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5日 星期四

2020 03 03 左永安顧問 Value your value and values.說的正是:珍視你的「價值」與「價值觀」當責與賦權(accountability and empowerment) 《價值觀領導力》:從「分層負責,充分授權」到「分層當責,充分賦權」 區塊鍊 AI大數據工業4.0 哈佛個案 精準訓練 職能基準 職能導向課程 酒類商業同業公會 左記歐洲商行 安永經營管理顧問集團 台北左府(無極)鳳清道德宮 中華網紅協會 台大 台師大 EMBA 共通核心職能 專案管理 TTQS ICAP PMP WINE 社團法人中華中小企業經營輔導專家協會《價值觀領導力》:從「分層負責,充分授權」到「分層當責,充分賦權」

文:張文隆
當責與賦權(accountability and empowerment)
美國管理學會(AMA)曾對會內兩千多家大中小企業進行過價值觀調查研究

結果發現,Accountability(當責)是第三多企業應用為企業價值觀的

僅次於第一多的客戶滿意與第二多的誠信正直
當責,在美國不只企業界廣用,

政府機構也廣用,如:國務院、聯邦調查局(FBI)、賓州警察局、

德州聖安東尼奧市政府、紐澤西州政府、海巡隊、美國醫院學會(AHA)……

不勝枚舉,更遠傳世界各國:

如歐洲、非洲、澳洲、及阿拉伯世界的企業與政府機構。最近幾年來,

也在亞洲許多國家深獲重視,成為企業與組織機構的核心價值觀。
台灣企業如何應用當責? 從應用ARCI(阿喜法則)工具的一個故事說起。

台灣有一家大型半導體企業的外籍顧問發現,他們工作現場的跨部門專案團隊的

角色與責任不清,造成許多協作上的問題,於是招集所有成員介紹ARCI( 舊稱RACI)

這種工具——四種角色(A、R、C、I),四種責任,別再亂了。

本以為大功告成,不料東方人的文化不熟A(Accountable)的真正意義,

而與很熟悉的R(Responsible)還是很難分清;西方顧問也不知實情,

於是好工具淪為紙上作業,無法發揮應有功能。
ARCI(阿喜法則)的角色與責任定義如下表所示,通用於國際企業中。





3
Photo Credit: 商周出版
4
Photo Credit: 商周出版

其中的

A(Accountable,當責者)的角色吃重,任重而道遠,

是要為最後成敗負全責的,正是這個跨部門團隊的經理人,或一個廠的廠長,

或一個事業部的總經理,或一家企業的執行長。

R(Responsible,負責者)

是分頭執行各種工作的執行者。

C常是A的老闆、或資助者、或顧問。

我們為了讓角色與責任的範圍與定位更清楚,首創發展出如上戲稱為

「豬頭加兩耳」的示意圖,簡單明白,深得企業界朋友喜愛與應用。
問題又來了,Accountable或Accountability偏向西方文化,東方人很難了解真義。

例如:我是A,我應該為豬頭內所有白色地帶(white space,或稱灰色地帶)負責嗎?
於是,我寫了一本四百頁的《當責》,說明Accountability這個字,

也花了約一年時間苦思後定名譯為

「當責」——意思是「當仁不讓,責無旁貸」,

也勉勵企業人作成

「當家的責任」——做個大當家、小當家,或小小當家,交出最後成果;

而不僅僅是大螺絲釘、或小螺絲釘,只完成該做的工作。

觀念、思想、原則、理念、行為、行動上負起全責,交出成果;

提升自己的貢獻度與領導力。
很高興,十年來《當責》成了長銷書,企業界普遍接受了這種「為最後成果負起全責」

的理念與應用,也提升了經理人的規劃力、執行力、溝通力與領導力。
我們認為:如果你對「當責」沒有刻骨銘心的認識與感受,你很難當好

ARCI中A的角色……與C與R的角色。矽谷著名顧問與高管教練藍祥尼

(Patrick Lencioni)更且說:
沒有當責,成果只是運氣。
「當責」不只用於ARCI成為團隊管理工具,也用為「價值觀」發展成為企業的

當責文化。也希望更多台灣企業也把當責列入核心價值觀,接軌國際優秀企業,

建立更好的共同語言與溝通平台。
所以,

我曾仿柯林斯的名言「Good是Great之敵」,而提倡「負責是當責之敵」,

請大家別停在「次好」上就不動了。
聽過「分層負責,充分授權」嗎?在台灣,這句話已在政府與企業等組織裡叫了

至少五十年。五十年後的今天,我們負責上,還是無法分層,授權上也是無法充分。

我們發現最重要原因是,因為我們的負責無法提升到當責,於是乎:

