 EMBA TTQS PMI 安永經營管理顧問集團 左記歐洲商行 中華亞健康生命科學世界總會 台北無極鳳清道德宮 共通核心職能 關鍵就業力 咖啡豆則選用「豆御香藝伎莊園」的藝伎咖啡 2023年WSC世界虹吸咖啡大賽(World Siphonist Championship)日前在日本東京舉辦,來自台灣的咖啡好手簡嘉程以自烘的阿里山咖啡豆、台灣本土設計師開發的磨豆機及咖啡品評杯等器具,搭配台灣本土特色食材,摘下今年的世界冠軍。

         來自台灣的咖啡好手簡嘉程以自烘的阿里山咖啡豆、台灣本土設計師開發的磨豆機和咖啡品評杯等器具,搭配台灣本土特色食材取得2023WSC世界虹吸咖啡大賽冠軍。

2023.10.24 人間福報

簡嘉程(右)以阿里山咖啡豆,奪得2023年WSC世界虹吸咖啡大賽冠軍。圖/中央社
文創咖啡瓶 簡嘉程將創意咖啡以玻璃瓶包裝。圖/取自皮思樂咖啡臉書
人間福報綜合外電報導】2023年WSC世界虹吸咖啡大賽(World Siphonist Championship)日前在日本東京舉辦,來自台灣的咖啡好手簡嘉程以自烘的阿里山咖啡豆、台灣本土設計師開發的磨豆機及咖啡品評杯等器具,搭配台灣本土特色食材,摘下今年的世界冠軍。

這是首次有咖啡師以台灣豆奪冠,簡嘉程分享,賽前因咖啡豆狀況不穩一直很掙扎,後來想挑戰看看,要讓台灣咖啡豆站上世界舞台。

營造阿里山意象 展現寶島之美 

     WSC世界虹吸咖啡大賽每年於亞洲各地舉辦,選手必須經過在地國家地區選拔後,隔年與世界好手爭奪冠軍;選手必須以虹吸壺沖煮以黑咖啡呈現的「綜合咖啡」,以及可加入其他副食材,但不可含有酒精、酒精萃取物等的「創意咖啡」,並要為3名感官評審各提供一杯綜合咖啡及創意咖啡。

      2019年,簡嘉程取得台灣區代表權,原訂2020年前往中國大陸普洱市參與世界賽,但由於新冠疫情,賽事延到今年;簡嘉程將主題鎖定在「美麗的台灣」,除了把工作台營造出阿里山意象,也盡可能使用台灣設計師或自創的咖啡設備,咖啡豆則選用「豆御香藝伎莊園」的藝伎咖啡

      簡嘉程指出,5、6年前,台灣咖啡豆「沒有太大特色」,加上種植面積少,CP值較低,一直到今年競標拍賣會,才喝到不錯的台灣咖啡;不過即使台灣咖啡豆已經有所進步,但簡嘉程一直很掙扎,他表示,因為台灣咖啡豆每年2~4月開始採收,加上狀況不穩定,他賽前1個月才決定要用台灣咖啡豆去比賽。

     他透露,自己有兩個備案,一個是阿里山咖啡豆,另一個則是自己長期合作的巴拿馬莊園咖啡豆;後來,他想要「挑戰看看」別人做不到的事,也希望台灣咖啡豆有機會站上世界舞台。

    WSC世界虹吸咖啡大賽的綜合咖啡比賽項目,著重在以不同種類的咖啡豆,或不同烘焙程度的咖啡豆混合拼配後的平衡風味;簡嘉程經過無數測試、反覆設定參數,才找出以極淺焙、淺焙呈現咖啡的果香蜜味。

自創降溫裝置 僅用3分鐘完賽

      除了採用台灣咖啡豆比賽,這次創意咖啡,簡嘉程做出以假亂真的「咖啡酒」;他改變綜合咖啡豆的研磨粗細及萃取方式,再搭配水蜜桃汁和台南黑糖漿,並以自行開發快速降溫的裝置,讓熱咖啡在2分鐘內降到6~8℃,喝起來爽口,還會有很多綿密泡泡,他也特地用文創玻璃瓶包裝。

     值得一提的是,簡嘉程巧妙利用時間差,一次沖煮6杯咖啡,原訂15分鐘的比賽時間,他僅用不到3分鐘,也因此有更充裕的時間,引導評審感受風味;評審在評分表中給予簡嘉 幾近滿分的高度評價,稱呼他為虹吸咖啡師的典範,並讚譽他的時間管理技巧。

    談到是否還要積極參加比賽,簡嘉程指出,他已經比了快20年,是賽場最老的世界冠軍,接下來想要把經驗傳承給小將,也想協助農家烘焙咖啡豆,讓台灣咖啡能有更好表現。

2023年10月10日 星期二

2023 10 11 左永安顧問/講師/委員 台大 台師大 EMBA 安永經營管理顧問集團 左記歐洲商行 咖啡是什麼?簡單的說就是一種普通的飲料,世界三大飲料之一。全球貿易量僅次於石油,在世界上比茶更流行的飲料。今天就和我一起去探索咖啡的起源,享受咖啡的文化。古優原生種(Heirloom)、波旁(Bourbon)、鐵比卡(Typica)、卡杜拉(Caturra)、帕卡斯(Pacas)、卡度艾(Catuai)、帕卡瑪拉(Pacamara)、藝妓(Geisha)

咖啡知識大全


咖啡是什麼?簡單的說就是一種普通的飲料,世界三大飲料之一。

全球貿易量僅次於石油,在世界上比茶更流行的飲料。

今天就和我一起去探索咖啡的起源,享受咖啡的文化。

咖啡豆種類這麼多,阿拉比卡咖啡似乎是最常聽到的品種, 咖啡品種 到底還有多少呢?咖啡在植物學上,屬於茜草科咖啡亞屬的常綠樹,咖啡豆是咖啡樹果實的種子,其中有三大品種:阿拉比卡種(Arabica)、羅布斯塔種(Robusta)及賴比瑞亞種(Liberica)。世界上的精品咖啡都來自阿拉比卡種,在這裏我們僅介紹阿拉比卡種

我們知道世界上的精品咖啡都來自阿拉比卡種,而阿拉比卡種之間又有各種演化、雜交、突變等亞種阿拉比卡咖啡,包括:古優原生種(Heirloom)、波旁(Bourbon)、鐵比卡(Typica)、卡杜拉(Caturra)、帕卡斯(Pacas)、卡度艾(Catuai)、帕卡瑪拉(Pacamara)、藝妓(Geisha)等世界知名的精品咖啡。許多風味良好的阿拉比卡變種,抗病性並不強,因此,咖啡其實是很不容易照顧的作物。

★咖啡的分類:

咖啡樹大致可分為5種,其中阿拉比卡(Arabica)和羅百氏特(Robusta)是較常見的。

阿拉比卡種佔了世界總產量的70%強,該品種一般種植在海拔900米以上的坡地,多產於中南美洲、東非、東南亞、夏威夷等熱帶高海拔地區。

其宜人的香氣、豐富的滋味,而且該樹種需要較多人工照顧,對氣候中的溫度和濕度的穩定性也要求較高,所以價格也較昂貴。

對環境適應力較強的羅百氏特,佔了世界總產量的30%。其風味較平庸,帶有苦味,更重要的是咖啡因的含量為阿拉比卡種的2~3倍之多。一般生長在海拔200~600米的坡地,對人工照顧的要求很低,所以價格也比較低廉,多用於罐裝和速溶咖啡。


藝妓/瑰夏種(Geisha/Gesha)

