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4日 星期五

2025 04 04 左永安 顧問/講師/委員/宮主/永續長/執行長/理事長 ESG永續管理師 永續發展基礎能力測驗 淨零碳規劃管理師測驗( 淨零碳規劃管理基礎概論、淨零碳盤查規範與程序概要) ISO14064 ISO14067 ISO14068 ISO50001 BS 8001 (循環經濟標準) SA8000(社會責任標準) 產品類別規則 (PCR) 如何辨識產品碳足跡之「碳標籤」與「減碳標籤」 「碳標籤」與「減碳標籤」圖形上主要的差異在於: 碳標籤:在圖案上的「腳掌」位置標示「產品的碳排放量」。 減碳標籤:在圖案上「藍色 CO2 」的位置標示「向下箭頭」,以及「該產品減碳標籤的起始年份」。

 如何辨識產品碳足跡之「碳標籤」與「減碳標籤」 


「碳標籤」與「減碳標籤」圖形上主要的差異在於: 

 碳標籤:

 在圖案上的「腳掌」位置標示「產品的碳排放量」。 



減碳標籤:

在圖案上「藍色 CO2 」的位置標示「向下箭頭」,

以及「該產品減碳標籤的起始年份」。


碳標籤

又   稱碳足跡標籤、碳排標籤,其中標示著一項產品

生產到銷毀,整個生命週期中會產生的所有碳排放量。

「碳標籤」需經第三方公正單位查驗、認證碳足跡後,才能申請使用,

能協助企業以「碳排放」的角度重新檢視產品。

碳標籤申請流程如下:

  1. 先查詢產品是否可適用產品類別規則 (PCR)
  2. 確定可試用後,開始計算碳足跡。
  3. 計算完成後,委請第三方公正機構或申請環保署的關鍵性審查,取得查證聲明書或總結報告。
  4. 持查證聲明書或總結報告,進入產品碳足跡資訊網站申請碳標籤。

當越來越多的碳標籤產品出現,市場的綠色意識也將提升,

消費者能夠快速透過有公信力的標章,支持願意揭露碳足跡的企業。

減碳標籤

為鼓勵廠商利用產品碳盤查 (Carbon Footprint Verification) 的相關資訊

(例如:產品碳排熱點、能源效率使用等)來檢討並降低產品碳排放量,

    政府推出了「減碳標籤」。不論產品是否有碳標籤,都可以申請減碳標籤,

    只要在規定時間內,成功降低該產品的碳足跡達一定程度,就可獲得標章。

減碳標籤申請流程如下:

  1. 提出查證聲明書(有效期仍在一年以上)或關鍵型審查提供的總結報告做基線申請」、「承諾達成申請」。
  2. 在五年內碳足跡減量達 3 % 以上,且經單位審查通過,就能取得減碳標籤使用權(注意:須先進行「基線申請」,通過後再進行「承諾達成」申請)

減碳標籤代表廠商願意自我揭露、以及做出改變的行動力,

除了為社會做出良好示範外,也讓消費者可以選擇購買低碳產品。



2025 04 04 左永安 顧問/講師/委員/宮主/永續長/執行長/理事長 ESG永續管理師 永續發展基礎能力測驗 淨零碳規劃管理師測驗( 淨零碳規劃管理基礎概論、淨零碳盤查規範與程序概要) ISO14064 ISO14067 ISO14068 ISO50001 BS 8001 (循環經濟標準) SA8000(社會責任標準) 碳足跡認證與碳標籤是什麼? 「碳足跡認證」是與碳排放量相關的國際認證;「碳標籤」則是一種碳排放量的標示方式。足跡認證標準 由國際標準化組織 (ISO) 制訂的 ISO 14067 與 ISO 14064-1, 是國際間最常被使用的碳足跡認證標準碳足跡認證的 12 個步驟 階段一:起始會議 步驟 1:集結共識以推動碳盤查 步驟 2:選擇盤查產品 步驟 3:尋求供應鏈廠商共同參與 階段二:碳足跡計算 (這是最耗時的階段,共可分為六個步驟) 步驟 4:建立產品製程流程圖 步驟 5:確認產品生命週期各階段的盤查範圍 步驟 6:收集完整活動數據(此步驟,環節較冗長,可能耗時數個月) 步驟 7:確認相應排放係數 步驟 8:碳足跡計算與分析 步驟 9:評估數據品質 階段三:溝通或查證 步驟 10:產出碳足跡盤查報告。 步驟 11:詳述盤查過程。 步驟 12:委請第三方查驗機構進行查驗,並取得查證聲明書。

 碳足跡認證與碳標籤是什麼? 


