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31 00:00經濟日報 吳明憲
小英總統在2017年年終記者會上說,希望年輕人月薪能達到3萬。她提出五個方法來終結青年低薪,包括產業升級跟轉型、鼓勵企業加薪、推動「最低工資法」、提供年輕人職涯諮詢與職業訓練甚至津貼,以及減輕年輕人的生活負擔。
行政院副院長施俊吉日前也表示,如果能維持經濟成長,且讓法定基本工資成長率高於經濟成長率,總統蔡英文希望最低工資達到新台幣3萬元以上的夢想,在四到六年內可達成。
相信政府各單位一定會推出各種方案來實現總統的夢想,但這些方法到底有沒有效?老實說,我不看好。
年輕人低薪,是因為企業無法提供更高的薪資嗎?
人均薪資比3萬元高更多的科學園區依然大量缺工,為什麼會有年輕人在2萬多的薪資載浮載沈或找不到工作的現象呢?
最近和多位台商朋友在閒聊之中,都會談此話題,大部分的人都認為這是市場機制的問題,應由市場供需決定。
但我認為低薪是台灣高等教育出了問題,造成人才供需大量失衡。
根據教育部統計處的資料,在1996年大學有24所,學生21萬4,094人,2016年大學有126所,學生數120萬3,893人,20年時間大學數量成長5.25倍,學生數成長5.62倍,大學快速擴充,大學生在勞動市場上供需失衡,因此出現文憑價值及薪資下滑的狀況。
反觀大陸地區,由於大學高考仍然競爭激烈,能從大學畢業代表人力資本的保證,我在大陸招募一批大學畢業生,其基本薪資早已高於台灣甚多,能力較佳者,起薪幾乎都是40K起跳。
企業在執行策略規劃時,會有二種思維。
當外部環境改變時,企業必須調整自己的資源應對,包含
這是由外向內的調整策略。
而由內向外指的是企業盤點自身的能耐,
繼續建構深化與整合企業原來的資源
以應對外部環境的變化。
台灣人口出生率逐年下降,大學院校卻逐年增加,而教育部在核定招生系所時,也未與產業發展方向一致。各校為了生存吸引學生就讀,或因為某些名人效應,廣設大傳、時尚造型設計、數位媒體、法律、餐飲、休閒與觀光等科系,造成理工科系大幅減少,因此也降低許多實驗室及設備儀器的投資。
而其他科系不用投入太多設備,對學校來說成本反而大幅下降,何樂而不為?
另一方面,大學科系與產業發展背道而馳,造成部分人才供過於求或根本沒有相關產業可就業,如台灣根本沒有時尚設計產業,餐飲、休閒觀光產業的進入門檻低,薪資偏低,非相關科系也可投入;而科學園區反而大量缺工程師或相關生產人員。造成年輕人只能在低階服務業或一般行政工作打轉,不可能有高薪。
目前已有多所學校招生嚴重不足,面臨生存的壓力,所培育學生大都學非所用,之前錯誤政策的效應,現已一一浮現。
政府應適當限縮部分大學科系,同時有魄力的建立退場機制,並且用各種手段扶植產業急需、畢業生可獲得起薪高的科系,如提供全額獎學金,或獎勵產學合作學程,同時讓學非所用或低薪的大學畢業生能順利轉型,由政府獎勵,產業界執行專案職業訓練,以期能順利和就業市場銜接。而不是放任市場與各校自由發展,或直接給予現金補貼,因為如此耽誤的不只是年輕人的未來,更影響台灣的人力資源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