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觀亞洲的葡萄酒市場與趨勢,不能不提中國大陸,預計2021年中國將成為第二大最具價值的葡萄酒市場,僅次於美國。此外,葡萄酒達人林澧竣Eric說,法國酒依然會是消費大宗;至於台灣,市場自由且接受度高,但規模不大,每年每人約一公升以下,同時傾向於喝較優質的葡萄酒。
稅制問題…價格只會愈來愈貴
葡萄酒達人林澧竣Eric觀察,亞洲整體而論,1990年有50%在貧窮線下,2012年剩15%,顯見越有消費能力;而整個市場也朝向高品質邁進,價格也愈喝愈高,像是原本處在較低價來源國的智利、阿根廷、葡萄牙等,平均單價也慢慢往上提升,「整體來說,大眾口感朝向涼爽產區移動」。
新生代、科技世代崛起,加上健康意識與自我風格抬頭,也都帶動更多葡萄酒消費。Eric認為,台灣市場年輕一代約20~30歲的消費族群,會更願意嘗試不同風格的酒;葡萄酒在台灣多是自用,因此市場自由、接受度高,很重要的一點是「大部分廠商賣的都是好酒,量也不多,只需顧好一個小族群」,但他特別提醒,「因稅制問題沒有便宜酒,難以推廣新族群,未來的進口趨勢,也只會往中高價酒移動」。橡木桶洋酒總經理袁德珮認為,現在的趨勢是新世界不斷地成長。經過這幾年的測試,發現對剛接觸葡萄酒的飲用者來說,新世界的葡萄酒更平易近人,花香濃郁口感易飲,甜度也比傳統的法國酒高很多,對整體亞洲味蕾其實有加分的效果。
袁德珮分析,「新世界的葡萄酒在盲測時,常常會勝出,因為跟它主體設計的酒標一樣,很容易吸引目光及味蕾,反觀舊世界為首的法國來說,口感較有深度和難度,一般的消費者沒有那麼簡單進入這種比較dry的口感世界,所以新世界葡萄酒市場仍會不斷上升,這是短期內無法改變的」。
中國大陸…不可忽視的市場
中國因消費者習慣的轉變、零關稅政策和「一帶一路」政策等因素影響,讓中國葡萄酒協會發出警訊:「進口葡萄酒正急速吞噬國產酒的市場占有率」。以拉菲堡酒莊(Château Lafite-Rothschild)為例,其釀造的紅酒被譽為「亞洲最令人垂涎的葡萄酒」,中國買家就在蘇富比拍賣(Sotheby’s)中買走了當年度30%的拉菲葡萄酒。
中國人對葡萄酒的消費力,對全球市場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根據中國葡萄酒協會和易知數據的報告指出,中國進口葡萄酒的總數量在5年內成長了一倍,法國仍是最大的酒類出口國,但澳洲葡萄酒的進口成長幅度遠超過法國酒,預期未來從兩國進口葡萄酒的數量差距將逐漸縮小。
「進口葡萄酒」在中國成長大躍進,除了較開放的上海、北京、深圳、廣州或香港等大城市需求高,進口酒的「流行感」也有影響,愈來愈多年輕人喜歡透過電商平台購買外國酒,並帶動銷售額不斷攀升。
為了打開中國國產及外國的葡萄酒品牌的知名度,2019年世界葡萄酒競賽(International Wine Challenge,IWC)來到中國舉辦。這項已有36年歷史的競賽,評審多為專業釀酒人士及國際釀酒商;
IWC也將觸角伸至亞洲國家,像是將日本清酒納入比賽項目,多元且嚴謹的比賽也讓它被視為國際上最嚴格、最公正且最具影響力的葡萄酒比賽之一。IWC甚至表示,「IWC China」是專為中國設計的比賽。可見,中國乃至亞洲,是各家品牌葡萄酒的必爭之地。
暗藏隱憂…假酒危機蠢動
亞洲市場在中國的帶動下,迅速崛起,但市場還是有「高端化」與「假酒危機」兩個趨勢。此外,千禧世代的消費觀,也成為關注的焦點。
據了解,中國、日本、韓國及澳洲帶動了亞太區對酒類產品的市場急增需求,而印度、泰國、印尼等新興市場也是增長的動能。未來趨勢,不少酒商認為在「千禧世代」,他們被定義為「樂於發掘新葡萄酒及各種類型的酒品」,不只傳統酒類,像是罐裝、酒桶直送(wine on tap)、混合酒及數位行銷等,都是吸引「精釀世代」(craft generation)的關鍵。這些消費者也很重視價格,「新世代消費者喜歡美酒,但抗拒高昂價格。」
亞洲最年輕葡萄酒大師Sarah Heller,也是千禧世代的一員,她曾指出,社交媒體對新一代的葡萄酒愛好者,影響力甚大。因應這種形勢,知名品牌紛紛推出自家網上平台,而吸引這些年輕人的手法是「故事行銷」,也就是「把品酒室帶到互聯網」。
大陸為首的亞洲紅酒市場,依然朝「M型化」邁進;另一端高端化則帶來了「假酒危機」,至今仍威脅著亞洲市場。評酒師們不只一次的提醒,「假如價錢好得不可信,往往就是假。」尤其現在的偽冒水準極高,有人曾形容「需要放大50倍才能發現差異」。
兩大新星…綠色葡萄酒、自然酒
方興未艾的「綠色葡萄酒」,也是一股新潮流。以法國香檳區(Champagne)為例,為致力於葡萄種植業永續發展,因此將瓶重由900克減少至835克;同時,包裝及貨運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大幅降低。
香檳區也是法國率先採用昆蟲交配干擾的最主要地區,取代傳統的殺蟲劑,此區引領有機葡萄酒的潮流已超過35年,目前正向「100%環保」的目標邁進。
橡木桶洋酒總經理袁德珮從銷售趨勢來看,她說,近期興起的小農,也發生在葡萄酒的市場。在成熟的市場裡,消費者會不斷追求新鮮感,此時,許多小農商家自釀自售、自成品牌,也是一股趨勢;目前有非常多的小型葡萄酒莊,就連香檳區這麼擁擠的產區,也有很多小品牌出現,這個趨勢方興未艾。
袁德珮認為,小農的另個面向就是釀造法,如自然釀造法、動力釀造法及野生酵母菌釀造法等,傳統的釀造法為了讓每一個年份都能得到高評分,釀酒師會利用各種技巧來調整酒的味道,例如加糖提升酒精濃度、加「酒石酸」提升酸味、使用人工選育的酵母使產量穩定,但這些方法同時也會抹煞葡萄酒本身的「風土」特質。而近期小農酒莊帶起「自然酒」風潮,就是讓葡萄酒產地的「風土」特質重現。
此外,粉紅葡萄酒市場依然火紅,氣泡酒和橙色葡萄酒仍是時尚潮流。不可忽略的趨勢,還有「女力崛起」,據調查顯示,她們喜歡嘗新,多品種、多產區、多口感的葡萄酒更能迎合她們需求。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