藝妓 or 瑰夏 or 藝伎,其名子是來自於衣索匹亞的藝妓山(Geisha Mountain),其音與日本藝妓相同,因此華人稱為藝妓,是巴拿馬特有的咖啡種。

藝妓近年在精品咖啡界大放異彩,問市短短的幾年間就有精品皇后之稱,算得上是巴拿馬咖啡的寶貝,目前產量少價格高,咖啡農們號稱是近年才發現,但事實並不是如此,藝妓不但早在1960年就已經出現在巴拿馬,而且巴拿馬國內許多培育單位也有許多藝妓的種子。1931年,在衣索比亞西南部就被發現,在當地有許多不一樣的稱呼,例如Gesha。

1931、1932年,以分別以Abyssinian及Geisha的名稱進口至肯亞。1936年,肯亞將收成的藝妓種子拿到烏干達及坦桑尼亞種植。1953年七月,坦桑尼亞將子代樹株送到哥斯大黎加,母株留在自己國家。1960年,透過CATIE巴拿馬正式培育藝妓。

藝妓香氣佳,帶有藝妓花香、茉莉花香,餘韻甜且乾淨、有特色,果實味,帶有明亮的果實酸味,例如羅望子、芒果、木瓜,口感非常柔順。

Geisha/Gesha

 In recent years, geisha have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in the specialty coffee industry. In just a few years, they have been called the queen of boutique coffee. They can be regarded as the treasure of Panama coffee. At present, the produce is small and the price is high. The coffee farmers claim to have only discovered it in recent years, but in fact this is not the case. Geisha not only appeared in Panama as early as 1960, but also many breeding units in Panama have many seeds of geisha. In 1931, it was discovered in southwestern Ethiopia, and there are many different local names, such as Gesha. Imported to Kenya in 1931 and 1932 under the names Abyssinian and Geisha respectively. In 1936, Kenya harvested geisha seeds to plant in Uganda and Tanzania. In July 1953, Tanzania sent the offspring to Costa Rica, while the mother plant remained in its own country. In 1960, geisha was officially cultivated through CATIE Panama.

Good geisha is full of aroma, with geisha floral, jasmine aromas, sweet and clean aftertaste, characteristic, fruity, with bright fruit acidity such as tamarind, mango, papaya, very smooth taste.

★義式風味咖啡:


【Espresso義大利咖啡】

Espresso在義大利語中就是「快速」的意思,當熱水在高壓的作用下快速穿過咖啡粉時,咖啡的精華被充分的萃取出來,完成了一件濃郁、芳香、高醇度、苦中帶有焦糖味的咖啡藝術品。


【Macchiato瑪奇亞朵】

Macchiato在義大利文中意為「帶標記的,有斑點的」。她折中了Espresso和Cappuccino,即能享受到順滑細膩的奶沫,又能喝到香濃的Espresso。


【Cappuccino卡布基諾】

由於Cappuccino上的奶沫帽酷似天主教卡布基教會教士所穿的披風上的帽子,並由此得名。將Espresso、牛奶和奶泡按比例調和,使Cappuccino少了Espresso的苦,多了奶泡的香醇滋味,這使Cappuccino擁有更容易被接受的口味。


【Latte拿鐵】

與Cappuccino的不同在於,Latte擁有更為濃郁的奶香,大量的牛

奶和奶泡充分調和了Espresso厚重的味道,使其口味變得溫順,可

以作為初嘗咖啡者的首選推薦。


【Mocha摩卡】 

Mocha在義大利文中意為巧克力,CaféMocha自然就是巧克力咖啡的意思了。當香醇的咖啡、濃郁的牛奶和甜膩的巧克力三者完美地結合在一起時,任何人都無法抗拒她那誘人的魅力。


【Frappuccino法布基諾】

由Espresso、牛奶、巧克力粉等調和之後,經過機器的shake處理,將所有材料的風味容為一體,其口感實在,甜而不膩,巧克力味道中帶有濃濃的咖啡香,沁人的清涼感受,可以說是盛夏時期頗適宜的咖啡飲品。


✔調製咖啡:

義大利咖啡:一般在家中沖泡義大利咖啡,是利用義大利發明的摩卡壺沖泡成的,這種咖啡壺也是利用蒸氣壓力的原理來淬取咖啡(又一個瓦特的徒弟)。摩卡壺可以使受壓的蒸氣直接通過咖啡粉,讓蒸氣瞬間穿過咖啡粉的細胞壁(還是虎克的徒弟),將咖啡的內在精華淬取出來,故而沖泡出來的咖啡具有濃郁的香味及強烈的苦味,咖啡的表面並浮現一層薄薄的咖啡油,這層油正是義大利咖啡誘人香味的來源。


✔康寶藍、馬琪雅朵咖啡:

義大利咖啡真是「百花齊放」,又開出康寶藍與馬琪雅朵兩朵花來。只要在義大利濃縮咖啡中加入適量的鮮奶油,即輕鬆地完成一杯康寶藍。嫩白的鮮奶油輕輕漂浮在深沉的咖啡上,宛若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白蓮花,令人不忍一口喝下。在義大利濃縮咖啡中,不加鮮奶油、牛奶,只加上兩大勺綿密細軟的奶泡就是一杯馬琪雅朵。不像康寶藍,要想享受馬琪雅朵的美味,就要一口喝下。


✔法國牛奶咖啡:

咖啡和牛奶的比例為1:1,正統的法國牛奶咖啡沖泡時,要牛奶壺和咖啡壺從兩旁同時注入咖啡杯,這種衝配方法延續了幾百年。今天,它仍是法國人早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飲品。法國baby,奶味十足!


✔土耳其咖啡:

至今仍採用原始煮法,複雜的工藝帶著幾許異國情調的神秘色彩。從

中,我們可以窺視到奧斯曼帝國盛極一時的風采。


✔愛爾蘭咖啡:

名字裡就帶著一陣威士忌濃烈的熏香,愛爾蘭人視威士忌如生命,也少不了在咖啡中做些手腳!以威士忌調成的愛爾蘭咖啡,更能將咖啡的酸甜味道襯托出來。一絲成熟的憂鬱……小心,咖啡喝多了也會醉!


✔皇家咖啡:

這一道極品可是由一位能征貫戰的皇帝發明的,對了,他就是法蘭西帝國的皇帝拿破崙!他可不喜歡奶味,他喜歡的是法國的驕傲——白蘭地!(又一個在咖啡中摻烈酒的傢伙!)藍色的火焰舞起白蘭地的芳醇與方糖的焦香,再合上濃濃的咖啡香,苦澀中略帶甘甜……法國的高傲,法國的浪漫。


✔綠茶咖啡:

綠茶的清香將我們的視線從遙遠的國度拉了回來,日本是一個善於吸收與融合的民族,這一次,他們又在西方的咖啡與東方的綠茶之間找到了平衡點,也為愛喝茶的朋友們提供了新寵。這是一道純東洋風味的咖啡,綠茶的幽雅清香、咖啡的濃郁厚重交流激盪。


✔冰拿鐵咖啡:

我們不得不再一次提到拿鐵咖啡。利用果糖與牛奶混合增加牛奶的比重,使它與比重較輕的咖啡不會混合,成為黑白分明的兩層,形成如雞尾酒般曼妙的視覺效果,再加上冰塊,給人一種高雅而浪漫的溫馨感覺。


✔魔力冰淇淋咖啡:

這一道充滿創意與富有變化的神奇口味只屬於年輕的你!在冰涼的香草冰淇淋上倒入義大利濃縮咖啡,再用巧克力醬在鮮奶油和冰淇淋上自由構圖,魔力般水乳交融的冰品咖啡,只留芳香與清爽在你口中。


✔摩卡霜凍咖啡:

喜愛巧克力的伙計們,還有沒有胃口試試「霜凍」了的巧克力摩卡咖啡?用果汁機將冰塊與冰淇淋打碎調和,創造出一種綿密的視覺效果,再加入摩卡冰咖啡,就大功告成了!入口溜滑,沁爽香醇,夏日炎炎中給你一個清涼的下午。


