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能的起源
職能的概念起源於二次世界大戰時,美國陸軍大量且快速的甄選高階軍官。
1970年初期由哈佛大學的一份社會科學研究報告提出:
「學業成績並不能正確地預測工作績效的好壞」,
其他相關研究亦顯示:
影響工作績效的是職能(Competency)而非智力(IQ);
1970年代,評鑑中心(Assessment Centers),透過被評估者與工作有關的行為向度,
藉以判斷員工之績效表現,不但更客觀,且也考量了其他的影響因素。
到了1980年代,績效管理和三百六十度評量開始問世。
1990年代之後,職能已經大量的被運用於人力資源管理上。
職能的冰山理論
職能是一組與職務相關的
特質(Attitude)、技能(Skill)和知識(Knowledge),
是可以導致高績效表現的關鍵成功因素;
不是心理學的用語,不需要推理與假說,而是一種可以被觀察、衡量的行為組合。
Spencer & Spencer(1993)
認為職能
是指一個人所具備的潛在基本特質,不僅與其工作所擔任的職務有關,
更可瞭解其預期或實際 反應,及影響其行為與績效的 表現。
職能的架構與做法
職能分為核心職能、管理職能與工作職能三大類:
1.核心職能:
企業內每一個人都必需具備的特質或能力。
2.管理職能:
依照管理階層的需要,需具備不同的管理能力,
一般分為高階、中階與基層主管各自需要不同的管理能力。
3.工作(專業)職能:
依照功能別、作業程式的不同而 需具備不同 的 專業知識、技能與特質。
進行職能盤點之前,必須依照企業內的需求,進行「標準職能」的建置。
而標準職能的訂定,須以
企業的經營理念、願景與年度策略為 職能建構 的 最高指導原則;
加上問卷調查、與 主管進行 職能訪談,以 瞭解 完成 部門執掌 或 工作專案
所必須具備的條件是什麼?
能夠在工作上導致高績效表現的關鍵成功因素是什麼?
部門當中適任與不適任的同仁之間,其關鍵差異有哪些?
最後融合顧問輔導經驗,將關鍵職能項目、行為表現描述以及期望達到的水準逐一規範,
以建置企業專屬之標準職能庫。
職能面談活動的進行
職能盤點後的面談,一直是主管們最容易忽略的部分!
職能面談一方面可以促使各部門主管嚴肅看待盤點結果,以展開相應的管理手段;
另一方面也可以讓 職涯發展 與 接班人的議題 重新浮上檯面。
透過職能盤點找出職能優劣表現後,應進一步與被盤點人針對職能盤點結果進行溝通,
以探討職能落差的部分是能力不夠還是認同感有待加強,致使能力無法有效發揮。
而
職能面談應注意的事項從
面談前的資料準備、
面談主題的規劃、
面談進行的方式、
面談時機的選定等等,
都是強化盤點效果的重要步驟!
2024 12 20 左永安 顧問/講師/委員/宮主 永續管理師 永續發展基礎能力測驗 淨零碳規劃管理師 DEI定義、策略與實踐技巧DEI
中文可解釋為「多元共融」,是單字「Diversity、Equity、Inclusion」的縮寫,分別代表「多元/多樣、公平與共融」。雖然 DEI 和
ESG(Environmental 環境保護、Social 社會責任、Governance
公司治理)是不同的概念,但它們在現代企業的社會責任和永續發展策略中有緊密的關聯,尤其是「社會責任及公司治理」這兩塊
-
2024 12 20 左永安 顧問/講師/委員/宮主 永續管理師 永續發展基礎能力測驗 淨零碳規劃管理師 DEI定義、策略與實踐技巧DEI
中文可解釋為「多元共融」,是單字「Diversity、Equity、Inclusion」的縮寫,分別代表「多元/多樣、公平與共融」。雖然 DEI 和
ESG(E...
19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