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暖化潛勢(Global warming potential,簡稱GWP),亦作全球升溫潛能值,是衡量溫室氣體對全球暖化影響的一種手段。是將特定氣體和相同質量二氧化碳比較之下,造成全球暖化的相對能力。二氧化碳的全球暖化潛勢定義為1。全球暖化潛勢是溫室效應的影響因子之一[1]。
計算全球暖化潛勢時,一般會以一段特定長度的評估期間為準(如一百年),提到全球暖化潛勢時也需一併說明其評估期間的長度。
在京都議定書中受到管制的物質有二種:一種是具有很高的全球暖化潛勢,另一種是全球暖化潛勢不大,但在地球大氣層中的濃度正快速上昇。
以下的數據是以二氧化碳為評估的基準氣體,因此二氧化碳的全球暖化潛勢為1。
溫室氣體 | 生命期(年) | 全球暖化潛勢的評估時間 | ||
---|---|---|---|---|
甲烷 | 12 (12) | 72 (62) | 25 (23) | 7.6 (7) |
一氧化二氮 | 114 (114) | 289 (275) | 298 (296) | 153 (156) |
HFC-23(氫氟碳化合物) | 270 (260) | 12,000 (9400) | 14,800 (12,000) | 12,200 (10,000) |
HFC-134a(氫氟碳化合物) | 14 (13.8) | 3,830 (3,300) | 1,430 (1,300) | 435 (400) |
六氟化硫 | 3200 (3,200) | 16,300 (15,100) | 22,800 (22,200) | 32,600 (32,400) |
全氟三丁胺(PFTBA) | 7,100[7][8] |
雖然水蒸氣吸收紅外線輻射的能力很強,也是目前地球最主要的溫室氣體,不過因為水蒸氣在大氣中的濃度和溫度有關,其凝結的雲霧能反射陽光降低地表溫度,而且水面佔了71%的地表無法改善大氣中的水蒸氣的含量;因此未計算水蒸氣的全球暖化潛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