「你不願也無法負起全責,我的授權怎麼可能充分呢?」東方人在接受當責文化的

當時,應是很掙扎的。
A+R團隊有了一位充分了解當責,也願意負起當責的大當家,才能做到「分層當責」。

分層「當責」後,老闆(即C)就更敢於授出更多權給A,當授權(delegation)

很充分有用時,

就是賦權(empowerment),於是C敢於賦權給A,A敢於賦權

給眾R們,而A、R、C們也各都能賦權自己!
所以,未來有效率、有效能的團隊,必然是能做到「分層當責,充分賦權」,

不再只是「分層負責,充分授權」了。
賦權的「權」,不單單是指在該職位或職務上應有的「權限」(authority)

還應包含進一步的權力(power)——

例如,影響力、激勵、腦力。可給的盡量給,給不成的就鼓勵培養成。

此外,還有一大部分是心理激勵的部分,為了方便記憶與應用,

我們在充分賦權上提出了ARIA(阿利亞)與MICS(蜜可思)兩法則以供參考應用。
ARIA是指要至少賦權如下:
  • A:Authority,是該有的權限或權柄。
  • R:Resources,是資源,C別忘了給,A別忘了規劃、也別忘了爭取。
  • I :Information,是資訊,別因機密未給,影響A的決策力。
  • A:Accountability,是當責;沒有當責,也很難建立互信。
上述這些ARIA只是比較偏向外在的、硬體的;幫助A成功,C你還有什麼創意嗎?

在心理激勵方面,例如MICS(蜜可思):
  • M:Meaning,意義;說明清楚這項工作的意義。
  • I:Impacts,影響;這工作會在那裡造成影響?
  • C:Competencies:能耐;A與R有否有足夠技術與執行能力。
  • S:Self-determination:自決;考量A的意願與自決程度。
MICS似軟而空談,但我們在歷次的研討會裡,卻造成與會者很大的感動與行動。

例如,在上海一家美商大型製造業的亞太高管兩天研討會後,亞太區執行長

有感而發說,他有次與專案副總由無錫開車回上海,在兩三小時的車程裡,

執行長激勵專案副總成功運作的正是MICS法則,只是當時激勵的次序不一樣就是了。

記得,副總當時也起身正向回應各個細節。
ARCI是個簡單有力的工具,但運作成功的最關鍵是成員們對當責的體認,

別讓權責分配又成了無聊的紙上作業。深刻體認後,A有很強的團隊當責與個人當責,

而R們也有很強的個人當責,乃至個體當責——成員們會有相互正向挑戰的。
古人說:徒法不足以自行。不管工具多好,做事要成功還是常感到力有未逮。

有了ARCI,還要有ARIA+ MICS,更需要把當責列為核心價值觀,在團隊裡或

整個組織裡形成當責文化,以改變成員們的行為、思考與想法。形成文化後,

在行為改變上,大家也可以互相支持、提醒與激勵,交出團隊成果就更有希望了。
讓我們一起創造一個能「分層當責,充分賦權」,有責有權,權責明確的個人、

團隊與組織。
還有,建立共同語言與溝通平台,與國際文化與實務接軌。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價值觀領導力:緊抱核心價值觀,盡展卓然領導力》,商周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
作者:張文隆
價值觀≠價值!


由國際視野,以實案圖例,敘述價值觀帶來的強盛領導力,

可用於領導個人、團隊、企業、組織與國家社會上!
這是一個價值觀迷亂的時代,我們總是把「價值觀」誤認或混用為「價值」。

上至國家、企業領導人,乃至普羅大眾一般人,都常簡用「價值」替代「價值觀」,

但這是大錯特錯。
「價值」通常有個數字,它的重點是:值多少?

