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薪資所得。
- 利息所得。
- 營利所得(例如股利分配)。
- 執行業務所得。
- 租賃所得及權利金所得(例如房租、著作權)。
- 自立耕作、漁、牧、林、礦之所得。
- 財產交易所得。
- 競技、競賽及機會中獎之獎金與給與。
- 退職所得(例如退休金、資遣費)。
- 其他所得(例如公司福委會的補助、檢舉獎金等)。
家具等獲得的收入,不需要課徵稅賦。 只有以營利為目的,或是採進、銷貨方式經營,
才會被歸類為「營利所得」。
個人所得稅怎麼算出來的?一張圖讀懂
想知道所得稅怎麼算出來的,你可以參考三個公式:
製圖 / 楊婷宇
所得總額就是上述 10 種所得項目的總和,而每人基本免稅額為 8 萬 8000 元,
標準扣除額為 12 萬元(配偶合併報稅就為 24 萬)。
課稅級距會變動!每年報稅前都應該先確認
每年綜所稅是針對「去年所得」課徵。以 2020 年報稅為例,對應申報是 2019 年 1 月至 12 月的所得,而非 2019 年 4 月至今年 4 月的所得。至於你到底繳多少稅,就要根據這段期間的所得淨額(個人所得總額減掉免稅額、扣除額),對應今年的課稅級距,計算出應繳稅額。
舉例來說,你算出自己的所得淨額是 60 萬元,相應的稅率為 12%、累進差額是 3 萬 7800 元,最後的應納稅額會是 60 萬元乘以 12%(7 萬 2000元),再扣掉累進差額,得出應繳 3 萬 4200 元。
課稅級距和稅率每年都會調整,像是今年報稅的規定將取消 45% 的稅率。而所得淨額的金額今年仍然維持和去年相同,但仍然建議納稅人在每年報稅季時,可以查詢最新的課稅級距。
算出應繳稅額後,記得確認是否有預扣繳或其他可扣抵稅額
根據課稅級距算出應繳稅額後,還不要急著申報和繳納,因為這可能還不是最後實際要繳納的稅。其實,還有 3 種「可扣抵稅額」,正是在這個階段得以派上用場,幫你少繳一點稅。點圖可放大
2020年綜所稅_可扣抵稅額
製圖 / 韋惟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