★各地知名咖啡:


藍山咖啡(BLUEMOUNTAIN):

是生產於牙買加藍山海拔2500尺以上的咖啡豆,是一種微酸、柔順、帶甘、風味細膩的咖啡;純藍山咖啡口感、香味較淡,但喝起來卻非常香醇精緻;具有貴族的品味,乃咖啡中之極品。


摩卡咖啡(MOCHA):

目前以葉門所生產的咖啡為最佳,其次為依索比亞的摩卡;摩卡咖啡帶潤滑中之中酸至強酸、甘性特佳、風味獨特,含有巧克力的味道;具有貴婦人的氣質,是極具特色的一種純品咖啡。


哥倫比亞咖啡(COLOMBIA)

哥倫比亞咖啡中以SUPREMO最具特色,其咖啡柔軟香醇;帶微酸至中酸,其品質及香味穩定,屬中度咖啡,是用以調配綜合咖啡的上品。


曼特寧咖啡(MANDELING):

是生產於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中最具代表性的咖啡;風味香、濃、苦,口味相當強,但柔順不帶酸,是印度尼西亞生產的咖啡中品質最好的一種咖啡。

碳燒咖啡(CHARCALFIRE):

是一種重度烘焙的咖啡,味道焦、苦不帶酸,咖啡豆有出油的現像,極適合用於蒸氣加壓咖啡。

巴西咖啡(SANTOS):

巴西乃世界第一的咖啡生產國,所產之咖啡,香味溫和、微酸、微苦,為中性咖啡之代表,是調配溫和咖啡不可或缺的品種。

肯亞咖啡(KENYAAA):

是非洲高地栽培的代表性咖啡。AA代表其級數也就是最高級品,其咖啡豆肉質厚呈圓形,味濃質佳,通常採用淺焙。清晨起來喝一杯肯亞,具有醒腦的效用。

夏威夷咖啡(KONAFANCY):

屬於夏威夷西部火山所栽培的咖啡,也是美國唯一生產的咖啡品種,

口感較強,香味濃,帶強酸,風味特殊。品質相當穩定,是前往夏威

夷的觀光客必購土產之一。

維也納咖啡(Viennese):

乃奧地利最著名的咖啡,是一個名叫愛因•舒伯納的馬車夫發明的,也許是由於這個原因,今天,人們偶爾也會稱維也納咖啡為「單頭馬車」。以濃濃的鮮奶油和巧克力的甜美風味迷倒全球人士。雪白的鮮奶油上,灑落五色繽紛七彩米,扮相非常漂亮;隔著甜甜的巧克力糖漿、冰涼的鮮奶油啜飲滾燙的熱咖啡,更是別有風味!

白咖啡:

馬來西亞是唯一出產正統白咖啡的地方。現在市面上存在的咖啡都屬於黑咖啡,黑咖啡是咖啡豆加焦糖經過高溫炭烤而成,這一做工使得做出的咖啡有焦苦、酸、焦糖和炭化的味道。在健康上它會傷胃,上火,造成黑色素的沉澱等不利之處。白咖啡是咖啡豆不加焦糖直接低溫烘焙,去除了一般高溫熱炒及炭烤的焦枯、酸澀味,而且保留了原始咖啡的自然風味及濃郁的香氣,香濃順口而心動。不傷腸胃,不上火,低咖啡因,口感滑順,甘醇芬芳。


★咖啡禮節:


【怎樣拿咖啡杯】

在餐後飲用的咖啡,一般都是用袖珍型的杯子盛出。這種杯子的杯耳較小,手指無法穿出去。但即使用較大的杯子,也不要用手指穿過杯耳再端杯子。咖啡杯的正確拿法,應是拇指和食指捏住杯把兒再將杯子端起。

【怎樣給咖啡加糖】

給咖啡加糖時,砂糖可用咖啡匙舀取,直接加入杯內;也可先用糖夾子把方糖夾在咖啡碟的近身一側,再用咖啡匙把方糖加在杯子裡。如果直接用糖夾子或手把方糖放入杯內,有時可能會使咖啡濺出,從而弄髒衣服或台佈。

【怎樣用咖啡匙】

咖啡匙是專門用來攪咖啡的,飲用咖啡時應當把它取出來。不再用咖啡匙舀著咖啡一匙一匙地慢慢喝,也不要用咖啡匙來搗碎杯中的方糖。

【咖啡太熱怎麼辦】

剛剛煮好的咖啡太熱,可以用咖啡匙在杯中輕輕攪拌使之冷卻,或者等待其自然冷卻,然後再飲用。用嘴試圖去把咖啡吹涼,是很不文雅的動作。

【杯碟的使用】

盛放咖啡的杯碟都是特製的。它們應當放在飲用者的正面或者右側,杯耳應指向右方。飲咖啡時,可以用右手拿著咖啡的杯耳,左手輕輕托著咖啡碟,慢慢地移向嘴邊輕啜。不宜滿把握杯、大口吞嚥,也不宜俯首去就咖啡杯。喝咖啡時,不要發出聲響。添加咖啡時,不要把咖啡杯從咖啡碟中拿起來。

【喝咖啡與用點心】

有時飲咖啡可以吃一些點心,但不要一手端著咖啡杯,一手拿著點心,吃一口喝一口地交替進行。飲咖啡時應當放下點心,吃點心時則放下咖啡杯。


★咖啡術語:

了解一定的咖啡術語不僅能讓您準確的表達出您對咖啡的理解,而且能讓您的客戶或朋友覺得您對咖啡相當的內行,是個咖啡老饕。

Flavor【風味】

是香氣、酸度、苦度、甜度和醇度的整體印像,可以用來形容對比咖啡的整體感覺。

Acidity【酸度】

是所有生長在高原的咖啡所具有的酸辛、強烈的特質。此處所指的酸辛與苦味或發酸(sour)不同,也無關酸鹼值,而是促使咖啡發揮提振心神、與滌清味覺等功能的一種清新、活潑的特質。

Body【醇度】

是調理完成的咖啡飲用後的,在舌頭對咖啡留有的口感。醇度的變化可分為清淡如水到淡薄、中等、高等、脂狀,甚至某些印尼的咖啡如糖漿般濃稠。

Aroma 【氣味】

Aroma是指調理完成後,咖啡所散發出來的氣息與香味。Bouquet是比較不常用的字,專指研磨咖啡粉的味道。Aroma通常具有特異性,

並且是綜合性。用來形容氣味(Aroma)的詞包括:焦糖味、碳烤味、

巧克力味、果香味、草味、麥芽味、濃郁、豐富、香辛等。

Bitter【苦味】

苦是一種基本味覺,感覺區分佈在舌根部分。深色烘焙法的苦味是刻意營造出來的,但最常見的苦味發生原因,是咖啡粉用量過多,而水太少。苦味並不是發酸(sour)的同意字。

Bland【清淡】

生長在低地的咖啡,口感通常相當清淡、無味。咖啡粉份量不足、而水太多的咖啡,也會造成同樣的清淡效果。

Briny【鹹味】

咖啡沖泡後,若是加熱過度,將會產生一種含鹽的味道。有部分咖啡店的咖啡屬於這種味道。

★咖啡主要產國:

咖啡的生產地帶一般介於北緯25度到南緯30度,涵蓋了中非、東非、中東、印度、南亞、太平洋地區、拉丁美洲、加勒比海地區的多數國家。咖啡之所以主要集中在該地區,是因為咖啡極易受到霜凍的傷害,在熱帶地區的溫度和濕度都最為適合咖啡的生長。


★咖啡的起源:

「咖啡」一詞源自希臘語「Kaweh」,意思是「力量與熱情」。咖啡樹是屬山椒科的常綠灌木,日常飲用的咖啡是用咖啡豆配合各種不同的烹煮器具製作出來的,而咖啡豆就是指咖啡樹果實內之果仁,再用適當的烘焙方法烘焙而成。

