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缺近月的勞動部長由台北市副市長陳雄文接任。輿論的第一個反應是:陳乃環保、工程專家,又主管首都產業經濟發展,但與勞工、社福沾不上邊,能擔重任?
為此,陳雄文表示,上任後將馬上拜訪勞工團體;並對調漲基本工資問題,高調提醒資方「不加薪,就加稅」。
然務實言,「加薪」是「整體市場經濟」之事,不是動用公權力就能立馬解決的,陳部長一上台就要求企業加薪的作法,恐怕勞資雙方都未必能蒙其利。
一個弔詭的現實是,台灣發展經驗中,能驅動市場經濟持續升級,不斷提高競爭力的首長,都出自工程技術官僚,反倒是專業學者專家主政,績效都並不出色。
事實上,從勞委會成立,到改制勞動部的廿八年間,十位首長背景無一不是在社會工作、勞動行政、勞工運動等領域。因此,勞委會一直被視為行政部門的「勞工福利部」、「勞工保護部」,甚或「全國總工會的總工會」;反不曾扮演積極「監理」及「促進」勞動市場效能與效率的行政機關。
事實上,自八○年代全球化深化後,那些發展績效良好,經濟地位及競爭力卓越的國家,都是因為基礎的「商品市場」 、「金融市場」 及「人力資本市場」表現傑出取得的。
這些國家的策略,無一不是從早期的「勞工政策」,演進為「勞動力資源政策」,認為促進勞資和諧雙贏,才是政府職責。
晚近,更升級到將「祇是費用成本的」勞動力,轉視為「有投資報酬率的」人力資本之開發、利用、促進輔導政策。
在台灣,讓改制的勞動部,成為帶動人力資本累積、升級,並提高競爭力的監理兼開發的政府機關,在當下是絕對必要的。
當台灣從農業社會工廠經濟時代,挺進到高科技社會,再邁向知識經濟社會時,未來在全球競爭市場上,必須改以象徵經濟的「人力資本競爭力」及「金融市場競爭力」,取代既往實物經濟商品市場之「低廉要素成本競爭力」,來爭取先機。
此時,從勞委會改制轉型的勞動部,有必要轉變機關屬性與職能,從「勞工福利部」的消極保守機關,躍升為「國家人力資本發展部」之積極攻勢機關。
若從國家經濟之前瞻發展看,要讓過往的「勞工福利部會」轉型,則任命工程技術官僚陳雄文,接替勞工運動背景的潘世偉,又有何不宜呢?
只是陳雄文沒有必要,急急忙忙屈從於少數民粹,把勞動部屈就在「爭取勞工權益部」的狹隘泥淖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