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7日 星期二

2017 11 07 左永安顧問 「未來展望(Prospect)」的落實也可以稱之為「政策執行力」,以5P步驟的實施過程來進行:專案組合(Portfolio)、方案(Program)、專案(Project)


2017-11-07 00:01經濟日報 張俊鴻
不曉得從什麼時候開始,在做業務簡報或報告的時候,都會在最後一個章節列出「未來展望」;而一些企業的簡介,做法往往也是如此。
有了「未來展望」,自然就有想望、期望與希望,在感覺上,企業的前途將是一片光明。
在許多時候,業界的領袖或公協會也會給一些建言,這些建言可以融入「未來展望」,並在一定的時程內落實,對企業才會發生作用。
「未來展望(Prospect)」的落實也可以稱之為「政策執行力」,以5P步驟的實施過程來進行:
第一個步驟為政策(Policy),以企業所處的外在環境、內在基礎架構,
考量企業的使命與職責,訂出可以聚焦的政策或策略。
第二個步驟為計畫(Plan),將政策化為計畫,才能找到適當的資源、
人力、經費,才會有明確的時程,與執行的單位及人員,
計畫可分為
專案組合(Portfolio)、方案(Program)、專案(Project)三個層次。
第三個步驟為作業過程(Process)以供應商及顧客作為起點與終點
依供應鏈與價值鏈串連起企業組織的作業流程;
作業流程的擬定與執行,要能落實,需要依政策以層次建立作業原則、
流程、程序、表單等制度性文件,融入標準作業程序,
形成經常性(Ritual)作業的企業文化
訂定績效指標,宜精實、明確、具體,需要相互獨立,彼此搭配,
尤其要與所定的政策掛勾。
績效指標不管達成與否,都要注意檢討指標是否合宜?是否適切?
是否有效?是否真實?更不能造成指標都達成,
離政策目標卻愈來愈遠的情形。
第五個步驟為問題(Problem)解決,推動政策的過程沒有遇到問題
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問題大小應該分類分級,及時解決,並且歸納、統計、
分析,適時回饋,用以修正政策、計畫、作業過程或績效評量。
在「未來展望」的實施過程,尚需有科技平台(Platform)的配套措施,
如資訊系統、技術工具、知識管理等,沒有科技平台作為基礎的政策,
在這個資訊與網路的時代,可能會造成作業措施的相互扞格、
資源的重複浪費、團隊的共識落差等,成功的機會將大打折扣。
(作者是資深資訊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