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日 星期五

2025 08 01 左永安 顧問/講師/委員/宮主/秘書長/永續長/執行長/理事長 BS 8001 循環經濟標準是全球第一個提供企業施行循環經濟原則的框架和指引, 此標準是由英國標準協會(BSI)制定並在2017年發布一般性原則(General):指導原則(Guiding principle):彈性框架(Flexible Framework):參考指引(Supporting Guidance):

循環經濟     BS8001

BS 8001 是什麼??

BS 8001 循環經濟標準是全球第一個提供企業施行循環經濟原則的框架和指引,

此標準是由英國標準協會(BSI)制定並在2017年發布。

循環經濟是追求一個可恢復、可再生的生產模式,

不同於傳統線性經濟中「壽終正寢」的概念。

透過將產品   在廢棄階段回收   並  再造  以達到   廢棄物減量

的目的,使資源能夠更有效率地被利用。


線性經濟 vs 循環經濟


循環經濟的概念與    以往線性經濟的最大不同,在於線性經濟的過程是從

「原物料取得-產品製造-使用與廢棄」,這樣的商業模式不但耗費大量資源,

而   產品製造過程中  也產生許多無法回收再利用的廢棄物,

對於自然資源的耗費甚鉅,

且   為了處理廢棄物   產生  的環境汙染  也對  自然生態造成無法挽回的影響。

而循環經濟則是    讓原料資源   能夠回收再製的商業模式,

讓產品回收後製成再生料,再生料可以再根據其特性做成新的產品,

建構出「原料-產品-再生資源」的循,達到降低對環境的衝擊與資源的浪費。


BS 8001 架構

BS 8001能夠協助組織   依循循環經濟的原則,

找出組織要如何開發出全新的經濟模式而獲利,

並且在  面對可能的衝擊  時  更具有  韌性

其主要分為四個部份:


一般性原則(General):

協助組織來改善其對於   循環經濟的   認知   並  確認   組織與   循環經濟的相關性

指導原則(Guiding principle):

概述循環經濟框架執行的原則,並為   如何達成  決策和  符合  指引下

所完成的活動提供了策略性的框架

彈性框架(Flexible Framework):

提供了一個彈性的框架使組織來決定執行循環經濟的

預期   程度  及  轉換  更為循環及永續的經營模式

參考指引(Supporting Guidance):

提供了執行BS 8001過程中需考量的問題點,如  財務/法規/採購/產品成份  等,

如何因應  的  指引,

包含  啟動機制及  組織可以   轉換  更為  循環 及 永續  的  營運模式

並  說明  其導入時   所需要考慮  的   主要因子



2025 08 01 左永安 顧問/講師/委員/宮主/秘書長/永續長/執行長/理事長 自然碳匯 是以 保存、管理 或 再造自然生態 來 吸儲 二氧化碳 等溫室氣 體。 碳中和 Net Zero ISO 14068-1 依據 行政院環境部 公布的「碳中和實施與宣告指引」和 英國標準協 會 BSI 所制定的「碳中和」(ISO14068-1)完成碳中和 需 先 完 成 碳盤查 ⮕ 碳減量 ⮕ 碳抵換 三個程序, 並 通 過 第三方驗證,才能宣稱 完成碳中和。

淨零碳排

碳中和 Net Zero   ISO 14068-1

依據  行政院環境部  公布的「碳中和實施與宣告指引」和

英國標準協 會 BSI 所制定的「碳中和」(ISO14068-1),

完成碳中和   需  先 完 成     碳盤查 ⮕ 碳減量 ⮕ 碳抵換    三個程序,

並  通  過   第三方驗證才能宣稱    完成碳中和。 

我們透過   自然碳匯、綠電  或  碳權交易   協助客戶   完成碳抵換   的部分, 

進而實現  碳中和   目標,協助客戶找出最適合他們需求的

碳匯  或  碳權   來源。


自然碳匯

自然碳匯  是以    保存、管理 或 再造自然生態    來  吸儲  二氧化碳   等溫室氣 體。

大自然靠著生態系中原有的運作方式,就能吸收二氧化碳,

但 過度開發  破壞了生態系統    原有吸收溫室氣體的能力,

因此   自然碳匯 的方法    多以   生態保護、生態復育、改善土地管理   等方式完成。


森林碳匯(綠碳)

主要方式有  增加森林面積、加強森林經營 管理  及  提高國產材使用

目前國內可適用    5 項造林  或  再造林   減量方法。


土壤碳匯(黃碳)

量測土壤  有機質轉成碳匯,取得方式包含 

增加碳匯量   (增加生物堆肥、草生栽培等方式)、

減排               (減少或不 整地)以及

農業剩餘資材   再利用


海洋碳匯(藍碳)