「碳足跡認證」是   與    碳排放量   相關的    國際認證

「碳標籤」則是    一種    碳排放量   的   標示方式。  


兩者都是政府鼓勵企業可以採取的減碳方針,若要申請碳標籤,

必須獲得符合規定之查驗機構的核可;


而   碳足跡認證則不具這樣的強制性,可由企業自由選擇第三方認證單位。  


碳足跡認證標準 由國際標準化組織 (ISO) 制訂的 ISO 14067 與 ISO 14064-1

是國際間最常被使用的碳足跡認證標準:  


ISO 14607(產品碳足跡標準):ISO 14607 是針對「產品碳足跡」發布的認證,

                                                        主要         盤查     產品的   溫室氣體排放量

協助企業管理

產品生命週期,降低   製造、使用   過程中   的  浪費、低效率及污染

獲得認證的企業,展現其對低碳經濟轉型的重視

有助於獲得投資人和消費者青睞。 


ISO 14064-1(組織層級溫室氣體相關規範標準):


針對「組織溫室氣提排放量」的盤查,

界定清楚的範圍量化方法應解釋事項等,以供政府或組織等相關對象

在制定、審查計畫時,能有更明確的指標依據。 

通過認證的企業,不僅能獲得自我碳揭露的正面評價

也能更了解企業內部的   碳排熱點找出浪費能源的  政策、部門。  



                                                                     經濟部產業發展署

碳足跡認證的 12 個步驟 

根據經濟部產業發展署

網站說明,依照 ISO 14607 的標準,完成一個碳足跡計算至少需要六個月的時間

碳足跡認證(包含最後第三方單位查驗的步驟)分為三階段,共12個步驟,


如下:

  階段一:起始會議 

           步驟 1:集結共識以推動碳盤查 

           步驟 2:選擇盤查產品 

           步驟 3:尋求供應鏈廠商共同參與 


階段二:碳足跡計算 (這是最耗時的階段,共可分為六個步驟)  

         步驟 4:建立產品製程流程圖 

         步驟 5:確認    產品生命週期各階段  的  盤查範圍 

         步驟 6:收集   完整活動數據(此步驟,環節較冗長,可能耗時數個月) 

         步驟 7:確認  相應  排放係數 

         步驟 8:碳足跡   計算  與  分析 

         步驟 9:評估  數據品質 


階段三:溝通或查證 

          步驟 10:產出  碳足跡盤查  報告。 

          步驟 11:詳述  盤查過程。 

          步驟 12:委請第三方查驗機構進行查驗,並取得查證聲明書。



2025年4月3日 星期四

2025 04 04 左永安 顧問/講師/委員/宮主/永續長/執行長/理事長 環境部「淨零綠領人才培育課程」48小時氣候變遷與溫室氣體管理 12小時 溫室氣體盤查作業 12小時 溫室氣體自願減量與 減量額度 15小時 產品碳足跡 9小時 ESG永續管理師 永續發展基礎能力測驗 淨零碳規劃管理師測驗( 淨零碳規劃管理基礎概論、淨零碳盤查規範與程序概要) ISO14064 ISO14067 ISO14068 ISO50001 BS 8001 (循環經濟標準) SA8000(社會責任標準)

 

2025 04 04 左永安 顧問/講師/委員/宮主/永續長/執行長/理事長 環境部「淨零綠領人才培育課程」48小時氣候變遷與溫室氣體管理 12小時 溫室氣體盤查作業 12小時 溫室氣體自願減量與 減量額度 15小時 產品碳足跡 9小時 ESG永續管理師 永續發展基礎能力測驗 淨零碳規劃管理師測驗( 淨零碳規劃管理基礎概論、淨零碳盤查規範與程序概要) ISO14064 ISO14067 ISO14068 ISO50001 BS 8001 (循環經濟標準) SA8000(社會責任標準)