有關咖啡起源的傳說各式各樣,不過大多因為其荒誕離奇而被人們淡忘了。但是,人們不會忘記,非洲是咖啡的故鄉。

咖啡樹很可能就是在衣索比亞的卡發省(KAFFA)被發現的。後來,一批批的奴隸從非洲被販賣到葉門和阿拉伯半島,咖啡也就被帶到了沿途的各地。可以肯定,葉門在15世紀或是更早既已開始種植咖啡了。阿拉伯雖然有著當時世界上最繁華的港口城市摩卡,但卻禁止任何種子出口!這道障礙最終被荷蘭人突破了,1616年,他們終於將成活的咖啡樹和種子偷運到了荷蘭,開始在溫室中培植。


★咖啡的溯源之:

牧羊人的故事

有關於咖啡由來的傳說有好幾種,其中較為人熟知的是牧羊人的故事:

根據羅馬一位語言學家羅士德•奈洛伊(1613-1707)的記載: 

大約紀元六世紀時,有位阿拉伯牧羊人卡爾代,某日趕羊到伊索比亞草原放牧時,看到每隻山羊都顯得無比興奮,雀躍不已,他覺得很奇怪,後來經過細心觀察發現,這些羊群是吃了某種紅色果實才會興奮不已,卡爾代好奇地嚐了一些,發覺這些果實非常香甜美味,食後自己也覺得精神非常爽快,從此他就時常趕著羊群一同去吃這種美味果實。後來,一位回教徒經過這裡,便順手將這種不可思議的紅色果實摘些帶回家,並分給其他的教友們吃,所以其神奇效力也就因此流傳開來了。


★咖啡的溯源之:

雪克•歐瑪的故事

另一些傳說是阿拉伯半島上(即指北葉門)的守護聖徒雪克•卡爾第之弟子雪克•歐瑪,在摩卡是很受人民尊敬及愛戴的酋長,但因犯罪而被族人驅逐。雪克•歐瑪因此而被流放到該國的俄薩姆,在這裡偶然發現了咖啡的果實,這是1258年的事。

一日,歐瑪飢腸轆轆的在山林中走著,看見枝頭上停著羽毛奇特的小鳥在啄食了樹上的果實後,發出極為悅耳婉轉的啼叫聲。他將此果實帶回並加水熬煮,不料竟發出濃郁誘人的香味,飲用後原本疲憊的感覺也隨之消除,元氣十足。歐瑪便採集許多這種神奇的果實,遇見有人生病時,就將果實做成湯汁給他們飲用,恢復了精神。由於他四處行善,受到信徒的喜愛,不久他的罪得以被赦,回到摩卡的他,因發現這種果實而受到禮讚,人們並惟崇他為聖者。而當時神奇的治病良藥,據說就是咖啡。


★咖啡的溯源之:

加布裡埃爾•馬蒂厄•德•克利的故事

這是一個浪漫的故事。大約在1720或1723年左右,在馬提尼克島(Matinique)任職的一個法國海軍軍官加布裡埃爾•馬蒂厄•德•克利即將離開巴黎的時候,設法弄到了一些咖啡樹,並決定把它們帶回馬提尼克島,他一直精心護理著樹苗,把它保存在甲板上的一個玻璃箱裡,從而防止海水和保溫。德•克利在旅途中遭受了海盜的威脅,經歷了暴風雨的襲擊,還有同船的嫉妒和破壞,甚至在食水短缺的時候,用自己的生命來澆灌這棵樹苗。他的咖啡樹終於在馬提尼克落地生根,1726年獲得首次豐收,據說到1777年馬提尼克就有18791680棵咖啡樹,加布裡埃爾•馬蒂厄•德•克利功不可抹。加布裡埃爾•馬蒂厄•德•克利在1724年11月30日在巴黎逝世,1918年人們在馬提尼克的法國福特植物園為他建了一座紀念碑。


★咖啡與健康:

咖啡可以提神醒腦、使思路變得清晰,而且有助於通過使心臟的動脈擴張,增加血液流量;明顯產生利尿的作用;可以緩解頭痛的症狀;有效的幫助減肥、有助於消化、使肌肉放鬆等,據說咖啡還有抗癌效果並且可以預防結石。不過咖啡也可能導致中老年婦女的骨骼疏鬆症,並且可能引發心臟病等。 

喝咖啡關鍵不能過量,一天喝四杯是比較保險的量,至多不要超過八杯,因為過多的飲用非常容易引起胃部不適和其它不良反應。如同酒類一樣,只要適量的並遵照上述禁忌飲用咖啡,咖啡對人體是有百益而無一害的。有一部分人群是不適合喝咖啡的,他們主要包括:皮膚病患者、胃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心臟病患者、孕婦以及哺乳期婦女等。


★咖啡的沖泡方法:

咖啡的沖泡中,沒有說那一種是最好的方法;每一個人都有一個自己以為最好的沖泡方法。咖啡已經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份,所以它必得要適合我們的生活型態;也能符合每人個的經濟效益。

沖泡咖啡不但是一種儀式,更是我們生活中的實際層面的問題。咖啡不像茶或是可可,它可以讓每一個人都用個別的獨特方法去沖泡而著稱。但任何的方法,都要使用的基本原則是一樣的,就如要用熱水,抽取研磨過的咖啡豆中天然必要的油份,咖啡因;而就是這些原則,使得咖啡可以產生奇妙的香味和口味。總而言之,咖啡是經由沖泡而成的。


★阿拉伯或土耳其咖啡:

儘管咖啡豆從阿拉伯傳遍到全世界,阿拉伯泡咖啡的方法則沒有那麼有名。阿拉伯沖泡咖啡的方法,和其它沖泡咖啡的方法,基本上就相當的不同:傳統上阿拉伯方法是把咖啡煮三遍。用沸水煮的咖啡很容易把咖啡的香味煮掉,但是卻是重口味咖啡最浪漫的製作方法。阿拉伯咖啡總是在同一個地方煮,就是一個帶著長柄把手的小銅壺。二湯匙的上等研磨咖啡加上一湯匙的糖,再加上一杯水,混合在一起煮到水沸為止。等到冷了之後再加熱,來回總共三次;之後才開始倒出來喝。喝的時候會再加上一些小荳蔻添加香味。


★過濾法:

今天,下滴式或過濾法可能是最多被採用的方法。把上等研磨好的咖啡放在適當的紙上,或是可重複使用的圓椎形器皿,然後把快要滾沸的水從上面倒進去。如果要求更好的品質的話,可以先把一小部份的水先把研磨好的咖啡弄濕,如此可以加速咖啡因釋放的速度。沖泡出來的咖啡倒進一般的杯子或是馬克杯就可以喝了。研磨好的咖啡還存在圓椎形器皿裡面。現在都是使用電子式的機器來進行這一種沖泡法,因為它可以自動的執行所有沖泡的程序,包括把水加熱,可以沖泡出比純手工更好或是更穩定品質的咖啡。過濾法最常使用的國家有德國和美國。


★活塞式煮咖啡法:

活塞式的方法,有人說是在1933年的時候被發明的,可以抽取出研磨過的咖啡豆最多的味道的煮咖啡法。壺要事先加熱,再把粗糙研磨咖啡加入壺底,再加入熱水,然後攪拌一下,煮沸約三至五分鐘,在活塞還沒有完全失去力道的時候,把研磨咖啡粉和咖啡飲料分開。這個方法只比過濾法方便一點點而已;但也是目前愈來愈多人使用沖泡新鮮咖啡的方法前二名之一。


★燉煮法:

