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3日 星期六

2018 11 03 左永安顧問 EMBA 一杯咖啡的世界大戰 2018.10.24 台灣一年賣出28.5億杯咖啡、全台逾1萬家咖啡館,密度勝巴黎、世界咖啡賽WCE,拿下4個冠軍 當咖啡碰上物聯網、大數據與人工智慧(AI)。這些AI咖啡,正成為台灣PK韓國,甚至問鼎亞洲咖啡王國的秘密武器。 11月16日,台灣的國際咖啡展即將開展,台灣在擁有4個咖啡冠軍後,全球知名度大增。同時點,韓國竟也推出同樣的展覽「搶客」。2017年人均咖啡消耗杯數: ■韓國:512杯(等於一天1.4杯) ■美國:412杯 ■日本:360杯 ■台灣:122杯(僅韓國23%) ■中國:5杯 整理:李雅筑台灣首台智慧咖啡機,推手是創業家葉建漢(左起)、設計師謝榮雅、物聯網專家田維瀚、咖啡師林致得的跨界合作。(攝影者.郭涵羚)



一杯咖啡的世界大戰 2018.10.24




台灣首台智慧咖啡機,推手是創業家葉建漢(左起)、設計師謝榮雅、物聯網專家田維瀚、咖啡師林致得的跨界合作。(攝影者.郭涵羚)


撰文者:李雅筑

一杯香醇咖啡背後,藏著無數商機與戰爭!
你可能知道,這幾年台灣在世界咖啡賽事(WCE),竟產出4個咖啡冠軍,驚豔全球。你不知道的是,這些世界冠軍背後,隱藏的科技隱形軍團。
它們,正展開異業合作,當咖啡碰上物聯網、大數據與人工智慧(AI)。這些AI咖啡,正成為台灣PK韓國,甚至問鼎亞洲咖啡王國的秘密武器。
11月16日,台灣的國際咖啡展即將開展,台灣在擁有4個咖啡冠軍後,全球知名度大增。同時點,韓國竟也推出同樣的展覽「搶客」。
咖啡業「混血」科技業
上銀用AI泡冠軍咖啡
「國際咖啡人會跟我說,要先去韓國2天,再來台灣。韓國是國家力量扶植,很積極、一直在跟大家搶。」台灣咖啡協會理事長吳怡玲表示。
當韓國傾國家之力,加上韓流明星加持宣傳,在各地大開連鎖咖啡店時,走精品路線的台灣,只靠小而美特質,就能與其抗衡嗎?
畫面,轉到今年8月的台灣設計展。
當天,上銀發表一款咖啡機器人,與世界沖煮咖啡冠軍王策合作。只見白色的機器手臂,從抓取咖啡豆到沖煮時的注入水流大小、注入方式等姿勢,都重現王策在比賽時的動作,兩分鐘就能泡好一杯冠軍咖啡。同時,還能做出45種的咖啡口味。
台灣的機器人,竟已可以煮出跟咖啡冠軍一樣水準的咖啡。
畫面,再轉到時間軸科技創辦人葉建漢位於台北的辦公室。醞釀一年後,他選擇的新創業題目竟然也是咖啡!他跟工科出身的咖啡師林致得合作,找來奇想創造董事長謝榮雅操刀設計,產品讓Line創辦人森川亮、小米科技副總裁劉德等人,都在試用後喊讚,紛紛拍攝推薦影像。
眼前這台是尚未曝光、11月即將發表的智慧咖啡機iDrip。當你把咖啡包打開掛在架上,讀碼機掃描在咖啡包的條碼後,機器開始呼叫沖煮咖啡的水溫、水流、水速等數據,經由透明機身,可以看見機內陀飛輪正高速運轉。不到幾秒鐘,咖啡順流而下。這時,手機App突然跳出訊息與你對話:這是一杯得到世界冠軍的咖啡,你覺得口感如何?
台灣咖啡產業與科技業的奇妙組合,不是在今日突然發生,甚至我們可以這樣說:台灣一個小島,能養出這麼多的咖啡冠軍,就是因為20多年前,兩者的DNA已開始融合。
1990年代末,電子布告欄(BBS)的咖啡社群「爾灣咖啡小站」,聚集一群愛咖啡的科技人。他們分享自己如何用科學方法煮咖啡、改裝咖啡機。
一到週末,這群咖啡狂熱分子更是相互鑽研技術,從北到南,掀起咖啡社群熱。
「我是生技業,我用生物化學的觀點看咖啡萃取,有人是電子業,就用自動控制的概念來拆解機器。」擔任世界咖啡比賽評審、WCE世界咖啡組織代表的胡元正回憶。當時,台灣很少餐飲學校研究咖啡,科技人玩出心得,民間一路深耕,培養出難以取代的咖啡職人文化。
科技人告訴職人們:用更有系統性的方法,泡出好咖啡,不是只憑感覺。

相比美韓,台灣咖啡有3倍成長空間


相比美韓,台灣咖啡有3倍成長空間2017年人均咖啡消耗杯數:
■韓國:512杯(等於一天1.4杯)
■美國:412杯
■日本:360杯
■台灣:122杯(僅韓國23%)
■中國:5杯 
整理:李雅筑
 台灣一年賣出28.5億杯咖啡、全台逾1萬家咖啡館,密度勝巴黎、世界咖啡賽WCE,拿下4個冠軍
比照蘋果iPhone生態系
咖啡機串接咖啡師、顧客數據雲
4年前,總公司位於矽谷的凱亞科技,創辦人曾柏偉和侯君儒以台灣科技,設計出Acaia智慧電子秤,能精準測量咖啡粉的重量與比例,讓每次沖泡達到一樣風味。電子秤會在過程連結手機App,記錄沖泡的數據資料,客戶還可在咖啡社群中,訂閱咖啡師達人的沖泡數據,讓大家能依照同比例,泡出一樣的咖啡。
該產品已被美國精品協會認證為「年度最佳產品」,更賣進星巴克以及藍瓶咖啡門市。
去年,該公司提供技術支持,在台北開設Maven咖啡館,做為「咖啡IoT」實驗場。目前店內的分豆機和電子秤都有連網功能,能以手機App操作管理,未來所有咖啡店器具也將裝設同樣技術,展現台灣電子技術實力。
科技底蘊,讓台灣的咖啡職人文化與他國不同,走出自己的路。
這次葉建漢創業,進一步看到的是,當咖啡碰上科技後,產業規模化的可能。
誰說,做咖啡生意,只能是小確幸?
iDrip的誕生需要大量科技撐腰。「這台要與咖啡師取得技術合作,讓機器做出一樣口味,晶片和內部構造得自己設計、模擬,後面則要連接雲端、App等。」葉建漢解釋,系統的複雜串接,是為了能大量複製咖啡師的口味,並依照消費的使用數據,未來提供客製化的服務。
它因為是消費電子,還牽涉到美感力。謝榮雅親自出馬,包下畫圖、雕設等作業。「包含外側的金屬感細節,內部齒輪的位置和顏色,差一點就差很多。」謝榮雅說:「這台機器模擬手沖的動態機能,比起傳統機械,更有意思!」
有意思的是,葉建漢賣咖啡機之前,卻先抱著這台咖啡機全球跑,「我們是在建立生態系,當我們握有咖啡豆、咖啡師、消費者數據,這就像是咖啡業iPhone,要用這台機器幫台灣的咖啡打世界戰。」
目前,它與逾十名世界咖啡冠軍合作,訴求讓消費者在家中,就可喝到不同咖啡冠軍手法泡出的咖啡。
▋本文擷取自雜誌《商業周刊》1614期封面故事,完整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