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31日 星期五

2024 05 31 左永安 顧問/講師/委員 Kirkpatrick 「四層次模式」 呈現組織訓練(或課程)成果的證據 TTQS人才發展品質管理系統 Talent Quality-management System 若想要追求金牌 國立臺灣大學 臺灣師範大學 EMBA 找左永安顧問輔導 ESG PMP HRD ICAP 人力資源管理 關鍵就業力 共通核心職能 左記歐洲商行 安永經營管理顧問

 




2024 05 31 左永安 顧問/講師/委員ISO 驗證強調「說、寫、做一致」, 就是要「說你所做」、「寫你所說」、「做你所寫」 ISO 21001:2018 ISO 29990 學習服務提供機構(Learning ServiceProviders;LSPs)的顧客 協助符合每個人在 1職場、 2生涯規劃 3升遷需要 的管理系統。(2) 核對構想,制定關於培訓流程有關的 行動。 (3) 為培訓移轉形式及教學方法的持續發 展建立推動力。 (4) 組織上的績效要求,個人能力及投入 的培訓的一致性。 (5) 最終目的,促使組織透過持續改善, 邁向學習型組織。財務與風險管理(Financial & risk management)TTQS人才發展品質管理系統 Talent Quality-management System 若想要追求金牌 國立臺灣大學 臺灣師範大學 EMBA 找左永安顧問輔導 ESG PMP HRD ICAP 人力資源管理 關鍵就業力 共通核心職能 左記歐洲商行 安永經營管理顧問

ISO 21001:2018    


ISO 29990目前已廢止


ISO 29990

係一套非正規教育學習品質管理系統之國際標準,

可確保組織內培訓系統及課程安排的績效提昇。

ISO 29990 標準是

學習服務提供機構(Learning ServiceProviders;LSPs)的顧客

也就是學習者的需求出發,並聚焦在各流程產出的重要性,

以提供優質的

1客製化的課程設計、

2學習環境及

3合適的情境化教學

等,協助符合每個人在

1職場、

2生涯規劃

3升遷需要

的管理系統。

(1) 為培訓流程 建立指導方針及決定制定 的標準。

(2) 核對構想,制定關於培訓流程有關的 行動。 

(3) 為培訓移轉形式教學方法的持續發 展建立推動力。 

(4) 組織上的績效要求個人能力 投入 的 培訓 的 一致性

 (5) 最終目的,促使組織透過持續改善邁向學習型組織

ISO29990:2010 標準之內涵包括:

  • 定義學習者的需要(Determining learning needs)
  • 設計教育服務(Design of the learning service)
  • 教育服務的提供(Provision of learning services)
  • 監控服務的傳遞(Monitoring delivery of the services)
  • 評估服務的提供者(Evaluation carried out by the provider)
  • 一般管理者的要求(General management requirements)
  • 策略與經營管理(Strategy and business management)
  • 管理審查(Management review)
  • 預防與矯正措施(Preventative & corrective actions)
  • 財務與風險管理(Financial & risk management)
  • 人力資源、溝通、資源分配,內部稽核利害相關者的回饋
            (Human Resources, Communications,Resource Allocation, 

            Internal Audits and Stakeholder feedback)




貝爾國際檢驗認證
期別:202 發布日期:2022-10-27

        ISO 21001:2018 是一套更完整的教育訓練品質管理系統,適用於所有教育機構、研究機構及訓練機構或組織中之訓練部門,包含了 ISO 29990:2010(已廢止)中所規範的教育組織管理體系的要求,並解決培訓服務業者從顧客需求、培訓設計、選擇投資、資源投入、培訓傳遞、及監控其結果等一連串品質管理的作業流程,導引組織運用系統化的管理來實踐學習服務的品質與管理績效。


          ISO 21001:2018 強調整個教育組織管理系統(EOMS)