燉煮法可以說是沖泡咖啡中最簡單的方法了。也就是只要把粗糙研磨的咖啡和熱水放在一起就可以了。它和活塞式煮咖啡法很類似,只差沒有使用可以隔開研磨咖啡粉和咖啡飲料的活塞式煮壺而已。燉煮法已經愈來愈被接納使用了,因為它總是毫無缺失的服務大家的好方法。


★ESPRESSO AND CAPPUCCINO:

現在這一種義大利發明的咖啡沖泡方法,已經是成長最快速,也最被接納的方法了。其它沖泡咖啡的方式總是很天然,也很經濟,您就可以泡出一杯令人滿意的咖啡。可是如果要喝espresso的話,恐怕就沒有那麼容易了。

Espresso的機器會強制熱水通過上等的壓縮過的咖啡,而萃取出來的咖啡。好的Espresso機器是很貴的,因為為了要能夠萃取出咖啡中最完整的香味,就必須要使用相當的高壓,因此機器的造價就所費不菲了。如果要將Espresso機器分等級的話,最重要的就是不要過份的萃取咖啡,也就是說機器本身的斷電系統要很快,否則就不好了。

如果流出來的咖啡顏色是淡棕色的液體的話,就是最完美的了。這個液體就是「咖啡的精華」,它只存在於底層黑咖啡的表層。「咖啡的精華」會在咖啡泡好之後幾分鐘之內就消失了,而也就是這僅存的幾分鐘時間內,它會告訴您所有Espresso咖啡的品質。太淡,或是太濃或是不夠濃的話,就表示這樣的Espresso的品質是次等的。

對某些人而言Espresso可能成為他們的宗教了。真正上好的

Espresso和不太好的Espresso之間的差距可以說是天差地別的。我們每個人都在尋求最好的品質上,以提升生活水準,都花了不少錢。

而Cappuccino可以說是以Espresso為基礎的產品;它就是把Espresso的咖啡,加入用長杓打起濃濃的牛奶泡沫所沖泡出來的咖啡。好的Espresso在Cappuccino裡面看起來不像發泡牛奶那麼的顯著,然而咖啡的品質仍然是很重要的因素。

就牛奶而言,最好是用半脫脂的,要加在一個水壺裡,其中要有可以噴出蒸氣的孔。如果牛奶的表層還沒有高過噴蒸氣的孔的話,則氣壓控制閥就不要打開。一旦裡面的蒸氣在牛奶下面流動的話,就要趕快的搖一下水壺,否則牛奶就很容易壞掉。把牛奶加熱的目的,是讓它能夠更容易的被打出奶油來。

當牛奶要倒到杯子裡面的時候,一定要先溫杯,否則奶泡就會消失了,這是基本的技巧。所以它們在Espresso的機器裡面,通常都是倒放著儲存的。這個發過泡而且蒸過的牛奶要倒到杯子裡面的咖啡上面,而且要很小心的倒,好像要把咖啡包起來一樣。甚至連最後一滴的牛奶都要倒完。之後,我們就可以來一杯完美的Cappuccino了。

★拿破崙的摩卡式:

在義大利,可以說沒有一個家庭裡沒有各式各樣大小的摩卡壺,另外,不管你覺得咖啡像什麼,義大利人的眼光可是無人能比的。這種集Espresso和過濾式咖啡壺之特性於一身,擁有雙層的煮壺的精彩設計。它可以迫使已煮沸的開水進入下層的壺間,透過一根管子,再流到上等的研磨咖啡。當熟練的將把手拿起來,就可以滿足咖啡的渴望,並且可以在短短的一分鐘內產生夠份量的「Espresso式」的咖啡。

★過濾式咖啡壺煮法:

使用過濾式咖啡壺的方式煮咖啡對美國大西部而言是一種相當文明進步的方法;到了最近的咖啡式「革命」之後,很自然的就成了全美國人最被廣泛接受的方式,而且幾乎是每個家庭裡都有一台標準式的過濾式咖啡壺。使用這種過濾式的咖啡壺所煮的咖啡粉通常比較粗糙,而且直接以冷水加熱的方式進行,所以當水煮沸時就會產生水蒸氣而形成泡泡到頂端的設備部份裡面。

當你仔細聆聽著那透過氣泡所產生的咖啡液,好像汩汩的流水聲之時,實在是一種令人全身放鬆的高級享受;再加上最易揮發出來的咖啡風味所洋溢出來的咖啡香,充滿整個家裡,那種感覺實在太棒了。老實說,可能也沒有任何一種方法比這種方法所煮出來的咖啡還要糟了。

★溶解法,或速溶咖啡:

速溶咖啡最早是在1901年,由一位在芝加哥日本裔的美國化學家名叫SatoriKato的人所發明的。而要等到雀巢公司到了1938年,開始以商業手法行銷之後,這種方法才廣泛的被接受。也因為在短短的時間內,速溶咖啡的品質也突飛猛進,所以每個人隨時都可以來一杯好咖啡。速溶咖啡和新鮮調製出來的咖啡來比較的話,有著很多的優勢,特別是在簡單和方便這兩方面。它比較可以保持鮮度,而且也不易破壞原味,雖然你很難去嘗試它,但是它總是以很快速,便宜,以及乾淨向人們招手。速溶咖啡也和其它咖啡一樣,是經過研磨咖啡製造出來的。首先它要準備無水的咖啡抽出物,不論是使用熱處理,或是冷凍處理;之後,所產生的可溶性粉末細粒。再經過脫水處理,咖啡的精髓部份可能也隨之消失了;然而這些消失的精髓卻也會被下一波待處理的咖啡所吸收。

★調味咖啡法:

在市場上有一種正在讓人們產生興趣而且快速成長的煮咖啡叫做調味咖啡。今天,在市場上已經有超過100種以上不同口味種類的咖啡。當那些咖啡鑑賞專家,還在以他們那敏銳的鼻子,去聞那些他們自認為神聖的咖啡品嚐之時,那些加了巧克力,或是肉桂的調味咖啡卻也出現的正是時候。單單品嚐咖啡是不錯,只是當它和其它產品調和在一起的時候,也顯出極大的魄力出來。

其實調味咖啡是一種老把戲。在中東地區的人們喝咖啡時,傳統上都會加上荳蔻香料;在墨西哥,人們也早已經在喝咖啡的時候,加上肉桂香料多年了。而調味咖啡之所以不斷的成長,證明一件事,那就是咖啡本身的多用途,以及長處多多。調味品是在烘焙咖啡的同時直接加入的,之後再噴灑特別口味,以保存運送時的保護油。

這個方法所做成的咖啡,在夏天時,是最理想的咖啡飲品,因為可以將它冷藏起來,例如罐裝冰咖啡:就是由先做好的冷凍咖啡加上冰塊,或是碎冰都可以。

截至目前為止,在全世界來說,牛奶可以說是和咖啡調配最多的調味品。雖然阿拉伯咖啡中不加牛奶,純咖啡主義的人也不加奶精,然而對大部分的人而言,咖啡加牛奶可是絕配雙驕喔!