 環境部「淨零綠領人才培育課程」48小時

氣候變遷與溫室氣體管理 12小時

溫室氣體盤查作業 12小時

溫室氣體自願減量與 減量額度 15小時

 產品碳足跡 9小時





2025 04 04 左永安 顧問/講師/委員/宮主/永續長/執行長/理事長 ESG永續管理師 永續發展基礎能力測驗 淨零碳規劃管理師測驗( 淨零碳規劃管理基礎概論、淨零碳盤查規範與程序概要) ISO14064 ISO14067 ISO14068 ISO50001 BS 8001 (循環經濟標準) SA8000(社會責任標準) 「環境部淨零綠領人才培育聯盟」成立 根據環境部發布的《綠領人才就業趨勢報告》,2024年全臺有近3,600家企業釋出綠領職缺,平均每月需求高達2.2萬人,8年內成長3.29倍,人才缺口直追AI產業的2.9萬人,顯示綠領人才需求的急遽成長。環境部部長彭啓明指出, 2025年起,所有上市櫃公司將全面編製永續報告書,揭露企業在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ESG)方面的績效與規劃; 2026年起,環境部也將針對年排放量達2.5萬公噸CO2e以上的電力、燃氣供應及製造業,正式開徵碳費。環境部指出,課程設計兼顧理論與實務,內容涵蓋: ✅ 氣候變遷及溫室氣體管理 ✅ 溫室氣體盤查作業 ✅ 溫室氣體自願減量與減量額度 ✅ 產品碳足跡 課程總時數為48小時 🔹 北區培育中心:臺灣師範大學、中央大學、清華大學等3校 🔹 中區培育中心:雲林科技大學、中興大學、臺中教育大學、 東海大學、逢甲大學、大葉大學、暨南大學、 聯合大學等8校 🔹 南區培育中心:成功大學、中正大學、嘉義大學、崑山科技大學、 中華醫事科技大學、高雄大學、中山大學、 正修科技大學、文藻外語大學等9校 🔹 東區培育中心:慈濟大學、宜蘭大學、佛光大學、東華大學、 臺東大學、澎湖科技大學、金門大學、 臺灣海洋大學連江校區等8校01.「環境部淨零綠領人才培育聯盟」成立記者會大合照,環境部彭啓明部長_前排右4_、環境部施文真次長_前排左4_、國環院劉宗勇院長_前排左3_、原民會高文斌副處長(前排左1)、勞動部沈文麗組長(前排左2)、衛服部林名男副執行長(前排右1)及四區聯盟成員

「環境部淨零綠領人才培育聯盟」成立


114-03-28[環境部國家環境研究院]




在全球積極推動2050年淨零排放政策的趨勢下,具備碳盤查、碳足跡、碳減量與碳管理專業知識的「綠領人才」,已成為產業界爭相延攬的對象。為加速培育這類專業人才,環境部國家環境研究院(以下簡稱國環院)結合全國28所大專院校,共同成立「淨零綠領人才培育聯盟」,推出為期48小時的「淨零綠領人才培育課程」,課程費用為12,000元,且30歲以下在學生與低收入戶者可獲得學費優惠,期望在政策與教育資源的雙軌推動下,快速填補綠領人才缺口。


  • 綠領人才需求激增 未來5年成長空間達13

根據環境部發布的《綠領人才就業趨勢報告》,2024年全臺有近3,600家企業釋出綠領職缺,平均每月需求高達2.2萬人,8年內成長3.29倍,人才缺口直追AI產業的2.9萬人,顯示綠領人才需求的急遽成長。


環境部部長彭啓明指出,


2025年起,所有上市櫃公司將全面編製永續報告書,揭露企業在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ESG)方面的績效與規劃;


2026年起,環境部也將針對年排放量達2.5萬公噸CO2e以上的電力、燃氣供應及製造業,正式開徵碳費。


「目前僅7%的企業開出綠領相關職缺,未來隨著法規趨嚴與國際減碳壓力升高,預估未來5年內綠領職缺將有1至3倍的成長空間,市場對於具備碳管理與減排知識的人才需求將持續攀升。」彭啓明說。