是一互動回饋的循環體,由瞭解利害關係人


(如學習者、企業、其他出資者,與社會)的需求為開端,


並監控整個學習傳遞的過程,進而使所有利害關係人滿意。


其執行過程轉化為具有互動改善的機制,由確認學習的需要,到設計學習服務,


進而確定學習服務的規範,以 PDCA(Plan – Do – Check – Act)循環為基礎


之持續改善,對於學習效果與學習的評估。也就是從學習者的需求出發,


並聚焦在各流程產出的重要性,以提供優質的客製化課程設計、學習環境及


合適的情境化教學等,協助符合每個人在學習、職場、生涯規劃及升遷需要的


教育組織管理系統(EOMS)。


強調透過檢測、測量、分析及改善四個相關成分,


以達成教育綜效的品質保證,而其目的在於符合利害關係人的期望。


現行的 2012 年版 TTQS 的主要架構為 PDDRO,與 ISO 21001:2018 教育組織


管理系統(EOMS)指南之基本要求,以 PDCA 循環為基礎之持續改善,


兩者流程雖有些差異,但其持續改善之主要精神相同,


例如 PDDRO 之查核(review)係對應於 PDCA 之查核(check),


每個步驟或流程,亦應符合 PDCA 之要求與精神,才能使 TTQS 發揮效能。


導入 ISO 21001:2018 與 TTQS 之效益,可確保教育組織管理系統(EOMS)


品質的穩定、預先識別可能的失誤並防患未然、降低營運風險,


其最後的步驟是進行驗證的工作,


ISO 驗證強調「說、寫、做一致」,


就是要「說你所做」、「寫你所說」、「做你所寫」。


而推動 ISO 之主要概念則在於強調團隊精神、全員參與,


並在既有架構下重新整合資源,以建立一套品質管理系統,


並藉由經驗累積及資源投入,不斷從事組織管理與運作系統之改善,


以提供客戶最佳的服務品質。


TTQS 驗證則是採取評分(量化)來表示(ISO 驗證在於是否符合條文精神


與規範),依據 PDDRO 不同評核標準及不同的權重分數,區分為訓練機構版


及企業機構版兩種評核指標,評出分數的高低,而決定出對應包括


「未通過」、「通過門檻」、「銅牌」、「銀牌」、「金牌」等五種等級,


此 TTQS 評核成績的分數高低,會直接影響教育訓練機構或企業受補助金額的


高低或是訓練機構是否能承辦政府補助的教育訓練專案,但這種評分的高低


並不符合「驗證」的觀念,對鼓勵教育訓練機構或企業在人力資本投資並


無真正的助益,反而有可能會因僅追求分數,而忽視評核的真正意義。


ISO 21001:2018 與 TTQS 差異比較,彙整如表一。

結語

本文藉由文獻探討各項教育訓練品質管理系統發現,


不論是國內盛行的 TTQS 系統,或是最新版的國際標準 ISO 21001:2018 


教育組織管理系統(EOMS)指南,主要的目的都是協助教育與訓練機構,


藉由建構一個具有品質的高績效學習型組織,以提升人力資源的競爭力。


以目前政府政策,以及企業為降低訓練成本的角度來考量,


公民營之教育訓練機構亦積極參與該系統的輔導與評核,


但是 TTQS 的 19 項指標,因為有了明確的評核規範,


使各家企業不由自主的以指標為依歸,而侷限了訓練的多元化風貌。


如果從改善企業體質以及全面性的原則管理來看,ISO 系列的訓練品質系統,


以條文方式規範原則,更能符合各企業不同特性所需的彈性空間以及改善的多元性。


本文分析發現:ISO 21001:2018 教育組織管理系統(EOMS)


指南之驗證目的主要係強調學習成效及使用的學習方法能夠滿足利害關係人的需求,


TTQS 之驗證目的則主要係確保訓練品質、幫助及滿足組織所設定的訓練品質


目標等;然 ISO 21001:2018 為一套更完整的品質管理系統,


以解決所有教育機構、研究機構及訓練機構或組織中之訓練部門,


從顧客需求、培訓設計、資源投入、培訓傳遞、及監控其結果等一連串品質管理


的作業流程,使人員教育、培訓能符合學習需求,同時符合經營需求的高績效的


學習性組織,ISO 21001:2018 將使學習者受益更多,


因為他們接受的教育服務可以更加客製化,適合他們的需求,


最終帶來更好的學習成果。




2024年5月30日 星期四

2024 05 30 左永安 顧問/講師/委員 CLIMATE CHANGE 2023: Synthesis Trailer 氣候變率與變化包含兩件事, 氣候變率談的是持續期間超過單一天氣事件的變動, 而 氣候變化僅指那些持續時間較長的變化。TTQS人才發展品質管理系統 Talent Quality-management System 若想要追求金牌 國立臺灣大學 臺灣師範大學 EMBA 找左永安顧問輔導 ESG PMP HRD ICAP 人力資源管理 關鍵就業力 共通核心職能 左記歐洲商行 安永經營管理顧問

