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1日 星期五

2025 04 11 左永安 顧問/講師/委員/宮主/永續長/執行長/理事長 設定目標 1.第一步─找出行為目標 2.徵詢意見 3.啟動 4.想像進步 5.提升成功率 6.堅守時間期限 7.堅持到底 8.小心藉口 9.一次只專注一個步驟10.有進度後就獎勵自己 11.彈性目標 12.無須完美 13.回顧 14.評估進度 15.注意感受 16.檢討選擇點。TTQS人才發展品質管理系統 Talent Quality-management System 若想要追求金牌 國立臺灣大學 臺灣師範大學 EMBA 找左永安顧問輔導 ESG- PMP- HRD- ICAP- IPAS 人力資源管理 專案管理 品牌管理 策略管理 關鍵就業力 共通核心職能 師資 左記歐洲商行 安永經營管理顧問

設定目標 

1.第一步─   找出行為目標

2.徵詢意見 

3.啟動 

4.想像進步 

5.提升成功率 

6.堅守時間期限 

7.堅持到底 

8.小心藉口

9.一次只專注一個步驟

10.有進度後就獎勵自己

11.彈性目標 

12.無須完美 

13.回顧 

14.評估進度 

15.注意感受 

16.檢討選擇點



2025 04 11 左永安 顧問/講師/委員/宮主/永續長/執行長/理事長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什麼是大數據 (Big Data)? 大數據分析 是檢查 大型 及 各種資料集 的 程序,可找出 1 隱藏的模式、 2 未知的關聯、 3 市場趨勢、 4 客戶偏好及 5 其他實用資訊, 藉此幫助組織 做出更明智的 業務決策。經濟部 IPAS AI應用規劃師-初級能力鑑定考試考兩科 L11 人工智慧基礎概論 L12 生成式AI應用與規劃 IPAS AI應用規劃師-中級能力鑑定考試兩科 L21 人工智慧技術應用與規劃 L22 大數據處理分析與應用 (選) L23 機器學習技術與應用(選)

 什麼是大數據 (Big Data)?

大數據分析   是檢查  大型  及  各種資料集   的   程序,可找出

1 隱藏的模式、

2 未知的關聯、

3 市場趨勢、

4 客戶偏好及

5 其他實用資訊

藉此幫助組織  做出更明智的   業務決策

在未來幾年,隨著  全球商業營收中心

大部分集中在  數位化  或  數位增強型   的  產品  和  服務  上,

數位化轉型將會改變組織的面貌,成為多數全球商業的營收中心,

並以  數位  或  數位化   增強型  的   產品 服務  為主軸。


資料是指  

由人類  或  機器所產生,儲存在  資料中心  或  雲端上的

結構化  或  非結構化  資料,這些資料是  奠定  競爭優勢  的新基礎。


資料管理  與  資料儲存   已成為   組織資料策略不可或缺的一環。




Businessman touching the brain working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Automation, Predictive analytics, Customer service AI-powered chatbot, analyze customer data, business and technology

Shutthiphong Chandaeng


2025年4月8日 星期二

2025 04 09左永安 顧問/講師/委員/宮主/永續長/執行長/理事長 經濟部 IPAS AI應用規劃師-初級能力鑑定考試考兩科 L11 人工智慧基礎概論 L12 生成式AI應用與規劃 IPAS AI應用規劃師-中級能力鑑定考試兩科 L21 人工智慧技術應用與規劃 L22 大數據處理分析與應用 (選) L23 機器學習技術與應用(選)

 114年第一次AI應用規劃師-中級能力鑑定


考試日期 : 2025/05/17 ~ 2025/05/17

報名日期 : 2025/01/10 ~ 2025/04/11

考試項目 :

1.人工智慧技術應用與規劃 

2.大數據處理分析與應用(選) 

3.機器學習技術與應用(選)