隨手拿一份最新版的雜誌,偶爾衝上一杯濃郁的香氣逼人的咖啡,不經意間點進幾粒如玉的冰糖,多麼愜意的生活啊。雖然有些小資情調,但生活不就是用來享受的嗎?來吧,一起享受生活,喝杯咖啡。


愛喝咖啡的人很多,咖啡的魅力除了苦中作樂的口感,與引人入勝的香氣,以及提神醒腦的作用,適量的咖啡還有益健康。但是在咖啡店裡,咖啡品種眼花繚亂,總弄不清楚要點甚麼?看看下面的介紹,認識一下最常見的咖啡種類吧。

義式濃縮咖啡(Espresso)

Espresso(Unsplash)
Espresso(Unsplash)

這種由高壓蒸汽迅速噴蒸出來的咖啡,一般飲用時不添加任何糖奶等調味料。因其口味極其濃郁,並且是用很小很小的杯盛,點之前一定要確保自己做好了準備,初接觸者會覺得它很苦,但這種苦並沒有那種惱人的焦糊味道,唇齒留香,這也是Espresso的魅力所在。很多人覺得喝了它,一杯下去,精神百倍。Espresso一般不分大小杯,只有單份(single)與雙份(double)之分,雙份會更濃,量稍微多一點。

花式咖啡卡布奇諾 (Cappuccino)

Cappuccino(pixabay)
Cappuccino(pixabay)

Cappuccino是義大利頗有盛名的花式咖啡。先做一份Espresso,然後將熱牛奶(Steamed Milk)倒入咖啡杯,最後將用蒸汽噴蒸牛奶打出奶泡輕撥在咖啡杯的最上面。

Cappuccino有一種讓人無法抗拒的獨特魅力。起初聞起來時味道很香,第一口喝下去時,可以感覺到大量奶泡的香甜和鬆軟,第二口可以真正品嚐到咖啡豆原有的苦澀和濃郁。

義大利人喜歡把Cappuccino作為早餐飲料,再配上熱而香甜的蘋果派,簡直就是一天完美的開始。

「永恆的經典」 拿鐵咖啡 (Caffè Latte)

Caffè Latte(pixabay)
Caffè Latte(pixabay)

拿鐵咖啡是一份義大利Espresso加熱牛奶(Steamed Milk),再加很少奶泡(Milk Foam)。與Cappuccino相比,唯一不同的是熱牛奶份量。Cappuccino的牛奶只是加到6分滿,奶泡會更多一點,所以叫奶泡咖啡,而Latte是牛奶加到8分滿,一般加很少奶沫,所以Latte又叫「牛奶咖啡」。牛奶份量增加了,咖啡的苦味會更淡。

濃郁甜蜜的摩卡咖啡(Caffè Mocha)

mocha(pixabay)
mocha(pixabay)

摩卡是一種很好喝的咖啡,所需輔料也最多。在Espresso的基礎上,加一份巧克力醬(Chocolate Syrup),再加熱牛奶(Steamed Milk),最後在上面加上一圈鮮奶油(Whipped Cream)。 這款咖啡很受女生歡迎。

摩卡的特點在於它既有義大利Espresso的濃烈,又包容了巧克力的甜美,還融合了牛奶的柔滑。

美式咖啡(Americano)

美式咖啡(pixabay)
美式咖啡(pixabay)

在一份Espresso中加入熱水,並且盛放在大杯中,這就是Americano。因為熱水加入的份量很大,美式咖啡無論外觀還是口感都會顯得有點淡。此外,咖啡的香氣也會因此受到些許破壞,並不能如傳統的義式咖啡般維持長久。在義大利等歐洲國家裏,它不被認為是咖啡。

儘管加入了熱水稀釋,美式咖啡的咖啡因含量依然較一般的咖啡高。不過它的熱量卻非常低。

焦糖瑪奇朵(Caramel Macchiato)

Caramel Macchiato(Pexels)
Caramel Macchiato(Pexels)

這是一種擁有鮮奶香、法式香草甜香、焦糖濃香與咖啡醇香的咖啡。在香濃熱牛奶上加入濃縮咖啡、香草,最後淋上純正焦糖而製成的飲品,特點是在一杯飲品裡可以喝到3種不同的口味。

喝這種咖啡不可先攪拌,首先是覆蓋在上面、如同牛奶糖般甜甜的焦糖醬,其次是混合香草糖漿香甜的牛奶,最後一層是口味濃郁的義式咖啡。

醉人的愛爾蘭咖啡(Irish Coffee)

Irish coffee(pixabay)
Irish coffee(pixabay)

愛爾蘭咖啡以威士忌調成,將咖啡的酸甜味道更好的襯托出來,同時在品味咖啡的同時,能感受到酒精的濃烈。一杯愛爾蘭咖啡就像冬晨暖暖的太陽,會讓你全身很快泛起暖意。

曼特寧咖啡(Mandheling Coffee)

曼特寧咖啡產於亞洲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別稱「蘇門答臘咖啡」。風味非常濃郁,香、苦、醇厚,還帶有少許的甜味。一般咖啡愛好者大都單品飲用,但也是調配混合咖啡不可或缺的品種。

低因咖啡(Decaf Coffee)

是一種咖啡因含量很低的咖啡,在星巴克,口味於普通咖啡差別不大。

──轉引自「大紀元時報」


2022年11月19日 星期六

2022 11 19 左永安顧問 2022年飲料店業營業額可望首次突破千億台幣。人力資源高階主管 台師大 EMBA 商學院 高階經營管理碩士 TTQS ICAP 共通核心職能 關鍵就業能力課程老師 PMP 專案管理 數位轉型 HR的轉型策略 2022年8月底,雖然「冰果店、冷熱飲店」家數仍是最多,有81.7%,但是咖啡館家數4096家,占比14.9%,卻居第二台灣人愛喝咖啡有數字為證!根據最新統計,2022年全台有4096家咖啡館,比10年前增加1.6倍。帶動2021年咖啡豆進口金額突破2億美元,擠進全球第28名,排名竄升11名。不僅於此,成長率在前30大國家中,更是傲人的第三強。

          王玉樹/台北報導2022年11月16日 週三 上午4:10

      台灣人愛喝咖啡有數字為證!根據最新統計,2022年全台有4096家咖啡館,比10年前增加1.6倍。帶動2021年咖啡豆進口金額突破2億美元,擠進全球第28名,排名竄升11名。不僅於此,成長率在前30大國家中,更是傲人的第三強。

根據經濟部統計處統計,2022年飲料店營業額1至9月為810億元,預期今年飲料店業營業額可望首次突破千億台幣。其中以黑金商機最亮眼,依據財政部營利事業家數資料,至2022年8月底,雖然「冰果店、冷熱飲店」家數仍是最多,有81.7%,但是咖啡館家數4096家,占比14.9%,卻居第二。且這是2011年2.6倍,增幅明顯高於其他類型飲料店。

這也帶動咖啡豆大量需求,經濟部表示,由於我國自產咖啡豆產量僅約700到1100公噸,不足供應國人所需,因此大多仰賴進口。   

依財政部資料顯示,2021年咖啡豆進口量達4萬866公噸,進口金額首度突破2億美元,較2011年翻倍成長。

這個金額,讓台灣進口排名,比起10年前大步跨前11名,擠入全球第28名。

     雖然金額離前三大美、德、法的幾十億美金有很大差距,但成長7.4%,卻在前30大國家中居第三,僅次中國大陸15%、土耳其10.9%。

2021年咖啡豆進口來源國第1名是巴西,其次衣索比亞、美國及哥倫比亞,光4個國家就占整體進口量一半。

經濟部指出,近年黑金商機持續發酵,除連鎖和個人咖啡店積極拓點外,各大超商、超市和速食等業者都搶食這塊市場,帶動咖啡需求不斷增長。

像是今年前9個月,累計進口金額已達2.1億美元,超過去年整年數字。

2021年9月1日 星期三

2021 09 01 左永安顧問 台大 台師大 EMBA 共通核心職能 左記歐洲商行/安永經營管理顧問 TTQS PMP 中華品牌網紅協會 中華世界酒食產業聯合會 Chinese World Food & Wine Union 分店數擊敗星巴克、85度C 本土連鎖咖啡路易莎17日興櫃掛牌 俗稱黑金的咖啡市場近幾年來成為重要商機,以平價、有插電座走文青風聞名的路易莎,目前店數達520家,在國內門市數已超車星巴克、85度C,穩坐第一,去年營收19億元、較2019年的15億元大增30.75%,去年每股純益逾9元。據悉,路易莎確定於9月17日興櫃掛牌,當天將舉辦興櫃前業績發表會。