 Wikipedia • 氣候變率與變化包含兩件事,

氣候變率談的是持續期間超過單一天氣事件的變動,

氣候變化僅指那些持續時間較長的變化。

氣候變化可指地球史上的任何時期,

但此名詞現在通常用於描述當代的氣候變化。

自第一次工業革命以來,氣候越來越受到人類活動的影響。

地球氣候系統的能量幾乎都由太陽而來,

同時也會把能量輻射到外太空




2024 05 30 左永安 顧問/講師/委員 勤業眾信風險管理諮詢股份有限公司 「節能、創能、儲能及智慧管理」 世界經濟論壇(WEF)公布最新 「2022年全球風險調查報告」(2022 Global Risks Report),「環境相關風險」被評為未來十年影響全球 最大風險前三名,分別為 「氣候行動失敗、極端天氣與生物多樣性喪失」 永續思潮崛起,務必善用科技數位轉型成為敏捷企業 去碳時代來臨 建立企業內部去碳意識強化供應鏈碳管理 勤業眾信:四步驟達成企業低碳轉型①盤查、②規畫、③執行、④抵換 TTQS人才發展品質管理系統 Talent Quality-management System 若想要追求金牌 國立臺灣大學 臺灣師範大學 EMBA 找左永安顧問輔導 ESG PMP HRD ICAP 人力資源管理 關鍵就業力 共通核心職能 左記歐洲商行 安永經營管理顧問

 【2022/02/17,台北訊】

勤業眾信風險管理諮詢股份有限公司舉辦

「擘劃淨零佈局,搶佔永續先機北區前瞻會」

隨著永續思潮崛起,「去碳」已成為全球的共同目標,

因應零碳轉型及數位轉型的變革壓力,

降低碳稅或碳費帶來的衝擊,是多數企業近期致力改進的

目標。

勤業眾信建議,

企業應全方面審視內部能源策略,

善用數位科技驅動的策略,以提供組織累積長期的競爭優勢,

同時也建立組織的韌性體質以因應快速更迭的大環境,

並從中形成新的企業價值,打造具自我調節與開創能力的

敏捷企業。

永續思潮崛起,務必善用科技數位轉型成為敏捷企業

勤業眾信風險管理諮詢股份有限公司

資深執行副總經理溫紹群指出,

世界經濟論壇(WEF)公布最新

「2022年全球風險調查報告」(2022 Global Risks

 Report),「環境相關風險」被評為未來十年影響全球

最大風險前三名,分別為

「氣候行動失敗、極端天氣與生物多樣性喪失」。

在全球驅動與各方市場壓力下,企業已普遍意識到永續轉型

及碳管理的重要性,但真正的關鍵在於實際付諸行動,

「數位轉型」便是一解方。

例如,近年由世界經濟論壇評選出的「全球燈塔工廠」,

逐步將永續發展整合至評選標準,

鼓勵智慧工廠運用自動化、AIoT、大數據分析等新興科技,

不僅優化原本產線的流程與效率,

也達成能源節約與再利用,並降低汙染和溫室氣體的排放。

永續思潮崛起,數位科技驅動的策略可提供組織累積,

包含

1管理碳風險、

2掌握碳資訊,

3並賦予組織應對不確定性的韌性,及

4形成新的企業價值差異化

等長期優勢的機會,

5成為具自我調節與開創能力的敏捷企業。

因此,企業除了將ESG融入營運策略及風險管理之外,

更應善用台灣優異的軟硬體工具與資源整合能力,

讓數位轉型成為實踐「去碳」的加速器,

盡快打造競爭優勢壁壘,創造新一代的綠色經濟奇蹟。

四步驟追求低碳轉型,強化供應鏈碳管理

勤業眾信風險管理諮詢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陸孝立

表示,「低碳轉型」是企業未來三十年甚至更長久

生存與發展的關鍵。

企業應透過「盤查、規畫、執行、抵換」四步驟,

1先掌握自身現況、

2找出碳排放熱點、

3進而透過商業模式轉換和

4營運優化等手段達成低碳轉型之外,

5也應關注供應鏈各個環節的碳風險,

   將碳治理的邊界延展至供應鏈上,

   唯有充分掌握供應鏈碳數據,

   並提高供應鏈的透明度與敏捷性,

才能有效追求整體的淨零排放。

陸孝立進一步分享,企業減碳之路執行的成敗關鍵,

首重「溝通」。

無論規模大小,企業都應確保

整體目標、訊息、資源的整合與串流,

而不是單純為了法遵或是訂單需求,

使減碳停留在部份單位或是任務編組的工作範圍,

企業對內應加強全體員工的去碳意識與跨部門合作;