114年第二次AI應用規劃師-初級能力鑑定


考試日期 : 2025/05/03 ~ 2025/05/03

報名日期 : 2025/01/10 ~ 2025/04/11

考試項目 :1.人工智慧基礎概論 2.生成式 AI應用與規劃



IPAS AI應用規劃師-初級能力鑑定考試考兩科

L11 人工智慧基礎概論

L12 生成式AI應用與規劃


IPAS AI應用規劃師-中級能力鑑定考試兩科

L21 人工智慧技術應用與規劃

L22 大數據處理分析與應用 (選)

L23 機器學習技術與應用(選)

2025 04 08左永安 顧問/講師/委員/宮主/永續長/執行長/理事長 1. 永續長(CSO,Chief Sustainability Officer)2. 永續管理師(也稱 ESG專員、ESG策略師) 對應職缺名稱為: 永續管理師、企業永續人員、碳盤查管理師、永續專員 1 ISO 14064-1組織溫室氣體盤查 2 ISO 14067產品碳足跡 3 ISO 14068-1碳中和 根據《歐盟官方公報》公告,歐盟委員會於2023年5月16日宣布 「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要求進口至歐盟的碳密集型產品提交碳排報告。為實現2050年碳中和目標,2026年以後,進口商須購買憑證抵碳排, 目前試行範圍 雖僅 包含 水泥、電力、肥料、鋼鐵和鋁業等特定產業, 惟2034年將擴大至其他產業,我國出口至歐盟國家的所有產品成本將大幅提高。根據104人力銀行最新統計,2024年平均每月有3657個綠領職缺, 年成長幅度高達73%,拉長時間觀察,近10年成長幅度更高達10倍。

         



                                                                                                     






圖shutterstock

      全球製造業在   各種   數位科技  及  資通訊技術   的   推波助瀾  下持續升級,

因應近年來

1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

2 供應鏈短缺

3 淨零碳排趨勢

企業正  加速實施    各種  智慧化措施  來   管控產線  及  產品品質

如何善用數位科技驅動

數位化升級  與   零碳轉型,成為目前最重要的議題。 


製造部門   2019年   溫室氣體排放量  約147.5百萬噸CO₂e

約占我國總排放量51.4%。


製造業  面臨   智慧、安全、永續、效能  等市場需求,

加以  全球暖化  和  氣候變遷   亦帶來挑戰,全球約有  20%碳排放 來自   工業生產


根據   環境部公布     最新國家溫室氣體排放    清冊報告,

疫後經濟復甦

導致  2021年  淨排放量不減反增,較   基準年   2005年   增加  2.57%,

第二期目標(2025年減量10%)仍有相當差距。 


     根據《歐盟官方公報》公告,歐盟委員會於2023年5月16日宣布

「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

要求   進口至歐盟的   碳密集型 產品  提交   碳排報告


為實現2050年碳中和目標,2026年以後,進口商須購買憑證抵碳排,

目前試行範圍  雖僅  包含 水泥、電力、肥料、鋼鐵和鋁業等特定產業,

2034年將擴大至其他產業,我國出口至歐盟國家的所有產品成本將大幅提高。 

企業需建立明確的減碳策略與行動計畫,以達成淨零排放目標,

而在這條通往  淨零排放  的路上,需仰賴   高品質碳盤查數據,以掌握碳排放熱點,

並確保各年數據的正確性與可比較性。

碳盤查即為最重要的起始點,再來

1了解排放熱點

2 訂定減碳目標

3 減碳措施

碳稅計算的議題之下,

了解   碳權、碳捕捉及  達到   碳中和   目標,

也對企業出口降低成本。 


      根據104人力銀行最新統計,2024年平均每月有3657個綠領職缺

年成長幅度高達73%,拉長時間觀察,近10年成長幅度更高達10倍。

其中以一般製造業、電子資訊/軟體/半導體相關產業需求最多,


平均每月徵才數量超過千個,合計占整體綠領人才需求近6成。

1 永續管理師、

2 碳盤查管理顧問師

等成為熱門職缺,其中又以製造業、半導體產業需求占最大宗。 

課程目標

      鎖定製造業在職人士,針對製造業的碳相關議題,

從極端氣候下的

各項淨零政策議題、

碳盤查、

碳足跡,

學習各項碳相關應用實務,

有助於  企業因應碳關稅下的   低碳轉型議題處理能力。

訓練目標:

製造業在進行低碳化轉型時,最佳的選擇是

內部培養熟悉   生產製程流程  或  材料特性之人員進行低碳轉型計畫,

故培養在職人士具備

1 ISO 14064-1組織溫室氣體盤查

2 ISO 14067產品碳足跡

3 ISO 14068-1碳中和

導入永續資訊揭露等相關專業,更能夠幫助企業掌握低碳化轉型的關鍵,

了解自身的淨零碳做法。 

了解 國內外   淨零碳政策、規劃、作法

學得

ISO 14064-1組織溫室氣體盤查、

ISO 14067產品碳足跡、

ISO14064-2減量專案計畫、

ISO 14068-1碳中和、

判讀與分析永續報告書,

透過製造業的低碳化案例討論

更聚焦製造業的碳管理做法,

協助在職人員了解並掌握如何幫助企業

進行   淨零碳永續發展。


就業展望:

對應職缺名稱為:

永續管理師、企業永續人員、碳盤查管理師、永續專員 


工作內容: 

1.制定永續發展策略並統籌規畫執行 

2.掌握分析相關法規及國內外永續發展趨勢,提出策略及建議並

   規劃應用於組織政策 

3.主導編撰永續報告書完成 

4.擬定並推動公司永續功能性小組及策略

5.啟動溫室氣體盤查及制定節能減碳方案 

6.定期追蹤永續發展成效及擬定改善方案 

7.對應第三方有關節能減碳、再生能源相關議題 

8.其他有關永續發展之相關事務


課程內容:

   

● 氣候變遷治理、重要倡議內容、

   國際碳稅貿易政策(3小時)

1.2050淨零碳排趨勢與政策法規

2.企業面對ESG壓力源與因應做法

3.淨零排放專有名詞用語與定義

4.國內淨零政策法規介紹(氣候變遷因應法、綠色金融行動方案)

5.國內外2050淨零排放路徑介紹

 (國際能源署、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轉型策略作法)、RE100(100%再生能源)


● 碳中和實施導論(3小時)

1.PAS2060/ISO14068-

   1碳中和

   2.碳費制度

   3.碳匯、碳權分類與交易

   4.碳中和步驟與架構

   5.碳中和個案解析


● 組織型溫室氣體盤查(12小時)

1.組織型溫室氣體盤查範圍與規範說明

2.組織型溫室氣體盤查報告邊界界定

3.溫室氣體排放量量化計算概要


● 產品碳足跡(12小時)

1.碳足跡管理與計算基礎條文說明

2.產品製程地圖製作與系統邊界

3.產品類別規則(PCR)訂定概念介紹

4.生命週期評估概念介紹


● 減碳專案計畫(6小時)

1.ISO14064-2溫室氣體減量設計

2.製造業2030減碳路徑

3.環境部自願減量專案

4.減碳設計實作演練


● 永續資訊揭露與分析(12小時)

1.ESG永續報告書的組成和重要性

2.如何收集、分析和呈現ESG資訊

3.定義利害關係人和其重要性

4.國際永續揭露相關準則

5.ESG永續報告書資訊揭露


● 專題實作(6小時)-專題實作與報告


ESG 相關職缺有哪些 ?工作內容、專業技能需求、市場需求狀態

根據 LinkedIn《2023 全球綠色技能報告》指出,儘管全球招募市場放緩,

要求具備綠色技能的 ESG 相關職位卻逆勢成長,

在 2022 至 2023 年間綠領職位就成長了15.2%。

並指出 3 個想發展綠領職涯的人才,可以考慮的重點領域:

佔據第一和第二碳排放源能源產業」和「交通運輸業

以及綠領人才比例成長最快的金融業

以市場現況而言,企業內部可能會需要的永續相關人才與工作內容,可分為以下 3 種:

1. 永續長(CSO,Chief Sustainability Officer)

