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絢慧:一封信,給19歲的我
心理師蘇絢慧從小歷經喪親,求學求職一路坎坷。她在新書《你過的,是誰的人生?如實長出生命力量的5種鍛鍊》寫了封信給19歲的自己,寫給當年那個,曾經一度想放棄生命的那個女孩。
親愛的:
你的信裡說,你很不快樂,日子過得很不好,你總是揮不去自己生命是場錯誤的念頭。
你想著,既然不能決定要不要來到這世上,總能決定要不要活在這世上吧!
生命對你來說是難以承受的沉重,而這樣的沉重卻有好長的一段日子無人能分擔,也無人能理解。你不止一次懷疑,你會帶著痛苦與悲傷走到生命的盡頭,你看不到任何救贖,也不相信會有任何安慰。
生命,只是一場荒謬罷了,你是這麼認為的。
你問,究竟要痛苦到什麼時候呢?為什麼不能拒絕不想發生的事呢?又為什麼生命像被詛咒似的,總要注定被遺棄、被傷害。你不明白,為什麼你不能做一個樂觀開朗的人,為什麼悲傷與痛苦總如影隨形跟著你。
我多麼慶幸你願意和我談內心這些痛苦的感覺,當你願意給我機會回應你,我相信你的內在是何等地想「活下去」,並且想要活得好,所以你試著再給自己多一次機會,來化解痛苦。
這些年,我一直潛心了解,何以一個充滿痛苦與不堪的生命,會讓人痛苦與難堪呢?為什麼痛苦難堪的生命不能獲得人們接受;為什麼無法平心靜氣、不需附加太多解釋,安然接受這是生命過程?
我漸漸體會,人們有多恐懼遭受悲傷不幸的事,越是恐懼,就花越多的力氣去迴避。但許多事既是事實,也是不能討價還價的,於是玄之又玄的方法,改命、改名、改風水,只要能除去那些無以對抗的無助感覺,都成為一線生機。卻抹滅了自己能為自己努力、學習、探究及歷練的力量。
註:必需同時並進
我知道許多時刻,你是真的想放棄自己。你認為沒人會在乎你生命的存在或消失。你找不到自己,心裡疑惑著存在的意義,也懷疑自己的價值。你不知道,對存在意義的疑惑,是成長必經的道路,是每個生命都要面對的課題。你就是想放棄⋯⋯
痛苦是一種奇妙的感覺,痛苦讓生命停滯,也吸取所有的動力,讓人像一灘死水,只剩孤寂與癱軟,看不見任何光亮。
但是,你決定給生命多一點時間,給自己更多鼓勵。我想,能繼續走下去,除了你一身的傲骨之外,還有你的信心與盼望。
你總是願意相信,痛苦經歷只是生命暫時受烏雲覆蓋,其實,烏雲之上仍有太陽,你相信生命有一天必能撥雲見日,你盼望看見陽光照進生命,讓生命光亮起來的那天。
於是你勇敢了起來,希望解除痛苦,決定在渾沌不明中走入許多人害怕的黑暗裡—誠實面對深層的內心,那被廢棄與遺忘已久的地方,你知道那裡堵塞淤積了太多的傷痛,無法照進一點光。
沒有人知道那一片黑暗之境的地圖,連你也不知道,那裡究竟藏有什麼。你給了自己勇氣,下定決心一探究竟,盡最大心力學習正面迎向痛苦,好看清楚一切堵塞物、障礙物究竟是什麼。
然後你寫了信給我,說是要給自己時間學習,還說既然連死都想過了,就想要知道,可以怎麼活著?
你的決心讓我有了力量一探究竟。對於生命的痛苦,經過二十多年的歲月,我有些新的眼光與體會。我想許多的痛苦來自於比較,看著別人所擁有的,感嘆著自己所沒有的;羨慕著別人的生命全是好處,懊惱著自己的生命承受許多難處。當我們越覺得自己命不好,而越做一些符合自己「不幸角色」(受害角色)的行為時,我們也就越相信自己的生命是卑賤的,是不受眷顧而微小的,天地之間無人在乎。最後自己也放棄在乎。
當我越長大,開始懂得將只注視自己的眼光,轉向我之外的環境看時,我發現,痛苦是普遍性的經驗,是許多人都具有的感受,只是每個人的型態不同。
有些人遭受被遺棄的傷痛、有些人則受失親之苦,有些遇到難以平復的不公之苦,或面對難以克服的貧窮困境,還有許多人終日忍受羞辱之苦,甚至在死亡威脅中掙扎度日。
痛苦的感受總讓人對生命失望,感覺只有自己一人獨留黑暗中。這是種私密度很高的感受,只有自己知道,就像喝進肚子裡的水冷暖自知,任何人難以從一個人的外表去察覺或體會他痛苦的程度,除非他自己說出來。即使他說了,我們也很難全然經驗他所感覺到的為何。那麼,覺得全世界只有我一個人得不到幸福、只有我不幸的想法,是沒有意義的事,你可能以為只有自己受苦、什麼都沒有,而別人過得很好、擁有一切,卻不知他也正遭遇、承受你所不知的痛苦。
羨慕別人的生活常來自於我們的想像,來自內心對於想要的生活的渴望,與無法擁有的失望。每個人的生命總有他所要面對的痛苦,不需比較誰的生活好,也不需比較誰的痛苦較大。痛苦既然發生在個人身上,是個人的知覺裡感覺到的,就代表它的確令你苦惱,也代表對你個人而言是具有意義的;你的身體、心理與靈魂對這事件產生了痛苦的反應,若沒有看清楚引起反應的來由,沒有理解自己的意識脈絡,相似的事件再來時,仍會產生類似的感覺與意念。
這不斷產生痛苦的源頭,就會成了生命往前走的堵塞物與障礙物了。童年流離失所、摯愛的父親常不在身旁,讓你備感艱辛,可說是生命最早年的創傷。你的確容易感受到痛苦,好長一段日子,你咒詛痛苦,質問它:為何不離去?為何挑上你?
