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管理能力成熟度
常昭鳴 賴優莉
企業組織競爭力從管理成熟度切入,就
目標管理(MBO)、
全面品質管理(TQM)、
專案管理(PM)、
平衡計分卡(BSC)
以及6標準差(6σ)等五項當前廣為應用的管理方法分期逐一探討。
『專案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Project Management Maturity Model:PMMM)』。
隨著企業提昇組織競爭力的驅動之下,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將專案管理應用到營運管理中,
以確切落實策略能力與執行能力的整合綜效。
據此,為了提昇專案的績效或生產力,
相關研究與方法論紛紛出籠,其中已針對專案管理能力的評估或認證頗受注目,
在個人方面有國際專案管理師(Project Management Professional:PMP)的認證;
在企業組織方面,則有專案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做為評估依據。
與企業運作相關的專案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發展至今已超過30多種,
各有不同的標準與依據,我們以科茲納(Kerzner)所提出的模型為主,
並彙整其他專案管理成熟度模型,同時對照實務上企業專案管理的運作,
基於管理過程從混亂到了解再經規範乃至卓越等過程,而予以分成五個層級。
茲將各層級所呈現的特徵略述如后。
1.
第一級
(1)
不了解專案管理的好處。
(2)
最高領導階層對專案管理未予重視與支持。
(3)
沒有投入專案管理教育訓練。
2.
第二級
(1)
已認知到專案管理的好處。
(2)
組織內各個層次對專案管理均給予支持。
(3)
開發專案管理培訓系統課程。
(4)
以嚴格的政策和程序建立專案管理基礎。
3.
第三級
(1)
組織內形成合作性的文化,開始重視綜合過程,可將多個過程簡化到一個
綜合過程。
(2)
專案管理受到各管理層次的支持。
(3)
組織制定出行為培訓計畫,專案管理的培訓成效可以用定量/定性的描述。
(4)
專案管理進而以指導方針和查檢表為基礎。
4.
第四級
(1)
致力於文化與過程及方法的標竿基準比較。
(2)
標竿企業的選擇著眼於類似的以及其他的行業,特別著眼於專案管理的運用。
(3)
已建立功能性專職的專案辦公室或卓越中心,致力於專案管理改進過程。
5.
第五級
(1)
重視專案管理戰略規劃,並落實此持續的、不間斷的過程。
(2)
將專案成功經驗分享並建立經驗學習相關文檔,以進行專案管理知識轉移。
(3)
建立專案辦公室/卓越中心指導計畫,以培訓專案經理,傳遞經驗學習及知識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