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韌性特質之政府治理 模式
「韌性」一詞來自於拉丁語“resilio”,
意指「回到原始的狀態」。
以災難學的角度 來看待「韌性」,
集中探討
事發前 的 日常的 完整 預備、
事發中 的 應變 與
事發後 的 重建能 力,
期望風險發生時能夠 即時 發現 (React)、快速反應(Response)、
在最 小損失下 回復(Recover)、重新達到 新平 衡(Renew)、
走入新 常態(New Normal)
英國標準協會 BSI 於 2017 年首次發布
全球第一份「組織韌性指標報告」 (Organizational Resilience),
具 體 將 組織韌性 定義為
「能夠 預測、準備、應 對、適應環境 的 持續變化,以及 突發性的
營 運中斷時, 讓 組織能 繼續生存和 繁榮發展 的 能力」。
從治理的角度定義「韌性政府」,
係指國家面臨重大 危機 與 災難 事件時,所採 取的
因應作為 而降低衝擊,讓政府 應有的功 能 持續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