把價值觀簡化或混用為價值時,理念也可以加進來成為利益計算因素之一,

乃至機關算盡、無限妥協,身陷道德淪喪、違法亂紀而不自知,

讓濃濃金錢味的「價值」取代或包含高風格的「價值觀」。
現今的優秀企業皆開始採取以價值與價值觀互為手段與目的作法。

許多專業領導人也站出來大聲疾呼,提醒大家

價值(Value)與價值觀(Values)的差異。

在卓越企業運作裡,違反前者會被要求改善;違反後者,常會被要求離職。

一個積弱不振、缺乏共同價值觀的企業文化,就算有先進技術、優質產品、聰穎人才,

終究會陷入穀倉效應,各自為政,甚至勇於內鬥;組織內的文化亂度滋生莫大負向能量,

嚴重影響企業經營。
台積電張忠謀董事長深深重視企業文化中的核心價值觀,不只躬身實踐,還率眾力行,

在各種場合更是竭力倡導。

他早期談的「這三環」,或是晚期的「三個基本面」,無非都點明了領導人在整體

經營上應具有的大邏輯架構。

本書從剖析張董事長的「這三環」,到「機制化」能力與流程的論述,

讓人頓悟何以強調價值觀似乎在打高空,

卻能促進強盛的領導力,支持公司的策略與文化,為利害關係人創造價值。

至此,你就不再只是「半個領導人」了。
我們需要在市場裡、各種網絡裡、組織/企業裡、家庭裡、朋友間重新連結起

價值與價值觀──不是單向而是雙向。

我們要學習如何做到讓價值觀同時是一種工具與一種目的,也主張價值與價值觀

兼容並蓄的商業倫理。

本書將從為「價值觀」正名開始,帶領讀者踏上深入認識與應用價值觀的旅程,

建立起價值觀領導力,帶領你領導自己、團隊、組織/企業,與國家社會:
  • 明確價值觀的真義、效用與刻意經營
  • 開展價值觀在各層級上的具體應用
  • 迎向更高價值的事業與人生
本書以國際視野,用全息視角,看清、看透價值觀在企業/國際/個人上的關鍵經營。

提昇你的價值觀領導力,心意動,起而行,行必果,在台灣啟動一場價值觀革命。
本書特色
  1. 從正名開始,將「價值觀」於社會、企業、個人的價值,及其帶來的領導力   完整闡述。
  2. 知名國際企業案例,搭配簡明易懂圖表,讓軟綿綿的「價值觀」得以落地、落實。
  3. 由知名管理顧問、《當責》作者撰寫,兼具國際視野與在地操作實務。





getImage
Photo Credit: 商周出版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丁肇九

《價值觀領導力》:「價格 vs 價值」有公式推算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對生活乃至人生,你很認真嗎?請翻譯這句英文