對外應凝聚上下游供應商的共識,方能徹底落實減碳行動,

並充分向國際客戶、投資方等外部利害關係人

揭露碳管理績效,贏取市場信任。

另外,碳衝擊勢必影響企業的獲利結構,

企業應思考營運發展方向如何更好的結合淨零趨勢,

積極投入創新研發與製程、能源管理、數位治理與轉型,

以及永續人才培育發展,即早布局,

打造企業營運發展的全新動能。

台灣宣示2050年達成溫室氣體淨零碳排目標

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資深會計師朱光輝指出,

歐盟率先將於2023年實施碳排放的申報,

未來將透過開徵碳關稅來控制進口貨品的碳足跡,

以完成在

2030年達到溫室氣體減量五成、

2050年達到淨零碳排的目標。

臺灣亦已宣示2050年達成溫室氣體淨零碳排的目標,

為落實此項目標及秉持使用者付費之環境正義原則,

預計最快2023年開始徵收碳費。

台灣企業及供應鏈面對全球ESG浪潮碳中和不可避免的趨勢,

如何因應零碳轉型及數位轉型的變革壓力,

降低碳稅或碳費帶來的衝擊,打贏這場看不見敵人的戰爭,

是企業必須認真研究的課題。

政府、企業、個人共同肩負台灣能源轉型與減碳責任

德勤財務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協理蘇建誠表示,

公投後台灣能源轉型持續往減煤、增氣、展綠、非核之

潔淨能源發展為規畫原則,以確保電力供應穩定,

並兼顧降低空污及減碳。綜觀綠能政策

「節能、創能、儲能及智慧管理」四大主軸來看,

希望台電公司與產業用電戶之間,皆能共同肩負

能源供需均衡與減碳責任。

用電戶近年來有

1節能、

2溫室氣體盤查、

3裝置再生能源、

4儲能設備、

5購買綠電、

6製程減碳或

7電氣化

等等諸多用電相關議題,因此,電力使用議題已經不單純

只是電費成本面向而已,更擴大影響到企業ESG相關的

各項營運策略,攸關企業的長期競爭力,

鑑於用電大戶在能源使用上的高度依賴,

更需要從企業角度全面審視內部能源策略。

落實企業永續發展與業務成果結合,創造長期競爭優勢

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北區區長林政治指出,

台灣環保署去年推出《氣候變遷因應法》草案,

預計收取碳費、建立碳交易措施為業界投下震撼彈後,

金管會也公告將在今年三月推出

「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路徑圖」,

目標於 2027 年完成全體上市櫃公司之溫室氣體盤查,

未來環保署也積極研擬相關配套,

期待讓中小企業一齊加入減碳市場,為保護地球環境而努力。

去碳行動對於以出口導向的台灣製造業、科技業來說尤其

關鍵,除符合台灣相關法規與措施外,

也需符合國際市場的查驗標準與供應鏈綠化的浪潮,

業者應及早做好合規管理及成本控管,

以降低零碳經濟所帶來的財務衝擊。

ESG的概念勢必需深植在企業營運發展與財務規畫策略中,

將永續發展與業務成果結合,

引領企業升級,創造長期取勝的優勢。

2024 05 30 左永安 顧問/講師/委員 2050 淨零排放是全世界共同的目標 建構 碳盤查、 碳足跡、 減碳能力 國際知名的波士頓顧問公司,在 2021 年 3 月發布的洞察報告, 指出全球企 業碳排放的來源中,約有高達 80%是來自於供應鏈, 包含向供應商採購的原料 或運輸 國內中小企業目前面臨人力、技術、資訊、經費缺乏等問題 TTQS人才發展品質管理系統 Talent Quality-management System 若想要追求金牌 國立臺灣大學 臺灣師範大學 EMBA 找左永安顧問輔導 ESG PMP HRD ICAP 人力資源管理 關鍵就業力 共通核心職能 左記歐洲商行 安永經營管理顧問