 分店數擊敗星巴克、85度C 本土連鎖咖啡路易莎17日興櫃掛牌

  鏡週刊 2021 09 01 















俗稱黑金的咖啡市場近幾年來成為重要商機,以平價、有插電座走文青風聞名的路易莎,目前店數達520家,在國內門市數已超車星巴克、85度C,穩坐第一,去年營收19億元、較2019年的15億元大增30.75%,去年每股純益逾9元。據悉,路易莎確定於9月17日興櫃掛牌,當天將舉辦興櫃前業績發表會。

由於國內5月中本土疫情大爆發,警戒升至3級,餐飲不得內用,致不少餐飲業者受重創,6、7月營收大幅下滑。2006年成立的路易莎咖啡,去年底公開發行,根據路易莎公布的營收報告,今年6月營收為8,592.4萬元,較進入三級警戒前的5月也大幅衰退33.95%,更較去年6月營收大減51.8%,所幸今年前5個月表現不弱,因此今年1到6月累計營收9.1億元,較去年上半年微幅成長1.88%。

隨疫情趨緩,路易莎7月營收開始回穩至1.21億元,較6月大增4成,雖較去年7月衰退31.89%,但也顯示7月營收恢復到疫情前的7成水準。據了解,8月份營收將明顯優於7月。

國內連鎖咖啡市場競爭激烈,統一星巴克、85度C(美食-KY)已經是老牌公司,新崛起的路易莎目前全台有520家門市,居全台第一,由於早期分店多為巷弄小店、內用座位本就不高,所以不少顧客習慣外帶,近幾年來逐漸拓展的新店才出現街邊店、三角窗門市,內用數逐漸增加,但目前外帶營收仍占整體的4成。

隨著國內本土確診案例多呈個位數、甚至加零,外界普遍預期本月疫情警戒有望再降,餐飲內用規定有機會放寬,帶動餐飲業成長,路易莎的興櫃行情也受矚目。




2021年5月4日 星期二

2021 05 04 左永安顧問 世界咖啡主要產區咖啡產區介紹 牙買加(Jamaica): 藍山(Blue Mountain) 夏威夷(Hawaii): 可娜(Kona) 厄瓜多爾(Ecuador): 加拉帕哥(Galapagos) 哥倫比亞(Colombia) 祕魯(Peru) 哥倫比亞(Colombia) 墨西哥(Mexico) 薩爾瓦多(El Salvador) 印尼(Indonesia):爪哇(Java) 蘇門達臘曼特寧(Sumatra Mandheling) 印度(India): 季風馬拉巴(Monsooned Malabar)葉門(Yemen): 摩卡馬塔里(Mocha Mattari)衣索比亞(Ethiopia): 摩卡哈拉(Mocha Harra) 耶加雪啡(Yirgacheffe) 肯亞(Kenya): 肯亞AA 坦尚尼亞(Tanzania): 克里曼札羅(Kilimanjaro)瓜地馬拉(Guatemala): 安堤瓜(Antigua) 薇薇特南果(Huehuetenango) 哥斯大黎加(Costa Rica): 塔拉珠(Tarrazu)巴拿馬(Panama)

 


世界咖啡主要產區咖啡產區介紹


    世界咖啡主要產區

    亞洲

    印尼(Indonesia):爪哇(Java) 蘇門達臘曼特寧(Sumatra Mandheling) 

    印尼咖啡豆的區域主要在爪哇、蘇門答臘、蘇拉維西等三個島,皆屬火山地形。印尼的咖啡豆香味濃厚而酸度低,略帶點似中藥及泥土味。蘇門達臘曼特寧,質感豐富。爪哇島羅布斯塔豆有獨特的氣味,因油脂豐富常被用來作義式濃縮配方之一。蘇拉維西的咖啡有特別的草本氣息,深沈而乾淨。


    印度(India): 季風馬拉巴(Monsooned Malabar)

    印度咖啡栽種在印度南部高山,有麥索及馬拉巴咖啡。季風馬拉巴是印度頗有特色的一種咖啡,這咖啡為當年因由馬拉巴海岸出口到歐洲的咖啡豆,因船行生豆長時間受到海風吹襲後使得外觀和口感均有所改變,成歐洲人喜歡的口味。後來成為一種特別的咖啡豆處理法,咖啡豆採收後,將其放置在潮濕的季風中數月時間,使其變黃白顏色且酸度降低,即是我們買到的季風馬拉巴

    -------------------------------------------------------------------------------------------------

    非洲

    葉門(Yemen): 摩卡馬塔里(Mocha Mattari) 

    葉門咖啡主要從摩卡這個港口出口,後來從這裡出口的咖啡都以摩卡作為咖啡名字。以馬塔里(Mattari)及山納妮(Sanani)兩種較有名氣,馬塔里較濃郁,較強果酸可可味,山納妮平衡的口感及香氣。葉門咖啡豆屬阿拉比卡種,摩卡豆體積較一般咖啡豆小,雖然小但有鮮明的特色,鮮明的果酸在配豆咖啡中作提味的要角,香味與酸味令人特別回味。摩卡咖啡豆獨特的巧克力味,在深焙時尤其明顯,所以花式咖啡也就以"摩卡咖啡"稱呼。


    衣索比亞(Ethiopia): 摩卡哈拉(Mocha Harra) 耶加雪啡(Yirgacheffe) 

    衣索比亞隔著紅海與葉門相對望,是世界上最早發現阿拉比卡種咖啡樹的地方,境內幾乎各處都種植咖啡。 中東部高地哈拉(Harra)的哈拉摩卡,有葡萄酒香與酸,屬高品質的咖啡。 南部西達莫(Sidamo)和吉馬(Djimmah)亦是知名的咖啡產地,酸味清爽帶核果香味。 在西達莫中有一個小區域名叫耶加雪啡(Yirgacheffe),所產的咖啡有著非常迷人的特色,帶有茉莉花及檸檬的香味,以及似蜂蜜般甜甜的特殊味道,因此全球知名。

    ps:為什麼摩卡港是在葉門,但由衣索比亞產的咖啡也叫做摩卡呢? 那是因為以前衣索比亞的咖啡是由葉門摩卡港出口,因此也是以摩卡來命名咖啡,而以產地名稱細分,如摩卡哈拉,摩卡吉馬等。 所以摩卡咖啡,有可能是來自葉門,也有可能是來自於衣索比亞要看產地來辨別。


    肯亞(Kenya): 肯亞AA 

    肯亞位於東非,位於赤道上、東邊是印度洋、北邊是衣索比亞、南邊接坦尚尼亞。栽種於西南部及東部高原區,品種阿拉比卡種,水洗處理法,品種常見有波旁(Bourbon)、鐵比卡(Typica)、肯特(Kents)、盧里11(Riuri 11)等四個品種。在淺焙時明亮的果香及果酸帶酒香,口感豐富濃郁。


    坦尚尼亞(Tanzania): 克里曼札羅(Kilimanjaro)

    坦尚尼亞位於非洲東部,在肯亞的南邊,東邊緊臨印度洋。種植在坦尚尼亞北邊鄰近肯亞的克里曼札羅(亦譯吉力馬札羅)火山山坡,有七成是阿拉比卡種,採水洗法處理,而其餘三成的羅布斯塔種則採日曬法處理。這裡所產的克里曼佳羅咖啡一般來說有較強的酸性,但較肯亞的弱些,口感與肯亞類似,質感濃郁且帶濃厚的甘甜香氣。

    -------------------------------------------------------------------------------------------------

    中美洲

    瓜地馬拉(Guatemala): 安堤瓜(Antigua)  薇薇特南果(Huehuetenango) 

