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商交期達成率(On-Time Delivery Rate,OTD)
是指在約定的交貨時間內,供應商實際交付貨物 的比例,是
評估供應商表現的關鍵績效指標 (KPI),能夠衡量
供應商的 生產能力 和 管理水平,高達成率意味著
更好的 客戶滿意度 和 供應鏈穩定性。
其計算方式為:(準時交貨的訂單數量 / 總訂單數量) x 100%。
計算方式與意義
計算方式:供應商的交期達成率是以百分比表示,計算公式為:
(準時交貨的訂單數量 / 總訂單數量) x 100%。
評估指標:
高達成率:
表示供應商擁有較強的生產能力和穩定的生產管理水平。
低達成率:
可能表明供應商的生產能力不足,或其生產過程組織管理跟不上供應鏈的要求。
重要性:
1.衡量客戶滿意度:
供應商的達交率直接影響客戶的訂單是否能及時滿足,進而影響客戶滿意度。
2.供應鏈穩定性:
高供應商達成率有助於確保企業生產的穩定進行,降低因供應延誤而造成的
生產中斷風險。
提高達成率的方法
為了提高供應商的交期達成率,企業可以採取以下措施:
1.優化採購流程:
詳細了解供應商的 生產流程 和 能力,並在採購過程中 設定明確的
交貨時間。
2.加強供應商管理:
定期評估 和 追 蹤供應商 的 績效表現,必要時提供輔導以改進其管理能力。
3.風險管理:
分析 供應商的 斷料風險 及 延誤交貨 的 潛在因素,並建立應對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