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產業界倡議企業進行數位化的商業轉型,
有著迫在眉睫的重要性。
如心理學所描述,人對於未知事物的理解與感受是有階段性的,
企業主是不是知道公司需要數位轉型?
知道後有沒有辦法理解轉型後的目的與意義?
就算理解後是否能認同轉型所需投入的資源?
這些都是不同的層次判斷。
到底,企業要怎麼判斷自身狀況?我提供五個指標:
一、業務急迫感;
二、組織準備度;
三、數位化程度;
四、組織成熟度;
五、人才準備度。
這些指標可以讓企業評估自己當前處在什麼階段?
需要採取哪些步驟順序幫助自己數位轉型?
先談業務的急迫性。
從企業最重要的目的——「做生意盈利生活」論起,
審視自己目前狀況是獲利還是虧損(絕對值)?
業務曲線是成長還是衰退(相對值)?
接著定義業務屬性的向量評估:
是指日常性收入還是創新性收入?
假設企業屬於獲利,業務卻持續衰退,代表需要加快創新性業務
收入的比例;
如果處在虧損又業務衰退,經營上就要選擇優化日常性業務。
因此,企業當前的獲利、虧損狀態與新舊業務的比例,
會決定企業進行數位化商業轉型的速度感和優先順序。
倘若像是這次的意外疫情,企業在業務急迫感上,
就是看底氣夠不夠;
原本底氣不夠的企業,不用先想轉型,只要想辦法活下來,
而存糧比較夠的企業,應該此時加大投資,
拉大與同業的競爭優勢價值差距。
究竟新舊業務的占比多少,才是轉型比較健康的狀態?
以過去我待過的實體零售業來舉例,
數位化的業務占比不能過高,超過一定比例會影響實體的投資,
因為實體的體驗是帶來業績重要因素。
又例如,誠品與金石堂風格截然不同,誠品擅長場景氛圍取勝,
到誠品買書會帶給自己文青的標誌和感受,去金石堂消費則否。
實體塑造出的氛圍是消費者買單的重要因素,
所以轉型的投資不能影響到實體的投資太多。
但若以3C資訊業來看,反而是不同的判斷,因為產品特性大家
(店家)都相同,只有促銷活動上的表現有所區隔,這時候應該
在電商強化O2O實體轉虛擬消費的趨勢,因為當網路銷售的
業務比例放大,才符合消費者對於 3C產品服務取得的消費趨勢。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我同意,數位化的商業轉型很美好,但現實也要著重看自己的
體質和新舊業務比例,再去評斷怎麼進行調整。
以體質不好的企業來說,
商業轉型就要選擇快進快出、單點突破的方式測試獲利模式;
體質好的企業,
就適合採用覆蓋率高的全面戰線方式驗證獲利模式。
商業模式是可複製的型態,獲利模式則是讓自己能運轉存活的關鍵,
兩者不可偏廢,才是最理想的營運形態。
不論行業多麼不同,都要找到一個水龍頭式的營收來源,
其代表有穩定的營收,去支撐新業務的嘗試。
兩者比例上的均衡,即企業是否持續健康的要點。
如果只能看一件事情,「業務急迫感」是最基本的判斷條件,
必須搞清楚了企業真正的獲利狀況,才能繼續往前走。
這是商業轉型最重要的第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