Value your value and values.說的正是:珍視你的「價值」與「價值觀」

文:張文隆
價格 vs. 價值:有公式推算

1
Photo Credit: 商周出版

當你越是聚焦在產品或服務的「價值」上,「價格」就變得越不重要了。
——博恩.崔西(Brian Tracy),著名行銷顧問
在許多價格廝殺的市場裡,你看到價格背後的價值嗎?在價值的深層分析裡,你遇見過價值觀嗎?古往今來、人來人往中,你也發掘過價值觀背後的「無價」嗎?這裡有一些你耳熟能詳的故事,例如:
「不自由,毋寧死」(Give me liberty, or give me death!)
這是十八世紀美國政治家派屈克.亨利在美國建國時期倡導獨立革命時的講話,慷慨激昂振奮人心,他是一位卓越領導人,後來還當了兩次州長。為了爭取「自由」這種價值觀,他認為其他事都沒有再高價值了,寧願死去,更別談什麼價格了。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
這是匈牙利愛國詩人裴多菲的詩,他是民族解放運動的積極參與者。他認為愛情的價值比生命更高,故可以為愛而犧牲生命;但「自由」的價值又高於一切。他說到做到,在一次革命作戰中陣亡了,才二十六歲。他把生命、愛情、自由三種價值觀做了重要次序的比較,選擇了自由,並付諸實踐。
● 還有,現代最簡單、最通用的問題:愛情與麵包哪個重要?我在想,現代人何其有幸,絕大部份人兩者皆可兼得,不必偏廢;好好溝通,不必餓死,而且兼得美妙愛情,會相得益彰的,但得注意兩方發展。別為了麵包,輕賤愛情。
價值與價格有甚麼關係?
英國詩人王爾德說:「現代人知道每種東西的價格,但不知任何東西的價值。」
(Nowaday people knows the price of everything, but the value of nothing.)
後來,「現代人」常又被替換成憤世嫉俗的人,甚至是「愚蠢的人」。
價格(price)的白話意義如:「這東西要賣多少錢?」文謅謅的牛津字典的定義是:
「為了換取某種物品或服務時,一個被期待的、被要求的,或被給出的金錢數目。」
市場上,賣家光是靠定價與降價的策略,就把買家耍弄得團團轉。記得嗎?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總是在降價活動裡沾沾自喜地買了許多沒用的東西,
還是滿心歡喜——心想是賺到了,不賺白不賺,這也是大時代下的小確幸。
是不是賺到?
這是買家一種心理上感受(perception),也是一種所得利益
(benefit)的計算,中間有很大的操作空間的。花出去的錢(含價格),
有去無回,是一種犧牲(sacrifice);有沒有賺到?就成了一種廣義的價值計算了。
巴菲特(Warren Buffett)最常被傳頌的一句話是:「價格,是你所付出的;價值,
是你所獲得的。」(Price is what you pay. Value is what you get.)準此,
價值至少代表兩種意義,
其一是,值多少?實質上與心理上的收穫都要算算;
其二是,值得嗎?這裡常就又有了「效率」與本益比上的考量了。
我們先談「值多少?」,跟你分享我以前當業務做銷售時,必學必用的一個數學公式:
價值(Value)=利益(Benefits)-犧牲(Sacrifices)
首先,公式中的三個詞,都是指對方感受到的,不是你認為的或你設定的。
在公式中,利益(Benefits)含有的內容,包括如:
  • 功能上的:品質良好,達成了希望的效能嗎?
  • 服務上的:有足夠的協助,甚至有否附加服務嗎?
  • 關係上的:相關人員能保持良善關係嗎?
  • 形象上的:公司與產品有美好的品牌聲譽嗎?
也許,我們總是特別重視第一項的產品品質功能,對於其他項沒有特別意識到,但它們確實是在意識中強烈運作著。IBM深諳此道,所以他們廣告上曾說:沒有人因為買了IBM產品而被免職,他們是在刻意經營「形象上」你會得到的利益。
而在犧牲(Sacrifices)上,它可能的內涵有如:
  • 在金錢上的:如「價格」頗高,花太多錢了嗎?
  • 在時間上的:折騰好多時間才買到嗎?
  • 在體力上的:花了不少勁,奔波不已,尚未買足?
  • 在心理上的:安全嗎?合法嗎?總是感到絲絲不安?
也許,我們太多掛慮在第一項的價格,無暇注意到其他項也總讓你忐忑不安,甚至憤憤不平。杜邦業務員會說,我們的產品價格確實偏高,但絕對品質優良、安全可靠,加上長期售後服務,你買後可以安穩睡覺;還有,你的採購沒有拿我們業務的錢,因為我們不會給的。
有時候,感受到的價值不只是單純的加加減減,而是乘乘除除的,如計算本益比般的「值得嗎?」,也如算效率般的是,「值得嗎」?所以,你可以在許多論述裡發現,計算價值不是用減法的利益減去犧牲,而是利益除以犧牲;要讓價值更快最大化,就是讓犧牲最小化,這成就了許多商場長期成功的好方法。
如果,我們要附加更大或更多的價值,各行各業是有其不同項目去應對顧客不同的訴求。貝恩(Bain)顧問公司兩位顧問曾在《哈佛商業評論》2016年9月刊上有一篇精彩論述,
他們整合了利益與犧牲兩項要素,而將影響價值的元素總結成三十項,並依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的人類需求五階層,創造出他們的四階層「顧客價值」金字塔。
我舉其重要者繪圖如下,請你參考。

2
Photo Credit: 商周出版

這二、三十種「價值元素」是以人類需求為經,以人類意識為緯,不論種族與世代,據以推論出人類化成行為與行動力的基礎。這些元素不只有高低層次之分,依各行各業也有不同的訴求。在商場上,許多公司都會找出約五個最影響他們顧客忠誠度的「價值元素」,然後,幫助自己企業做成:
  • 顧客價值宣言(customer value proposition)
  • 附加價值(value added)
這都是要在價值之上再附加或提升價值,但是,在價值的深入分析裡,你注意到人類價值觀在影響的影子嗎?
有人說,專家是把簡單問題弄成複雜的人。誠哉斯言,例如,我原先只是想儘量用低價買枝鐵槌回家釘釘子,現在卻高價買了一隻鐵鎚,還想當成傳家之寶,也得到了好多條有關鐵鎚在傳道、解惑的儆世警語。
對生活乃至人生,你很認真嗎?請翻譯這句英文:
Value your value and values.
說的正是:珍視你的「價值」與「價值觀」。還記得王爾德那句話嗎——愚蠢的人知道每種東西的價格,但不知任何東西的價值?
Differentiate with value or die with price.
在價值觀做差異化,否則死在價格戰裡。
——傑佛瑞.基特瑪(Je¥rey Gitomer),美國行銷專家/