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零碳排
碳中和 Net Zero ISO 14068-1
依據 行政院環境部 公布的「碳中和實施與宣告指引」和
英國標準協 會 BSI 所制定的「碳中和」(ISO14068-1),
完成碳中和 需 先 完 成 碳盤查 ⮕ 碳減量 ⮕ 碳抵換 三個程序,
並 通 過 第三方驗證,才能宣稱 完成碳中和。
我們透過 自然碳匯、綠電 或 碳權交易 協助客戶 完成碳抵換 的部分,
進而實現 碳中和 目標,協助客戶找出最適合他們需求的
碳匯 或 碳權 來源。
自然碳匯
自然碳匯 是以 保存、管理 或 再造自然生態 來 吸儲 二氧化碳 等溫室氣 體。
大自然靠著生態系中原有的運作方式,就能吸收二氧化碳,
但 過度開發 破壞了生態系統 原有吸收溫室氣體的能力,
因此 自然碳匯 的方法 多以 生態保護、生態復育、改善土地管理 等方式完成。
森林碳匯(綠碳)
主要方式有 增加森林面積、加強森林經營 管理 及 提高國產材使用,
目前國內可適用 5 項造林 或 再造林 減量方法。
土壤碳匯(黃碳)
量測土壤 有機質轉成碳匯,取得方式包含
增加碳匯量 (增加生物堆肥、草生栽培等方式)、
減排 (減少或不 整地)以及
農業剩餘資材 再利用。
海洋碳匯(藍碳)
以 紅樹林復育、海草床復育、鹽沼植物、 新增溼地 等方法增加碳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