  • 工作內容配合經營策略並整合人力資源,專責規劃企業的永續長期發展目標。

  • 所需專業技能永續專業知識、管理能力,並具備商業敏感度,以洞見公司未來發展方向與趨勢。

  • 市場需求狀態:目前主要是大規模企業會增設此職位,但國內外在此職位的發展皆尚未完全成熟,有許多企業的 CSO 都為兼職,距離真正發揮永續轉型的影響力還有一段差距。

2. 永續管理師(也稱 ESG專員、ESG策略師)

  • 工作內容:蒐集國外資訊、分析國際法規變動、追蹤金管會法令與聯合國永續議題,以確保公司 ESG 策略符合國際趨勢與規範;熟悉董事會人員、投資人、供應商結構,以利與利害關係人溝通;整合與撰寫永續報告書及參與國際評比;籌備與執行推動公司年度 ESG 企劃等工作項目。

  • 所需專業技能永續專業知識、語言能力、專案管理能力、數據分析能力等。另外市面上雖有許多永續管理師認證班,但建議多爬文評估是否對勝任此職位有所幫助,再決定是否進修提升自我。

  • 市場需求狀態:此職位是目前大中小型企業皆非常積極延攬的人才,除了可以較快推動企業 ESG 執行,更能有感提升品牌價值與市場信任度。


2025年4月5日 星期六

2025 04 05 左永安 顧問/講師/委員/宮主/永續長/執行長/理事長 生命週期評估(Life cycle assessment,LCA) 搖籃到墳墓(Cradle-to-Grave) 搖籃到大門(Cradle-to-Gate)及 大門到大門(Gate-to-Gate)產品碳足跡(Product Carbon footprint) 是指 商品(或服務)在整個「生命週期」中 因 直接 及 間接 活動 所 排放 與 移除 的溫室氣體總量。

 

什麼是 ISO 14067 產品碳足跡 


產品碳足跡(Product Carbon footprint)

是指    商品(或服務)在整個「生命週期」

因   直接  及  間接  活動  所   排放  與  移除  的溫室氣體總量。


溫室氣體排放(統稱碳排放)大多局限於製造所產出的量。

但根據近些年的盤查經驗可發現,企業所產生的最大碳排放量,

不一定是製程階段,許多時候可能是會在 上下游運輸使用階段 的排放量最大。

改變了早先認為只有煙囪才有污染的觀念。


因此企業  應多加思考   計算   各階段的碳排放,才能呈現數據量化的完整性。


何謂產品碳足跡「生命週期」:


「產品碳足跡生命週期」即是指該產品

    從原料採集製造、包裝、行銷、消費者使用

    生命終結處理(end-of-life treatment)的過程,

     也稱為搖籃到墳墓(Cradle-to-Grave)

常見的模式還有

搖籃到大門(Cradle-to-Gate)

大門到大門(Gate-to-Gate)等,

後兩者皆不包含   產品配送、使用與生命終結處理

這三階段的評估。


產品碳足跡的「生命週期」如何評估:

生命週期評估(Life cycle assessment,LCA)即是

產品系統,從原物料取得至最終處置,整個週期中的

環境考量面與潛在環境衝擊,包括

能源使用、資源的耗用、污染排放等。


根據 ISO 14040 環境管理生命週期評估

原則與架構的定義,共四階段評估:


1 界定目標與範疇:

明確定義評估作業的「目的」與「範圍」。


2 進行盤查分析:

進行資料蒐集及相關的計算程序,

量化整體生產系統並產出分析結果。


3 評估環境衝擊:

利用盤查分析結果,評估量化產品在生命週期造成的

環境衝擊程度。


4 闡釋:

整合盤查分析及衝擊評估結果,以彙整報告,

作為內部生產的參考依據。

上述評估步驟指

「 產品系統  整個生命週期的  

     投入、 產出  及  潛在環境衝擊  之   彙整與評估   

   (產品系統)」,

    包含 

    實體產品 以及 服務系






2025年4月4日 星期五

2025 04 04 左永安 顧問/講師/委員/宮主/永續長/執行長/理事長 ESG永續管理師 永續發展基礎能力測驗 淨零碳規劃管理師測驗( 淨零碳規劃管理基礎概論、淨零碳盤查規範與程序概要) ISO14064 ISO14067 ISO14068 ISO50001 BS 8001 (循環經濟標準) SA8000(社會責任標準) 產品類別規則 (PCR) 如何辨識產品碳足跡之「碳標籤」與「減碳標籤」 「碳標籤」與「減碳標籤」圖形上主要的差異在於: 碳標籤:在圖案上的「腳掌」位置標示「產品的碳排放量」。 減碳標籤:在圖案上「藍色 CO2 」的位置標示「向下箭頭」,以及「該產品減碳標籤的起始年份」。

