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發展
是指一個人在學習、工作、休閒和過渡等方面的終身過程,
以實現個人的目標和潛能。
生涯發展不只涉及工作,還與
成長過程、學習經驗、角色轉變 及 環境變化有關。
生涯發展可以分為不同的階段,例如
成長期
探索期
建立期
維持期
衰退期
生涯發展也需要考慮不同的角色,
例如兒童、學生、公民、工作者等
(比如Super的彩虹理論)。
而生涯發展理論是一種
研究個人在不同階段 如何 選擇 和 適應 職業 的理論,
它綜合了 發展心理學、自我心理學 等領域的知識。
以下簡介一些重要的生涯發展理論:
Ginzberg等人(1951)主張生涯發展是一種過程,
並且是在個體早期20多歲時達到高峰,
以職業選擇作為其具體行動的表現。
他們將生涯發展分為三個階段:
幻想階段(11歲以前):
兒童從外界感知到許多職業,對於自己覺得
好玩和喜愛的 職業 充滿幻想和進行模仿。
觀察階段(11-17歲):
青少年開始考慮自己的興趣、能力和價值,並對職業進行觀察。
現實階段(17歲以後):
成年人根據自己的條件和環境,進行職業的嘗試、選擇和確定。
Super的生涯發展階段理論
Super(1957, 1976)認為生涯發展是一種職業發展的歷程,
而此種歷程呈現出連續性的、循序的、動態的發展階段,
而這些階段是可以預測的。他將生涯發展分為五個階段:
成長階段(0-14歲):
這個階段的特徵是,人開始考慮自己的將來,逐漸具備一定的生活控制能力,
獲得勝任工作的基礎,並且在該階段末期,越來越意識和關心長遠的未來。
探索階段(15-24歲):
這個階段是職業認同階段,個人在這一時期裡有了初步的職業選擇範圍,
並且為之準備教育或者實踐。該階段又分為試驗期、過渡期和嘗試期三個時期。
建立階段(25-44歲):
個體在這個階段開始確定自己在整個生涯中應有的位置,並開始增加作為
家庭照顧者的角色。該階段又分為嘗試期和穩定期兩個時期,
並可能出現職業中期危機的轉折。
維持階段(45-64歲):
個體已經找到了適合的領域,並努力保持在這個領域的成就。
與前一階段相比,這個階段發生的變化主要是職位、工作和單位的變化,
而不是職業的變化。個人主要應鞏固已有的地位並力爭有所提升。
衰退階段(65歲以上):
該階段的重心逐步由工作向家庭和休閑轉移。該階段的主要任務
是安排退休和開始退休生活,精神上尋求新的滿足點。
Hall的職業生涯發展理論
Hall(1976)對生涯的定義為,生涯是
個人所認知在其一生中,與工作相關的經驗
和活動有關連的態度和行為的連續。
他認為生涯發展受到以下四個因素的影響:
- 組織因素:指組織的規模、結構、文化、政策 等對個人生涯發展的影響。
- 社會因素:指社會的價值觀、需求、變遷 等對個人生涯發展的影響。
- 家庭因素:指家庭的背景、支持、期望 等對個人生涯發展的影響。
- 個人因素:指個人的能力、興趣、人格、價值觀 等對個人生涯發展的影響。
Hall還提出了四種不同類型的職業生涯:
穩定型:
指那些在一個組織或一個職業中長期工作,並逐步晉升或保持穩定地位的人。
傳統型:
指那些在一個組織或一個職業中工作一段時間後,轉換到另一個相關或
相似的組織或職業中工作,並保持相同或更高地位的人。
雙軌型:
指那些在一個組織或一個職業中工作一段時間後,轉換到另一個不相關或不相似的組織或職業中工作,並保持相同或更高地位的人。
螺旋型:
指那些在一個組織或一個職業中工作一段時間後,轉換到另一個不相關或不相似的組織或職業中工作,但降低或改變自己的地位和角色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