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日 星期四

2017 11 03 左永安顧問 根據Gartner預估,2018年全球將會有440萬個與大數據相關的工作。麥肯錫(McKinsey)也預估,到了2018年,光是美國就需要至少30萬個大數據人才,市場至少會短缺14到19萬個具備深度分析資料的人才。 沈佑穎/製作台灣喊「產業創新」、「產業轉型」多年,但錯失了軟體、網路、搜尋引擎、社交網路等四波重大變革之後,未來該何去何從?需要什麼樣的新興人才?台灣的未來是否就是AI,現階段顯然還無法聚焦,不過,可以確定的是未來科技人才移動的方向,除了AI之外,還包括其他新興科技。隨著新的科技浪潮一波波襲來,物聯網、人工智慧、VR、FinTech、直播等詞早已經不僅是科技術語,而是與職業技能結合,重塑著就業市場,在這之中默默努力的新型態科技人才,他們身上或許就藏著未來的解方。套一句日本經營之神、松下電器(Panasonic)松下幸之助的話來說,「企業最大的資產是人。」台灣的未來是否就是AI,現階段顯然還無法聚焦,不過,可以確定的是未來科技人才移動的方向,除了AI之外,還包括其他新興科技。隨著新的科技浪潮一波波襲來,物聯網、人工智慧、VR、FinTech、直播等詞早已經不僅是科技術語,而是與職業技能結合,重塑著就業市場,在這之中默默努力的新型態科技人才,他們身上或許就藏著未來的解方。套一句日本經營之神、松下電器(Panasonic)松下幸之助的話來說,「企業最大的資產是人。」



新科技催生的新職業──未來人才大浪來襲





5月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一席「台灣沒有機會發展AI產業」的觀察,掀起科技圈一陣討論。另外,之初創投合夥人林之晨則認為,台灣現階段要發展AI,最缺的就是人才;而更早之前,Ptt創辦人杜奕瑾回台啟動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喊著「要把台灣AI人才留下來」。


這些關於AI的討論,也許各有不同觀點,但卻一致點出台灣現下的焦慮與痛點──人才。畢竟,近年來「產業創新」、「產業轉型」類似的字詞不斷出現,但台灣科技產業在錯失了軟體、網路、搜尋引擎、社交網路四波重大變革之後,未來又該何去何從?這成了更難回答的問題。
台灣的未來是否就是AI,現階段顯然還無法聚焦,不過,可以確定的是未來科技人才移動的方向,除了AI之外,還包括其他新興科技。隨著新的科技浪潮一波波襲來,物聯網、人工智慧、VR、FinTech、直播等詞早已經不僅是科技術語,而是與職業技能結合,重塑著就業市場,在這之中默默努力的新型態科技人才,他們身上或許就藏著未來的解方。套一句日本經營之神、松下電器(Panasonic)松下幸之助的話來說,「企業最大的資產是人。」

新科技催生π型人才

在新的科技趨勢下,部分新職業角色的出現,其實是立基於過去人才的進化版。例如目前在就業市場炙手可熱的資料科學家,正是過去的資料分析人才擁抱新技術、新方法的新角色;而這兩年話題燒得火熱的虛擬實境(VR)產業,隨著硬體去年紛出,2017年的發展重心也跟著轉向軟體內容,連帶有了產製內容的VR導播角色出現,需要的就是具有影視基礎的人。
「試圖描繪未來圖像越來越重要,因為今天我們已經不可能靠過去的經驗,來推論未來、想像未來。」被評為全球20位頂尖商業思想家的倫敦商學院教授琳達.葛瑞騰(Lynda Gratton)在《未來工作在哪裡?》一書指出,依賴單一技能過一生的時代已不再,在大學、研究所學到的知識與技能,可能過幾年就過時了,不同人生階段都應跨界學習,累積一種以上的專業,才不會被就業市場淘汰。
新科技催生的就還有更多跨界整合型人才,也就是一加一大於二的「π型人」。相較於過去企業把重心放在工程、行銷專才,現在什麼都懂一些,又能夠快速因應外界變化的跨界整合型人才,成了更珍貴的資產。舉例來說,當電商碰上「直播」,過去大家熟悉的「製作人」角色就有了更多技能,要能結合創意與科技、數據應用,創造更多互動。另外,跨國企業媒合平台mit.Jobs創辦人林昶聿就觀察,目前新創公司對於整合型人才的需求較大,像是物聯網領域的人才就是一個例子,像是物聯網要管硬體、軟體、機構,有實體物品又會衍生出產品、品管、倉庫等,能處理這些問題的人,都稱得上是新的通才。
或者像是FinTech敏捷行銷工程師,就是必須打通IT、業務,把新科技應用到銀行業務、切合客戶需求的人;而各行各業越來越積極配置,與網路社群溝通的社群編輯,同樣也是一個十八般武藝都要具備的職業,不僅要能了解企業策略還要熟知網路語言,用有趣的互動留住粉絲的心。