 如何辨識產品碳足跡之「碳標籤」與「減碳標籤」 


「碳標籤」與「減碳標籤」圖形上主要的差異在於: 

 碳標籤:

 在圖案上的「腳掌」位置標示「產品的碳排放量」。 



減碳標籤:

在圖案上「藍色 CO2 」的位置標示「向下箭頭」,

以及「該產品減碳標籤的起始年份」。


碳標籤

又   稱碳足跡標籤、碳排標籤,其中標示著一項產品

生產到銷毀,整個生命週期中會產生的所有碳排放量。

「碳標籤」需經第三方公正單位查驗、認證碳足跡後,才能申請使用,

能協助企業以「碳排放」的角度重新檢視產品。

碳標籤申請流程如下:

  1. 先查詢產品是否可適用產品類別規則 (PCR)
  2. 確定可試用後,開始計算碳足跡。
  3. 計算完成後,委請第三方公正機構或申請環保署的關鍵性審查,取得查證聲明書或總結報告。
  4. 持查證聲明書或總結報告,進入產品碳足跡資訊網站申請碳標籤。

當越來越多的碳標籤產品出現,市場的綠色意識也將提升,

消費者能夠快速透過有公信力的標章,支持願意揭露碳足跡的企業。

減碳標籤

為鼓勵廠商利用產品碳盤查 (Carbon Footprint Verification) 的相關資訊

(例如:產品碳排熱點、能源效率使用等)來檢討並降低產品碳排放量,

    政府推出了「減碳標籤」。不論產品是否有碳標籤,都可以申請減碳標籤,

    只要在規定時間內,成功降低該產品的碳足跡達一定程度,就可獲得標章。

減碳標籤申請流程如下:

  1. 提出查證聲明書(有效期仍在一年以上)或關鍵型審查提供的總結報告做基線申請」、「承諾達成申請」。
  2. 在五年內碳足跡減量達 3 % 以上,且經單位審查通過,就能取得減碳標籤使用權(注意:須先進行「基線申請」,通過後再進行「承諾達成」申請)

減碳標籤代表廠商願意自我揭露、以及做出改變的行動力,

除了為社會做出良好示範外,也讓消費者可以選擇購買低碳產品。



2025 04 04 左永安 顧問/講師/委員/宮主/永續長/執行長/理事長 ESG永續管理師 永續發展基礎能力測驗 淨零碳規劃管理師測驗( 淨零碳規劃管理基礎概論、淨零碳盤查規範與程序概要) ISO14064 ISO14067 ISO14068 ISO50001 BS 8001 (循環經濟標準) SA8000(社會責任標準) 碳足跡認證與碳標籤是什麼? 「碳足跡認證」是與碳排放量相關的國際認證;「碳標籤」則是一種碳排放量的標示方式。足跡認證標準 由國際標準化組織 (ISO) 制訂的 ISO 14067 與 ISO 14064-1, 是國際間最常被使用的碳足跡認證標準碳足跡認證的 12 個步驟 階段一:起始會議 步驟 1:集結共識以推動碳盤查 步驟 2:選擇盤查產品 步驟 3:尋求供應鏈廠商共同參與 階段二:碳足跡計算 (這是最耗時的階段,共可分為六個步驟) 步驟 4:建立產品製程流程圖 步驟 5:確認產品生命週期各階段的盤查範圍 步驟 6:收集完整活動數據(此步驟,環節較冗長,可能耗時數個月) 步驟 7:確認相應排放係數 步驟 8:碳足跡計算與分析 步驟 9:評估數據品質 階段三:溝通或查證 步驟 10:產出碳足跡盤查報告。 步驟 11:詳述盤查過程。 步驟 12:委請第三方查驗機構進行查驗,並取得查證聲明書。

 碳足跡認證與碳標籤是什麼? 