  • 4大區域培育中心 28校合作打造人才基地

「淨零綠領人才培育聯盟」於北、中、南、東四區設立區域培育中心,攜手全國28所大專院校,涵蓋全臺主要縣市,讓參與者能夠就近上課,降低學習門檻,擴大參與基礎。


🔹 北區培育中心:臺灣師範大學、中央大學、清華大學等3校


🔹 中區培育中心:雲林科技大學、中興大學、臺中教育大學、

                                     東海大學、逢甲大學、大葉大學、暨南大學、

                                     聯合大學等8校

🔹 南區培育中心:成功大學、中正大學、嘉義大學、崑山科技大學、

                                     中華醫事科技大學、高雄大學、中山大學、

                                     正修科技大學、文藻外語大學等9校

🔹 東區培育中心:慈濟大學、宜蘭大學、佛光大學、東華大學、

                                     臺東大學、澎湖科技大學、金門大學、

                                     臺灣海洋大學連江校區等8校


「聯盟的成立,讓參與者不僅能在熟悉的學校就近學習,還能與不同區域的專家與學員互動,促進知識交流與資源整合,進一步提升學習成效。」彭啓明表示。


  • 課程適合非理工背景者

環境部指出,課程設計兼顧理論與實務,內容涵蓋:


氣候變遷及溫室氣體管理

✅ 溫室氣體盤查作業

✅ 溫室氣體自願減量與減量額度

✅ 產品碳足跡


課程總時數為48小時,各區域培育中心預計自4月下旬起陸續開課,安排專業講師授課,協助學員建立完整的專業基礎。


國環院院長劉宗勇特別指出:「許多人誤以為淨零排放課程僅適合理工背景者,其實這次環境部推出的培育課程,非常適合非理工科系者參加,尤其是對氣候政策、環保法規、企業永續發展有興趣的學員。」


  • 綠領人力蛻變為綠領人才 提升市場競爭力

環境部強調,「氣候變遷專業人員培育課程」不僅提升綠色產業從業人員的專業素養,還能讓「綠領人力」進一步蛻變為「綠領人才」。
綠領人力:指綠色產業從業人員,主要參與綠色生產、環境保護及永續發展相關工作。


綠領人才:指接受專業課程與技術訓練,及(或)通過相關考試者,具備更高的專業素養與市場競爭力,能在綠色產業中發揮引導與創新作用。


「隨著環保產業的快速發展,僅具備基本技能已不足以應對市場需求,透過完整的培訓與實踐經驗累積,才能在市場中脫穎而出。」彭啓明表示。


  • 學費優惠 鼓勵青年與弱勢參與

為鼓勵更多青年與弱勢族群參與,課程提供以下學費優惠方案:

🔸 30歲以下大學、碩博在學生:享有半額補助(6,000元)。

🔸低收入戶:享有全額補助(12,000元)。

此外,學員只要完成訓練並1次測驗就合格者,即可獲得環境部頒發的官方認證證書,並享有相關學費優惠。


  • 報名資訊

有興趣參加課程的民眾,可自4月1日上午9時起至國環院「淨零綠領人才培育課程」報名網頁(https://ulvis.net/iTs8)查詢詳細報名資訊。機會難得,歡迎踴躍報名,成為引領未來綠色經濟的中堅力量!


國環院提醒,全臺參與「淨零綠領人才培育聯盟」的28所大專院校將自4月下旬起陸續開班,如遇班期報名額滿的情形,可等下一場開班,或報名參加鄰近加盟學校的班期。


  • 跨部會合作培育綠領人才

為了因應2050年淨零排放的國家政策,各部會正積極推動綠領人才的培育,展現對環境永續發展的重視。隨著全球氣候變遷與減碳需求日益增加,培養具備專業綠色技能的人才已成為國家發展的重要課題。目前,勞動部、衛生福利部及原住民族委員會已與環境部展開合作,積極洽談開設「淨零綠領人才專班」。透過這些專班,將針對各領域所需的綠色技術與知識進行專業培訓,期望培養出能在各行各業推動減碳與綠色轉型的優秀人才,進一步為國家實現淨零排放的目標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