過了好長好長的時間之後,你所不明白的、憤恨的,卻是現在的我所慶幸的。我著實慶幸自己有段痛苦的經歷,真真切切覺得,那段痛苦的經歷是生命的厚禮,讓我真正的認識了自己。讓我從脆弱、貧乏的自我中,踏實領悟到:愛自己,不是外求而來,而是從內在長出接納自己的力量,並樂意看見自己的成熟。
你一定難以相信,原來時間可以讓人體悟許多事,也可以讓人學習許多事。記憶中,以前你常憂悶地說著:我注定一生要痛苦,我只配得痛苦與折磨,活多久就要痛苦多久。
這是我想對你說的,人對於沉痛無解的困難,或百思不解的問題,常會說:「我完蛋了,我沒有出路了。」其實不是出路沒有了,是你對自己沒有信心,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誰,也無從知道生命的蛻變究竟會不會實現。
我希望你能相信,人終究能「學會」,人也具有潛能,人還有追求美好價值的傾向。所以當我們願意開展視野,更多元地認識世上存有的現象,觀看人的各種生命經驗,漸漸地,我們對於自身生命的看法會改變,對於原先困住自己的困難、問題的解釋會有所調整。當初在意的、看不見的因素,想不到的因果關係,可能都會透過新的眼光來認識,從新的角度來理解。
但要讓自己產生新眼光,擁有新角度,需要改變與學習,這不會憑白發生的。
你有一段生命的歲月很倔強,也很固執,只相信自己心中所經驗的殘酷世界。因為害怕與人辯論,也不善表達,你的經驗無法與任何人交流,也無法核對是否有所偏執、是否失真。經驗是每個人真實的感受,人認識世界、認識自我的方法,的確是從自身經驗出發。但我後來發現,人的眼光、看法易於受扭曲;易於因內在情緒衝擊太過劇烈強大,在無機會處理、澄清的情況下,扭曲了事件發生的經過,也誇大自己當下記住的感覺,然後在往後的日子裡不斷強化這些感覺。
久了,無論發生什麼,不管情況是不是一樣,那早已扭曲的熟悉感覺,會像是裝有自動啟動裝置,馬上在心頭浮現。
我知道你不是故意這麼想、這麼做的,而是過去的你視野有限,不知道看事情的角度可以有很多層面、很多角度。你成長的生活環境,無法提供不同而有建設性的學習方式,整個國家、社會與家庭常常只有一個標準,只要求某一種表現,除了這表現之外,其他的表現都不具任何價值,也不被認可。
你當時的社會氛圍與教育孩子的方式,不准孩子自由思考,也不准探問,一切行為都有規章與準則。選擇「不同」就會遭受很大的質疑,你得拚命為自己解釋,不然就是退回自己獨有的世界,不再爭辯、表露。
這真的很可惜,個體不能深刻認識自己的性情,也不能探究自己的思想與未知的世界。不只不能以創意對待生命,也不能對群體有所貢獻與回饋。
還好世界在進步與開放,我們才得以逐漸學習許多方法,修正原先的認知。
我真的很高興,你當初堅持下去,選擇相信生命自有出路,生命也回報你努力投入的學習及鑽研。
如今,我想好好的對你說:我愛你。這份愛超越你的父母親對你的愛,是與你同在,懂你、理解你,並如實接納你的愛。你曾為生命付出、奮鬥的,都讓我感受到生命的恩典及慈悲。在你重新給生命機會的那一刻,就給了現在的我存在的可能。我相信是你對我的愛,讓我現在的生命,因此感受到全然不同的世界。
謝謝你。讓我好好擁抱你。我接受你,不需要他人的條件及認可。你是我,我是你,我們一起往前走,直到我們與未來的自己,相遇的那天。
愛你的絢慧
二○一六年三月,初春
作者簡介|蘇絢慧
諮商心理師,心靈療癒叢書作家。璞成全人發展中心總監。專業助人工作年資19年。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專業領域在自我心理發展、早年傷痛療癒、自我覺察與探索、失落悲傷諮商及陪伴工作、情緒關照及自我照顧。
*本文摘自究竟出版《你過的,是誰的人生?如實長出生命力量的5種鍛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