「碳足跡認證」是   與    碳排放量   相關的    國際認證

「碳標籤」則是    一種    碳排放量   的   標示方式。  


兩者都是政府鼓勵企業可以採取的減碳方針,若要申請碳標籤,

必須獲得符合規定之查驗機構的核可;


而   碳足跡認證則不具這樣的強制性,可由企業自由選擇第三方認證單位。  


碳足跡認證標準 由國際標準化組織 (ISO) 制訂的 ISO 14067 與 ISO 14064-1

是國際間最常被使用的碳足跡認證標準:  


ISO 14607(產品碳足跡標準):ISO 14607 是針對「產品碳足跡」發布的認證,

                                                        主要         盤查     產品的   溫室氣體排放量

協助企業管理

產品生命週期,降低   製造、使用   過程中   的  浪費、低效率及污染

獲得認證的企業,展現其對低碳經濟轉型的重視

有助於獲得投資人和消費者青睞。 


ISO 14064-1(組織層級溫室氣體相關規範標準):


針對「組織溫室氣提排放量」的盤查,

界定清楚的範圍量化方法應解釋事項等,以供政府或組織等相關對象

在制定、審查計畫時,能有更明確的指標依據。 

通過認證的企業,不僅能獲得自我碳揭露的正面評價

也能更了解企業內部的   碳排熱點找出浪費能源的  政策、部門。  



                                                                     經濟部產業發展署

碳足跡認證的 12 個步驟 

根據經濟部產業發展署

網站說明,依照 ISO 14607 的標準,完成一個碳足跡計算至少需要六個月的時間

碳足跡認證(包含最後第三方單位查驗的步驟)分為三階段,共12個步驟,


如下:

  階段一:起始會議 

           步驟 1:集結共識以推動碳盤查 

           步驟 2:選擇盤查產品 

           步驟 3:尋求供應鏈廠商共同參與 


階段二:碳足跡計算 (這是最耗時的階段,共可分為六個步驟)  

         步驟 4:建立產品製程流程圖 

         步驟 5:確認    產品生命週期各階段  的  盤查範圍 

         步驟 6:收集   完整活動數據(此步驟,環節較冗長,可能耗時數個月) 

         步驟 7:確認  相應  排放係數 

         步驟 8:碳足跡   計算  與  分析 

         步驟 9:評估  數據品質 


階段三:溝通或查證 

          步驟 10:產出  碳足跡盤查  報告。 

          步驟 11:詳述  盤查過程。 

          步驟 12:委請第三方查驗機構進行查驗,並取得查證聲明書。



2025年4月3日 星期四

2025 04 04 左永安 顧問/講師/委員/宮主/永續長/執行長/理事長 環境部「淨零綠領人才培育課程」48小時氣候變遷與溫室氣體管理 12小時 溫室氣體盤查作業 12小時 溫室氣體自願減量與 減量額度 15小時 產品碳足跡 9小時 ESG永續管理師 永續發展基礎能力測驗 淨零碳規劃管理師測驗( 淨零碳規劃管理基礎概論、淨零碳盤查規範與程序概要) ISO14064 ISO14067 ISO14068 ISO50001 BS 8001 (循環經濟標準) SA8000(社會責任標準)

 

2025 04 04 左永安 顧問/講師/委員/宮主/永續長/執行長/理事長 環境部「淨零綠領人才培育課程」48小時氣候變遷與溫室氣體管理 12小時 溫室氣體盤查作業 12小時 溫室氣體自願減量與 減量額度 15小時 產品碳足跡 9小時 ESG永續管理師 永續發展基礎能力測驗 淨零碳規劃管理師測驗( 淨零碳規劃管理基礎概論、淨零碳盤查規範與程序概要) ISO14064 ISO14067 ISO14068 ISO50001 BS 8001 (循環經濟標準) SA8000(社會責任標準)