全球都在搶科技人才

新科技催生新技能、新人才,帶動舊產業新氣象,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與其說要讓這些新興人才回應台灣產業既有的問題,不如說現在其實是要把重心放在台灣產業該如何轉型、發展,才能夠承接住這些未來人才。
以目前全球競逐的人工智慧戰場為例,過去,以硬體起家的台灣科技產業,才正在經歷從硬體轉型軟體的陣痛期時,全球的科技風向球已經吹到了人工智慧領域,若不把握住新一波浪潮,更遑論讓所謂的人工智慧人才適得其所。
「台灣20、30年後的產業方向現在就要決定好。」Google台灣董事總經理簡立峰認為,未來要把資源以及方向放在哪裡,將是政府要深思的問題。因為AI不是一個產業,而是電子業跟軟體業可能的一個新方向。如果說台灣的舊有硬體優勢不能丟,那我們現在更應該思考的是如何結合。
另外,吸引來自全球的優秀人才,或許也是重要一環。科技部長陳良基就疾呼,當AI大浪襲來,台灣需要更多人才,這也是科技部之所以推動海外人才歸國方案與博士創業之星兩大方案,正是希望加速國內外人才的交流,讓他們把技術帶回來、影響台灣企業。
不過,在台灣大學資訊工程系副教授、Appier首席資料科學家林軒田看來,能不能提供這些優秀人才一個舞台才是重點。「大家都說我們缺人才,但人才的路一直都有,比較缺乏的反而是這些人才在畢業以後,沒有適合他們發揮的地方。」舉例來說,薪資跟開放的企業文化就是關鍵,如果沒有好的企業文化,加上可以讓人才持續成長的環境,又要怎麼不讓人才往中國、美國流?

培養往外走的移動力

但若如果台灣的產業還沒準備好承接住這些人才,在全球化促使人才的流動更加蓬勃的當下,往外走或許也是現階段一個選擇。簡立峰給未來人才的建言就還有:「移動力」。他認為,與其將全球化看作危機,不如把它當作是新一代年輕人的機會,要培養自己的移動力積極往外走。
事實上,以數據來看,也確實有越來越多台灣人願意往海外走,海外人才版圖消長也逐漸有向南發展趨勢。根據104人力銀行統計,2016年全年超過13萬人主動應徵海外工作,兩年增幅5.8%;其中,4.7萬人有意前進東南亞,創三年新高,兩年增幅18.6%。
「我覺得是要鼓勵大家出去,但有讓他回來的機制。」林昶聿認為,不用太去執著於一定要把人都留在台灣,如果人才在外面發展得好的話,例如開發AlphaGo的DeepMind成員黃士傑,即使在國際企業發展,也一樣能幫到台灣,但最終的根本還是要靠產業來帶動人才。
未來,台灣科技產業應該走向何方,又該如何發展?這個大哉問丟給10個人,可能會獲得11個答案。但可以確定的是,大家都正在積極尋找一個解答。未來我們面對的將是跨領域、跨地域的競爭,對外,如何吸引全球的優秀人才;對內,如何培養產業沃土,用好的企業文化留著想留在台灣發展的人,並讓他們能發揮長處,都已經是迫在眉梢的問題。迎向新的未來,若人已做好準備,政府、企業也是時候得跟著接招了。




全球科技人才趨勢

根據Gartner預估,2018年全球將會有440萬個與大數據相關的工作。麥肯錫(McKinsey)也預估,到了2018年,光是美國就需要至少30萬個大數據人才,市場至少會短缺14到19萬個具備深度分析資料的人才。
沈佑穎/製作
根據《資誠2017全球金融科技調查報告》,全球82%金融業計劃未來三到五年內增加與FinTech公司的合作。國發會推估,2017到2019年台灣金融科技人才平均每年新增需求約300人,主要為商管以及電機學門等跨領域。
沈佑穎/製作
工研院產經中心(IEK)預估,2019年全球人工智慧應用領域的市場規模為153億美元,而2024年預計將可達到412億美元以上。而據LinkedIn統計,目前全世界所擁有的人工智慧專業人才數量約為25萬人左右,主要分布在美國、歐洲、印度與中國。
沈佑穎/製作
虛擬實境(VR)中硬體市場約占七成以上,但軟體內容的重要性逐漸加強,熱度由硬體設備轉向軟體內容應用。根據SuperData報告,VR市場規模今年將成長到49億美元。而根據LinkedIn全球VR人才報告,全球VR從業者主要分布在美國、英國、加拿大、德國、印度等以IT高科技產業主導的國家和地區。
沈佑穎/製作
隨著行動化、雲端、物聯網等技術發展,帶動資安產業成長。根據美國網路安全教育中心(CCSE)調查,2015年全球資安人才的需求約為150萬人。估計到2022年時,需求將會再擴大20%,來到180萬人。IDC也預估,2017年台灣資安服務成長率達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