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架理論
鷹架(scaffolding)一詞是由布魯納、羅斯和吳德(Bruner,Ross ,Wood)於1976年所提出,它的基本概念是源自於蘇俄心理學家維高斯基(Vygotsky, 1896~1934)的學習理論,
主要意義是指:
兒童內在心理能力的成長有賴成人或能力較強的同儕的協助,而這種協助應該建立在學習者當時的認知組織特質上。
維高斯基對認知發展提出一個與皮亞傑(Jean Piaget, 1896~1980)認知發展論不同的理論,在維高斯基的認知發展論中,最受重視的是他倡議的
近側發展區(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ZPD),所謂的近側發展區是一種心理發展上的距離,是個體獨自解決問題所顯示的實際發展水準,與在成人的引導或有能力的同儕合作下所展現的潛在發展水準,二者之間所呈現的差距。
(實際發展水準 - 潛在發展水準 = 近側發展區)
換言之,孩童有兩個發展水準:
一個是實際的發展(actual development),就是指未經協助下孩童可以獨自完成任務所表現的水準;
另一個是潛在的發展(potential development),指在協助下兒童可以完成任務所表現的水準,
實際的發展水準和潛在的發展水準之間的距離,
就是近側發展區,
在這個區域內,孩童表現的技巧和行為是動態並持續改變的,別人給予兒童的協助,包括成人的協助或與同儕的互動等社會支持,對孩童的認知發展具有促進發展的作用。
根據維高斯基的這種觀點,布魯納、羅斯和吳德在1976年將兒童得自成人或同儕的這種社會支持隱喻為鷹架支持(scaffolding),強調在教室內的師生互動歷程中,教師宜扮演社會支持者的角色,猶如蓋房子時鷹架的作用一樣,
最初孩童需要在成人或同儕的支持下學習,但是,當孩童的能力漸漸增加之後,社會支持就應該逐漸減少,而將學習的責任漸漸轉移到孩童自己身上,如同房子蓋好後,要把鷹架逐漸移開,因此,維高斯基的社會建構論的主張有時可稱為鷹架理論。
鷹架的功能就是協助者幫助處於實際發展層次的學習者,
藉由口語或非口語的引導,與學習者之間的產生互動,
並隨著學習者獨立運作能力的增加,
協助者亦要逐漸抽離出互動過程中,
讓學習者透過社會互動而漸漸內化為
自我調整(self-regulatiuon),進行內化的過程。
●本資料摘錄自:
同儕視導在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可行性研究 羅智殷主任及國家教育研究院教育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