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13 21:00 出自《經理人》BCG合夥人兼董事總經理 徐瑞廷
身為全球前三大顧問公司,BCG的每一位新進顧問都必須能在最短的時間內,
練就專業顧問所需的能耐,學會經營者的相關技能和思考方式,
才能直接走進高層的經營會議,解決企業的疑難雜症。
為此,BCG打磨出一套人才育成方法,
可以在短期內培育顧問成長茁壯、發揮戰力、交出成果。
在《BCG頂尖人才培育術》一書中,
BCG東京辦公室合夥人暨董事總經理木村亮示和
中部‧關西辦公室合夥人暨董事總經理木山聰,
以文字呈現出這套幫助顧問在各種專案中歷練成長的方法,非常適合企業參考和學習,
用以培育人才。
企業跨部門專案激增,人才培育制度急需更新
因應環境快速變化,企業內部的專案(project)持續增生,
員工早已不能只做自己部門內的工作,經常需要跨部門協作,
透過相互討論和支援,創造更好的績效。
以軟體公司為例,工程部員工平時寫程式、開發軟體,
但是他們可能也要和行銷部合作新品上市專案,針對行銷素材給予意見,
或是幫忙解決客訴、排除使用者障礙(debug)。
然而,跨部門專案的增加也讓企業遇到難題:
個別部門主管很難掌握直屬員工參與各部門專案的狀況,不易評估他們能力的變化;
專案領導者又以「完成專案目標」為主,對於隸屬於自己單位的支援部門,
鮮少會花心思培育和教導。
這樣的工作方式日積月累下來,很容易造成組織的人才育成出現缺口,
公司單方面要求員工交出成果,卻沒有提供培育和學習的機會,
讓人才發揮更大的戰力,導致員工被消耗殆盡後,只想掛冠求去。
協助員工快速成長2支柱:師徒制+職涯諮詢者
BCG協助顧問快速成長的第一個支柱是 「師徒制」(apprenticeship) ,
也稱為「在職訓練」(OJT,On-the-Job Training)。乍看之下,「師徒制」
很像許多公司既存的「導師制」(mentor),但是師徒制的互動更為緊密,
猶如老師傅手把手帶著徒弟,一步步在實戰環境裡鍛鍊專業能力。
在BCG,資深前輩正是師徒制裡所指的「老師」,藉由「講授」→「示範」→「實做」
的循環,幫助徒弟快速理解和活用相關技能。當徒弟轉換到下一個專案,
又能從其他顧問身上學到工作know-how,磨練成自己的核心技能。
通常,在為期數個月的專案期間裡,BCG年輕顧問幾乎每天從早到晚跟著專案經理
(專案的老闆)和合夥人(專案老闆的老闆)工作,從
1思考問題核心的過程
2凝聚假說和論證的方法
3面對挑戰的態度
4見客戶的事前準備
5會議裡的應對進退
6如何和高層討論經營課題
等等,
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能看著資深前輩解說和操作多次,也有機會自己實做看看。
除了可以在專案裡跟著老師學之外,BCG的每位顧問在公司裡還有第二個成長支柱
「職涯諮詢者」(career adviser) 。擔任這個角色的人通常位處管理層級,
他會每一季「跨專案追蹤」特定顧問的表現,並且對照該顧問所屬的職級,
挑出對方還需要補足的能力項目,提供成長的動機和方法。
例如,A顧問頭腦絕佳,卻不太喜歡發表意見,總是有意無意地避開相關機會,
他的career adviser可能就會找他聊聊,提醒他如果想要再往上升遷,
應該要將溝通技巧練習到哪個程度,再共同討論A顧問到底為何不想發表意見、
該怎麼做才可以改善,以訂下行動目標。
透過「每季評核」→「挑出該強化的能力項目」→「提出行動方案」三步驟,
顧問可以快速修正、改善工作能力,將來無論晉升到哪一個層級,
都不會因為特別欠缺某項能力,影響績效表現。
公司的資產就是員工,主管應將育才視為義務
上述兩大支柱的成功條件,不但有賴員工的積極主動、渴望成長、發揮學習能力,
更需要有將培育人才視為責任和義務的主管。
BCG很清楚公司的資產就是員工,因此任何人只要升到管理階層,
都會花約10%的工作時間來培養部屬,扎扎實實地
評量績效、協助成長、辦理訓練。即使知道每季考核要耗上大把時間,
還得花力氣探詢部屬參與的所有專案,依然不嫌麻煩,最終才能培養出更厲害的顧問,
幫自己分擔更多任務。
這是BCG首次對外公開打造人才的祕方,希望能讓企業做為參考,
在分派員工各種專案的同時,還能有意識地帶領和培育人才。
(口述 / 徐瑞廷,撰文 / 韋惟珊)
出自《經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