    瓜地馬拉,左鄰太平洋,右為加勒比海。靠太平洋這一邊的Sierra山脈是瓜地馬拉咖啡的主要種植區。因為山脈綿延甚長,地區性氣候變化很大,因此造就了瓜國的七大咖啡產區,各有不同的風味及特色。其中以安堤瓜這個產區的咖啡因為微酸,香濃甘醇,略帶火山的碳燒味的特色使得瓜地馬拉的咖啡聞名於世界。瓜國的咖啡屬阿拉比卡種,以水洗法處理, 在較遠的西北方有一片薇薇特南果高地,因為海拔高於5000英呎,所產咖啡具有高海拔咖啡質地堅硬, 酸性較強且具豐富滋味的特色,亦是瓜地馬拉極有特色的咖啡之一。


    哥斯大黎加(Costa Rica): 塔拉珠(Tarrazu)

    阿拉比卡種咖啡。主要栽種在兩個高地區,一是首都聖荷西(San Jose)附近的高地區,另一是聖荷西東南方的塔拉珠(Tarrazu)山區。高海拔的關係,哥斯大黎加的咖啡也具有較強的酸味,且因山區溫度較低咖啡樹生長較慢,帶有較複雜而不單調的滋味。塔拉珠地區生產的咖啡帶有水果及巧克力或核果的特殊風味。


    巴拿馬(Panama)

    巴拿馬西鄰哥斯大黎加,東接南美洲的哥倫比亞,其咖啡多種植於靠西側鄰近哥斯大黎加的山區。巴拿馬的咖啡風味及質感中等而均勻,頗有類似藍山的氣質,因此巴拿馬的咖啡常被拿來仿為高價的夏威夷可娜或是牙買加藍山。巴拿馬豆以乾淨澄澈,明亮溫順的口感,中等的醇度表現令人驚豔。


    薩爾瓦多(El Salvador)

    薩爾瓦多的地勢屬於高地地形,是在中美洲裡面積最小的國家,兩側接著瓜地馬拉及宏都拉斯。因為境內有兩座平行的高山,屬高地地形的國家,平均海拔高度650公尺。目前約全國耕地的12%拿來種植咖啡,面積達165,000公頃其咖啡有清爽均勻的特色,薩爾瓦多出產一款溫泉咖啡,因為使用溫泉水作水洗處理而得名,其特別而柔順的酸味及甘甜香十分迷人是其十分具有特色的咖啡。
    薩爾瓦多擁有眾多火山群,火山土壤裡有著豐富的礦物質,這種特別的地理環境使得薩爾瓦多具備適合栽種咖啡的條件。精品豆主要產區是在西部的聖塔安納(SANTA ANA)以及西北部的恰蘭坦南果(CHALATENANGO),種植海拔約900-1500m。
    主要有Bourbon 及 Pacas兩個種別,但讓薩爾瓦多在精品咖啡界聲名響起的,卻是變種--帕卡瑪拉(pacamara)其中帕卡斯跟帕卡瑪拉都可說是[薩爾瓦多品種]。帕卡斯是咖啡農莊主人的名字,1956年有人發現Don Alberto Pacas所種植咖啡,產量比其他同種咖啡明顯多,經專業學者鑑定後,確認Don Alberto Pacas所種植的波旁已發生基因突變新品種便命名為PACAS新品種的風味佳、產量高,1958年,成功的以PACAS跟俗稱象豆的馬拉戈吉匹雜交產生顆粒碩大,風味複雜的帕卡瑪拉種。


    墨西哥(Mexico)

    墨西哥北邊緊臨美國,產量高居世界第四,產地在東南部鄰接瓜地馬拉薇薇特南果高地的地區。有七成的咖啡輸出至美國,皆以水洗法處理,亦以高度分為三個等級。墨西哥咖啡香氣適中及較淡雅的醇度。其中巨型象豆樹種瑪拉果吉佩(Maragogipe,亦作Maragogype)所生產的咖啡豆不僅顆粒比一般大三倍,也以香醇圓潤的口感而聞名。

    -------------------------------------------------------------------------------------------------

    南美洲

    哥倫比亞(Colombia)

    哥倫比亞為世界第二大咖啡輸出國,種植於縱貫南北的三座山脈中,阿拉比卡種。咖啡豆品質優良,香味豐富而獨特,酸中帶甘適中的苦味,無論是單飲或混合都非常適宜。哥倫比亞豆與巴西豆同屬調和式咖啡基豆,但風味則較巴西豆更為甘醇香氣濃厚,除單品也常用於調合咖啡增加其甘味,調合其苦味。

    祕魯(Peru)

    秘魯為南美主要咖啡生產國之一,咖啡是第一大出口農產品,境內有安第斯山脈平行著海岸貫穿其中。咖啡九成以上種植在北部、首都利馬以東的山谷,以及安第斯山脈山坡的森林地區。祕魯咖啡豆有圓潤的口感、醇度適中不稠不淡、柔和酸,略帶核果味。

     

    厄瓜多爾(Ecuador): 加拉帕哥(Galapagos) 

    在哥倫比亞與秘魯之間,是南美洲中既出產阿拉比卡伯咖啡也出產羅布斯塔的國家。厄瓜多爾就是西班牙語“赤道”的意思。由於使用老式傳統採收及處理方式,厄瓜多爾的咖啡並未被列在精品咖啡之中。厄瓜多爾面對太平洋,有一加拉帕哥群島(Galapagos Island)也是其屬地,又名科隆島,生產知名的Galapagos咖啡。為保護自然生態,厄瓜多爾政府把該群島闢為國家公園,而且禁止使用化肥、殺蟲劑等化學製劑,因此加拉帕戈斯群島的咖啡被公認為是有機的咖啡。加拉帕戈斯群島的咖啡風味較平衡偏中性,中度醇厚,帶一點明顯但愉悅的酸,有著特殊的香氣。

    ------------------------------------------------------------------------------------------------- 

    大洋洲

    夏威夷(Hawaii): 可娜(Kona) 

     夏威夷是太平洋熱帶島嶼,除風光明媚外,也生產咖啡。著名的可那(Knoa)咖啡種植在夏威夷本島西南岸火山山坡,是美國唯一生產的咖啡。島嶼地形加上火山土壤,咖啡具有非常特殊的口感,不會太強烈,不會過酸且有香醇的口感,帶愉悅的葡萄酒香與酸。 Kona咖啡分四級,分為最高級的Extra Fancy, Fancy, Prime 及 Gr. No.1 等。因產量少且生產成本高,在精品咖啡近年來需求日增的情況下,市場上Kona的價格直追牙買加藍山也越來越難買到。

    ------------------------------------------------------------------------------------------------

    加勒比海

    牙買加(Jamaica): 藍山(Blue Mountain)

    牙買加是位於加勒比海,藍山咖啡以其溫和的口感及低酸度的高水準表現而聲名大噪,目前是世界上最貴而又最受歡迎的咖啡之一。藍山位置居於南金士頓(Kingston)到北波特瑪莉亞(Port Maria)之間,高約7500英呎。氣候高冷多濕,雨量充足的情況下造就了藍山咖啡特殊溫和口感。藍山咖啡豆顆粒大,品質高是世界公認極品,有No.1, No.2, No.3, 圓豆(Peaberry), 及藍山區(Blue Mountain Triage)等五級,通常都附上標誌和保證書,裝入圓木桶出口。因非常受到日本歡迎,牙買加的咖啡早期是種植於聖安琪(Saint Andrew) 附近的山丘上,後來才漸漸擴張到 Blue Mountain 地區。聖安琪區目前仍是牙買加除藍山外的主要咖啡生產區之一,海拔6000英呎以上,生產的咖啡和藍山類似,品質也相當高,但因不在藍山上,以牙買加高級水洗(Jamaica Prime washed)為名,其滋味濃郁香醇,酸甘苦均衡圓潤,市場上售價相當高,也是眾所認為的極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