以  紅樹林復育、海草床復育、鹽沼植物、 新增溼地   等方法增加碳吸收。




2025 08 01 左永安 顧問/講師/委員/宮主/秘書長/永續長/執行長/理事長 ISO 14067產品碳足跡標準 是用於評估 產品 或 服務 在 生命週期 當中 產生 的排放, 其中 詳述了 計算 碳足跡 的 方法 和 準則, 用來 評估 一項 產品 或 服務 的 溫室氣體排放。生命週期(life cycle) 是指 產品 從 原料採集 到 最終處置 的過程。 1.原料 2.製造 3.配銷 4.使用 5. 廢棄 1.搖籃到墳墓 2.搖籃到大門(不包含產品配送) 3.大門到大門(不包含產品配送)

產品碳足跡     ISO 14067


ISO 14067產品碳足跡標準

是用於評估  產品 或 服務     在   生命週期   當中  產生  的排放,

其中   詳述了   計算   碳足跡   的  方法  和  準則, 用來  評估  一項  產品 或 服務

的   溫室氣體排放


通過實施 ISO 14067,

企業   能清楚了解    碳足跡,  進而  制定   減碳策略  或  製程優化,

也能向   消費者   傳達    產品碳足跡  資訊,推動   低碳經濟   的發展。


碳足跡的計算

碳足跡的計算包含了整個產品或活動的

生命週期(life cycle) 


生命週期(life cycle)

是指   產品      原料採集  到   最終處置  的過程。 

1.原料   2.製造   3.配銷   4.使用 5. 廢棄


常見模式有三種

1.搖籃到墳墓  涵蓋原料>製造->配銷->使用->廢棄五個階段

2.搖籃到大門(不包含產品配送)只有原料>製造階段

3.大門到大門(不包含產品配送)只在製造階段










2025 08 01 左永安 顧問/講師/委員/宮主/秘書長/永續長/執行長/理事長 溫室氣體盤查 ISO14064-1 ISO 14064 是國際標準組織(ISO)制定的一系列測量、報告和查證企業或組織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的標準,針對具控制權的邊界進行溫室氣體盤查與分析。ISO 14064-1 ISO 14064-2 ISO 14064-3 進行溫室氣體盤查時,有一個可供遵循標準及流程, 步驟上大致分為下列五個步驟 邊 源 算 報 查

 溫室氣體盤查     ISO14064-1 


ISO 14064 是國際標準組織(ISO)制定的一系列

測量、報告和查證  企業或  組織的   溫室氣體排放量  的  標準

針對   具  控制權  的  邊界   進行溫室氣體  盤查  與  分析


ISO 14064-1  

測量 與 監測     指南    規範,

此部分介紹了   測量 和 監測  企業的溫室氣體排放   量的   方法  和  技術


ISO 14064-2  

測量  和  報告   確認   和  報告    組織內   溫室氣體排放量。

此部分提供了   確認  和  報告     組織內  溫室氣體  排放的   標 準  和  指南


ISO 14064-3  

確證  和  查證   驗證   企業溫室氣體排放量 的 報告

提供  確證  查證  溫室氣體報告的   技術  和  指南


溫室氣體盤查? 

排放數據的   透明化,   讓  利害關係人    能清楚  組織的減排。 


將數據   文件化  並 保存, 能   有效追蹤組織減排   的  成果。 


更容易  找出   組織在  製程  或  營運上  能夠減排的   機 會 或  風險。 


因應  國際間  及政府   對於溫室氣體的  法規管制,  響應永續發展。 


未來  溫室氣體排放會成為投融資的一項評估標準,溫室氣體排 放的

評估  若未完善   將可能   對組織的   財務方面  造成衝擊。


溫室氣體盤查的流程

進行溫室氣體盤查時,有一個可供遵循標準及流程,

步驟上大致分為下列五個步驟  邊 源 算 報 查 


邊 - 設定邊界

成立小組  啟動盤查,確認 並 設定  組織要做盤查的範圍

通常用股權比例、 營運  或   財務控制權   來   確定邊界。 



源 - 鑑別排放源

鑑別出  對於組織  有重大衝擊   的   排放   源、匯 或 儲存庫

根據鑑別的    結  果及 量 化方能制定未來減排的策略。 



算 - 計算排放量

蒐集  組織的   排放數據    並  做計算量化組織的排放情形,

  設定   基準年  做為未來    減排績效   的   比較基準。 



報 - 報告製作

解說   國際標準、指引,根據不同課題  給予相應的   實務訓練

建立  組織內部 ESG 文化



查 - 查證

將  報告書   按   組織需要   做  內部稽核    或 第三方查驗機構   查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