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商業評論 2013.01.03 第136期 副總編輯 鄧嘉玲
近來大家已看出,
用短期績效檢驗執行長,出了很大的問題,企業界也都在討論應放眼長期。
然而,
只要掌控主管任免的決策者,
以及買賣公司股票者的心態不變,這種僵局是很難打破的。
這正是為什麼(延續2010年2月號的「全球執行長50強」)中,
以
加州大學柏克萊校區莫頓.韓森為首的一群教授,
要提出一套評估長期績效的新典範。
作者群運用這套創新、客觀的計分卡,以執行長整個任期的表現為評量基礎,
選出全球一百位長期績效表現最優的執行長。
不令人意外地,
2011年10月去世的蘋果公司創辦人賈伯斯,以過去17年的優異績效,
仍名列榜首。
蘋果從1997至2011年,市值增加3,590億美元,
股東報酬的年度複合成長率為35%。
這樣輝煌的成就,應該很長一段時間是別人無法超越的。
拿下第二名的,是線上零售業的亞馬遜執行長貝佐斯。
這些年來亞馬遜積極拓展新領域,同時又在既有市場追求最大效益,
上一年度銷售成長率達40%。
本期雜誌專訪貝佐斯,談他是怎麼做到的
(見〈全球執行長100強〉)。
台灣唯一入選這份榜單的是,名列83名的聯發科技董事長暨執行長蔡明介。
鮮少接受採訪的蔡董事長,在《哈佛商業評論》的獨家專訪中,
談到讓聯發科長期以來維持高績效的因素,是堅持企業的使命與價值,
那就是:從不中斷提供更好的產品和解決方案給客戶。
本期也分析了未來工作的新形態。
今日,企業的優勢愈來愈仰賴高階人才難以複製的專才;
像是科學家、醫生、律師等。
然而,目前的專業人才常要花許多時間處理例行的低階工作,
其實,企業應重新盤點哪些屬於高價值的工作,將低階工作外包,
讓專技人員發揮最大效能。這要配合流程及文化的調整,
並做好知識管理,記錄公司內部和外部的知識
(見〈知識工作再進化〉)。
而當前虛擬工作潮也已迎向第三波。
也就是從
第一波「自由工作者的虛擬工作」,
到第二波「全職員工的全球連線工作」,
再到目前組織和員工又紛紛重返實體世界的「共同工作空間」。
這類空間,有的是公司為自家遠距員工開設的,有的是由商家獨立經營。
像是加州門羅公園市的技工坊(TechShop),
即是會員制的工作坊,提供新手發明家設計的工具和設備,
以及一群互相支援的同好,彌補了自由工作者的孤寂感
(見〈虛擬工作第三波〉)。
《EQ》一書的作者丹尼爾.高曼研究發現,是高階主管的心情。
因為高階主管的情緒會傳染全公司。
高曼建議幾項主管提高情緒智慧的方法,包括:
提升感知自己和別人情緒的能力、自我管理情緒、建立與別人的關係等。
一年之始,希望這個系列對想要提升自己能力的主管有些助益
(見〈好情緒領導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