 環境部「淨零綠領人才培育課程」48小時

氣候變遷與溫室氣體管理 12小時

溫室氣體盤查作業 12小時

溫室氣體自願減量與 減量額度 15小時

 產品碳足跡 9小時





2025 04 04 左永安 顧問/講師/委員/宮主/永續長/執行長/理事長 ESG永續管理師 永續發展基礎能力測驗 淨零碳規劃管理師測驗( 淨零碳規劃管理基礎概論、淨零碳盤查規範與程序概要) ISO14064 ISO14067 ISO14068 ISO50001 BS 8001 (循環經濟標準) SA8000(社會責任標準) 「環境部淨零綠領人才培育聯盟」成立 根據環境部發布的《綠領人才就業趨勢報告》,2024年全臺有近3,600家企業釋出綠領職缺,平均每月需求高達2.2萬人,8年內成長3.29倍,人才缺口直追AI產業的2.9萬人,顯示綠領人才需求的急遽成長。環境部部長彭啓明指出, 2025年起,所有上市櫃公司將全面編製永續報告書,揭露企業在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ESG)方面的績效與規劃; 2026年起,環境部也將針對年排放量達2.5萬公噸CO2e以上的電力、燃氣供應及製造業,正式開徵碳費。環境部指出,課程設計兼顧理論與實務,內容涵蓋: ✅ 氣候變遷及溫室氣體管理 ✅ 溫室氣體盤查作業 ✅ 溫室氣體自願減量與減量額度 ✅ 產品碳足跡 課程總時數為48小時 🔹 北區培育中心:臺灣師範大學、中央大學、清華大學等3校 🔹 中區培育中心:雲林科技大學、中興大學、臺中教育大學、 東海大學、逢甲大學、大葉大學、暨南大學、 聯合大學等8校 🔹 南區培育中心:成功大學、中正大學、嘉義大學、崑山科技大學、 中華醫事科技大學、高雄大學、中山大學、 正修科技大學、文藻外語大學等9校 🔹 東區培育中心:慈濟大學、宜蘭大學、佛光大學、東華大學、 臺東大學、澎湖科技大學、金門大學、 臺灣海洋大學連江校區等8校01.「環境部淨零綠領人才培育聯盟」成立記者會大合照,環境部彭啓明部長_前排右4_、環境部施文真次長_前排左4_、國環院劉宗勇院長_前排左3_、原民會高文斌副處長(前排左1)、勞動部沈文麗組長(前排左2)、衛服部林名男副執行長(前排右1)及四區聯盟成員

「環境部淨零綠領人才培育聯盟」成立


114-03-28[環境部國家環境研究院]




在全球積極推動2050年淨零排放政策的趨勢下,具備碳盤查、碳足跡、碳減量與碳管理專業知識的「綠領人才」,已成為產業界爭相延攬的對象。為加速培育這類專業人才,環境部國家環境研究院(以下簡稱國環院)結合全國28所大專院校,共同成立「淨零綠領人才培育聯盟」,推出為期48小時的「淨零綠領人才培育課程」,課程費用為12,000元,且30歲以下在學生與低收入戶者可獲得學費優惠,期望在政策與教育資源的雙軌推動下,快速填補綠領人才缺口。


  • 綠領人才需求激增 未來5年成長空間達13

根據環境部發布的《綠領人才就業趨勢報告》,2024年全臺有近3,600家企業釋出綠領職缺,平均每月需求高達2.2萬人,8年內成長3.29倍,人才缺口直追AI產業的2.9萬人,顯示綠領人才需求的急遽成長。


環境部部長彭啓明指出,


2025年起,所有上市櫃公司將全面編製永續報告書,揭露企業在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ESG)方面的績效與規劃;


2026年起,環境部也將針對年排放量達2.5萬公噸CO2e以上的電力、燃氣供應及製造業,正式開徵碳費。


「目前僅7%的企業開出綠領相關職缺,未來隨著法規趨嚴與國際減碳壓力升高,預估未來5年內綠領職缺將有1至3倍的成長空間,市場對於具備碳管理與減排知識的人才需求將持續攀升。」彭啓明說。


