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日 星期二

2025 07 02 左永安 顧問/講師/委員/宮主/秘書長/永續長/執行長/理事長 永續管理師 AI企畫師 人工智慧(AI) TTQS 職業工會或附設訓練機構在辦理職業訓練時 『職類分析』的意義,在於提供探討各職業工會所屬從事的職場環境, 分析 1.各個職類在現今工作環境的狀況、 2.工作性質、 3.職務設計要求、 4.職缺額度、 5.薪資報酬、以及 6職類未來展望面向。

 職類分析的意義 

『職類分析』的意義,在於提供探討各職業工會   所屬從事的職場環境

 分析各個職類

1.在現今工作環境的狀況、

2.工作性質、

3.職務設計要求、

4.職缺額度、

5.薪資報酬、以及

6職類未來展望面向。


工會或附設訓練機構在辦理職業訓練時

因為有別於   企業內部之訓練,

所以應先就   工會任務    及   會員所從事工作屬性,


做職類之

1.職場現況調查、

2.精確蒐集資料、

3.統計與分析結果,


彙整為『職類分析』做為工會  辦理職業訓練前  之  需求依據


其主要功能如下: 

(一)、『職類分析』對工會辦理訓練而言: 


職類分析是辦理職業訓練的核心工作,辦訓單位(工會)應先調查

1.區域性職場工作環境、

2.工作性質、

3.職務設計要求、

4.職缺額度、

5.薪資報酬、以及

6.開辦訓練職類 未來就業面向 做調查分析說明,並參酌

7.工會會員或失業勞工  之  學經歷背景

8.根據職缺   所需技能、必要訓練時間、所需工作體能,

   做訓練前之適性評估


經過初步彙整說明與評估後,提供工會進行訓練需求規劃參考


產出   核心訓練職類  及 重點課程,以及規劃開班數


作為訓練前規劃課程重要依據。


 (二)、『職類分析』對招訓對象而言: 

職類分析用在訓練招生對象而言,主要是提供欲進入該行職業者,

訓練前  能快速了解    職場之職位、職缺等需求狀況,

明白工作

1.所需具備的 任職資格

2.能力條件的 種類、以及

3.工作中須承擔的職責

4.未來工作績效標準所在、

5.薪酬

等等,

6.併合個人原有能力專長與性向

做分析比較在未來選擇職業生涯規畫中,

選擇契合本身 的個性及能力,參加職訓所要求的條件,

根據職類分析所提供的資料,

選擇最符合此工作性質的課程班別參加訓練,

利用職業訓練方式補足能力的落差,

進而達到穩定就業、安定生活的目標。 


(三)、『職類分析』對企業雇主而言 

人力提升  是企業  為增強   市場競爭能力,

在組織設計過程中,

人資部門常會 做  工作分析

企業戰略    對  找出未來核心能力  的要求,

         明確  需要強化的能力 有哪 些?

        如何使之落實到 職類、職種、職層   劃分中去。


企業首先會盤點內部人力,若有不足所採取

方法一  是培訓“補差”,

方法二  是徵才,

但兩者均需透過   教育訓練   來補足    所需核心能力

對新任職者或是生手,在知識、能力條件不能滿足職位需求時,

就會產生了教育訓練的需要;


另一方面在現職崗位者的任職條件

也會  隨崗位內涵  及  外部環境的變化  而改變,這些的變化

也必須對現職者實施教育訓練來改善提升,才能為企業增強市場競爭能力。

而訓練又可企業分   內部與外部的訓練,對外藉由委託工會或職業訓練機構來實施,

所以『職類分析』的內涵就是提供辦理教育訓練新方向。


依職類分析結果   擬定    辦理相關職業訓練,

以協助廠商、企業主與訓後學員

達到媒合就業之目的,

達到培訓企業戰略人才   進入合適的崗位,發揮提升企業人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