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Development 人工智慧發展
1943年:設計出神經元模型 1946年:第一部通用型電腦(ENIAC)出生。
1947年:圖靈提出「人工智慧」的概念。
1956年:達特矛斯會議召開,世界各地的專家 開始研究人工智慧。
達特茅斯會議:為1956年暑假在美國東北部的達特茅斯學院(Dartmouth College)
所舉行的六到八週的工作坊的簡稱,由當時任教於該學院的年輕數學系助理教授
McCarthy所提議的一個計畫而舉辦的,該計畫全名為
「達特茅斯夏季人工智慧研究計畫
(Dartmouth Summer Research Project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並
邀請Minsky、Rochester和Shannon等人為發起人。
在會議中,共同討論並確定AI的任務,例如:
1.自動計算機、
2.自然語言處理、
3.神經網路、
4.計算學理論、
5.抽象、
6.隨機性與
7.創造性等。
1965年:可以與人類講話的機器人Eliza出現。
1969年:軍事網路ARPANET(網際網路的始 祖)的啟動。
1970年:Intel研發出微處理器(CPU),開啟 第四代電腦的時代。
1974年:實用等級的專家系統Mycin誕生。
1984年:啟動把常識和知識資料化的Cyc專案
1986年:將倒傳遞應用在類神經網路學習上
1989年:資料探勘技術出現
1991年:World Wide Web全球資訊網(www)
1997年:人工智慧DeepBlue打敗世界西洋棋冠軍
2006年:傑弗里·辛頓開啟深度學習
2011年:IBM的Watson在益智節目「危險邊緣」 打敗了兩位益智王
2012年:Google開始在一般道路上執行自動駕駛 車的實驗
Google的人工智慧成功辨識出「貓」
2016年:AlphaGo打敗韓國九段棋士李世乭
2017年:Libratus和DeepStack成功打敗職業撲 克牌選手
AlphaGo打敗中國九段棋士柯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