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足跡認證與碳標籤是什麼?
「碳足跡認證」是 與 碳排放量 相關的 國際認證;
「碳標籤」則是 一種 碳排放量 的 標示方式。
兩者都是政府鼓勵企業可以採取的減碳方針,若要申請碳標籤,
必須獲得符合規定之查驗機構的核可;
而 碳足跡認證則不具這樣的強制性,可由企業自由選擇第三方認證單位。
碳足跡認證標準 由國際標準化組織 (ISO) 制訂的 ISO 14067 與 ISO 14064-1,
是國際間最常被使用的碳足跡認證標準:
ISO 14607(產品碳足跡標準):ISO 14607 是針對「產品碳足跡」發布的認證,
主要 盤查 產品的 溫室氣體排放量,
協助企業管理
產品生命週期,降低 製造、使用 過程中 的 浪費、低效率及污染。
獲得認證的企業,展現其對低碳經濟轉型的重視,
有助於獲得投資人和消費者青睞。
ISO 14064-1(組織層級溫室氣體相關規範標準):
針對「組織溫室氣提排放量」的盤查,
界定清楚的範圍、量化方法及應解釋事項等,以供政府或組織等相關對象
在制定、審查計畫時,能有更明確的指標依據。
通過認證的企業,不僅能獲得自我碳揭露的正面評價,
也能更了解企業內部的 碳排熱點,找出浪費能源的 政策、部門。
經濟部產業發展署
碳足跡認證的 12 個步驟
根據經濟部產業發展署
網站說明,依照 ISO 14607 的標準,完成一個碳足跡計算至少需要六個月的時間,
碳足跡認證(包含最後第三方單位查驗的步驟)分為三階段,共12個步驟,
如下:
階段一:起始會議
步驟 1:集結共識以推動碳盤查
步驟 2:選擇盤查產品
步驟 3:尋求供應鏈廠商共同參與
階段二:碳足跡計算 (這是最耗時的階段,共可分為六個步驟)
步驟 4:建立產品製程流程圖
步驟 5:確認 產品生命週期各階段 的 盤查範圍
步驟 6:收集 完整活動數據(此步驟,環節較冗長,可能耗時數個月)
步驟 7:確認 相應 排放係數
步驟 8:碳足跡 計算 與 分析
步驟 9:評估 數據品質
階段三:溝通或查證
步驟 10:產出 碳足跡盤查 報告。
步驟 11:詳述 盤查過程。
步驟 12:委請第三方查驗機構進行查驗,並取得查證聲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