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3日 星期六

2024 02 03 左永安 顧問/講師/委員 美國醫院協會(AMA)倡議「氣候變化將是一場威脅健康的公共危機」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聯會、台灣醫院協會等,已共同簽署「永續醫療倡議」 2023年立法院三讀通過《氣候變遷因應法》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 IPCC)發布新研究報告 聯合國於2015年通過《巴黎氣候協議》(The Paris Agreement),各國首次同意「本世紀末以前,必須控制地球升溫於攝氏2度以內」2023年3月公布最新《AR6綜合報告》,也指出氣候變遷的危機迫在眉梢,在10年內可能升溫就會超過1.5°C。

 

台灣醫療ESG永續發展的挑戰與機會

2023-07-31黃琡雅


全球共識迎戰醫療ESG

近年「全球暖化」逐漸被「氣候變遷」所取代,氣候變遷造成極端氣候、溫度上升、海平面上升、水資源不穩及生物滅絕等嚴峻問題,若持續暖化,不但衝擊您我各層面生活,甚至地球將面臨毁滅性危機。氣候變遷的成因較複雜,生活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亞氮等溫室氣體,改變了地球的自然溫室現象,造成生存威脅,顯然人類行為模式難辭其咎。

聯合國於2015年通過《巴黎氣候協議》(The Paris Agreement),各國首次同意「本世紀末以前,必須控制地球升溫於攝氏2度以內」,並且各國每五年必須檢討「國家自定減碳貢獻」(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NDCs);2018年,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 IPCC)發布新研究報告,建議各國必須以1990年平均溫度為參考基準,進一步將地球升溫控制在攝氏1.5度內、2030年的碳排放必須減少45%、2050年達到淨零碳排的碳中和,以防止氣候變遷帶來嚴重災難。

下圖顯示全球二氧化碳通量在近數十年來,每年快速成長,聯合國氣候變遷2023年3月公布最新《AR6綜合報告》,也指出氣候變遷的危機迫在眉梢,在10年內可能升溫就會超過1.5°C。其實,解決碳排問題的工具、技術、資金都已經存在,因此無論是國家政府、企業、社區、個人都有責任。

根據Stat數據,醫療照護體系的排放量佔全球溫室氣體 (GHG) 排放量的 4.4%,台灣略高是4.6 %,美國8.5%更高,醫療照護體系是「碳排大戶」,因而2021年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首次以國家為單位,提出針對醫療照護體系永續承諾,其中更有16個國家設定2050年前,達到醫療照護體系淨零排放目標,共識迎戰醫療ESG。

衛福部推動醫療機構淨零碳排政策,並規劃納入醫院評鑑

科學證實氣候變遷造成的負面影響已經十分緊急,引起了國際社會、跨國企業及在地團體的重視。台灣為了因應氣候變遷,蔡英文總統於2021年宣示「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2022年國發會通過2050年淨零轉型,2023年立法院三讀通過《氣候變遷因應法》,台灣完成一系列宣示、立法,如今已是支持淨零排碳的第18個立法國家。

「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中,已規劃於「能源、產業、生活、社會」四大轉型及「科技研發」、「氣候法制」兩大治理基礎上,輔以「十二項關鍵戰略」,整合跨部會資源,制定行動計畫。

    衛福部響應國家「淨零轉型」政策,在醫院評鑑最新趨勢中導入ESG理念,並帶頭推動數位化同意書、數位收據之落實,未來也將基於溫室氣體盤查(ISO 14064-1)與能源管理認證(ISO 50001)導入概況,分成四類型對象,並提供不同對應程度的醫院輔導。

2019年Health Care Without Harm-Arup研究發現,全世界健康照護產業每年預估排放的溫室氣體足跡,正快速增長如圖二,溫室氣體排放量占世界總排放量4.4%,如果將醫療照護體系視為一個國家,它將是全球第五大碳排放國。

      航空業的飛機,每天繞著地球飛來飛去,一年產生的溫室氣體僅佔3%,輪船3%,相較於航空業與運輸業,醫療照護體系更應該率先減碳。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聯會、台灣醫院協會等,已共同簽署「永續醫療倡議」,宣示帶領醫療體系邁向淨零轉型的決心。

醫療健康產業是屬於一個耗能產業,其耗能46%直接來自於照護服務,54%間接來自於藥品醫材相關供應與製造;在追求全民健康照護的過程中,衛生系統面臨著截然不同的挑戰,公平地追求脫碳途徑至關重要。

醫療數位轉型、ESG淨零轉型,雙效合一

       全球氣候變遷及淨零承諾,喚起全人類對永續的意識,醫療服務體系在世界上佔有特殊地位,也將面臨許多獨特的環境、社會和治理 (ESG) 問題。環境變化與醫療機構本質是環環相扣的,尤其氣候危機對人類健康構成重大威脅,「氣候難民」將增加醫療資源消耗,也會形成醫療體系負擔。世界經濟論壇最新報告發布了「氣候變遷對人類健康影響」,充分說明溫室氣體和氣候變化對健康之影響。醫療照護體系不僅有義務照護病人,同時也有責任展開環境永續行動。

氣候變遷對人類健康的影響。(資料來源: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醫院減碳首要之務莫過於數位轉型。AI時代,全國醫療院所在執行減碳過程中,必須在醫療照護服務、設施、營運、供應鏈和更廣泛的經濟領域中,尋求科技轉型創新,發展乾淨的可再生能源。尤其醫院用電量驚人,根據2020年國內醫院能源大用戶電力流向分析,電力消費前三名,分別是空調設備(58%)、照明設備(14%)、電梯設備(6%),其他污水、排送風、冷凍冷藏設備皆在5%以下,透過AI技術節能,應有很大的效益空間。

     此外,手術室和加護病房也是很耗能的區域,因為須要維持低溫以控制感染,但其能源消耗約佔醫院整體20%-40%,且能源消耗為其他區域的3-6倍,開一台手術的碳足跡,相當於開車達3000多公里,都是淨零排碳的重點。以數位科技進行轉型,必能創造更高節能減碳的效益及價值,瑞典北部某家醫院數據指出,復健病人若使用遠距醫療,可以減少97%碳排放,顯示遠距醫療、數位轉型是最直接、有效的碳排方法。

最後,英國提出永續醫療四大原則──疾病預防、患者自我照護、精實服務減量、低碳治療的替代方案,其中採取低碳替代方案,排碳可減少30%,但若從疾病預防開始做起,估計碳排可減少達80%,亦可作為減碳之借鏡。

氣候正義,沒有人是局外人,醫界更是責無旁貸

美國醫院協會(AMA)倡議「氣候變化將是一場威脅健康的公共危機」,可見溫室氣體排放的增加,將引發氣候和環境問題,是人類最大的健康威脅,醫療照護體系應提升韌性和永續性,並做好準備。

對醫院而言,永續發展已經不是選項,而是必然參與執行的任務,把永續發展的理念融入工作流程中,為永續發展付出資源與努力,不僅是為了醫院的長治久安,也是對全球的生存環境與全人類福祉付出一份心力。台灣與世界共同邁向淨零,「永續發展」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期待從簽署倡議起步,重新檢討醫療機構所有作業流程,與國際接軌,重視健康永續,為下一代留下更好的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