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22 00:01經濟日報 記者林則宏/綜合報導
大陸商務部2018 02 21日晚間公布,2018年春節除夕至初六長假期間,全國零售和餐飲企業實現銷售額約人民幣9,260億元(約新台幣4.2兆元),較2017年春節期間成長10.2%。但成長率比去年低了逾1個百分點,且為近年來最低。
商務部表示,春節期間,大陸全國消費市場年味濃、銷售旺,買年貨、趕大集、逛廟會、吃年夜飯等傳統消費持續火爆,旅遊、讀書、觀影、看展等新興消費亮點紛呈,網購年貨、網上訂餐、移動支付、共享出行等新業態新模式備受青睞。
新聞稿稱今年春節期間,年俗商品、綠色食品、珠寶首飾、應季服裝、智能家電、數碼產品等銷售保持較快增長,有機雜糧、綠色蔬菜、時令水果、保健品禮盒等綠色健康類食品銷售紅火,顯示大陸民眾對於商品消費更重品質。
至於餐飲消費則更重年味。年夜飯、團圓飯、親朋宴成為春節餐飲市場主角,各地年夜飯預訂火爆,一些老字號大小餐飲企業年夜飯預訂率達95%以上。
外賣年夜飯、廚師上門製作年夜飯也成為餐飲消費新時尚。包括遼寧、山東、山西、湖北、廣西、海南等地的重點監測餐飲企業,今年春節營收都有10%左右的成長。
儘管今年春節零售與餐飲消費增長力道減弱,不過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表示,2017年最終消費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58.8%,2018年他依然看好「大消費」。
李迅雷稱,主要原因有三。首先,中國經濟增長過去高度依賴投資,隨著經濟轉型的深入,投資增速下降將是長期趨勢。其次,經濟轉型過程中,第三產業比重上行是必然趨勢。第三,人口結構的變化會導致消費上升,儲蓄下降。
李迅雷預期,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提高,居民儲蓄率會緩慢下降,消費率則將相應提升,出現類似日本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