國際知名的波士頓顧問公司,在 2021 年 3 月發布的洞察報告,

指出全球企 業碳排放的來源中,約有高達 80%是來自於供應鏈,

包含向供應商採購的原料 或運輸,此外,

台灣 GDP 有 65%來自出口,其中 40%是電子零組件、15%是資 通與視聽產品

因此台灣科技製造產業在淨零碳排放的投資意願及推動速度, 

也將大幅影響台灣經濟的成長動能。

 然而,國內中小企業目前面臨人力、技術、資訊、經費缺乏等問題

因此 急需建構

1碳盤查

2碳足跡

3減碳能力

工廠除了可

1進行設備能源監控

2進行溫 室氣體盤查

3對於產品碳足跡管理

4更須結合資訊系統蒐集更精準的使用數據, 以監測設備生產能耗,

  以端到端串聯資訊系統,蒐集數據以分析工廠設備與生 產過程中

  所使用的碳排放,進行製程改善並提升生產效率。 

2050 淨零排放是全世界共同的目標

所有企業在 2050 

如何透過數位優化, 循序建構碳盤查與碳足跡及減碳能力

降低來自

1國際淨零趨勢、

2供應鏈要求及

 3各國碳邊境調整機制壓力


2024年5月28日 星期二

2024 05 28 左永安 顧問/講師/委員 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EA)於2020年發布能源技術展望報告中,提出在世界邁向淨零(Net-Zero)排放的道路上,碳捕捉、再利用與封存(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 CCUS)將是關鍵技術之一。近年全球已宣布30多個商業CCUS設施計畫,包含歐美、澳洲、亞洲等, 潛在投資額約270億美元,是2017年計畫投資額的兩倍以上。TTQS人才發展品質管理系統 Talent Quality-management System 若想要追求金牌 國立臺灣大學 臺灣師範大學 EMBA 找左永安顧問輔導 ESG PMP HRD ICAP 人力資源管理 關鍵就業力 共通核心職能 左記歐洲商行 安永經營管理顧問

 



CCUS技術介紹

  隨著全球暖化及極端氣候加劇問題頻傳,2050淨零碳排目標已成為全球最關注的重要行動,全球溫室氣體排放到2030年需要減半,並且在本世紀中達到淨零排放。

在這樣的目標下,我國政府開始推動2050淨零轉型,評估及規劃台灣達到淨零排放目標的可能路徑。

             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EA)於2020年發布能源技術展望報告中,提出在世界邁向淨零(Net-Zero)排放的道路上,碳捕捉、再利用與封存(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 CCUS)將是關鍵技術之一。

  所謂CCUS的最初重點是改造現有以化石燃料為基礎的發電廠與工廠,以及低成本的二氧化碳捕捉機會,例如產氫。

     CCUS之所以能夠為實現淨零排放做出貢獻,主要取決於技術進步,

CCUS技術或熟度則因技術類型與應用而有所不同。

現今,已有幾種技術已經成熟,且可以在燃煤發電與產氫等應用中迅速擴大規模,

而其他一些技術則仍需要進一步開發與發展。

  碳捕捉屬於工業程序之一,

從工業程序中的煙道氣中分離或捕捉CO2的技術已經商業化數十年

其中,最先進和廣泛採用的捕捉技術是化學吸收和物理分離,

其他技術還包括如薄膜、化學循環或鈣迴路等。

現今CCUS為電力部門淨零轉型有效處理溫室氣體排放手段之一

不但可用於處理既有資產排放,也可為快速擴大產製低碳氫能提供具成本效益的

產生方式。

近年全球已宣布30多個商業CCUS設施計畫,包含歐美、澳洲、亞洲等,

潛在投資額約270億美元,是2017年計畫投資額的兩倍以上。

再利用

是指以二氧化碳作為具有潛在市場價值的產品或服務之原材料的過程。

其應用範圍可視是否需經過化學變化區分,

及轉化(經過化學變化)與非轉化(未經過化學變化)的程序。

如今,全球每年有約230 Mt的二氧化碳再利用,最大的消費者是化肥行業

該行業每年以125 Mt的CO2作為尿素生產的原料,

其次是

石油和天然氣行業,其消耗量每年約為70到80 Mt的

增進油氣採收(Enhanced Oil Recovery, EOR),

CO2的其他商業用途包括食品和飲料生產、冷卻、水處理和溫室

用於刺激植物生長等。

  碳封存是將捕捉的二氧化碳灌注到由不透水的岩石層覆蓋的

多孔岩石深層地下密閉空間或岩層中的孔隙,從而封存與儲存二氧化碳,

而蓋岩層扮演制止二氧化碳向上移棲的功能,

可阻止二氧化碳洩漏至大氣中。

根據全球捕捉與封存研究所(Global CCS Institute, GCCSI)於2021年報告指出,

全球目前有65個商業化之CCUS設施,其中26個CCUS設施正在運轉中,

每年封存4仟萬噸二氧化碳,另有39個在興建規劃中,

其中17個項目屬於發電廠的CCUS,以及還有34個CCUS示範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