  • 4大區域培育中心 28校合作打造人才基地

「淨零綠領人才培育聯盟」於北、中、南、東四區設立區域培育中心,攜手全國28所大專院校,涵蓋全臺主要縣市,讓參與者能夠就近上課,降低學習門檻,擴大參與基礎。


🔹 北區培育中心:臺灣師範大學、中央大學、清華大學等3校


🔹 中區培育中心:雲林科技大學、中興大學、臺中教育大學、

                                     東海大學、逢甲大學、大葉大學、暨南大學、

                                     聯合大學等8校

🔹 南區培育中心:成功大學、中正大學、嘉義大學、崑山科技大學、

                                     中華醫事科技大學、高雄大學、中山大學、

                                     正修科技大學、文藻外語大學等9校

🔹 東區培育中心:慈濟大學、宜蘭大學、佛光大學、東華大學、

                                     臺東大學、澎湖科技大學、金門大學、

                                     臺灣海洋大學連江校區等8校


「聯盟的成立,讓參與者不僅能在熟悉的學校就近學習,還能與不同區域的專家與學員互動,促進知識交流與資源整合,進一步提升學習成效。」彭啓明表示。


  • 課程適合非理工背景者

環境部指出,課程設計兼顧理論與實務,內容涵蓋:


氣候變遷及溫室氣體管理

✅ 溫室氣體盤查作業

✅ 溫室氣體自願減量與減量額度

✅ 產品碳足跡


課程總時數為48小時,各區域培育中心預計自4月下旬起陸續開課,安排專業講師授課,協助學員建立完整的專業基礎。


國環院院長劉宗勇特別指出:「許多人誤以為淨零排放課程僅適合理工背景者,其實這次環境部推出的培育課程,非常適合非理工科系者參加,尤其是對氣候政策、環保法規、企業永續發展有興趣的學員。」


  • 綠領人力蛻變為綠領人才 提升市場競爭力

環境部強調,「氣候變遷專業人員培育課程」不僅提升綠色產業從業人員的專業素養,還能讓「綠領人力」進一步蛻變為「綠領人才」。
綠領人力:指綠色產業從業人員,主要參與綠色生產、環境保護及永續發展相關工作。


綠領人才:指接受專業課程與技術訓練,及(或)通過相關考試者,具備更高的專業素養與市場競爭力,能在綠色產業中發揮引導與創新作用。


「隨著環保產業的快速發展,僅具備基本技能已不足以應對市場需求,透過完整的培訓與實踐經驗累積,才能在市場中脫穎而出。」彭啓明表示。


  • 學費優惠 鼓勵青年與弱勢參與

為鼓勵更多青年與弱勢族群參與,課程提供以下學費優惠方案:

🔸 30歲以下大學、碩博在學生:享有半額補助(6,000元)。

🔸低收入戶:享有全額補助(12,000元)。

此外,學員只要完成訓練並1次測驗就合格者,即可獲得環境部頒發的官方認證證書,並享有相關學費優惠。


  • 報名資訊

有興趣參加課程的民眾,可自4月1日上午9時起至國環院「淨零綠領人才培育課程」報名網頁(https://ulvis.net/iTs8)查詢詳細報名資訊。機會難得,歡迎踴躍報名,成為引領未來綠色經濟的中堅力量!


國環院提醒,全臺參與「淨零綠領人才培育聯盟」的28所大專院校將自4月下旬起陸續開班,如遇班期報名額滿的情形,可等下一場開班,或報名參加鄰近加盟學校的班期。


  • 跨部會合作培育綠領人才

為了因應2050年淨零排放的國家政策,各部會正積極推動綠領人才的培育,展現對環境永續發展的重視。隨著全球氣候變遷與減碳需求日益增加,培養具備專業綠色技能的人才已成為國家發展的重要課題。目前,勞動部、衛生福利部及原住民族委員會已與環境部展開合作,積極洽談開設「淨零綠領人才專班」。透過這些專班,將針對各領域所需的綠色技術與知識進行專業培訓,期望培養出能在各行各業推動減碳與綠色轉型的優秀人才,進一步為國家實現淨零排放的目標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